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在叙利亚G油田的油气勘探中,依据层序地层学工作方法和原理,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技术,应用测井、钻井、地震资料,选取等时界面作为地层对比的区域性标志层,建立C组各小层的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利用伽马、密度特性反演剖面预测储层,最后通过研究岩性特征确定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  相似文献   

2.
井间地层对比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内容.由于测井资料的井间对比存在穿时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井震结合的等时地层对比方法.从岩心资料出发,利用岩心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刻度,并充分利用现代测井新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岩相、沉积(微)相划分和层序地层分析.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把单井分析结果标注到地震剖面上去,确定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地质意义.分别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岩相、沉积相以及层序地层特征,通过层位标定后,使得这些特征在剖面上和空间上达到一致来保证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在具有等时意义的地震强同相轴的控制下,参考约束地震反演剖面,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结果完成井间等时地层对比.这样的对比保证了井间对比的等时性,又确定了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地质意义,使测井、地震、地质三者紧密结合.这一方法对于建立正确的地层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在胜坨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测井、地震和岩芯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层组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中期、长期4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了长6油层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讨论沉积充填演化序列和储、隔层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4.
东胜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田,具有含煤层数多、厚度不均、层间距不稳定等特点,勘探区内地震反射波追踪对比存在多解性,严重影响了煤层的追踪对比。为破解该难题,对东胜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以模型为基础的多井约束岩性宽带反演,即:利用该勘探区的地震数据资料、对煤层反射波解释层位、断层数据,结合测井数据、岩性柱状数据及其它地质资料,进行多井约束下的二维叠后反演,对所得到的反演数据体再依据反演原理,结合已知测井数据进行地震属性反演,最终得到能够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数据。对波阻抗反演数据进行煤层追踪对比解释,准确圈定出区内煤层的赋存范围,并合理解释了煤层分叉、合并、尖灭及厚度变化等地质现象,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下油砂山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力  汤军  廖春  等 《江苏地质》2014,38(4):542-549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芯、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进行了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下油砂山组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测井曲线上识别出的区域稳定的标准层建立单井层序框架,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在研究区选择大致平行和垂直物源2个方向,进行密集井网的连井剖面对比,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短期和超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格架内的对比单元,在地层格架内研究砂体的展布、沉积相的发育演化过程,预测储层,指导油田后期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多参数约束反演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芬  刘春华 《地球科学》1997,22(2):219-222
多参数约束反演方法是利用已知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信息来补充实际地震记录有限带宽的不足,通过迭代反演来求取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和较宽频带的近似反射邓列,在反演中酌情加入层位信息以控制剖面的信噪比,由于该方法以宽频带的测井资料为约束,因此可直接利用所求得的优化的波阻抗剖面来求取地层岩性等参数,为进一步进行岩性解释和薄储集层的横向追踪,对比,预测提供较可靠的地震依据。  相似文献   

7.
HZ-A油田产油层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砂岩储层,现今埋深超过3500 m。目的层段地震资料主频低、钻井少、 井距稀疏及砂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给小层对比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针对以上难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实用的相控旋回等时 对比技术。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分析其物源和汇水体系,明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其次,建立精确的井-震关系以及 地震相分析,提供地层对比趋势;在此基础上参考地球物理反演模型,选择合适的小层对比模式;最后,应用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学理论,同时结合流体性质对比、沉积微相相序等,对测井旋回级次由大到小,完成目的层段的地层细分与砂体对 比。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层划分和对比的多解性,较好的应用于HZ-A油田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油层砂体对比。  相似文献   

8.
鉴于垂向分辨率的限制,一般认为不能利用地震资料进行陆相油藏小层对比。但是,由于主要地震反射同相轴具有年代地层意义,而且地层等时对比是相对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可以进行陆相薄互层储层小层对比。文中以绥中36-1油田为例,总结了利用地震剖面开展小层对比的基本规则。根据地震不整一边界类型、地震相特征、砂体叠置关系变化可以确定小层等时界面,并且等时界面可以从波峰等时渐变到波谷;同相轴分叉时,只有分析清楚分叉的原因,才能得到小层等时追踪;在地层下切部位,追踪下切谷底部同相轴;地层凸起时,追踪凸起部位的地震同相轴;此外,遇到断层时,通常遵循正断层下降盘小层厚度应该等于或者大于上升盘小层厚度的原则。显然,合理地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小层对比可以提高陆相油藏小层对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荔湾3-1井区珠江组深水扇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指导思想,以岩芯和测井分析为基础,结合地震资料对荔湾3-1井区珠江组下部深水扇沉积层序界面和海泛面成因类型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了深水扇短期旋回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主要产层时间—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格架中的小层砂体进行劈分和等时追踪对比,讨论了不同基准面旋回条件下储层发育特征。通过层序—岩相古地理编...  相似文献   

10.
成云 《安徽地质》2003,13(4):275-277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是利用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建立波阻抗模型,根据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进行储层横向预测,从而提高钻探成功率。本文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结合实际资料,对储层进行追踪、预测,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分辨率及反演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反演的本质出发,分析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分辨率与地震资料本身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基本策略,指出将地震属性技术、地震地层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可以提高反演效果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比较岩性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应用地质、露头、三维地震、测井等静态资料,发挥井点资料垂向分辨率高,地震资料横向信息丰富的优势,在地质规律约束下建立不同时间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模型。然后,在精细格架模型的基础上,以测井解释得到的岩相数据作为条件数据,分别采用指示克里格、截断高斯模拟、Object-modeling算法、贯指示模拟建立砂体展布模型。最后,通过抽稀检验评价不同算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实现算法及其参数的优选,从而指导整个区块不同开发阶段,不同井网密度时全区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也可为具有相似地质环境的油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供参考。通过比较,优选出指示克里格、序贯指示模拟两种算法都能较好表征本研究区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影响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地质效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财余  崔汝国 《物探与化探》2003,27(2):123-127,138
从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叠后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本质.从基础资料的品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方法及反演参数的选择,地层格架模型的建立和外推控制这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地质效果.笔者认为,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并提出了提高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地质效果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其在吉林扶余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将随机建模技术与常规地震反演相结合,有效地综合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储层的变化.在执行地质统计学反演前,首先应用稀疏脉冲约束反演,了解储层的大致分布,以求取子波和水平变差函数.地质统计学反演从井点出发,井间以原始地震数据作为硬数据,通过随机模拟的产生井间波阻抗,然后将波阻抗转换成反射系数,并用确定性反演方法求得的子波褶积产生地震道,通过反复迭代直至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数据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反演结果是多个等概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实现.反演结果符合输入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并受地质模型的约束,它综合了测井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结果的多个实现用于不确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钻井、测井资料为基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通过层序界面和层序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对宁东煤田中侏罗纪延安组含煤岩系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中侏罗纪延安组层序地层界面位于测井曲线基值发生明显改变的转折点上,大型河道冲刷面、湖泛面以及进积(加积)与退积的相互转换面也是层序界面的发育位置;层序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中,进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漏斗型,退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钟形,加积类型测井曲线呈现箱型:宁夏宁东煤田中侏罗纪延安组可以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共识别出9个层序组,并可进一步详细划分为9个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16.
主要目的层葡一组油层沉积环境属于三角洲前缘相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层薄且横向变化快,现有井网控制程度低,采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结果精度达不到开发要求。本文提出在相控下将所掌握的地质知识与概率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应用随机模拟算法在目的层内均匀准确地建立伪井,并与实际钻井资料协同建模进行高分辨率薄互层井约束反演预测储层。其结果经钻井证实,钻遏砂岩厚度符合率达76%钻遇有效厚度符合率达73%,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地层信息,提高薄差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The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il and gas fiel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Hilbert-Huang Transform to extract the “three instantaneous” attribute features of logging data (GR,AC) to perform the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 that is, the three properties of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instantaneous phase" are extracted from logging data, which revealed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depth of logging data and clearly reflect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quency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oscillation anomalie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we scale sequence boundaries, and us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scillation period of different frequency components attributes to scale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cale sequence cycle, then use the “three instantaneous” attribute information for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for describing the internal features of formation. These attributes anomalies can be used to clearly find the different class interface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 to achieve the sequence division at all levels, and under the control o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t all levels, we can do the isochronous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t all levels. The “three instantaneous” attribute extraction of logging data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and idea for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alysis, and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心、录井、测井、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综合研究,识别出惠州凹陷珠海组发育海相三角洲沉积相类型。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综合测井、地震和岩芯资料对惠州凹陷古近系珠海组地层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 进一步分析短期旋回层序结构, 划分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对称型3 种基本结构类型。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了珠海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测井与地震相结合进行地层横向参数分布刻划是测井解释由线向面过渡的趋势,亦是提高地震解释分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将地震和测井资料加以匹配,根据测井资料求出的地震子波与井旁地震道反褶积,得到时间域的声波时差,通过分形插值来提高地震道的纵向分辨率。子波的求取采用与传统方式不同的逐点相关法,即将测井得出的反射系数与井旁道上相应长的一段反褶积,当得到的波形与雷克子波相关性最佳时,可同时得到地震子波及本段测井曲线的起始时间。此方法推出的孔隙度与在地震测线上的另一口井的测井解释结果对比表明,效果较为明显,为深入探讨研究此类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