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最新实测的冀西北地区高精度航空磁测数据,利用化极、解析延拓、垂向导数、水平梯度模及欧拉反褶积场源深度计算等方法,重点分析了土城子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并结合地面查证资料研究了航磁异常与成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城子航磁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应为隐伏磁铁矿引起的矿致异常.地面磁测异常、激电异常及主成矿元素异常与航磁异常均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可比性,岩(矿)体具有"强磁、低阻、高极化"的特征,赋矿地层中Pb、Zn等成矿元素相对富集,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铁多金属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现有天然场源激电法观测方案的分析和对沿横向和垂向电性都不均匀的二维地 电断面的数值模拟结果指出,天然(大地)电磁场由于地下导电性不均匀所引起的异常强度 远大于激电效应引起的异常;提取被强大导电和电磁效应异常“淹没”的弱小激电异常的难 度极大,现有方案都不具有普遍的可行性. 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实际应用前景不容乐观. 人工 源“长偏移距”的激电法本质上和天然场源激电法一样,都是在“远区场”中作激电观测, 其前景同样不乐观.  相似文献   

3.
油田放射性异常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地表放射性异常与地下油气藏的关系,在4种类型的9个油气藏上收集了310口井的测井数据,同时在5个油气藏上进行了地面放射性测量.上述资料证实,异常从油层到地表具有延续性,在同一油层上方放射性异常随测点与油层距离加大而减弱,复合式油气藏各油层异常独立存在,不同类型油藏异常总体形态相似,异常幅值与油藏圈闭条件有关.这些为油气物质垂向运移及放射性异常深部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油田放射性异常物质来源主要是生油岩的观点和油气盆地内流体微运移循环的设想,建立了油田放射性异常综合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4.
荣那铜矿床位于西藏班怒西段多龙斑岩铜矿集区,以往1∶50000磁法和水系沉积物测量已经显示出荣那异常带具有寻找隐伏斑岩铜矿的潜力.为进一步查明该异常区的异常源属性和铜矿地质特征,对以往地质、物探等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投入了大比例尺磁法和电法测量等物探工作;在优选区内成矿有利部位的基础上,利用钻探施工进行异常查证.区内物探工作将荣那异常带进一步分解为两个次级异常区:在荣那异常区中心呈现低磁、低阻、高极化异常有利成矿区块,在荣那外围异常区呈现环状高磁、高阻、低极化异常环带.进一步在荣那异常区布设两条激电测深剖面,约150 m以深呈现钟状陡峭的低阻高极化异常.通过对该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在荣那异常区选定成矿有利部位施工ZK3204钻孔,86.83~1067.6 m进尺处揭露厚大铜矿体,连续穿矿厚度980.77 m,铜平均品位0.69%.矿体呈巨厚橄榄球状,矿石类型为黄铜矿、辉铜矿化、斑铜矿、黄铁矿化浸染状铜矿石.截止2015年末,探获332+333+334级别铜金属量1097.92万吨,平均品位0.53%.荣那铜矿勘查工作表明,该物探异常是由隐伏铜矿体引起,铜矿类型属斑岩型.阿里地区的铜矿勘查工作表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是经济有效快速圈定靶区的铜矿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研究吐鲁番中南部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本文基于1:50000航空磁力ΔT总场异常数据计算了航磁化极异常,并对航磁化极异常数据利用正则化滤波方法进行了异常的分解、利用罗森巴赫Ⅱ式进行了垂向二阶导数异常的换算,获取了吐鲁番中南部地区区域磁力异常、局部磁力异常及垂向二阶导数异常.结合已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对航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磁力异常与地表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本区断裂分布、岩浆岩分布及磁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古界总体表现为较强磁性,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总体表现为弱磁性.研究区构造复杂,断裂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研究区岩浆活动明显受构造控制,岩体长轴与构造走向一致.研究区中性岩表现为弱磁性,而酸性岩则大致以独峰山—梧桐沟一线为界表现为北弱南强的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西秦岭东段的凤太矿集区内.在系统搜集和研究陕西凤太地区前人地质资料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资料,以金、铅锌矿为主要目标,整体评价研究区矿产资源潜力.研究区地面高精度磁测结果表明:该区自西向东可分为西部正磁异常区、中部平静磁异常区和东部负磁异常区,弱磁异常与区内广泛分布的沉积地层有关,"西高东低"的磁场变化特征与磁性基底的起伏形态有关.共圈定17处磁异常,磁异常按从西到东、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号,分别为M1、M2……M17,这些磁异常有的与磁性基底有关,有的属于隐伏磁性体,有的与磁黄铁矿化蚀变有关,其中磁黄铁矿化蚀变间接对寻找区内八卦庙式金矿具有指示意义.通过对全区磁异常特征的研究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划分成矿远景区两处,为以后找矿提供思路分析,可作为寻找铅锌金-多金属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测深二维反演在内蒙古兴和盆地贫水区找水勘查实例,就兴和盆地南部基岩出露区(太古界地层为主)和北部泥岩覆盖区(新近系和古近系地层为主)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结合激电二维反演断面及岩石地层的电性特征进行地球物理解译,并对勘察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在该区进行电法找水的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K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阿克赛隆起带上,主要产层为白垩系底砂岩及侏罗系河道砂。油田区南北跨度较大,油藏类型多样,砂体边界识别困难。该油田在2000年之后逐步投入开发,但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相邻井的出油情况差异较大,油水关系复杂,油田需要提高对油藏的识别精度来应对新一轮增储上产及井网调整问题。利用敏感属性分析、3D可视化模块、地质统计反演等技术,重新认识和评价了K区油藏特征,识别区内多个独立油藏,厘清油藏间的油水关系,总结该区不同油藏类型的含油气规律,就目前困扰K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问题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9.
对苏格兰西北部Gairloch地区内超大型铜-锌-金硫化物矿体进行了包括磁法、电法和电磁法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该层状矿床具有很好的导电性,以Loch Maree组为主,属刘易斯(Lewisian)期。虽然其它岩性也产生地球物理场异常,但这组岩性在物理性质上与硫化矿体形成了很好的对照。围绕矿体的很多钻孔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控制。目的在于寻求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检测到的各异常问的相关性以及估计这些异常对预测已知地质构造的价值几乎所有的方法都在出露矿化带上方显示出明显的异常,但发现有些方法对隐伏的或导电性差的矿化带的反应优于别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内被导电石墨层覆盖的隐伏矿化带,是通过对不同方法找出的异常进行比较后才发现的。典型的地球物理特性与很多岩性相关。这就有可能在隐伏露头区识别出不同的岩性。事实上有几种地球物理方法已经在没有发现过矿化带的地区找出了异常。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莺-琼盆地构造分界及其两侧断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琼盆地(即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位于印支地块与华南大陆交汇处,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为南海西北走滑型和伸展型陆缘的交汇区,也是印澳-欧亚板块碰撞“挤出-逃逸构造区”和“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莺-琼盆地的北部以红河断裂带中1号断裂为界,前人对其认识比较统一,但莺-琼盆地南部由于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较少、研究程度低,以致其构造格局及分界位置不明确.通过对重、磁资料的处理,认为在莺-琼盆地分界的北段存在明显的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梯级带,该梯级带与1号断裂位置相对应;在其南段存在明显的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高值带,推断该高值带为一“中建凸起”,结合重、磁对应分析技术确定了该“中建凸起”的分布范围.采用重、磁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技术识别出控制莺-琼盆地分界两侧的断裂构造,在分界以西断裂走向主要为北北西向,分界以东主要为北东向.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认为莺-琼盆地的北段以1号断裂为界,南段以“中建凸起”为界.  相似文献   

11.
洛宁县西青岗坪金矿区EH4系统和双频激电测深联合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先进的物探手段,即剖面性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激电测深在金矿勘查区进行探测。初步查明矿区内地层情况、厚度、断裂构造分布特征及矿物的激电异常反应,发现隐伏的矿化蚀变带及向下延伸情况。通过分析物探异常与矿(化)体的关系,从而寻找深部金和其他有色金属矿体,对金矿勘查区内的矿体加以控制,大致查明矿区蚀变带数目、分布、规模、形态及产状等,为下一步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航空重力在我国渤海西、南部海陆结合带进行了首次地质调查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本文以航空重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地层密度参数的测定与分析,针对不同的界面,将优化选择法与垂向一导切线法相结合,获得了新生界底面深度,将优化选择法与帕克迭代法相结合,取得了寒武-奥陶系顶面深度,进而计算了新生界、中生界-上古生界的厚度;其中,垂向一导切线法属国内外首次尝试,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将测区构造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基底、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等三大构造层.基于地层密度及其引起的重力异常的构造分层,是对传统地质构造分层方法的补充和扩展,为今后航空重力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测和理论计算得到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各层底界的温度,同时利用测井和录井资料及实测压力数据分析了40多口井的地层压力状况,进而分析了第三系各层的温度和压力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温度和压力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井对其与油气藏分布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现今油气藏分布与温度压力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现今异常高压区是油气藏保存的有利地区;异常高压区上方的次生油藏往往分布于压力正常带,但与下方的异常压力有密切关系.这种次生油藏是由下方异常高压区的原生油藏脉冲式运移的结果,沸腾包裹体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也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典型的油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斑岩型钼矿激电测深的找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在新县吴陈河风响山钼(金、银)矿区开展地质和物探普查,发现了明显的激电异常。经钻探验证,揭示了风响山钼矿化带,得出了斑岩型钼矿“三位一体”——构造、斑岩体、激电异常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标勘查区煤层赋存规律不清,难以通过地表调查和常规的技术方法准确搞清煤系地层控制因素、空间位置、形态等重要参数,本文采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结合亚米级差分GPS开展测量,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结合研究区物探异常特殊形态,预测了研究区可能的煤系地层空间分布,研究区煤系地层EH4测量电阻率具有较低特点(100~300Ωm)、GDP-32Ⅱ激电测量具有明显高充电率特点(最高可达38%),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工程验证提供指导.实践证明,采用EH4、GDP-32Ⅱ能够高精度预测煤系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标勘查区煤层赋存规律不清,难以通过地表调查和常规的技术方法准确搞清煤系地层控制因素、空间位置、形态等重要参数.本文采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结合亚米级差分GPS开展测量.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结合研究区物探异常特殊形态,预测了研究区可能的煤系地层空间分布.研究区煤系地层EH4测量电阻率具有较低特点(100~300Ωm)、GDP-32Ⅱ激电测量具有明显高充电率特点(最高可达38%),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工程验证提供指导.实践证明,采用EH4、GDP-32Ⅱ能够高精度预测煤系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大功率激电法对深部隐伏矿体的探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激电中梯对承德槽子沟金矿区进行激电面积性测量,圈定出与金矿伴生的金属硫化物及氧化物引起的激电异常分布区带,利用激电测深查明地下极化异常体的展布,而后结合已知地质、物性资料布置验证钻孔,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本文总结出利用大功率激电方法勘查隐伏金矿的行之有效工作模式,该找矿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同类隐伏金矿的勘探之中,必将有力提高物探方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勘探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6,(5)
选择激发极化法对凤阳某多金属矿详查进行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物探工作,证明了激发极化法在该区能够有效地发现异常。通过激发极化法圈定的异常,经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浅部激电异常由含石墨地层引起,深部激电异常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中国海岸带海陆统筹调查的需求,基于最新编制的中国北部海岸带(台州以北)1:50万航磁图件,利用逐点化极、延拓、垂向导数等数据位场转化处理,结合地质背景、物性资料和已有航空物探解释成果,对研究区磁场特征进行分析,分区探讨航磁异常成因,并编制北部海岸带(台州以北)断裂分布图。结果表明,海岸带地区磁性较强的岩石广泛发育,以NE—NNE向为主的线性磁异常带是大量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反映,而区域性团块状磁异常或宽缓正负磁异常则为区域变质岩系的反映。研究区断裂发育,断裂展布方向基本以NE向、NNE向为主,NW向次之,其中深大断裂对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研究编制的北部海岸带航磁"一张图"作为质量可靠的基础数据,可为解决海岸带基础环境和地质问题提供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依据航磁资料划分的断裂,解决了特殊地理环境下海陆断裂不衔接的问题,实现了断裂海陆统筹的目标,可为海陆交互区重大工程规划提供安全性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模拟与含水层垂向应力反演的方法,对降雨与河流荷载作用下静乐井区应力进行定量计算,并从区域应力场与同一构造区其他前兆测项变化特征对2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降雨与河流荷载的共同作用使静乐井所在区域产生的最大垂向位移约为0.7mm,最大垂向应力约为30hPa;同时段静乐井-含水层垂向应力反演结果显示静乐井-含水层最大垂向应力约为79hPa;数值模拟与静乐井-含水层垂向应力反演结果均表明,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与同时段降雨量增多、河流荷载效应增强关系密切,但2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可反映井区应力场变化特征的山西地震带3级地震缺震和b值、穿过静乐井的GPS基线、地震矩释放、同一构造单元同时段其他前兆测项与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对比等分析结果可知,2017年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期间井区应力场存在显著异常,推测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除受降雨与河流荷载作用的影响外,也可能受构造活动增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