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从前,有一个叫纳得多德的挪威海盗。2.一次,他在返回法罗得岛的途中被风暴吹离了航线而到达了一座荒芜人烟的岛,因天下着大雪,他把这座岛取名为“雪岛”。3.很巧的是,几乎同时,另一个叫加达绍尔·斯拉瓦松的瑞典人也因风暴被吹到这个岛,他把这个岛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加达绍尔”。4.自从他俩无意中到达了这个岛,就大肆吹嘘谣传,说这个岛有多么好,引起了一个叫费洛基·维尔格达松的海盗的注意。5.他于公元872年左右,率领全家去了该岛,到达后发现该岛不是别人描述…  相似文献   

2.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旧都,也是该国最大的港口和工业中心,有人口510万。没来卡拉奇之前就听说当地的皮装较便宜,而真正到了卡拉奇,却意外地发现乘出租车也很便宜。出了卡拉奇海关大楼,就是港口广场,广场上停有各种出租车和“皇家”马车。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国外乘出租车价格都很昂贵,故中国海员从不敢奢求,大都以步代车。经验丰富的卡拉奇出租车司机一眼就认出我们是中国人,各个抢先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皮货”,然后用手划个圆,伸出三个指头,用英语说:“THREEDOLLARS。”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是中国人,不论到哪个店去…  相似文献   

3.
思源 《海洋世界》2009,(4):29-36
虎滩寻虎鲨 “在这些疯狂的摄影师们看来,5只虎鲨绕着一个潜水者转圈圈是一件充满诗意的事情。” 这是艾里第十次到巴哈马虎滩拍摄,作为领头人,每一次到这里,他都担心出现一些状况导致团队不能吸引虎鲨的到来。好斗的柠檬鲨俨然已经占据了虎滩的统治地位,它们一出现,虎鲨就会被挡在外面,无法靠近饵料和船。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艾里团队也就没得虎鲨“可玩”了。艾里时常无奈地想,干脆把这里改名字叫“柠檬滩”好了,但那一定没有“虎滩”这个名字那么响亮。  相似文献   

4.
灾难突然降临“我明白了。”欧迪将军说,“您担心戈登博士碰到这种倒霉的事情。”“是的,将军。”总统捏着下巴,望着越来越暗的天空,“这种感觉从一开始就有了,我不明白,正当国际海洋防御委员会的科学家聚会巴黎,研究如何揭穿这些神秘事件的真相时,戈登博士不是去巴黎,而要出海去考查。为了尊重戈登先生的行动自由,加上我们之间那场竞选……怎么说呢,我没有勇气阻拦他。”“戈登先生很固执。”“不仅仅是固执,有些事情十分微妙。”总统的语气很低沉,而且很矛盾,“将军,我此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真的,非常强烈地预感到似乎有…  相似文献   

5.
《史记·秦始皇本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传说三神山上有长生不老药,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漂洋过海前去寻觅。虽历尽千辛,但始终未果。要不然。秦始皇会像他修筑的万里长城一样万寿无疆,他的后人曹操就不必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唐代诗人李商隐也不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人生绝唱,而是亲口尝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享尽天年。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11,(9):10-10
防腐剂大概是食品添加剂中最受诟病的种类。对于那些追求“纯天然”的人来说,“防腐剂”就意味着“有害”,而对很多食品而言,不进行“防腐”就无法长时间保存。于是,“天然防腐剂”就有了巨大的号召力。最近发现的“比辛”被称为“全天然的保鲜剂”,一经披露就引起了巨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9,(6):8-8
科学家在缅甸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德古拉鱼:它们个头不大,相貌平庸,但却称得上是“独一无二”。德古拉鱼长17毫米,周身透明,属鲤形目。与其他鲤形目鱼类不同的是,德古拉鱼上下鄂都长着“尖牙”,貌似吸血鬼。鲤形目鱼类在大约5000万年前就已经不再有牙齿,为什么德古拉鱼却将牙齿保留至今7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布里茨表示,德古拉鱼的“尖牙”并非真正的牙,而是从皮肤下面伸出的刺状骨。  相似文献   

8.
朱瑾 《海洋世界》2007,(2):28-32
近年来,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水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侵害,同时,这一系列事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困扰,使不少人“谈鱼色变”;另一方面,“水产品信任危机”对于整个水产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为此,《海洋世界》杂志采访了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殷守仁站长,他就我国水产品,特别是海产品的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发展总体趋势为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歌曲《送别》中有一甸“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最是动人。实际上,“天之涯,地之角”并非李叔同的首创,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另外,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文人徐陵在《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中也感慨:“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以情企。”宋代张世南在《游宦记闻》中说得就更准确了:“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在怀念远方的亲友时,中国古代诗人经常喜欢用“天涯海角”抒发情感,如唐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居易的“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相似文献   

10.
鲤跃龙门     
陈万青 《海洋世界》2009,(12):46-48
“鲤”一称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春秋时代,《诗经·陈凤·衡门》里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诗·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焦鳖脍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鲤,鳞有十字文理,故日鲤。”《埤雅》中说:“鲤,里也。”《梦溪笔谈》中说:“鲤鱼当胁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文如十字,故谓之鲤。”汉代,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  相似文献   

11.
舟船的文明     
张向冰 《海洋世界》2009,(12):58-60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的描述。当船舶出现之后,有关舟船的文化也随这产生。  相似文献   

12.
台湾“总统”李登辉人老心不老,陈年婚外情,最近被他在台大农经系就读时的老师、也是前行政院长徐渊涛和“新总统”参选人李敖揭露,给读者提供了一些笑料。原本此类丑闻与本刊八竿子打不着,但本刊的老朋友香港记者嘉伟说:“会有人看的啦。”就给发来了。读者不妨也看看。李登辉也真不容易,明里要叫嚣“两国论”,暗里还要糊弄好几个女人……  相似文献   

13.
据《述异记》载,宋朝有个叫查道的人在航海时,见过一种鱼,他描述说“海上有妇人出现,红裳双祖,髻鬟纷乱”。其实,这就是文人笔下的“美人鱼”。其实,美人鱼并不美,它就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海浪,人们总是想到海面上那波涛汹涌的景象。可是海洋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人们不易发现的波浪,这就是发生在海水某一深处的“波动”,因而有“内波”之称。第一个发现海洋内波现象的人是南森。在1893年,他在北极探险。当船行驶到挪威海上时,他发现海面有一层冰块融化,产生的很淡的海水,他的船航行到这里,就好象被海水“粘住”一样,几乎不能前进。后来人们又在其他  相似文献   

15.
出于对海蓬子的痴迷,张春银的夫人封给他“海疯子”这个“昵称”。而在张春银看来,如果没有这种热情和冲动,海水蔬菜产业化则只是纸上谈兵,也正是凭着这份热情,我国江苏东部广袤而荒凉的盐碱地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农场”正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6.
大洋狂钓曲     
赵文斌 《海洋世界》2004,(11):34-35
我们的科考船又要出航了,朋友老范第一次随船出海,他在度过了开始的新鲜劲后,无精打采地在船上转着,面对汹涌的大海感叹地问我:“难道我们不能钓鱼?”我笑了笑:“船航行的时候,用网拖还有可能,钓鱼是没有希望了。但到了锚地一定有机会,而且一定让你体会到河里完全不同的感觉。”于是老范就把眼睛瞪得圆圆的盼着船快点。  相似文献   

17.
暴雨、狂风、湿淋淋的树丛、荒凉冷漠的海岸布满岩石和冰砾,这一切使环绕火地岛的道路寸步难行。达尔文写道:“看一眼这些海岸,就足以使一名从未航过海的人,整整一周沉浸在对海难、危险以及死亡的惊恐之中。”与同时代大部分欧洲人一样,达尔文坚信,西方的生活方式是最先进的。火地岛的插曲使他顿然醒悟,断定应当在一夜之间将“野蛮人文明化”的想法是错误的。他归纳道,  相似文献   

18.
一、雌鲸给吊上了船1980年8月的一天,阳光格外灿烂,大西洋一望无垠的碧水,闪烁着耀眼的波光。巴哈马港湾一片风平浪静突然寂静的海面波涛汹涌起来,一大群鲸鱼浩浩荡荡游了过来,它们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儿浮出水面,喷射出冲天高的水柱,掀起滚滚浪花,真是气势磅礴壮观,它们不愧为海中巨霸,自由自在地嬉戏,愉快地欢歌。一条捕鲨船劈波斩浪驶来,站在船头的是队长诺伦巴尔,他手搭凉棚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海面,他锐力如鹰的眼睛,一下子发现船的西北面,隐隐约约有鲨鱼出没,他立即下令船靠上去,端起枪正要对准一条跃上水面的大白鲨鱼射击,随船前来进行海洋生物考察的女科学家米玛丽珠,急忙对诺伦巴尔说:“你别开枪,是一条大白鲨,很少见的,放过它吧!”诺伦巴尔沮丧地放下枪,很不高兴地说:“一英尺的大白鲨就价值万元,这下子至少损失25万美元啊!”他有点后悔,不该让女科学家随船来考察。一会儿,鲸鱼群出现在船的东北方,诺伦巴尔和船员们高兴地欢叫起来,一个队员忘乎所以,不小心一脚悬空掉进海水里,诺伦巴尔喊:“快抛缆绳让他扯住……”这时哗啦一声,从水中冒出一个庞然大物,张开血盆般的大嘴,咬了那队员一口,那个队员“哎哟”地惨叫着:“快救命啊!”顿时他的鲜血染红...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洋学家、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库珀准备建一座水下城市他和他的同行———夏威夷大学教授亚历山大·马拉霍夫甚至已估算出这一项目的总造价需5亿美元。而且,私人赞助该项目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水下城市的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如果资金能尽快到位,那么5年~7年后即可建成两位科学家认为,“海底之家会相当舒适,在那里可以一连住上几个月。库珀说:“海洋是我们星球上最早的生命保障系统那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且开发海洋也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迫切需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开…  相似文献   

20.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9,(12):75-78
沈葆桢十分清楚日本的外强中千。1874年8月,他清醒地指出:“倭营貌为整暇,实有不可终日之势”;“虽勉强支撑,绝不能久也”。沈葆桢认识到,“要之,倭将非不知难思退,而其主思贫成虐,不惜以数干兵为孤注,谣言四布,冀我受其恫喝,迁就求和”,倘若落入日本的圈套,其“必得一步又进一步,此皆屡试屡验之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