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传输体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FY-3) 是我国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其星-地数据传输体制采用了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 (CCSDS) 推荐使用的先进在轨系统 (AOS) 规约和数据结构, 采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级联的编码方式, 使用了L波段和X波段同时广播的方式。该文分析了FY-3星地数据传输体制, 将FY-3的传输体制与国外同类卫星传输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 给出了FY-3的传输体制与风云一号 (FY-1) 的差别,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下一代气象卫星地面站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级在轨系统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鹏  贾树泽  王素娟 《气象科技》2011,39(4):473-476
为了满足大容量、高速率、多载荷数据的传输需要,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传输系统采用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推荐使用的高级在轨系统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标准,利用虚拟信道的概念,将不同速率、不同性质的载荷数据按AOS多路复用业务和位流业务两种业务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业务既可以满足卫星多种高速传输速率的要求,又可满足多载荷不同数据量、不同数据格式的传输要求。在分析CCSDS AOS协议的基础上,介绍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所采用的数据编码格式及组帧方式。  相似文献   

3.
风云三号 (FY-3) 极轨气象卫星数据传输系统需通过广域网链路,将海量卫星观测数据从卫星接收站快速传送到资料处理中心。该文研究广域网加速技术,解决广域网链路中传输气象卫星海量观测数据延迟高、带宽利用低等难题。文中针对FY-3气象卫星观测数据传输量大、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分别分析了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协议优化3种不同加速技术对卫星数据的传输优化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象卫星数据的广域网传输加速架构。该架构结合3种不同加速技术设计了TCP代理模块、数据段索引模块和HS-TCP传输模块以及相应算法分别实现了数据压缩与缓存和协议优化等功能。通过测试和实际运行表明:在该加速架构下卫星数据广域网传输速率提高了50%~243%。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探测资料种类繁多,资料发送方式多种多样,为了保证某种探测资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授权使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加密和解密技术。在星上,对将要传输的数据通过分配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在地面,只对授权用户分配解密密钥,保证授权用户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把数据恢复为可用状态。本文介绍了应用在新一代气象卫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解密算法,并讲述了应用软件实现地面解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聂晶  张媛媛  郭强  陈丽 《气象科技》2022,50(3):355-360
风云三号系列气象卫星使用8025~8400 MHz频段将卫星探测数据传输给地面,该频段还有其它系统在使用,极易干扰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星地通讯,影响数据传输。目前,在该频段开展的兼容性分析研究工作中,所采取的系统关键特性参数和干扰保护限值大多数是直接引用国际电联相关建议书,没有对被干扰系统做干扰门限的精细计算,导致协调评估结果不准确,这也给该段频谱的协调使用和精细化管理等工作留下了很多潜在隐患。研究了卫星系统集总和单入干扰门限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风云三号卫星数据传输链路实际特性参数,分别得出其长期和短期集总干扰门限,并进一步研究得到来自空间长期和短期单入干扰协调门限,以及来自地面的长期和短期单入干扰协调门限,这些门限直接应用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频谱兼容性研究和频率协调,提高协调效率和协调精度。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CMACast采用DVB-S2卫星数据广播标准和1个完整的C波段通信卫星转发器,建设新一代气象数据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在满足PCVSAT、FENGYUNCast、DVBS三组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现有用户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气象局三组数据广播资源的整合,大幅提高卫星数据广播的信息速率、时效性和可靠性。满足广大用户对日益增长的气象信息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使新增加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产品、雷达数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成立的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是地处我国最东北端的气象卫星地面站,与已建成的北京、广州、乌鲁木齐等气象卫星地面站一起构成了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网。佳木斯站目前主要承担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在轨测试、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和传输、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空间天气环境监测及遥感数据应用等任务。自2008年5月成功接收到FY-3A星发射后首轨资料以来,佳木斯站业务发展迅速,由单一接收业务拓展到多系统并行业务。2010年11月完成FY-3B星7个探测  相似文献   

8.
向筱铭  徐晓莉  宋智  李涛 《气象科技》2017,45(4):647-652
气象数据上行传输是各类气象业务和服务正常开展的基础。针对气象通信系统切换至CTS以后,台站实时获取上行气象数据传输状况的业务需求,在分析气象数据上行传输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台站上行气象数据传输监控平台的建设思路,设计了平台总体结构,传输日志同步策略和数据个性化显示方案,采用MVC框架、Quartz调度器和jQuery Grid Plugin等技术对平台进行了实现。该平台面向台站用户具有提供上行气象数据传输状态实时监控、传输状态统计和错报查询功能;作为县级综合观测业务集成平台的一个模块投入业务使用,为提高上行气象数据传输质量提供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1概述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天线分系统是我国FY-3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DAS)的重要组成部分,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采用此分系统进行数据接收,其主要任务是自动跟踪FY-3卫星和同期的国外同类卫星,并接收卫星下传的X频段信号和L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逐步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建立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各自的气象卫星。与卫星发展初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伴,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不断涌现,数据使用也完成了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本文将在总结目前气象卫星遥感载荷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环境灾害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徐建平  施进明 《气象科技》2003,31(5):289-292
气象卫星低分辨率模拟资料传输WEFAX即将数字化为LRIT,阐述了LRIT(低分辨率信息传输)内容、LRIT数据传输模式和系统结构以及各卫星运行国LRIT传输比较。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个适合于边远站(包括高山站)的卫星通信及气象信息传输的解决方案,方案中卫星通信系统采用PES 5000(PERSONAL EARTH STATION),局域网采用24口的交换机,利用W IN2000作为路由器搭建网络环境。建立LOTUS服务器,用于传递办公信息,开发适合的气象信息传输系统,采取中转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接收处理,满足了边远气象台站业务、办公的信息传输要求。该方案在甘肃省马鬃山气象站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4.
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依托风云卫星工程,对多批次工程建设采取统一设计、滚动开发、分批扩展的方法,建成气象卫星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系统架构于多个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应用可配置的动态加载容器和多机作业负载均衡并发处理技术将集群构建为高扩展性、高可用、高效率的业务系统。对Internet的全集数据共享技术、分布式时空一体化数据库存储技术、基于WebGIS的全球卫星影像发布技术、可视化处理与显示技术、三维地球影像发布技术、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数据共享服务方式,提高了数据下载效率。目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存档国内外21颗气象卫星801类共1150 TB数据,为24258个注册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共享服务,该系统亦可通过配置扩展,适应未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数据存档与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DVB-S在气象数据广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VB-S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技术成熟、开放性好、硬件成本低、传输速率高,能很好地承担各种气象数据业务和视、音频广播业务。该文介绍DVB-S数据广播系统的基本组成,并结合新一代卫星通信气象数据广播系统的总体需求、总体技术设计、试验系统建设,对主站和小站的业务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基于DVB-S的新一代气象信息卫星广播系统建设,将大大提升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信息广播分发和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围绕采用DVB-S技术的气象业务应用研究,拓展和衍生各种应用服务领域,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自动气象站探测数据短距离无线传输的需要,设计了一套气象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系统由发送器、接收器组成,基于51单片机和NRF905无线射频控制芯片开发。该系统对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实现了气象数据的无线传输、显示和存储。经测试系统在环境适应性和传输能力方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硬件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及系统测试几个方面对传输器开发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L波段探空高分辨率廓线中近地层信息分析及相关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湘婧  徐祥德  陈宏尧  马舒庆  陈渭民 《气象》2011,37(12):1504-1510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大气探测精度,L波段"秒级"数据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探测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气象要素再分析的基础平台。为了探讨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数据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到用于对比分析的其他观测系统获取"秒级""高时间密度"同步观测数据的设备条件,本文重点选用了JICA(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PBL(行星边界层)通量铁塔梯度观测系统来进行对比分析,并构造L波段探空再分析与通量铁塔近地层气象信息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近地层数据能够较好地描述大气边界层内近地层温、湿、压;所建立的温、湿、压模型具有推算PBL铁塔近地层的温、湿、压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可为L波段高分辨率垂直廓线再分析平台及其对大气结构描述可行性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基础。基于L波段高分辨率垂直廓线再分析信息平台的构造,将有助于开发全国L波段探空在数值模式应用方面的潜力,推进探空垂直高分辨信息在数值模式同化系统中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县级台站的网络现状和气象现代化业务服务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压缩、传输、解压、处理的MICAPS数据资料远程调用方法,使基层台站可实现对省级或地(市)级单收站数据资料的共享使用,满足了气象资料的集约化应用需要,对于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县级台站维护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