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沉积学是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延续发展。最近10多年来,地震沉积学研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地震沉积学理论、陆相碎屑沉积砂体、海相沉积砂体、碳酸盐岩和混积岩刻画、地震成岩相预测、砂体精细表征和开发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RGB(Red-Green-Blue)地震属性融合、储集层预测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雕刻地质体等10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未来地震沉积学应该关注地震地貌学理论模型、地震岩性学新方法、勘探地震沉积学、开发地震沉积学、地球物理反演新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地震沉积学理论方法,拓展地震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助力油气勘探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国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地层学被引入我国10年来,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地质情况,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对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积体系域的控矿作用。在一些大比例尺沉积岩区区调工作中,开展了露头层序地质学的研究。在陆相盆地工作中,发现影响陆相地层层序的因素很多,随机性更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露头、地震和钻井资料综合进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指导油气勘探。此外,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尼日尔Agadem区块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近系是尼日尔Termit坳陷Agadem区块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但研究区目前整体勘探程度低,对古近系有利沉积相带及砂体的展布没有系统的认识,这些都极大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因此在研究区古近系开展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研究,预测有利砂体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运用准层序组叠加样式、ΔlogR、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及地震时频分析等方法,在Agadem区块古近系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界面、4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古近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ESQ1-ESQ5)。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内,综合岩心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分析了Agadem区块古近系的沉积环境,认为古近系层序ESQ1-ESQ3沉积时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层序ESQ4-ESQ5沉积时主要为湖泊相沉积。在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本区古近系的两种沉积模式:层序ESQ1-ESQ3的拗陷期沉积模式及层序ESQ4-ESQ5的断陷期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4.
沉积学研究对济阳断陷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阳  邱桂强  刘建民 《沉积学报》2004,22(3):400-407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40年,也是沉积学应用研究的40年。从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到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格架、断裂构造对湖盆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储层非均质模式的建立等,处处体现了沉积学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断陷湖盆沉积动力学、层序地层学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沉积单元与流动单元等基础理论、研究手段和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促进了断陷湖盆储层沉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层序地层学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颇为关注的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源于海相盆地,是在被动大陆边缘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凝练而来的,至今已经历了约5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梳理了深海碎屑岩层序过去5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进展(包括1970—2000年的经典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2000—20...  相似文献   

6.
沉积盆地的层序和沉积充填结构及过程响应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林畅松 《沉积学报》2009,27(5):849-862
现代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发展,把沉积过程纳入到地质演化的时空框架中并与地球的多旋回或节律演化结合研究,形成了一套带有革命性的、在等时地层格架中研究沉积作用的新方法,成为了油气资源等沉积矿产预测勘探的重要工具。沉积盆地的沉积充填可划分出与各级沉积旋回相对应的层序地层单元。追踪对比由不整合面或不整合面及其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高级别层序地层单元建立的区域性等时地层格架,对盆地构造古地理再造和油气勘探战略性研究至关重要;追踪四、五级等低级别层序地层单元和体系域建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可为重点区域或区带的沉积体系和储集体的沉积构成和分布等的解剖提供精细的地层对比基础。依据沉积基准面的变化,从层序内水进到水退的沉积旋回中可划分出正常水退沉积、强制性水退沉积、水进沉积及垂向加积等成因沉积类型。海相或湖相盆地中三级层序地层单元内均可较好地划分出低位、水进、高位及下降体系域。盆地构造作用、气候变化、海、湖平面升降过程对层序发育的控制作用及沉积响应研究,一直是层序地层学或沉积地质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沉积盆地的层序地层序列演化是盆地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总体响应。层序地层学把盆地古构造、古地理的变迁纳入到统一的地球演化系统中研究,形成了与区域地球演化史或盆地动力学演化相结合的重要研究领域。多旋回盆地或叠合盆地中多期次的构造变革导致了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所分隔的多个构造层序的叠加。注重构造—层序地层的结合分析,揭示盆地的层序地层序列与多期盆地构造作用的成因联系,是构造活动盆地或大型叠合盆地沉积地质演化和油气聚集规律研究的关键。盆地构造作用,如前陆盆地多期次的逆冲挠曲沉降和回弹隆起的构造作用、多幕裂陷过程、多期构造反转等与重要不整合及区域性沉积旋回或层序的形成密切相关;而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或湖平面变化是控制高频沉积旋回或低级别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构造活动盆地中,构造坡折带对沉积体系域和沉积相的发育分布具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层序地层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分肯定了层序地层学的兴起、发展和成熟是对地层学、沉积学乃至地质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层序地层学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回顾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孕育阶段和理论系统化阶段。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和发展受到很高评价的原因在干它的科学性、先进性、预测性和定量性。层序地层学目前建立了三大学派概念体系。三大体系域概念的建立、全球海平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有助于对沉积层序发育的控制、各类叠置模式的指导和可容空间概念的确立。层序地层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三大理论体系(海相层序地层学、陆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四大方法体系(地震层序地层学分析、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和层序地层学模拟分析)。对陆相层序地层学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陆相层序地层学边界确定、体系域命名、层序级别划分、层序等时性研究等陆相层序地层学发展中必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 2 0年来 ,随着石油地质理论和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 ,已知含油气盆地勘探成熟度提高 ,新发现的油气藏中隐蔽油气藏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寻找隐蔽油气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隐蔽油气藏不仅是高勘探成熟区主要勘探对象 ,也是新探区内极具潜力的勘探目标。笔者与孤岛采油厂同志合作在高勘探成熟的垦西、孤北地区综合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寻找隐蔽油气藏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 ,结合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寻找和评价隐蔽油气藏。首先在搞清构造、沉积背景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分析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二十九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沉积学及地层学方面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动态,其中重点介绍了层序地层学及海平面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还概述了海洋事件沉积及地层学方面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地震沉积学是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延续发展。最近10多年来,地震沉积学研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地震沉积学理论、陆相碎屑沉积砂体、海相沉积砂体、碳酸盐岩和混积岩刻画、地震成岩相预测、砂体精细表征和开发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RGB (Red-Green-Blue)地震属性融合、储集层预测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雕刻地质体等10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未来地震沉积学应该关注地震地貌学理论模型、地震岩性学新方法、勘探地震沉积学、开发地震沉积学、地球物理反演新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地震沉积学理论方法,拓展地震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助力油气勘探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内容包括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层序地层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古土壤和遗迹化石在层序识别中的意义;盆地类型与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包括不同盆地类型沉积分析如构造气候与沉积、前陆盆地沉积、断陷盆地沉积、走滑和弧前盆地的沉积等,涉及碎屑沉积的湖...  相似文献   

12.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碎屑岩层序地层学(涉及海相、湖相、河流相等)、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煤和其他沉积物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标准化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在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为研究方法标准化及应用地区特殊化,尤其要加强深水层序、碳酸盐岩层序、层序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多云 《沉积学报》1994,12(1):8-15
笔者近几年在柴达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华北和南宁等盆地从事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工作中,建立了“沉积盆地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辅助系统”(ASeismic─Sequence Stratigraphy Supplementary System of Sedimentary Basins,简称4S)。4S由三大区块组成,即勘探信息数据库,数据综合分析处理与建立定量模型和模型展开并平面、二维及三维成图。4S是一个由4万余条源语句组成的微机软件系统,能够对含油气盆地的地表地质、地震、钻井测井、样品分析测试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定量研究目标层序的沉积相,沉积体系,古水流方向,烃类和生储盖层分布预测,沉积体系二维地层模型的地展模拟,沉积层序三维水平切片及其表面地貌形态成像等许多地震─层序地层学所涉及的问题。4S所使用的数据种类和目标结果都不同于目前各种地震资料解释专用系统和盆地模拟系统,并且具有所需设备简单,便于普及和能够解决多种基础地质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第七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于2012年8月14日至18日在大庆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陆相湖盆深水沉积砂体的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5.
沉积学发展经历了萌芽与初步形成、沉积岩石学到沉积学、沉积学全面发展3个阶段.研究范畴从微观到宏观,从沉积岩的岩类学特征深入至成因探讨,从岩石观察到对沉积相的解释.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是沉积学定性到定量化研究的开端,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是实现定量化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当前油气勘探领域中沉积学的热点问题,如地震沉积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深水沉积的识别,白云岩的成因,浅水三角洲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发展前景,旋回地层学及全球变化沉积学的发展与挑战等,为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沉积数值模拟是开展沉积学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油气地质学、水利工程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结合实际研究工作,系统概述了沉积数值模拟的发展历程及模型分类,归纳了几何规则、水动力方程、扩散方程、元胞自动机和模糊逻辑等5种模拟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代表性模拟软件的特点;总结了沉积数值模拟在层序地层学,沉积过程及沉积机理,“源-汇”系统和油气地质学等4个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独特优势;并结合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断层控制背景下两种湖相重力流沉积数值模拟研究实例,进一步说明了沉积数值模拟在沉积学研究中的有效性与重要性;最后展望了探索不同沉积机制数值模拟新方法,多地质过程耦合数值模拟与地质几何建模一体化,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沉积过程反演数值模拟以及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深入应用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层序地层研究——找矿勘探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地理论和方法已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近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对沉积,层控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控制作用,文章从理论和实例阐述了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的控矿作用,指出层序地层研究将是找矿勘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地震沉积学在D区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沉积学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实践过程中,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岩性油气藏预测中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这里结合实例探讨了实用地震沉积学若干关键技术,如最小等时研究单元,岩相物理分析,相控下的沉积微相分析等,为相控储层预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几年在柴达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华北和南宁等盆地从事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工作中,建立了“沉积盆地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辅助系统”(ASeismic─SequenceStratigraphySupplementarySystemofSedimentaryBasins,简称4S)。4S由三大区块组成,即勘探信息数据库,数据综合分析处理与建立定量模型和模型展开并平面、二维及三维成图。4S是一个由4万余条源语句组成的微机软件系统,能够对含油气盆地的地表地质、地震、钻井测井、样品分析测试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定量研究目标层序的沉积相,沉积体系,古水流方向,烃类和生储盖层分布预测,沉积体系二维地层模型的地展模拟,沉积层序三维水平切片及其表面地貌形态成像等许多地震─层序地层学所涉及的问题。4S所使用的数据种类和目标结果都不同于目前各种地震资料解释专用系统和盆地模拟系统,并且具有所需设备简单,便于普及和能够解决多种基础地质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潜力,指明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分析等技术,对研究区沉积相与沉积演化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方向。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上新统沉积相类型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该时期经历了海侵-海退的变化,沉积层序表现为多期的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叠合体。沉积特征决定了该区上上新统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同时新构造运动有利于多种圈闭的发育。该区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