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祁连山中西段塞浦路斯型铜矿特征、成矿作用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本文总结北祁连山中西段塞浦路斯型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获得如下认识 :1成矿环境为奥陶纪亲弧扩张脊 (岛弧扩张脊和弧后扩张脊 ) ,容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火山 -沉积岩系 ;矿床成矿金属组合为铜锌 ,贫铅 ;2矿床地质模型为蘑菇状 ,蘑菇茎代表沿热液通道的柱状矿体 ,蘑菇伞代表在热液喷流口周围海底展开的透镜状、似层状矿体 ,伞翼之下为基性火山岩 ,伞上常覆盖碧玉岩 ,成矿环境不稳定时 ,缺失碧玉岩。近喷流口位置矿体 Cu>Zn,远喷流口位置矿体 Cu相似文献   

2.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东大瑶山地区的金矿主要产于寒武系具浊流沉积特征的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中,受地层岩性及断层破碎带控制明显,岩浆侵入活动相对较弱,仅出露有加里东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的中-酸性小岩株和岩脉,除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破碎带中产有金矿化体或金矿体外,其它各期岩体均未见明显的金矿化.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硅化石英脉型和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区内的金矿化主要与地层建造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属地下水热液改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砂宝斯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砂宝斯金矿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 ,有 6条矿化带 ,走向近 SN,矿带间距 2 0 0~ 4 0 0 m。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化与硅化 -黄铁矿化带关系密切。矿床可化分为4个成矿期、 6个成矿阶段。矿带受断裂构造控制 ,硫同位素研究表明 ,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 ,由岩浆活动带出 ,侵入岩参与了成矿作用。根据研究区内已发现的 6处金水系沉积物异常 (异常值高者达 2 0 .3× 10 -9)以及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特征 ,预测矿区内应以 、 号矿体为主 ,在矿体深部及矿区南部寻找隐伏矿体 ;矿区外围宜在有利的基底构造、中侏罗统地层及其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寻找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新疆查汗萨拉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汗萨拉金矿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伊犁-伊塞克湖微板块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西端.矿化富集与海西中晚期石英闪长岩脉密切相关.矿体呈脉状产于石英闪长岩脉中,少数产于脉岩与凝灰质粉砂岩接触带内,产出部位明显受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内发育一套典型中低温热液成因矿物组合,矿石以强烈的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为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毒砂-磁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矿化属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由此推断查汗萨拉金矿属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BLD金矿产于西环太平洋岛弧带中段新生代火山岩岛弧环境。金矿化产出在浅火山岩系列的中酸性岩脉内、外接触带之断裂破碎带中,并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控矿断裂为近东西-北东向断层;矿化蚀变为一套碧玉和玉髓状硅化、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等低温系列组合;矿石构造以细脉状、细粒浸染状为主,属低硫型矿石。属与火山岩有关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调查发现多个矿化带和矿体,展示出良好的成矿远景,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铁磷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超基性杂岩带成矿条件、地球物理、含矿杂岩体特征、岩体地球化学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将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超基性杂岩划分出卡乌留克塔格-团结村北山、兴地河两大杂岩矿集区。总结了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标志,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划分出7个成矿远景区,通过预测首次发现铁磷矿床与矿化带,为在我国北方寻找内生磷矿拓展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洛宁县三官庙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全树 《西北地质》2011,44(2):110-116
三官庙金矿位于太华群与熊耳群接触带附近的似斑状花岗岩体南侧,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拆离断裂带和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发育,含金蚀变破碎带中的构造岩石为含矿主岩。矿体形态以较稳定的似层状为主,金矿物为银金矿等;金的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方铅矿。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矿化类型属蚀变岩型金矿。在多期次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Au元素得以沿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8.
新疆青河县托斯巴斯他乌地区岩浆活动强烈,金铜元素成矿潜力突出,近年来在该区及邻区发现了多个规模不等的金、铜矿床。文章基于托斯巴斯他乌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简析了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该区矿(化)带受断裂控制明显,加马特矿化带受近EW向断裂控制,托库特拜及哈依尔很矿带受NW向断裂控制,矿化以破碎蚀变岩型为主;微量元素Th、Nd、Zr、Sm富集,Nb、Sr、Ti亏损,Ba为负异常,在蜘蛛网图中其模式曲线呈由左向右微倾斜多峰多谷形;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幔壳混熔特征;托斯巴斯他乌金矿床成因应属于构造蚀变岩(热液)型。  相似文献   

9.
西准噶尔西缘巴尔鲁克山西南部存在近东西向的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与南北围岩接触带内构造发育并具强烈蛇纹石化,在其中及附近围岩中发现多处金异常和多条金矿化体。现有工作及找矿实践表明,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西段发育的金矿化体与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在空间上密切相伴,成因上密切相关。该特点与世界上典型的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相似,可以应用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成矿理论指导本区找矿。根据区内矿化体特征、成矿条件,结合区域物化探特征和成矿规律,应用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成矿理论综合分析认为:也节拜矿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与南北围岩接触带具强烈蛇纹石化地段、基性-超基性岩中构造发育且蛇纹石化强烈部位、蛇绿混杂岩中的韧性剪切带及附近构造部位均为有利的找矿区域;也节拜蛇绿混杂岩带东部和苏云河蛇绿混杂岩带具有基性超基性岩金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位于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内,属沉积-改造型中型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并严格受狮子山背斜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重点研究了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矿化蚀变强烈,构造岩中Cu、Bi、Mo、Co、Mn、Ag、Pb等成矿元素富集;矿床具有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Ba-Mn-Ag-Zn-Cu-Pb-Co-Bi-Mo;横向上Cu-Bi-Mo-Co-Mn为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Ag-Pb为远程指示元素;纵向上从矿床东部至西部,矿化强度及异常规模明显减弱,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分带明显的特征。根据地球化学找矿标志,3~8号勘探线间近矿晕规模大,是深部隐伏矿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