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领导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毛泽东同志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指导农业,要依各种不同地区而采取不同方法,……不但在大的区域之间要有分别,就是在一县、一区、有时甚至在一乡之内,也要有这种分别。’”县级农业区别是实现主席这一指示的具体途径之一。而综合农业区划则是县级农业区划的一项基本的主要内容,是因地制宜领导农业生产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纵深扩展,农业生产对农业区划科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区划作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的一种科学手段,与其他任何科学手段一样,是要不断发展的。继农业区划的单项指标法和多项指标法之后,定量化的系统方法正在向各国农业区划研究的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3.
正确地进行农业区划,对于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因为只有拟定有科学根据的正确的农业区划方案,才能更好地根据国家统一计划的要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区和地区间、公社和公社间实行合理的劳  相似文献   

4.
评介“中国农业区划方法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进行农业区划,对于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因为只有拟定有科学根据的正确的农业区划方案,才能更好地根据国家统一计划的要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区和地区间、公社和公社间实行合理的劳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上一项带战略性的措施,也是农业区划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重要内容。 耕作业是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物布局的原则,既要考虑大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县级农业区划,是一件新的工作。不论在内容、方法上,以及组织领导上,都还缺乏经验。为了摸取经验,培训干部,指导黑龙江省全省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我们从1965年8月中到10月末,在龙江县进行了试点。共完成了单项和部门区划十四项,综合区划两项;在区划的基础上,制订了第三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为改造自然,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提供了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7.
县级农业区划,是一件新的工作。不论在内容、方法上,以及组织领导上,都还缺乏经验。为了摸取经验,培训干部,指导黑龙江省全省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我们从1965年8月中到10月末,在龙江县进行了试点。共完成了单项和部门区划十四项,综合区划两项;在区划的基础上,制订了第三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为改造自然,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提供了建设蓝图。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立兰  余之祥 《地理学报》1990,45(2):146-153
近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和2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地理著作;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与农业技术条件区划,进行了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农业发展战略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研究;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布局研究;1/100万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上述研究是持续而广泛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要积极开展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分别制订全国和省、县的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整治规划……”,为了调查我国土地资源,研究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各省区还普遍开展县级农业区划。作为自然地理基本研究内容之一的土地类型,在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特点,搞好农业区划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拟从北京市昌平县土地类型调查制图入手,探索县级农业区划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区划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提到日程上来的工作。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要求有严密的计划性,而构成整个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生产,却既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又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受到自然条件的强烈制约,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社会主义经济的严密计划性和农业生产在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一、农业区划地图制图的意义和作用 农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生命线,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或在经济尚不太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都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显要位置上。在中国,远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反映地类物产的“地溉图”等农业图的制作。这是因为地图不仅是空间信息的传输工具,而且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可以为农业研究、规划、设计、管理提供更多的与农业息息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就更应注意正确地根据我国经济地区和自然地区来布置农业生产,并注意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平衡发展。因此,农业区划地图的编制是客观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农业区划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提到日程上来的工作。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要求有严密的计划性,而构成整个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生产,却既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又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受到自然条件的强烈制约,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社会主义经济的严密计划性和农业生产在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牡丹盛开的时节,河南省农业区划10周年学术报告会,于1989年4月16~20日在古都洛阳举行。这次会以是由省农业区划办公室、河南省地理学会和省农科院农业经济所联合举办的。出席会议有地市县的农业区划工作者、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洛阳日报》记者,《地理知识》编辑部共一百余人,收到论文、报告约30篇。大家一致认为:河南的农业区划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了省综合农业区划、部门农业区划、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和技术改革区划,并探讨了动态农业区划,主要农作物区划,还进行了许多专题研究,各级农业区划都编制了大量的地图,为各级领导进行农业规划、作物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区划工作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仍然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农业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农业区划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指出了其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农业区划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图集概况《河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地图集》为精装八开本,是一本大型的省(区)综合性农业地图集(complex agricultural atlas),属科学参考型(scientific reference type)。图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河南农业生产的自然与经济技术条件.资源类型及分布规律、农业生产部门与产业结构,以及40年来河南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特别是10余年来开展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及各项农业专题研究的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7.
张家桢 《地理研究》1982,1(3):93-94
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就必须研究分析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区特点。水文区划就是以一种或几种水文特征值为指标,找出它们在区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然后进行分区划片,并阐明区内各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或不利方面。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水利化区划、农业区划及综合自然区划提供水文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区划的客观基础及其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是现实存在的,并有其客观的历史形成基础。最明显的象山地农业区与平原农业区就有着很大差别,又如棉花产区,稻麦产区及畜牧区等等也是各具特点,互不相同。因此,按农业分布的形成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它的表现形态,加以划分出不同类型和区域是完全有可能的。远溯两千多年前在我国古代名著的“禹贡”里,把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对各州土壤、物候、农产、田赋均有记载。就已具有农业地理分区的启蒙思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业区域的形成演变、内部结构及其区划体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一、农业区划的客观基础及其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是现实存在的,并有其客观的历史形成基础。最明显的象山地农业区与平原农业区就有着很大差别,又如棉花产区,稻麦产区及畜牧区等等也是各具特点,互不相同。因此,按农业分布的形成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它的表现形态,加以划分出不同类型和区域是完全有可能的。远溯两千多年前在我国古代名著的“禹贡”里,把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对各州土壤、物候、农产、田赋均有记载。就已具有农业地理分区的启蒙思  相似文献   

20.
在县级综合农业区划中,首先要求对水、土、气、生等各种自然资源进行细详调查和综合分析,依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作为农业分区的科学依据。 当前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为综合农业区划提供了详实的土壤调查分析资料。如何正确利用这些资料并作出科学的评价,是农业区划工作中急待探讨的问题。现据我们的工作实践,提出点粗浅看法,供区划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