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保护江河源区环境 净化中华民族水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民族水塔”之称。但是近十几年来,由于人类在该地区各种活动的影响,尤其是矿业活动,已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列举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并从规范矿业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原则和组织,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河南省矿业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准则与前景,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华东地区5省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初步总结了该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和治理现状,提出了要正确处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制度来规范和引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湖南郴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在该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矿业活动所引发的安全、环境问题又严重制约着该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危及人的健康生命安全。怎样才能既使矿业经济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又将矿业活动所引发的安全隐患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作者认为:地质科学与矿业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矿山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建设与生态矿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的进程要求传统的矿业重新对自己定位,服从于城市化战略的要求,介绍了在规模特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中,矿业管理将面临的新任务,提出了矿业规划的新要求以及要达到的新水平;建议城市建设项目和城市定位与生态环境要协调一致,为适应城市建设需要,提出了构建无锡生态矿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吴雪梅  赵立鸿  周刚 《江苏地质》2010,34(1):98-103
通过对江苏民营矿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民营矿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情况,总结了民营矿业发展和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对于把握江苏民营矿业发展现状、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对江苏民营矿业发展引导和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民营矿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民营矿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情况,总结了民营矿业发展和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对于把握江苏民营矿业发展现状、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对江苏民营矿业发展引导和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动态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由于该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矿业开发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峻,部分矿区呈现加速恶化势态。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是矿业活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矿业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与矿产资源类型、开发方式、地域条件及矿山企业的规模、性质关系密切。在研究分析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以MAPGIS为平台的可视化动态环境地质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域内矿业废弃地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已影响生态省建设进程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虽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与全省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省建设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文章在全面分析全省露采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速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治理市场化的对策建议。统一规划矿业废弃地环境的恢复治理、统一协调其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实行有偿治理;治理初期采用半市场化运作的与政府联合开发模式、使治理业逐步成熟并走向市场化;加快矿业废弃地环境的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建立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促进恢复治理技术规范化;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产业化的道路、引导治理业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加强市场化宣传、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规范市场运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境内矿业废弃地分布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它在江苏生态省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文在全面分析全省矿业废弃地的分布特征和已采取有效的矿山环境整治模式、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划分全省矿业废弃地的类型,设计适合不同类型矿业废弃地的环境恢复整治模式,并提出全省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整治模式(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业开发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干扰生态环境平衡、诱发大量的环境地质的灾害问题。以前对矿山项目的环境评价和环境审批往往仅是局限于大气、地表及水体等常规环评因素,而对矿区岩石的生态功能、矿震、滑坡、崩塌及塌陷等不利地质因素评价涉及甚少,导致对潜在地质灾害认识不足而造成损失;文章指出矿业开发环境评价中应加强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促使地质环境监督和环境监理协调进行;提出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石家庄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粗放和无序的矿业活动也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文章针对石家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论述了矿业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作用,分析了广西资产资源开发的两头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质》2011,(7):59-59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指导意见》,提出6项措施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牧民利益。  相似文献   

15.
倡导生态矿业,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望21世纪中国矿业的发展,认为大力倡导和发展生态矿业,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生态矿业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就矿业经济发展周期进入下行期而言,应对措施除了国家加大勘查投入外,还寄希望企业正确运用周期性发展的经济规律,抢抓机遇,对地质勘查实施战略投资  相似文献   

17.
盱眙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军  邓涛 《江苏地质》2009,33(4):443-446
矿业开发对盱眙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历史上的乱采滥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废弃宕口遗留的高陡边坡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关停和矿山整合等措施的落实,保护矿山环境;通过废弃宕口的地质环境治理,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基础上,让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宕口披上绿装,修复生态,再造青山绿水,真正做到开发、保护、治理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毛英 《四川地质学报》2003,23(2):106-108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巳成为西南地区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支拄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环境污染、资源环境破坏和矿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在论述当首西南地区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韩永昌  张瑛 《西北地质》2003,36(C00):74-77
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详细叙述了辽宁省矿山目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对策,并提出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孙皓  李立新 《西北地质》2003,36(C00):182-185
陕西凤县四方金矿位于陕西省凤县坪坎乡八卦沟河南岸,2002年生产黄金约900kg,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金矿的开采也对矿区对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矿山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