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较为复杂,为逐步实现观测自动化,减轻观测员工作负担,2013年12月31日20时,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业务调整。此次业务调整给观测工作带来重大变化,该文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实践经验和对业务改革技术规定的理解,主要对业务调整后天气现象记录、天气现象编码、正点数据维护和重要天气报的编发等方面的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借鉴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1引言为了扎实推进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黑龙江省于2012年4月1日(即北京时2012年3月31日20时)起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通过改革调整,优化国家级气象台站人工观测任务,简化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流程,提高观测数据传输时效,减少人工观测工作量,减轻台站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日,全国地面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正式启动。为适应此次改革,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变动和升级,取消了天气(加密)报功能,新增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的功能,从而实现了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时的人工干预。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定时观测时次,若出现自动站数据异常,对出现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加之上传资料时限短、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发送错  相似文献   

4.
台站地面观测工作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自动气象站应用于地面气象观测,台站观测员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和自动站硬件的维护成了观测员的主要职责。本文将实践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资料,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便更好地做好台站地面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1引言 云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高科技在气象观测中的不断投入和气象观测仪器的不断更新,很多观测项目都实现了自动化,而云的观测却仍然依靠目测。云的观测因以目测为主,观测难度最大,观测员的主观判断起决定作用,观测员所具备的观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复杂天气下的分析判断能力等都直接影响着云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济南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压、温、湿、风等气象要素变化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把握、记录该天气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的内容,自2012年4月1日起,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方式中取消了天气预报,改用新格式的地面气象要素文件即新长Z文件。由于新长Z文件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缺测,数据异常等情况,要求观测员在出现此情况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数据做质量控制,因此简要介绍新长Z文件和新长Z文件形成时若正点地面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的如何正确合理的维护方法,以保证观测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是及时、有效、正确的上传自动站正点新长Z文件数据。  相似文献   

8.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测报规范要求人工观测在观测时次的45~60分钟之间完成气温、湿度、降水、风、气压、地温的观测.自动站是在00~01分钟内按一定的顺序完成各项日观测的。人工观测靠观测员逐项进行,观测时问跨度较大;由于近地面气象要素随时问而变化,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时间上的不同步导致两种观测结果出现差异,这种差异随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大小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地面观测资料报文传输方式调整之后,值班观测员应注意小时内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情况,在正点后通过《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对数据进行检查,当发现自动气象站错误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对疑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对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几例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典型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帮助地面测报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正点地面观测疑误数据进行快速的判断和维护,做好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地面气象要素上传数据文件内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细节决定地面观测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既繁琐又严谨的工作,是每个气象站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证和提高观测质量,是每个观测员恪守的工作职责,也是大家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云的观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作实际,指出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观测云时经常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强调观测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使云的观测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地反映大气状况,才能为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谈霜的形成条件和观测要点,为提高地面观测员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目测项目之一,受观测员主观意识影响较大,近年来,云状记录越来越趋于简单化和模式化,不能真实反映当地的云天状况。该文从云状特点、云的相似性比较等5个方面对云状的观测总结出一些经验,以期对观测员在云状的判定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地面测报软件OSSMO2004软件不够完善、数据处理、发报中存在一定缺陷,给观测员的业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根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面观测由人工观测发展为自动观测,提高了观测时效和精度,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自动站观测仪器的性能、构造和原理及观测方式与过去人工站观测仪器完全不同,数据处理方式和规定也不相同,这就在报表数据文件的处理上对审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自动站报表审核工作刚起步.对自动站报表审核特点和规范理解掌握不深。容易造成误区。本文就自动站报表审核工作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朱长河 《黑龙江气象》1994,(4):45-45,30
怎样判定云状朱长河云的判定是台站地面观测记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每一个观测员,对云的发展演变、观测要准确、及时编码发报,所以就得经常注意观察云的发展变化,懂得各种云的性质,掌握云的演变规律,知道什么是系统性云,什么是指示性云...  相似文献   

17.
实现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是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观测自动化给地面观测业务和观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带来较大改变。本文研究了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气现象代码表WMO4680,分析得出WMO4680简化了视程障碍和降水阵性的代码分类,比WMO4677编码更适合自动观测设备的特点。结合我国业务天气现象电码编制原则,设计实现了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和过去天气现象电码的自动编制。根据我国目前可自动化观测的要素数目,经过流程设计和当前最新业务改革内容,可以实现46个天气电码的自动编报。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常见错情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2,自引:19,他引:3  
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从人工观测过渡为自动监测后,对观测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有更高要求的情况,分析观测员执行业务工作制度不到位、对自动站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业务软件不熟练及硬件故障与软件没及时升级等可能导致错情的产生,提出只有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各项业务规定、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强化对计算机的管理,才能减少错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使用功能和多年工作经验,将各省计算机综合处理考试出现疑难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计算机故障造成数据异常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讨论,有利于观测员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确使用,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结果表明,在考试时,利用Microsoft Access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数据库文件SysLib....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任务繁重,时间性很强,尤其是有航危报任务的台站.为保证准确无误地观测发报,观测员的神经随时都处在戒备状态,思想压力很大.地面气象观测自动语音报时提示系统,可帮助观测员监视时间的变化,定时提醒观测员有哪些应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观测员的思想压力,促进了测报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