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鲁西台上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上铁矿床位于鲁西蒙阴县境内,为磁铁石英角闪岩型低品位铁矿床,成因上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以条带状、透镜状为主;矿体规模较小,厚度、品位变化较大;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及褐铁矿,并可见少量黄铁矿;矿石主要呈细粒变晶结构,条带状及浸染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属需选贫铁矿矿石。矿体属泰山岩群雁翎关组的组成部分,与泰山岩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一致,在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地层与岩浆岩接触带附近具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杨家堡子铁矿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隶属苍峄铁成矿带,矿体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上部的变质岩中。该矿床内圈定磁铁矿体11个,求得铁矿石(333)资源量3 378.2万t,矿床平均品位TFe 33.30%,mFe 22.64%。主矿体为Ⅲ-6矿体,占矿床总资源量的83.69%,其长度1 137 m,最大斜深1 065 m,埋深707~1 369m,形态复杂程度中等,品位变化属均匀类型。含矿岩石为磁铁石英角闪岩。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为Fe,伴生元素含量较低,均无综合回收利用价值,有害组分S、P的含量均较低,经选矿后可达到炼钢及炼铁要求。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和柱状变晶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为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的矿石较少,但品位相对较高。矿石自然类型为原生磁铁矿石,工业类型属需选磁性铁矿石。该矿床成因与苍峄铁矿一脉相承,为典型的BIF型铁矿。根据区内以及邻区的见矿情况结合磁异常特征分析,杨家堡子矿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沂源县韩旺铁矿是华北克拉通一大型条带状铁矿床,铁矿层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上部的变质岩系中。矿体规模较大,断续延伸近8 000m,单矿层厚度一般1~25m。矿体总体呈单斜层状产出,矿石为硅质和铁质相间排列构成的条纹—条带状构造。含矿岩性主要为含磁铁斜长角闪片岩、含磁铁石英角闪片岩及片麻岩类,原岩属于中基性的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类。结合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前寒武纪BIF铁矿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成矿作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认为韩旺铁矿沉积成矿时代为~2.6Ga,矿床形成于海洋化学沉积环境,成矿物质来源具有明显的火山物质贡献特征,矿床的形成与华北地区太古宙克拉通化形成的稳定沉积环境以及微生物的参与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山东东阿单庄地区铁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探求铁矿石资源量约3.5亿t。山东东阿单庄铁矿为汶上-东平铁矿带的北延部分,矿区可分为柳林屯和前翟坊2个矿段,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呈NW向带状展布,累计发现大小磁铁矿体27个,包括主要矿体7个,倾向SW,倾角53°~67°,矿体一般向深部有变陡、变富、变厚的趋势,矿体平均真厚度8.49 m,TFe平均品位28.38%,m Fe平均品位23.21%。通过对单庄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研究,大致查明了单庄铁矿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分布、厚度、矿石特征等。根据矿床成因类型,结合铁矿床的具体特点,认为该区铁矿找矿标志有地层、地球物理、矿体的赋存特征等3个主要标志,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大高庄铁矿属"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隐伏于地下40~48 m,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岩性为磁铁角闪石英岩,矿床由3个矿带9个矿体组成,其中Ⅰ-1为主矿体,矿床平均品位TFe 30.09%,m Fe 22.51%。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贫铁矿石。通过对大高庄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对今后寻找同类型铁矿以及选择有效合理的勘探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翟村铁矿床位于山东省最大磁异常——济宁磁异常北部,为验证该异常,在该区通过物探、钻探等勘查方法进行地质找矿,圈定了44个矿体,共求得铁矿石(332)+(333)资源量超过10亿t,平均品位TFe31.09%,mFe22.44%,mFe/TFe的平均值为72.18%。该矿体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群变质岩中,上覆盖层为寒武纪至奥陶纪地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为Fe,矿石结构为自形—他形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碎斑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构造、条带—稠密浸染状构造。铁矿的原始沉积或为近岸浅海陆架产物,沉积物中的火山物质较多,条带状硅铁建造是在热水环境中形成的,其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型铁矿。济宁群浅变质岩是寻找该类型铁矿的有利层位,济宁群分布区是寻找该类型铁矿床的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7.
栖霞市虎窝顶矿区金矿床位于栖霞市金山境内,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成因上属于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以条带状、透镜状为主,矿体规模中等,厚度、品位变化较大,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黄铜矿,矿石结构以晶粒状结构、压碎结构为主,次为填隙结构、乳浊状结构、包含结构、镶嵌结构、骸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网脉状、浸染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构造和胶状构造。矿石类型主要为原生矿石,矿体围岩主要是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回龙夼单元条带状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  相似文献   

8.
檀家楼铁矿床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城北,地处东平-汶上铁矿带南段,属"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可划分出磁铁矿化带5条,矿体均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共圈定出磁铁矿体21个,其中主矿体4个,倾向W,倾角65°~82°。矿床平均品位TFe 27.22%,mFe 17.65%。通过对檀家楼地区铁矿地质特征研究,大致查明了檀家楼铁矿床矿体的形态、产状、分布、厚度、矿石特征等。根据矿床成因、类型、矿床特点等,认为檀家楼地区铁矿找矿标志有地球物理、地层、矿体的赋存特征等3个主要标志。檀家楼矿区矿石品位普遍偏低,因此划分出较多的矿体,部分矿体不连续。  相似文献   

9.
兖州市颜店矿区洪福寺铁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福寺铁矿床处于济宁磁异常的北端,为隐伏矿床,埋深1000 m左右,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岩群浅变质岩中。该矿床发育11个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探明的铁矿石资源量6.22亿t,平均品位TFe28.42%,mFe20.96%。矿床规模大、埋藏深,矿体形态和结构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矿石属于需选贫铁矿石。该矿床的勘探表明了分布于鲁西地区的新太古代济宁岩群存在较大规模的变质沉积铁矿,为该地区铁矿勘查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东莱芜鹿毛埠地区的富铁矿成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地球物理特征,并提出了深部找矿方向。研究发现,鹿毛埠地区富铁矿属于矽卡岩型,主要赋存于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中、基性闪长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矿体赋存于磁异常和重力异常的过渡带,并且重力值较高的区域。通过对莱芜鹿毛埠地区探矿工程分析,研究区内新发现铁矿体平均品位TFe 53.38%、mFe 51.28%,单样最高品位达61.30%,并确定了2个成矿远景区,本研究为该区的富铁矿资源勘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山东沂源县水磨头褐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沂源县水磨头褐铁矿床赋存于刘家洞-水磨头断裂中,为小型褐铁矿矿床,矿区内矿体有呈脉状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小,厚度、品位变化均匀。矿体长500m,平均厚度2.83m,控制斜深71.1m,TFe平均品位34.30%,品位变化系数15%,属品位变化均匀性矿体。断裂构造和围岩对成矿、控矿具有重要的作用,脉状矿体以充填作用为主。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兰陵县草主山矿区属苍峄铁矿带一部分,区内赋存有全隐伏的"鞍山式"铁矿床,经勘查共圈定了南北2个主矿带,5个矿体。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其形态受基底褶皱控制,具有平行延伸的特点,经过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800m以浅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分布、厚度、矿石质量等。矿体沿走向倾向尚未封闭,有继续延伸的趋势,并且矿石品位和矿体厚度未有减弱趋势,由此可得结论其-800m以深仍有很大的找矿前景,满足深部找矿的要求,总结其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式,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鲁西地区济宁汶上张楼铁矿床位于著名的汶上东平成矿带,广泛发育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 BIF),赋矿层位为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岩性以黑云变粒岩为主,次为黑云角闪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片岩,条带、条纹状磁铁石英岩,BIF与其形成均为新太古代晚期。矿床由4条矿带22个矿体组成,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少量的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等,常见矿石的结构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次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类型归属海相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床类型中的变质铁硅建造铁矿,即鞍山式铁矿。  相似文献   

14.
孟家屯地处华北陆块、鲁西隆起、鲁中隆起区、东平-蒙山断隆、蒙山凸起的北侧,属片岩型石榴子石矿床。含矿岩石(矿化体)赋存于新太古代孟家屯岩组一段石榴石英岩中。矿区内共圈定石榴子石矿层3个,矿层长150~490m,厚1.67~19.40m,矿层单样品石榴子石含量一般11.33%~29.85%,平均品位17.86%。矿床矿石矿物单一为石榴子石。矿层赋存于孟家屯岩组一段中,矿石呈粉红色,氧化后呈褐红色,为其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小闫庄铁矿位于鲁西苍峄铁矿带中部,属"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隐伏于地下90~403m,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矿床由2个矿体组成,矿体呈鞍状、似层状近平行产出,矿体的展布受石闫背斜控制,走向NW,倾向S或N,倾角33°~52°。含矿岩石为磁铁角闪石英岩及磁铁石英角闪岩,黑云变粒岩与黑云角闪片岩为矿体顶底板围岩,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贫铁矿石。在阐述小闫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铁矿找矿标志,建立了预测找矿模型,探讨了矿床成因,为区域内寻找同类型铁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凤凰山铁矿床位于苍峄铁矿带东南延伸部位,为隐伏矿床,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由太白向斜构造控制。矿床发育南北2条主矿带,赋存矿体5个,规模为中-偏大型沉积变质铁矿。利用该矿区25个钻孔的915件样品的铁品位数据,采用垂向100m的间距分析其品位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大于工业品位的矿石所占比例等统计参数,探讨了矿体厚度与品位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走向上的品位变化。研究发现:沿垂向存在2个矿化富集地段,分别为-200~-300m和-500~-600m;沿走向以中部为矿化富集地段。南北2个矿化带厚度与品位沿走向及倾向具有不同的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17.
南任铁矿床位于莱州-安丘铁成矿带西北部,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多争议。矿区内地层广布,构造、岩浆岩不发育。铁矿体呈透镜状产于滹沱纪粉子山群小宋组的底部层位,无穿插或交代围岩现象;围岩蚀变以蛇纹石化、绿泥石化为主,愈近矿体矿化蚀变愈强。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绿泥石。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表明磁铁矿主要为火山深成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部分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磁铁矿化学成分特征也反映了这一点,综合认为其成因可能属海相火山岩型之火山岩浆-热液和火山沉积复合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莱州-安丘铁成矿带上不同成因铁矿床的分布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铁矿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