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53年以来,山西地质系统的钻探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恰好经历了三十个年头。钻探工程随着我省地质勘探事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地质普查勘探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三十年来,先后在金属、非金属、煤田以及石油普查找矿中,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国防工程勘测以及农田供水勘探中,完成钻探工作量达324万米,为已提交的1222份各种地质普查、地质勘探报告提供了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从1956年以来,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就开始了在被第四系广泛掩盖的松辽平原内的石油地质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边学边做,我们感到,在当前我国尚无自己的具体和正规的石油地质普查规范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在一个新的地区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保证勘探的顺利进行,确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平原掩盖地区怎样进行石油普查工作,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重力测量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但是,大量的重力测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展开的.尤其在1959年澳大利亚第一次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以后,以找石油构造为目的重力普查和详查工作大规模的展开,收效很大. 1976年澳大利亚彩色重力图的出版对澳大利亚大地构造的研究和划分、对于深层构造的研究、对于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带的划分和寻找都有重大的意义. 在石油天然气田和煤田的勘探过程中。合理地使用重力普查,详细普查和详查工作能达到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 前言 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有十多名同学在松辽平原作了短短的几个月生产实习,受到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同志们的热情关怀与帮助,并从大队取得了1957年、1958年的许多地质资料,这是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几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同学们回校后根据这些宝贵资料进行了一些辅助劳动,参考了苏联专家的许多深刻见解,试探性地写出了本文,这应该算作前人(主要是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多年劳动的成果,应该深深地感谢他们和敬爱的苏联专家。  相似文献   

5.
物探在我国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和地质工作的一项大量应用的技术方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前,为数很少的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曾经辛勤地撤下种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随着地质工作的广泛开展,物探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普查勘探石油天然气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地质效果。从世界不少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航室照片填图在1958年我队1:20万石油地质普查已广泛采用。在石油地質普查利用航空照片,主要是填繪地質图。現将我队应用航空照片的方法和存在問題以及今后应用航空照片的建議提出来,希望同志們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7.
地质矿产部的“固体矿产普查地质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经部党组研究,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三十多年来固体矿产普查工作的基本经验,分析新阶段普查工作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今后普查工作的方针、任务、部署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普查找矿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序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油气资源工作,先后集中开展了2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石油普查工作,发现了一批新的油气田,石油储量和产量得到了快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原地质部和原石油工业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性石油普查工作,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等大型油田,1965年实现了石油自给.……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建局三十年来,随着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探矿工程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展开.以探矿工程为重要手段,探明了金、银、石油、铜、铁、铅锌、铬、镍、钼、硼、石膏、石墨、硅灰石、油页岩等四十二种矿产储量和地下水资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8年,吉林省地矿局成立时有探矿工程职工约900人,其中技术人员46人,拥有钻探  相似文献   

10.
序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油气资源工作,先后集中开展了2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石油普查工作,发现了一批新的油气田,石油储量和产量得到了快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原地质部和原石油工业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性石油普查工作,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等大型油田,1965年实现了石油自给。1978年中国原油年产量超过1×108t,一跃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原地矿部、石油部等组织实施的第二次全国性油气资源大普查,又相继开辟了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腹部、塔里木、渤海海域、南海北部等大型油气田,促进了石油产量…  相似文献   

11.
云南勐野井岩盐(钾)矿区物探成果再解释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禄 《物探与化探》1989,13(4):290-299
勐野井岩盐(钾)矿床普查、初勘和补勘经历了13年。在矿区及其外围两次开展野外工作,对成果反复进行解释,补勘后再次做了研究。本文介绍了各阶段物探工作所取得的地质效果。地质普查前期开展物化探方法试验,确定了重力配合电测深为直接找盐的有效工作方法。根据物探工作成果推断岩盐体深度、厚度、空间形态及估算远景储量,多为初勘证实。补勘前再次开展物探工作,对异常回防收集矿区资料,物探成果进行再解释,圈定了矿体边界,提出了矿体钻孔已打穿岩盐层,北侧深部不含盐的论点,为地质“探底摸边”提供了资料。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有效地划分了钾盐层。物探结合地质、盐泉水化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划分盐(钾)的成矿远景区。通过岩盐(钾)物探工作,总结了一套合理的地质、物探工作程序,在全省盐(钾)普查中起到了缩小找矿靶区、加快工作进程、节约投资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物探、化探、遥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辟和扩大了新的应用领域,覆盖了地质工作中区域调查、矿产普查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三大方面,取得了一批好的地质效果,方法技术有了较大进步,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八五”期间和今后十年物探、化探、遥感要为提高地质调查程度和加深矿产地质背景的认识,提高找矿命中率,加大探测深度,扩大服务领域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区域性工作要有计划地提高覆盖率,开展综合编图,深化地质解释,为解决某些基础地质问题和矿产普查指明方向。矿产勘查工作要系统开展成矿远景区的物探、化探普查,加强异常查证,提高寻找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的能力。水文、工程、环境调查方面要拓宽遥感、物探、化探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技术进步取决于方法、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进步和方法、技术的优化组合。为使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要组织某些重大的技术课题进行研究和攻关,还要适时制订修订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均较低,资源前景广阔。通过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第一阶段针对石炭系和二叠系,开展前期的盆地评价和战略选区,实施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查和科探井工程等实物工作量,围绕古生界构造演化、地层和岩相古地理、有效烃源岩以及可能的油气远景区等方面,研究盆地深部晚古生代盆地性质,揭示在新的构造体制下不同构造阶段盆地的演化规律,基本查明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的分布、厚度、岩性、岩相特征,开展烃源岩的时效性、原型盆地恢复与重建、构造演化历史和有利成藏条件研究,提出有利远景区,供企业进一步勘探验证,这对发展和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实现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迎接新形势 将物探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珂 《物探与化探》1984,8(5):257-266
近年来,随着整个地质工作任务和布局的调整,贯彻以地质一找矿为中心的方针,综合物探(指除专业石油物探队伍以外的所有物探)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工作领域和工作方面有所扩大,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增加,新研制的仪器陆续投入生产,地质效果也日益明显,方法技术有较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近十余年世界的我国隐蔽油藏勘探取得了巨大进展,其关键技术是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及在此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二者的结合已被油气产业部门当作勘探中的“权威性技术”。断陷湖盆在我国东部含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居首位,控制层序形成演化的诸因素中,构造,古气候和在区域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对湖盆的类型和演化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按照断陷湖盆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建立有预测功能的层序构成模式,在成熟的勘探区,重新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体系域精度的工业制图,阐明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使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对圈闭定位,并对构造坡折带和低位域扇体给予重点注意,用这种技术方法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并必将有许多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回顾了地矿部物探四十年经历早期创业、发展壮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队伍达到4万余人的历史。方法上由三类四种基本方法增加至六类40余种常用的方法,一些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四十年物探圈出了数以百计的油气构造及油气田,勘查出数以千计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矿产地,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水源地与工程环境物探项目,提出了一大批基础地质和深部地质问题的新认识;圈出了近海四个海域油气远景区,并开发了远洋海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四十年物探技术方面形成或建立起第二代航空物探技术系统,区域重力调查技术系统,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体系,固体矿产深部找矿的物探方法系列,水文、地热、工程、环境物探方法系列,井中物探方法系列,油气、煤田、盐类矿和水文测井系列,海洋物探技术系统,深部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系列和体系,计算机应用体系。当今,我部具有一支能在空中、地面、地下、海上开展工作,方法齐全,技术配套的队伍,可胜任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工作,即保证区域物探开展,加强急缺矿产物探普查,拓宽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工作领域,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努力开发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以来,在提高了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要求,更新了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后,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地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发现了众多重力异常,圈定和推断了隐伏岩体、盆地和断裂构造.特别是区域化探,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更加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地质规律,提供了较多的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发现了众多矿产地.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松辽平原土壤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证实了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质量是优良的.这些成果为东北地区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8.
航空物探在水工环勘查中具有覆盖面积大、速度快、周期短等特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多个测区的生产测量和成果解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勘查效果。根据以往国内航空物探在水工环方面的勘查效果,并分析国际上近年来利用航空物探进行水工环勘查的实例,提出了航空物探在水工环勘查领域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气化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油气化探理念发生了两大转变,即:油气化探研究由点(油气藏)到面(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由浅(近地表)入深(井下);油气化探已由以普查为主发展到概查、普查、详查、精查等4个级次阶段。近年来,我国油气化探取得了重大进展。化探方法技术得到了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有所进展,开发了新的测试技术,研制了新的数据处理与解释评价系统,建立了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化探数据库。 展望了油气化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