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侯方浩 《沉积学报》1986,4(2):46-46
由四川省石油学会,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联合召开的首届《生物礁油气藏及其它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9个单位的148名代表(不包括列席代表),他们分属于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煤炭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以及出版单位,有关学会等。代表中有长期从事生物礁研究的老专家,教授,也有为在生物礁中勘探和发现油气资源和其它矿产作出贡献的生产第一线的地质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于3月25日在深圳闭幕。本次会议开幕时深圳市建委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对会议召开表示欢迎和祝贺;建设部设计管理司沃瑞芳副司长在会上向大家通报了设计司九七年度工作安排;秘书长林宗元同志作了上届工作总结和下步工作建议的发言;吴奕良理事长作了总结报告。会上有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勘察研究院、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十几个设计院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会议选举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第三届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会“全国雪冰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兰州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施雅风同志代表中国地理学会致开幕词,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李吉均同志作了总结发言。甘肃省副省长朱宣人、甘肃省科协副主席吴文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郭尚平到会祝贺并讲话。全国61个单位的111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包括摘要)134篇,其中83篇在大小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石油部首次岩矿工作会议,于1985年12月23日至28日在昆明召开。全国16个油田(局、公司)石油高等院校、有关研究所以及海洋石油公司等30个单位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石油部科技司主持。会议收到40篇论文,大小会上报告了18篇。会上,热烈地交流了近年来关于成岩作用、储层孔隙、沉积微相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初步讨论了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火山岩五种薄片鉴定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学会青工委、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工委、四川省地质学会青工委和中国青年沉积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西南石油地质局承办的全国沉积盆地分析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蓉召开,同时举行了中国地质学会首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颁奖大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青工委成立大会。中国地质学会、四川省人大、科委、科协和有关学会、单位的领导、专家31人到会祝贺,地矿部朱训部长等领导同志发来贺信、贺电。参加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 2000年 12月 1日至 4日在厦门召开。共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三大国家石油公司所属的 21个油田、 15所高等院校、 13个科学院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 4个国外大学及研究公司、 2个学会和 1个出版社,共计 56个单位、 21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是我国各专业性学术会议中出席单位和人数都较多的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 346篇。会上进行了 18个大会报告,随后分 5个组就 10个专题进行了 116个分组报告。会议还举办了“油源对比中生物标志物指标的选择”、“碳酸盐岩生烃问题”、“天…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2):F0004-F0004
2009年2月27日,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1大队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在西昌召开。大队领导、退休老专家及青年技术人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在此次学术交流会上,青年技术人员共提交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勘察、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矿产地质、地质勘查等方面的论文15篇。13名论文作者在会上进行了宣讲交流。经过专家组评审,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最后,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6日至12日,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召开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会。全国89个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1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78篇,会上宣读90篇。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反映出近年我国第四纪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进展,研究地区遍及全国。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沉积岩成岩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6日到21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沉积学专家学者和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多篇,在会上宣读了51篇,并进行了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86年11月1—5日在无锡市举行。来自全国92个单位的335名有机地球化学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讨论和交流了继贵阳、天津会议之后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这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界的一次群英荟萃的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420余篇,在大会和分会上交流了160篇。与会代表除了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教授、中年骨干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1984年9月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89个单位135人。山西省科协、省地质学会、省煤炭学会、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到会祝贺。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  相似文献   

12.
烟花季节下扬州,专家聚议“煤成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开宇 《地质论评》1981,27(6):549-549
1981年5月26日至30日在江苏省扬州市瓜州镇,由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和江苏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煤成气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地质部、石油部、煤炭部系统及中国科学院、有关高等院校等40几个单位的80多名代表。这是我国专门探讨煤成气的第一次学术盛会。五天内有20几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代表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及时沟通不同的学术观点与见解、为知遇众多的煤成气战友而高兴。会议着重对煤成气的概念、成因及其在能源资源  相似文献   

13.
陈雄 《地球化学》1984,(2):185-185
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七十多个单位的正式代表120人,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40多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黄汲清、李春昱、张文佑、翁文波、丁国瑜等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同志致开幕词,张文佑、翁文波等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 这次别开生面的多学科综合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60多篇,论文报告130篇,会上宣读了论  相似文献   

14.
滇黔桂地区二叠纪的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礁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但真正引起地质界的重视,掀起研究热潮还是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地质研究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生物礁热”,则是因为人们发现生物礁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例如世界上现有八口日产万吨以上油井,都是产在碳酸盐沉积区,而且有四口产在礁型油田中,其中三口集中在墨西哥黄金巷环礁油区。震惊世界的超级高产油井——塞罗·阿苏耳4号井(初产为31740吨/日,数十年稳产在28500吨/日左右)就位于该环礁带中。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16.
德国泥盆纪的层孔虫十分繁盛,不同形态、不同规模的层孔虫礁体广泛发育于台地内部、台地边缘和深海盆地内的火山周日。块状层孔虫是主要的造礁生物,四射珊瑚也参与了造礁,但数量极少。礁区岩相分异明显,盆地相、礁前相、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清晰可辨。部分礁体,如布瑞隆环礁显示清楚的初殖、拓殖、繁殖和衰亡四个演化阶段。层孔虫礁的主要繁盛期为吉维特期-弗拉斯期。德国泥盆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类似于加拿大同时期的生物礁,但在德国泥盆纪的礁灰岩杂体内至今尚未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可能与莱茵海西地槽复杂的地质发展史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至 7日在厦门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三大石油系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高等院校 ,国土资源部等 7个部门 4 1个单位的专家及国外学者 2 18人。中国石油集团石宝珩局长 ,中科院兰州分院原副院长范璞等领导和有关学会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并表示祝贺。开幕式由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主席梁狄刚主持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马新华致开幕词。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天然气勘探中…  相似文献   

18.
全国微量单矿物会析会议于1984年6月1日—6日在厦门鼓浪屿召开。代表来自全国生产、科研、高等院校及省局64个单位114人,收到论文10多篇,在会上交流了80篇。微量单矿物分析会议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整个会议贯串着学术交流的气氛。为取得会议的成功和达到每个代表的论文都能在会上进行交流,会上分了三个小组进行座谈,大家为着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储集层受到广泛关注。笔者优选塔里木盆地良里塔格地区奥陶系鹰山组顶部生物礁体(NYG-1)和一间房组底部生物礁体(NYG-2)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实测和薄片鉴定,对生物礁的生物类型、岩性特征和沉积相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良里塔格地区鹰山组和一间房组的造礁生物主要由瓶筐石组成,与生物礁相关的岩性有障积礁灰岩、粘结礁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生屑泥粒灰岩、内碎屑泥粒灰岩、生屑颗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和球粒颗粒灰岩。NYG-1礁体发育礁基、礁核、礁顶、礁翼和礁盖5个沉积相单元;NYG-2发育礁基、礁核与礁盖3个沉积相单元。从生物类型来看,鹰山组的礁为托盘—障积礁,为近似圆形的台内点礁,展布无明显的方向性;一间房组的礁为托盘障积—粘结礁,属台缘礁,常呈现出礁体迁移的特征。鹰山组和一间房组成礁模式的共同点是都经历了礁基的形成、礁体的发育和礁体的衰亡3个阶段,而差异主要表现在生物礁体的灭亡阶段:对鹰山组生物礁而言,海平面的快速下降和高能水动力条件导致了瓶筐石的灭亡和内碎屑灰岩的产生;对一间房组生物礁而言,海平面的上升和浮游藻类生物大量发育造成造礁生物甁筐石的灭亡。以上研究对于建立符合塔里木盆地地区条件的礁体沉积模式和探索露头与井下生物礁对比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成礁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龙岗、普光、黄龙、五百梯等多个生物礁气藏,它们具有储层较厚、面积较大、储量丰度高等特点,展示出了广阔的滚动勘探开发前景。本文根据野外露头与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生物礁的造礁生物古生态特征研究,按照生物礁所处的古地理位置、礁体的形态和礁岩的特征,归纳总结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分为台地边缘礁和台内点礁,其特征差异明显。台地边缘礁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大,礁组合相带完整,礁体旋回较少,水体能量强,其分布受古地理位置、古地貌环境控制,主要沿海槽两侧呈串珠状分布;台内点礁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小,水体能量较弱,造礁生物个体较小,无礁前礁后沉积,礁体旋回较多,发育有凝块石,主要发育在长兴组中下部,分布规律性不强,主要受古地貌影响,沿台内局部高地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