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刘锋 《地理研究》1999,18(4):434-443
全面回顾了我国旅游地理学近20年的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所取得成绩,并对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和旅游地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章最后总结了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经验,认为地理学的旅游应用拓展,既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发支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也将促进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云刚  许学强 《地理研究》2010,29(11):2059-2069
从学科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今后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讨论。中国城市地理学30年来秉承实用主义传统,学科获得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范式也日渐扎根普及。这些变化表现在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和内容上,具体体现在点的研究相对减少,而面的研究相对增多;实证研究中研究区域的尺度下降,更加重视案例分析;更加重视可量化的科学方法;更多关注科学问题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变化使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学科价值取向出现分化,形成科学和实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讨论,并呼吁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应合理引导研究取向,促进科学研究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地理学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旅游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人文地理研究"文化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味"似乎越来越少,甚至被批评为"去地理化""在奔往他乡的路上忘了故乡"。在此背景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进行研讨,反思与总结旅游地理过去30年的研究问题与学术贡献、学科特征以及如何实现代际转向。结论认为:(1)旅游地理学并未真正远离故乡,只是地理学本身在发展与变化,旅游地理学要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理学的发展;(2)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征是包容与综合,不仅要有逻辑实证主义,还要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范式,其核心研究问题应该是流动性、空间尺度转换与人地关系;(3)旅游地理学者的代际转向已经不可避免,在学者们师承传递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出现了研究问题、学科认知和理论认知的转型,旅游地理学应该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来壮大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范今朝 《地理研究》2000,19(1):22-29
从旅游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旅游这一宏观社会历史现象。以旅游活动中人地关系的演变为中心,首先按照影响旅游活动的主导因素及其价值取向的不同,对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期;相应地,提出了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即:经商求知阶段——都市旅行型;崇拜事功阶段——朝圣巡礼型;审美抒情阶段——风景观光型;艺术把玩阶段——园林游赏型;外部植入阶段——消闲娱乐型;政府主导阶段——疗养休憩型;市场推进阶段——度假运动型;自主选择阶段——生态探险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行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与拓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因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人地关系的深入阐释而在20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但是,目前缺少关于行为地理学学科框架的系统界定,对于行为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独特性和学科分工的讨论尚不够深入,这既不利于人文地理学其他子学科的研究者正确认识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价值,也不利于行为地理学者之间凝聚共识、构建学术共同体。恰逢中国行为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际,论文尝试进一步厘清行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与定位,在回应当前行为地理学面临的一些学科属性和理论路径选择方面的困惑的基础上,指出行为地理学的一些拓展路径。行为地理学兼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的定位,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理解人地关系的个体视角、主观视角和过程视角;未来行为地理学应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尺度理论推动微观尺度研究与宏观尺度研究的对话整合,进一步拓展对行为的心理机制解释和相关因果机制的检验,并立足中国的地理背景加强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原创性和应用价值。期待更多学者积极投身行为地理学研究之中,共同推动中国行为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本旅游地理学的百年传统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实  赵玉宗 《地理研究》2018,37(10):2039-2057
以日本出版的旅游地理学著作和主要地理类学术期刊刊载的旅游地理学相关论文为线索,总结和述评日本旅游地理研究的历史演进与特点。日本旅游地理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学科发展始终与其社会发展及旅游方式的阶段性变迁相应。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萌芽,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学科初创与成长后,已步入了旅游个性化时代的多元发展期,在传承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并确立了独立分支学科的地位。基于区域地理(地志学)视角,偏重微观空间尺度的旅游地实证研究已沉淀成为日本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特色。同时,旅游发展形势与学术研究的转向对日本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学际和国际交流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比较成熟的旅游地区域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代际传承实践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向100年来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的地理学家致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09,64(10):1155-1163
100年以来,我国地理学走过了艰难曲折和辉煌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至90年代后期和跨人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义明显分成前40年和后60年两个大的历史时期.100年来,中国地理学家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同时又都具有强烈愿望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奉献给国家和社会.但是,地理学研究内容、方式等又有近现代之分,发展规模、方向和方式明显不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年,中国地理学发展走过独特的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党和政府重视和引导地理学的发展、 "以任务带学科"彰显出我国地理学方向和价值、大型综合性研究及其成果的总结推动理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地理学家的引导等几个方而.当然.中国地理学也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基础教育与科普宣传等问题的挑战.在纪念近代地理学开创100年的时刻,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回顾以往走过的道路.牢记一代代前辈学者们的杰出贡献,决心开创地理学发展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学术谱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云刚  安宁  王丰龙 《地理学报》2018,73(12):2269-2281
本文从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探讨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学术谱系特征,对中国政治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以西方政治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为背景,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可概括为萌芽期、停滞期和复兴期3个阶段;当前政治地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基础已经建立起来,但仍具有离散的特征。总体而言,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主体包括探讨军事战略、外交政策的“地缘政治学者”和地理学者中关注政治要素的“兼业政治地理学者”,这两者存在部分的交集;在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张其昀、鲍觉民、李旭旦、张文奎、王恩涌等学者为首的几个谱系,但总体而言政治地理学在中国仍然主要受到外源性理论影响,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体系仍不完善,在此背景下的研究共识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仍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结合这一思路,本文提出了更为均衡的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地理学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女性地理学源自对地理学研究中忽视女性独特经验的性别主义取向以及对学科中缺少女性参与的双重不满而兴起的,大致经历了初始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更加多元化3个发展阶段共30余年的发展历史,并逐步走向了成熟。它着眼于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经验及女性内部间的差异性,提供了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研究问题的新的发展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单位制的解体,中国女性的整体地位不升反降,女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女性地理学无论是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还是对女性问题的研究都有重大的启示作用,理应加以重视并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s with related research abroad, academic standards and issues awareness have been intensified in domestic tourism geography,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enhancement. Hence, some valu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reas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gional system,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tourism flow, eco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planning and tourism impacts, which strengthened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research, expanded new areas of research and made research trends diverse. Meanwhile, with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ly-oriented and reflec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are prospected: 1) Catering to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persisting problem-oriented, strengthening the meta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building Chinese "localization" of theory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method system. 2) Introducing and assimilating foreign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while focusing on explaining new tourism phenomena and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3) Concerning about the new regional spatial processes of demographic process, social process, and spatial process in new tourism trend. 4) Exploring interactiv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new models to develop territorial space under the tourism impacts. 5) Exploring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glob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scal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scale transformation, interaction of man and nature, creating tourism geography interpret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cess-structure-mechanism" of China. 6) Building theoretical system actively, while strengthe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 and focusing o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ourism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national park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hot issues. Faced with econometrics research boom, we should return to rational thinking, using big data scientifically,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tourism geography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s with related research abroad, academic standards and issues awareness have been intensified in domestic tourism geography,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enhancement. Hence, some valu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reas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gional system,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tourism flow, eco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planning and tourism impacts, which strengthened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research, expanded new areas of research and made research trends diverse. Meanwhile, with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ly-oriented and reflec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are prospected: 1) Catering to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persisting problem-oriented, strengthening the meta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building Chinese “localization” of theory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method system. 2) Introducing and assimilating foreign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while focusing on explaining new tourism phenomena and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3) Concerning about the new regional spatial processes of demographic process, social process, and spatial process in new tourism trend. 4) Exploring interactiv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new models to develop territorial space under the tourism impacts. 5) Exploring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glob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scal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scale transformation, interaction of man and nature, creating tourism geography interpret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cess-structure-mechanism” of China. 6) Building theoretical system actively, while strengthe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 and focusing o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ourism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national park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hot issues. Faced with econometrics research boom, we should return to rational thinking, using big data scientifically,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理文献分析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陆林 《地理研究》1997,16(2):105-112
根据国内外近期主要地理和旅游刊物,同时参考有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了近期国内外旅游地理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全球化与流动性背景下知识移民研究:议题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凌  谢圆圆  袁振杰 《地理科学》2021,41(7):1129-1138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和文献分析,重点评述当前国外地理学对知识移民研究的主要脉络和议题,发现:① 国外对于知识移民研究相对细化,早期主要是教育地理学对于青年知识留学生迁移的系统研究,以及经济地理学对于知识移民及知识转移与全球城市发展关系的系列研究;② 新世纪以来,社会文化地理和人口地理学者开始关注知识移民的跨国和跨地方流动,并对其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与经济社会文化资本、跨地方关系网络、流动过程和特征等议题进行了探讨;③ 新型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知识移民与城市创新发展、以及回流移民(包括北南移民)现象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移民政策和移民-城市关系成为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与区域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框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李双成  王珏  朱文博  张津  刘娅  高阳  王阳  李琰 《地理学报》2014,69(11):1628-1639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回顾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范式正在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范式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重视时空异质性、更加关注流动性与区域效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人类收益与福祉级联框架中,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不仅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学参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逻辑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推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地理化”转向,我们提议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并初步描绘了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包括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议题等。  相似文献   

16.
国外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逐步应用到了旅游产业中,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也产泛开展。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功能尺度和空间集聚角度探讨旅游产业集群,实践应用主要从地方旅游业发展战略角度在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产业集群战略”和组成合作的“集群组织”;国外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也显示出多学科多角度的特征,而且一般是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而实践中则强调政府的作用和项目组织者对于推进集群内部企业合作性竞争和创新的重要作用。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刚刚起步,实践也仅是政府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因此,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和方法,我国应尽快开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充分发挥政府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经济等资源配置更加趋向于性别平衡,女性地位不断提升,女性群体开始逐步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女性主义地理学也成为地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通过知识图谱分析了1978—2018年间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关键词与不同阶段的研究主题,归纳了当前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的框架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女性主义地理学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其研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主题为研究重点,整体来看阶段性特征比较突出;②研究主题上,目前国内女性主义地理学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展开,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待进一步加强;③研究视角上,西方更注重女性在空间中的情感体验,国内则更关注由于女性角色的不同而形成的时空行为模式。今后,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应进一步革新数据获取方式,对多元化研究主体给予更多学术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以多种期刊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为检索源,评述国内网站信息流对人流导引作用研究的进展及需解决的问题,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分为导引作用相关要素间关系框架构建及单要素的研究、导引过程和导引机理的透视、网站信息流与现实人流的关联、信息流对人流导引力的模型设计与计算4部分。网站信息流、人流和导引方式等相关要素构成导引作用机理的框架,网站功能性和信息空间等单要素的研究奠定了网站信息流对人流导引作用机理的研究基础;通过综合旅游网站、留学网站和户外运动网站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网站信息流对人流的导引是一个信息决策和执行的过程;网站信息流与现实人流的关联研究不仅体现了网站访问者日内、周内、年内行为的时间分布特征,也构建了网站和访问者供需行为关系的多种模型;信息流自身具有极强的导引力,在距离衰减和替代效应问题上表现显著,将传统地理学区域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崛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似乎有一种“中国旅游世界化,世界旅游中国化”的文化倾向。基于日本学术论文数据库CINII与日本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数据库KAKEN收录的中国旅游研究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内容焦点与趋势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中国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研究、古镇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等新型旅游研究、旅游产业政策研究、旅游活动参与者研究、区域综合研究等方面。研究中国旅游发展是日本研究中国的重要领域,呈现出研究内容的多元与延续、研究方法的交叉与结合、研究区域的集中与扩大、密切关注中国旅游业发展动态、配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趋势特征。厘清日本对中国旅游研究的整体特征,可以为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海外旅游形象的建构提供他者视阈下的思考与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