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某边坡治理工程的论述,重点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及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证明,该技术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结构力学和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锚索的弹性变形,建立了一种计算锚索抗滑桩变形及内力的新方法。在建立公式时,将抗滑桩从滑面处分为上、下两部分;对嵌固段的桩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滑面以上的桩用力法计算;利用滑面处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锚索抗滑桩的计算公式,所得公式可以方便地用于求解锚索的设计拉力、抗滑桩的内力及变形。最后,以某滑坡治理工程为例,计算了锚索拉力及抗滑桩的内力,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与普通抗滑桩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首先根据滑坡病害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变形活动等特征,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滑带土的物力力学参数及以及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滑坡机理及稳定性提出了截排水、抗滑桩支挡和锚索框架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锚索抗滑桩是滑坡的主要支护结构之一。目前, 软硬相间地层条件下锚索抗滑桩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软硬相间地层为地质背景, 基于自主研发的柔性测斜仪和自动加载系统, 构建了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 开展了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 揭示了推力不断增加过程中抗滑桩、锚索和滑体的变形与受力特征, 对比研究了布锚方式对桩-锚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软硬相间地层对锚索抗滑桩的影响机理, 并以双锚点抗滑桩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在滑坡-锚索抗滑桩体系中, 桩身各点位移和滑体深部位移均随桩身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滑体后部位移速率大于中部, 且滑体位移速率大于桩身位移速率; ②单锚点抗滑桩的桩-锚推力分担比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化, 趋于稳定时桩-锚推力分担比约为9∶1, 锚索拉力作用下桩身弯矩呈"S"型分布, 正负弯矩非对称; ③锚固角度越大, 锚索拉力的增速越大, 不同锚固角度对桩身内力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荷段; ④多锚点抗滑桩结构的锚索分担更多的推力, 与单锚点抗滑桩相比, 双锚点与三锚点抗滑桩的最大桩身弯矩分别减小了22.41%和40.55%;⑤与均质地层相比, 软硬相间地层中软、硬岩交界面处基岩应力发生突变, 不同软岩厚度比和桩底是否嵌入硬岩, 均对锚索拉力和桩-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 双锚点抗滑桩内力的理论值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本研究成果可为软硬相间地层中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抗滑桩常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原因导致受荷段底面与嵌固段顶面不在同一水平面的情况,将此段划为次受荷段,并推导了次受荷段桩后设计荷载大小计算公式和荷载分布公式,以及在弹性地基梁和悬臂梁模型下的适用于悬臂桩和锚索桩内力与挠度计算通用公式。以巴东县焦家湾移民安置点库岸防护工程预应力锚索桩为例,研究次受荷段对抗滑桩内力和挠度影响。结果表明:忽略次受荷段后土压力作用的传统计算方法会使桩身弯矩计算结果偏小,导致桩身配筋量不足,存在设计安全隐患。再以锚索排数、位置为控制变量,研究其对预应力锚索桩内力和挠度的影响,提出预应力锚索可有效地降低抗滑桩工程造价;增加预应力锚索的排数有利于调节抗滑桩内力分布,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将锚索设置为多排锚索。   相似文献   

6.
在对本溪市后湖滑坡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滑坡治理的目标与原则,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剥离为辅的加固治理方案和以剥离为主排水为辅的剥离治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控爆剥离方案,并对控制爆破保证施工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剥岩后新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贵阳市小河区某公路滑坡,拟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进行治理.通过FLAC-3D软件对这一支护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得出位于支挡面上部的结构体系受力较大,其中竖梁所受弯矩要大于横梁,运用时宜加强竖梁的设计.支挡面顶部的滑体位移要大于底部,由于锚索不能承受压力,致使框架梁发生转动,因此设计时宜把底部一排的锚索换成全黏结锚杆.锚固长度为6 m时支护效果最佳,增大锚固长度对支护效果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锚索抗滑桩系统内力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锚索抗滑桩系统内锚索与抗滑桩受力状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锚索的拉伸变形对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内力及变形存在一定影响,基于锚索与抗滑桩的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锚索拉力及其变形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抗滑桩桩身位移和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将该方法用于工程实例分析。通过与其他方法比较,说明使用该方法计算锚索抗滑桩的合理性和经济价值,并分析了锚索变形以及拉力大小对锚索抗滑桩系统内力变形的影响,所得结果已得到后期模型试验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某滑坡稳定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属于不良地质现象,是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当高速公路不得不通过某一滑坡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整治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祁临高速公路灵石至霍州段窑深沟大桥东南窑深沟滑坡为实例,根据勘察资料,利用岩土力学知识,在公路修好后并运行的情况下,计算出了其稳定系数和推滑力,又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抗滑桩和锚索抗滑桩等两种整治方案,经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某滑坡稳定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滑坡属于不良地质现象,是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当高速公路不得不通过某一滑坡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整治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祁临高速公路灵石至霍州段窑深沟大桥东南窑深沟滑坡为实例,根据勘察资料,利用岩土力学知识,在公路修好后并运行的情况下,计算出了其稳定系数和推滑力,又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抗滑桩和锚索抗滑桩等两种整治方案,经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索和框架梁结合的支护结构形式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广胜寺上寺边坡治理的施工实例叙述了锚索和框架梁工艺流程,并对影响锚索极限抗拔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解决提高锚索极限抗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抗滑桩的受力特征是进行抗滑桩设计工作的关键。我国三峡库区部分堆积层滑坡发育多层滑带,而目前抗滑桩的设计方法仅针对单层滑坡,因此,对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受力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开展了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物理试验模型,在滑坡的后缘施加推力来模拟滑坡演化过程,同时监测滑坡—抗滑桩体系的多场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在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的演化过程中,桩身受力表现出了很好的规律性。根据坡表位移的变化趋势,将滑坡演化分为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桩身受力进行分析。滑坡推力分布图式中出现了4个极大值,土体抗力分布图式中出现唯一最大值,该试验结果为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316国道K25+040~+140段滑坡治理中的抗滑桩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316国道K25 040~ 140段滑坡治理工程中的抗滑桩设计过程,讨论了抗滑桩设计中滑推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抗滑桩的结构设计及配筋,将抗滑桩的内力计算简化成较为实用的公式来计算。还介绍了抗滑桩间土体的排水设计,对排水管的具体做法作了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三峡电站永久船闸和上虞-三门高速公路路基抗滑预应力锚索锚固工程实践,从造孔、编索、注浆、预应力张拉等几个方面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抗滑桩是防治滑坡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已有的桩间距研究主要是针对单层均质滑坡,但实际工程中多数滑坡体是多层的,因此对多层滑坡体抗滑桩桩间距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多层滑坡体中的抗滑桩最大桩间距时,在确定滑坡体中的最危险滑体后,考虑多层滑体相互作用,运用滑坡推力分布函数及土体抗力分布函数对最危险滑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对最危险滑体的平衡条件与土拱强度条件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抗滑桩最大桩间距方程。最后对2个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实例1说明了该计算方法在计算多层滑坡体中最大桩间距时,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计算实例2厚坝滑坡验证了运用滑坡推力分布函数使最大桩间距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滑坡-抗滑桩体系演化机理是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桩土相互作用是滑坡-抗滑桩体系中的关键,而位移场是相互作用的重要表征之一,因此,对滑坡-抗滑桩体系位移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物理模型试验为手段,基于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建立大型物理试验模型,通过逐级施加荷载来模拟滑坡后缘推力,采用高速摄像机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等获取滑坡坡表与桩顶位移数据,定量分析了体系位移场变化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滑坡-抗滑桩体系演化过程中,坡表位移场变化呈现出很好的规律性,这为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机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领域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旋挖钻机快速兴起,其具有快速、高效、成桩质量好、环保节能、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在高层建筑、铁路、公路、桥梁等桩基工程被广泛运用,而旋挖钻机应用于地质灾害抗滑桩施工则是新的尝试。文章以某景区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实践为例,论述了旋挖钻机在抗滑桩施工的工艺及操作规程,并通过检测单桩水平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为旋挖钻机在滑坡治理这一领域的运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论证人工开挖坡体特征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以力学传递系数法为主,选择6条计算剖面进行坡体稳定性分析确定,指出燕翅山西南坡体不稳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圈定了不稳定区域,提出采用抗滑桩、联接梁、顶应力锚索、土钉挂网砼喷护、监测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量穿越山地丘陵区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常位于滑坡灾害高易发斜坡地段, 施加适当防护措施提高其稳定性, 是保障输电线路持续安全运行的关键。为研究不同防护措施对杆塔基础滑坡的防护效果, 以湖北省巴东县燕子滑坡为地质原型, 设计制作物理试验模型, 分别开展了极端降雨条件下滑坡在无防护、施加抗滑桩与格构护坡时的物理模型试验, 从试验角度揭示了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与不同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在2种极端降雨工况(50, 100 mm/h)下, 无防护的滑坡体历经了坡表冲刷、裂缝扩展、局部垮塌变形与整体滑动的演化过程; 抗滑桩措施对滑坡整体的防护效果显著, 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杆塔基础变形较小, 杆塔倾斜率满足规范, 但坡表会出现冲刷垮塌现象; 格构护坡措施能有效减少坡面冲刷和坡脚垮塌风险, 但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对杆塔基础的整体稳固作用稍弱。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滑坡历史变形和实际治理效果吻合, 试验结论可为类似杆塔基础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与防护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小口径抗滑桩在某滑坡抢险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小口径抗滑桩的施工工艺及其有关要点,为处理类似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