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月,我国北方大部和华南大部地区降雨偏少,华北平原出现旱情;江南大部、华北北部和新疆北部等地降雨偏多,上旬江南出现暴雨。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正常,东北地区初霜偏早。本月有两个热带风暴登陆,给浙江、上海、江苏造成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2.
范江琳  郭晓军  青泉  马力 《气象科技》2020,48(2):242-247
降雨阈值是泥石流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野外考察、文献查询等手段,收集了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震后34次泥石流事件和对应的降雨过程,通过统计诱发泥石流的降雨历时及平均降雨强度,建立了该地区的降雨I-D(雨强-历时)关系;针对I-D关系在实际预报中的不足,结合中国气象部门的雨量划分标准和诱发泥石流的降雨历时将降雨分为小量级降雨(SI)、中量级降雨(MI)和大量级降雨(LI)3个等级,得出复合型降雨I-D关系。结果表明:①都汶地震灾区诱发泥石流的降雨历时为2~53h,平均降雨强度为0.1~13.8mm/h,I-D关系可表示为I=5.94 D-0.70;②复合型降雨I-D预报模型可进行分级预警,其中约80%泥石流事件超过了橙色等级预警线,I-D关系式为I=10.0 D-0.56(1h≤D 12h),I=4.8 D-0.26(D≥12h);③改进后的复合型降雨I-D阈值线斜率更小,预报精度更高,更适合中国西部山区的泥石流预报工作,且在2014—2016年都汶公路沿线的泥石流预报检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研究拟为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的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日降雨数据的广东省降雨侵蚀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侵蚀力是反映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利用广东省26个基本气象站点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呈沿海地区向内部山区逐渐递减趋势,分布特征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于4-9月份(雨季),占全年的84.8%,根据季节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区:第一类型区分布于粤北、粤东北、粤西北的内陆山区,第二类型区分布于粤中、粤东和粤西部分地区,第三类型区分布于广东省南端的电白、吴川和雷州半岛地区,各类型区之问的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在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上,1961-2001年间大部分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正趋势,最大趋势系数(r)可达0.326,其年际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4.
基于台江县气象观测站1970年1月—2015年12月逐年、逐月降雨量、雨日资料,采用线性趋向、累计距平等方法分析了台江县年、季降雨量和雨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台江县近46 a年平均降雨量呈减少趋势,雨日显减少趋势,除暴雨及以上量级雨量呈增加趋势外,其余量级为减少趋势,降雨量、雨日及量级雨量的趋势均说明降雨越来越集中,发生强降雨的频率在增大,从而易引发的气象灾害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四季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分布不均且呈减少趋势,其中春季和秋季降雨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且夏和秋两季出现强降雨的频率较大,秋季降雨量及降雨日数减少趋势率均为最大,秋旱发生的概率相对增大;年平均夜间降雨量大于年平均白天降雨量,在春季的4月最为明显,降雨强度夜间大于白天;逐年降雨侵蚀力及其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潜能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1—1 火箭发展简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是有着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国家。早在宋朝初期,就利用火药发明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见图1—1)。随后,经过若干年的改进,到宋真  相似文献   

6.
利用北京观象台1961—2004年44 a逐分钟自记降雨资料,采用模糊识别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北京市降雨过程进行雨型分型,并对5、10、15、20、30、45、60、90、120、180 min共10种不同短历时年最大降雨极值的概率分布利用指数分布、耿贝尔分布和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推算各历时降雨重现期极值。结果表明,暴雨天数年代际差异较大,暴雨量主要集中在50~100 mm范围内;不同月份雨型分布不一致,6月多双峰型,7—9月多单峰型雨型;总体上,北京降雨过程多为单峰型,占80%以上。最大降雨量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和凌晨;北京短历时降雨极值的概率分布多数不服从指数分布而服从皮尔逊Ⅲ型分布;重现期降雨极值随历时增加而增大,2 a至100 a重现期内10 min降雨极值取值为10.4~22.6 mm,60 min降雨极值取值为22.3~59.2 mm,180 min取值为53.0~89.8 mm。  相似文献   

7.
热带气旋降雨贡献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兴国 《气象科技》2002,30(2):102-104
文章对1961-2000年7-9月影响广西的144个热带气旋降雨的月平均降雨量及其对该月平均降雨量的贡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向为人们所认可的7-9月(后讯期)以“热带气旋降雨为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月平均热带气旋降雨对月降雨量的贡献率:桂北10%-20%,桂中15%-25%,桂南及沿海地区也只有20%-35%和30%-40%,贡献率最大值位于上思县(7月份49%),7-9月大部分降雨为非热带气旋降雨。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定量降雨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明智 《气象》1997,23(11):3-6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自1960年开始实施定量降雨预报及其检验方案直至1993年33年间,定量降雨预报从广泛依靠预报员经验的人工方法转变到更多依靠对数值模式的解释和修正3的方法,这是预报技术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陈万奎  严采蘩 《气象》1982,8(4):15-17
云是大气中水汽相变的产物,又是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云并不一定产生降雨,因此,研究降雨云的概率,对大气中水循环或利用卫星云图估算地面降雨以及人工影响云雨的研究都有实用意义。 根据地面和高空的云物理观测,降雨不仅来自低  相似文献   

10.
王建新 《气象》1982,8(9):41-4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气象书籍上都只说在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并没有说卷层云能降雨。但是,在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如刚由高层云演变为卷层云时,它是可以降少量的雨的。例如,雅安县1981年4月29日就出现了卷层云降雨。根据雅安那天航空报和补助绘图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吉林省中部地区2005年6月10km间距100个自动雨量计小时雨量资料,结合天气资料,对地面降雨中小尺度结构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云和降雨的认识。文中对各类天气系统降雨绘制出等值线图,找出地面降雨中小尺度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各类天气系统较强降雨都具有中小尺度结构。他们多数表现为几十公里宽一百多公里长的雨带。雨带里有沿带走向的强对流带、对流线和零散强对流单体。有的表现为尺度更小的对流雨带或雨团。一般强单体核尺度10km,有的20-30km,雨强可迭暴雨到特大暴雨,持续时间1-2小时。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预报统计表明,每当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时,往往在2~3d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大到暴雨出现的机率也明显增大。文章对2000—2011年6—9月登陆我国的68个台风和对应的实况降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锡盟降水与登陆台风的关联,从远距离台风活动中探索锡盟较大降水的预报信息,将有助于今后的暴雨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3.
《气象》1975,1(4):35-35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目前,气象台站和水文站所使用的虹吸式雨量计与翻斗式雨量计存在着分辨率和灵敏度低、响应慢、间断测量、误差随降雨程度不同而变等问题,只能测出平均降雨强度,与自然界瞬时降雨强度变化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一般的模拟降雨的方法多用重力加速水滴。为把等效直径大于2毫米的水滴加速到相应的落地终速,至少要有12米的高度。这就要求设计一间专用的房间。按本文介绍的方法在普通房间即可产生模拟降雨。这使得在实验室内校准某些测雨仪器成为可能。也可在实验室或野外用模拟降雨来测定水的径流和对土壤的冲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云室法测定降雨弹爆炸分散催化剂的成核率,实验结果表明,含AgI的降雨弹其AgI的用量有一最佳值,1克AgI降雨弹的成核率高于现用降雨弹。  相似文献   

17.
杨起科 《气象》1982,8(10):35-35
我们从分析运城地区各县的雨量分布(见附表)看到,除了因受地形影响降雨不均外,森林覆盖情况的差异,也是影响雨量不均的一个重要因素。 垣曲县位于运城地区东南,县境周围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为30.4%,20年的年平均雨量为603.9毫米,是全地区雨量最多的一个县。而稷山、河津、临猗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州15个气象站1990—2019年逐日降水量、DEM、土地利用、常住人口等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危险性和环境脆弱性两个方面构建降雨型泥石流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历史泥石流事件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危险性指标中暴雨日数的重要程度最高,危险性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部和东部最高,北部最低;环境脆弱性指标中高程的重要程度最大,研究区的环境脆弱性整体上四周更高,中部较低。研究区降雨型泥石流极高风险区分布在最东部和西部,主要是由危险性最高造成;高和中度风险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其中中度风险区是由脆弱性相对较低造成。历史泥石流灾害案例中有76.6%发生在极高和高风险区,风险评估结果与历史泥石流事件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根据雅安地区有代表性的8个台站,1951~2016年历年逐月累计降水资料分析:(1)雅安地区中部累计降雨值较为偏大,存在三个高值中心,一是泥巴山以北龙苍沟附近,二是石棉县以西草科乡附近,三是位于天全县境内思经附近;(2)60年来雅安地区累计降水主要以减少趋势为主,并且峰值逐渐降低;汉源县整体略微有所增加,但在1990年以后累计降雨量峰值不断下降,整体呈减少趋势;(3)雅安地区累计降水以交替变化为主,三个地区都出现了准15~20年的年际变化,震荡明显并在不断从低频转为高频,震荡周期不断缩短,雨城区、荥经、天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出现了准5年左右周期,宝兴和石棉地区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表现为准5年周期。   相似文献   

20.
统计分析襄城县1960~2005年雷暴和降水观测资料发现夜雷伴有降水次数占夜雷发生次数的94%,昼雷伴有降水次数占昼雷发生次数的86%,下午雷暴伴有降水次数占下午雷暴发生次数的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