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测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二道岭矿区煤变质程度、区域构造、煤层埋深和顶底板岩性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高异常地热场是导致该区域含气量偏高的主要原因;构造和顶底板对煤层气控气作用明显,二道岭向斜核部煤层的含气量高达24m3/t,矿区顶、底板多为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利于煤层气的储存;煤层埋深与含气量之间的相关性密切,根据两者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研究区深部一定范围内的煤层含气量。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汞注入法测试了内蒙古二道岭矿区主力煤储层的孔容、孔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了二道岭矿区主煤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二道岭矿区主煤层总孔容较高,孔隙率较高,煤储层吸附能力较大,煤层气的运移潜势较大,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利用CBM-SIM煤层气数值模拟软件,以焦坪矿区低阶煤层为例,研究了煤层厚度、渗透率、含气量、吸附性、储层压力、含气饱和度和临储比等煤储层因素对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井产量随煤层厚度、渗透率、含气量、Langmuir压力、含气饱和度和临储比的增大而增大,随Langmuir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储层压力不影响产气量大小,只改变气井的产气时间;含气饱和度和临储比能更好地反映多个因素变化时的产气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二道岭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煤层以特低灰特低硫的无烟煤为主。根据煤层发育特征及煤岩、煤质特征,探讨了二道岭矿区优质煤的形成条件及综合利用途经,并提出了优质煤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东庞矿区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结合统计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探讨了东庞矿区2#煤层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东庞矿区2#煤层含气量总体不高,大部分地区低于4m3/t,仅东北部小范围含气量较高,超过9m3/t,呈现西南低东北高,局部地段高瓦斯异常的赋气格局;煤储层埋深、区域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是2#煤层含气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淮南矿区顾桥矿、潘三矿和丁集矿13煤层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对13煤的含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矿区13#煤层最大吸附量变化范围为15.85~20.12 m~3/t,平均为17.33 m~3/t,朗格缪尔压力为0.89~1.94 MPa,平均为1.37 MPa;13#煤层气含气量变化于0.48~31.90 m~3/t,平均为9.35 m~3/t;13#煤层的理论饱和度变化于2.93%~186.43%,平均理论饱和度为53.89%,含气理论饱和度局部较高,可达190%;不同钻孔取样测试的煤层含气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33.5 m~3/t,最低为4.9 m~3/t;受地质因素影响,煤层气含气量随深度变化的差异不明显,在平面上由南到北整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JPC-01井煤储层基本参数进行分析,认为本区为地温正常区欠压储层,煤层吸附能力为低~中等,含气饱和度偏低,煤层处于欠饱和状态,含气量较小;由于煤体结构主体为原生结构煤,渗透性相对较好。虽然煤的变质程度较低(不粘煤),但矿区构造简单,主要煤层厚度大,排水采气地面抽采试验显示,该井创造了我国在侏罗纪低煤级低含气量煤层中日产气超过1 000m3的记录,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建议进一步开展煤层气地面抽采试验工作,为矿区瓦斯治理,探索地面瓦斯预抽采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井多煤层合采效果研究为煤炭安全、井下瓦斯治理、确定开发技术指标、单井配产、合理划分开发层系、煤层气高效开发以及制定中长期煤层气开发规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以晋城成庄矿区为例,将开发中后期排采效果检验井含气量等数据与邻近井原始含气量进行对比,分析3、9和15煤各煤层含气量在合层排采后的变化特征,以评价排采效果;并结合地质资料及现场排采动态进一步分析影响各煤层排采效果的主控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成庄矿区经过多年地面煤层气多层合采,下部15号煤层比上部3号和9号煤层含气量降低更快。分析其原因认为成庄矿区15号煤层含气量降低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煤层渗透率、供液能力、储层压力及排采制度等。研究结果为剩余储量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勘查资料总结,分析了二叠系煤类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煤变质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分析认为,重庆地区二叠系煤层主要以高、中变质煤的无烟煤、贫煤和瘦煤为主,煤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煤变质作用以区域深成变质类型为主;煤的变质程度R0为1.39%~2.51%,处于吸附能力较强的阶段,因此煤层含气量较高,其中松藻矿区无烟煤R0为2.43%~2.51%,煤层含气量达27.1m3/t。  相似文献   

10.
焦作煤田煤层气储气层特征及含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煤田的二1煤层厚度稳定,结构简单,且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的孔裂隙、吸附性、含气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含气饱和度、储层温度等煤储层特征是煤层气选区评价和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煤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①焦作煤田二1煤层的纳米级孔隙发育,煤层吸附能力较强,且随着埋深的增加,吸附能力增大;②该煤层多数处于低压状态,但随着埋深的增加,储层压力和压力梯度有增大的趋势。③煤层气含量和含气饱和度随埋深的变化呈现相近的变化规律,含气量越大,甲烷(CH4)含量越大,甲烷(CH4)含量由浅至深有增大的趋势。④根据我国渗透率划分标准,该煤层原始煤储层的渗透率多数属于中高渗透率煤层,局部地段属于低渗透煤层。  相似文献   

11.
杨国评 《吉林地质》2012,31(2):34-37,41
本文详细介绍了吉林省二道岭金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围岩与矿化的关系等。通过对金矿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在本区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淮南矿区煤层气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采用含量梯度法、压力—吸附法计算了研究区可采煤层的剩余煤层气资源量,探讨了影响该区煤层气可采潜力的煤储层压力、渗透能力、吸附/解吸特征、含气饱和度、可采系数等因素。结果表明,淮南矿区-1 500m以浅剩余煤层气资源量为2 419.70×108m3,可采资源量为1 102.20×108m3,可采资源丰度为1.98×108m3/km2,属于中等储量丰度的大型气田;区内煤储层为正常压力储层,煤储层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偏低,但本区可采煤层层数多,在渗透率总体偏低的背景下,区内存在的高渗区,具备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基础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温继伟  陈宝义  田巍 《吉林地质》2010,29(2):148-150,155
陕西省韩城市是陕西省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层气资源丰富,含气饱和度较好,是理想的靶区。利用定向钻进技术开采煤层气具有开采成本低、煤层气产量高的优点。本文以韩城区块WL2-015向1井为例阐述了煤层气定向井钻井工艺,并总结了煤层气定向钻进的相关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焦坪侏罗纪煤系及其油气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坪矿区油气显示规律与煤系分布关系密切。该矿区主要可采煤层4-2煤层存在4个厚煤中心,矿区油气显示主要存在于聚煤中心带上、下部的砂岩层中,特别是煤层上部的延安组和直罗组砂岩层中。油气分布主要与延安组的厚度,4-2煤层厚度,延安组和直罗组中、粗粒砂岩厚度,煤系成熟度和上覆地层厚度等因素有关。构造条件对烃类的影响较小,只在上述条件决定的范围内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并评价其蕴藏量。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探测与储量评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以勘探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钻井的增多,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的现状,综述了国外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常规测井方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方法和技术,基于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模型以及成像测井在含天然气水合物井段的测井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调整能源结构搞好河北省煤层气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煤层气资源状况分析与、评价,认为能够形成开发规模和市场需要前景比较好的目标区(靶区)有河北平原大城区、开滦矿区及峰峰邯郸矿区。针对河北省内煤储层低渗透率、气饱和、低煤级的特点,必须从钻井技术、取心技术、试井方法、完井技术、增产措施以及开采方法等方面加以研究,从理论与工艺技术方面加强研究攻关,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沾化县采油区土壤环境污染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污染周边土壤环境。本次调查以沾化县境采油区为重点,采用了专项地质环境调查、人力浅钻、渗水试验、淋滤试验及土壤监测等方法;查明了油气污染物的污染类型、污染机理、污染程度和迁移变化趋势,并提出治理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京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变形变质特征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纪玉杰 《城市地质》2004,16(2):1-17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化剥蚀条件、煤炭开采技术及工艺等因素中 ,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是主要因素。对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的研究成果表明 ,其变形变质特征是决定煤系岩石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在北京西山的地质灾害调查和成因研究中逐步认识到 ,地质灾害类型及强度与煤系及煤层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因此 ,煤系的变形变质特征研究 ,既是基础地质问题 ,也是工程地质问题 ,应是煤炭分布区与采空相关的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