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简略论述重庆江北5.2、5.4级地震基础上,介绍了新闻媒介在报道震情灾情、地震趋势的判断、抗震救灾、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消除群众疑虑思想、报道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预防次生灾害以及对稳定社会、安定人心,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玮晶 《华南地震》2014,(4):102-106
对地震突发事件实施有效的宣传报道是我国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的新闻引导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凝聚人心,稳定社会,是地震应急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5.12汶川地震实例,讨论了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中,政府、新闻媒体二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论证了新闻媒体在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震信息系统应当在大地震发生后快速发布地震烈度速报信息的需求,结合国际烈度速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经验,设计并实现SeisMIS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发布系统,并在成都市烈度速报台网中进行应用,对于提升地震烈度速报信息的网络化应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 图说地震新闻报道的特点2 1 地震新闻报道的时间越来越快图 1是 1 86 7~ 2 0 0 3年期间 1 1 1次地震的新闻媒体首次公布时间与地震发生时间的间隔图。其中 1 86 7~ 1 987年地震为 6级以上。 1 988~ 2 0 0 3年包括部分 5级以上地震。图 1 新闻媒体公布时间与地震发生时间间隔图所谓“首次公布” ,是与地震救灾有关的。某次地震的新闻报道 ,仅仅是驻地感受到了地震而发出的报道 ,并不是“首次公布”。而必须涉及到震中区或者临近震中区的信息才能算“首次公布”。因为只有这类报道才对救灾有用处。这在地震的三要素(时间、地震震中、…  相似文献   

5.
黄祖彭  吕宝森 《地震》1994,(2):85-91
本文以苏18井为例介绍了自流井泄漏的处理技术与井口动力参数的试验结果,采用钻也漏仪确定泄漏部位,内衬套管对环状间隙灌浆的堵漏技术,效果良好。采用不同泄水孔断面积对井口水动力参数进行了系列观测试验,对试验结果了分析,并推导了各参量间的函数关系,两者相当吻合,可以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7年,一名巴西教师的一条所谓地震“预言”(“9?13”地震海啸谣言),曾一时引起了海南社会的议论与不安。从2008年初开始,海南省委省政府、省地震局及新闻媒体积极应对“9?13”地震海啸谣言,通过加强地震监测、应急值班、加密震情会商、加大新闻宣传教育、科学解释,最终平息了该地震海啸谣言,稳定了社会秩序。本文回顾了2008年平息该谣言的过程及成功经验,并进行了科学反思与总结,旨在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为今后政府和社会应对此类事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几种时频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37,自引:19,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信号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基于平稳信号理论的常规傅立叶变化方法不能刻画任一时刻的频率成分.时频分析能同时保留时间与频率信息,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时频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Hilbert变换、Hilbert-Huang变换、正弦曲线拟合、雷克子波匹配、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以及Cohen类这八种方法,并从时间分辨率、频率分辨率,以及对多频率成份信号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其中的一些方法结合了理论记录进行了试算,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方法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镇江市地震办公室通过电视录像、知识竞赛、科普宣传周、新闻报道等形式,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该文介绍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概况及其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宣传形式要因地、因时制宜,以通俗易懂,生活活泼,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合金(SMA)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智能材料,它与混凝土结构的结合克服了传统混凝土的一些缺陷,并在抗震设计方面体现出强大的优势。通过介绍智能材料结构的发展概况,详细阐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工作原理、特性,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划分的内置与外置SMA智能混凝土,以及不同研究者的成果,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及不足,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丽江7级地震震区的汞量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培耀  杨继登 《地震研究》1999,22(2):153-158
本主要根据测汞技术在震区配合地震地质、烈度区划等项工作,目的是探测盆地内的隐伏断层。汞含量在断层上方有明显的高值异常,这已为许多基础实验所证实,在地震领域已有运用。我们这次在丽江盆地共设了六条测汞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在高烈度异常点、地裂地段、抛石块地段,汞的测值均高于背景值,达异常指标。汞的高异常往往是断层止方,从而证实发震断层在盆地内通过,而这条断层又与玉龙山前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说明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