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小波变换得到河北无极井水位震前异常明显,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3个月内,对2011—2018年河北无极井数字水位分钟值数据及全球M≥5.0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极井对全球M≥7.0地震具有较好的同震响应能力,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形态均表现为震荡型的水震波;井-含水层观测系统、地震震级、井震距是影响水震波记录效果的重要因素;震源机制类型可能会影响井孔记录水震波的效果。对水震波与地震波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起水位同震响应的地震波中R波引发的水位变化幅度最大;小波变换得出大震前水位细节分析存在明显的高频异常信息,震后效应明显。综合分析前人对水位震荡的机理研究,并结合无极井具体情况对其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井水位前驱波普遍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淑亮  吕芳  李斌 《中国地震》2011,27(4):348-362
以山西、河北、内蒙等地5口映震能力较强的地下水位观测井为研究对象,对井水位前驱波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强震井水位前驱波现象较为普遍,其比例可达65.1%(41/63);相同地震不同观测井前驱波特征各不相同,同一观测井在不同地震前的特征也各异,这可能与不同观测井具有不同的井-含水层结构以及不同地震前有着不同的震源参数有关;与单井水震波相比,震前有前驱波记录的次数略低于水震波,其比例在39.7%~50.7%之间;震前有前驱波记录的观测井占研究区观测井总数的比例可达66.7%.  相似文献   

3.
井水位前驱波现象与震源成核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仔细研究了1999~2002年间全球48次Ms≥7.0以上、中国大陆12次Ms≥6.0以上地震前山西地区5口地下水位观测井强震前的前驱波事件,给出了井水位前驱波的识别方法.从理论与实验结果分析了前驱波与震源成核过程之间的关系;根据井一含水层系统的特征参数给出了不同类型观测井对前驱波响应能力的大小;根据记录地震前驱波信息所需要的条件,初步探讨了大震前驱波远程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山西朔州井水位的前驱波记录及其讨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西省朔州井水位动态观测的原始记录图中,发现很多远强震前的水位慢波动现象,称其为井水位的前驱波记录.本文介绍了典型的前驱波记录图象,初步分析了该井水位对前驱波的记录特征,发现38%的远大强震前有这种记录,波动周期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多在震前两天内出现;讨论了前驱波的成因与传播及其井水位的响应条件,研究了井水位前驱波的科学意义及在地震预测探索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静乐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亮  刘瑞春  吕芳 《中国地震》2012,28(2):200-213
以山西静乐井为研究对象,对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似地震前前驱波起始时间和波动周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重现性,其比例可达63.1%;部分相似地震前前驱波的波动形态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研究范围内前驱波各项特征均相似的地震尚未发现,其原因可能与前驱波的成因、传播途径、相似地震的震源区特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静乐井为研究对象,对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似地震前前驱波起始时间和波动周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重现性,其比例可达63.1%;部分相似地震前前驱波波动形态和波动幅度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研究范围内前驱波各项特征均相似的地震尚未发现,其原因可能与前驱波的成因、传播途径、相似地震的震源区特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西地区6口观测井的水位资料,对水震波、前驱波记录次数进行了统计,并对各观测井的潮汐因子、气压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井-含水层系统对水震波、固体潮、气压、前驱波微动态信息的响应能力,利用井-含水层的特征参数以及含水层的岩性解释了不同观测井对微动态信息响应能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湖南省数字化井水位对尼泊尔M 8.1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我们发现,同一地震在不同观测井中引起的同震响应特征各不相同.湖南省井水位的同震响应形态以水震波为主,而且对于波动伴随阶变的同震响应类型,总是先记录到水震波然后才产生阶变.认为,同震响应形态的差异性以及初动响应时间的快慢可能与仪器、井况、井孔的构造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湖南省水位观测井对远场大震的远场效应反映较灵敏,能反映区域应力场变化引起的含水层应力应变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井水位前驱波与气压、 风、 降雨及强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淑亮  李冬梅  范雪芳 《地震》2005,25(3):69-77
对山西朔州井与静乐井水位前驱波与气压、 风、 降雨及强震关系进行定量、 半定量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前驱波引起的井水位变幅与气压引起的井水位的水位变幅不一致, 前驱波的周期与气压、 风、 降雨周期不匹配, 出现的时间不同步, 形态差异也很大, 与短时间集中降雨也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前驱波与强震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对应率在50%左右。 井水位前驱波现象不是气压、 风、 降雨等干扰因素的短期突变所造成的, 可能反映了大震前震源内部信息。  相似文献   

10.
人们观测到大地震面波引起的井孔水位振荡现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真正记录到比较好的时间展开的水震波却为数很少,地震学家们对井孔水位对长周期地震波的响应特性感兴趣,而水文地质学家则对用此响应来研究井孔——含水层系统的特性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