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达明 《地质科学》1963,4(1):42-49
概述雷公墨是一种天然玻璃,常称为“玻璃陨石”,因为自古以来多认为是从天空陨落的。“雷公墨”这个名称最早为十世纪中叶唐朝刘恂所采用。现在雷州半岛的群众都称之为“雷公屎”,可能是因为常在雷雨冲刷之后暴露于地表之故。  相似文献   

2.
“西康系”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30年譚錫畴和李春昱在四川西部(原西康省)进行地貭調查吋,曾将康定以西的一套黑灰色板岩、頁岩和砂岩,以及綠灰色板岩和砂岩的地层命名为“西康系”,并在雅江以西地区采得植物化石。化石多为Podozamites,故将“西康系”与香溪煤系对比,并将它划归侏罗紀(見譚錫畴、李春昱,1959:四川西康地貭志)。黄汲清在1945年所著的“中国主要地貭构造单位”一书中,曾列举了五点証据,否定“西康系”为侏罗紀地层,并认为主要属古生代。在1955年所出的“康藏路线地貭图”中,将“西康系”地层另命名为“札科系”,将其时代定为二迭紀。1958年甘孜地貭队将它划为石炭二迭紀,另外亦有人将它定为石炭紀。总之,这套地层的时代,长期以來是爭論不休的。  相似文献   

3.
甘肃龙首山区及马衔山区前震旦纪地层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及阿拉善区,可分南北两带。北带分布于龙首山及北大山一带,前人称“阿拉善群”,1967年,我队在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改为龙首山群,向西出露在三危山至东巴兔山一带的前震旦系称“敦煌群”;南带分布于阿尔金山及中祁连山一带,向东出露在兰州马衔山一带的前震旦系称“马衔山群”。此外,在北山区的洪格尔吉山及雅布赖西山等地尚有零星出露。  相似文献   

4.
赵一阳 《地质科学》1960,3(4):189-192
前言在六十年代的今天,工业和科学技术部門对稀有元素的需要量比过去大大地增加了。如果說过去我們把煤炭誉之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誉之为“工业的血液”,那末在今天,稀有元素就該誉之为“工业的生命”了。从世界上无数的研究結果可以知道,花崗伟晶岩及硷性岩是稀有元素两大主要的来源。然而过去的工作均偏重于花崗伟晶岩并且在这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論和經驗。至于后者,則工作只不过是近数年才开始的。其中除苏联已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经驗外,其他的国家都还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5.
王曙 《地质科学》1979,14(1):63-71
用矿相显微镜观察时,在单偏光镜下矿物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反射率”,用R表示。对于处于任意位的非均质矿物,则用Rψ示。在正交偏光镜下,相应光强之比为“正交反射率”,用R+表示。分析镜已推入,但它的方向与起偏镜(前偏光镜)严格平行时,相应的光强之比为“平行反射率”,用符号R表示。早在卅年代,贝瑞克(M.Berek)就已提出平行反射率的概念,并推导出了它与物台旋转角ψ及矿物折射率N、吸收系数K关系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测压力、泥岩声波时差、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民丰地区地层压力纵向上存在“常压-超压-常压”三段式结构;时间上,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具有“二旋回波动模式”,即存在“常压-弱超压-常压”和“常压-超高压-常压(弱超压)”的演化过程,其中两次地层超压的形成时间与中深层天然气藏的两期成藏时间相对应,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研究区地层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次高压的形成是地层快速沉积产生欠压实的结果,生烃贡献相对较小;第二次超压的形成是烃源岩大量生烃和原油裂解成天然气造成的,沉积作用为辅。由于地温梯度降低、断裂-砂体泄压、饱和气藏深埋等作用的影响,现今民丰地区沙四下储层表现为以常压为主,伴生部分超压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西藏南部拉孜-江孜一带的白垩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垩纪,在西藏南部地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发生了剧烈的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以及褶皱运动。沿雅鲁藏布江一线,以大规模的超基性岩带为标志,又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界线,被称为“断块缝合线”或“板块缝合线”,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超基性岩带两侧,拉孜-江孜一带,最广泛发育的是白垩纪地层,厚度巨大,岩相极其复杂,而且含有可采煤层。因此,对这一带白垩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板块构造说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赞勋 《地质科学》1978,13(2):99-112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古和中古时代我国常常出现光辉的地质思想的萌芽。近古以来,宋明理学盛行,儒家定于一尊,早期出现的可贵苗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地球知识毫无进展,整个自然科学也一蹶不振,长期以来,处于混沌状态。相反,西方在古代漫长黑夜之后,到了十六世纪,所谓“宗教改革”特别是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为学术的大步前进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江苏宁镇山脉仑山灰岩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汉奎 《地质科学》1976,11(3):235-245
“仑山灰岩”标准地点在江苏南部句容县的仑山。1933年,俞建章在研究“仑山灰岩”中的头足类动物群时,曾指出:“仑山灰岩”的时代应属于早、中奥陶世。1935年,李捷等在系统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对“仑山灰岩”重新进行划分,把上部含鞘角石(Vaginoceras)动物群的灰岩归入中奥陶统,称汤山灰岩。  相似文献   

10.
“泥河湾层”的古地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外的地质和古生物学者曾对桑干河谷两岸出露的所谓“泥河湾层”进行过不少工作。1954年我国地质界正式提出把“泥河湾层”划归早更新世,从此“泥河湾层”就成为我国华北地区这一时期的标准地层。  相似文献   

11.
徐仁 《地质科学》1976,11(4):323-331
喜马拉雅地区一直被传统地质学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古地槽区,属于劳亚和冈瓦纳两古大陆之间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具有很厚的古生代到老第三纪的海相沉积。本世纪上叶,魏格纳就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设想陆块之间曾有过大规模的水平移动,可是大陆固定和海洋永存的传统观念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2.
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和碱土金属的骨架状铝硅酸盐。由于沸石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在应用中通常又将沸石称为分子筛。沸石作为催化剂、干燥剂、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各个方面。天然沸石作为一种新型的矿物资源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3.
底栖生物在沉积物表面及其内部留下的各种活动痕迹——生物扰动构造(Bioturbation)具有指示环境的重要意义,这是由于底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沉积物的性质和沉积作用过程休戚相关,对沉积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同时,生物又通过其自身的觅食和摄食活动,反过来影响沉积作用过程,并可破坏和改造沉积物的原生构造。因此,这种原地生成的生物扰动构造如能保存在地层中,它们就可以为沉积环境的判别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镁铝榴石是金刚石的常见伴生矿物,由于经常在自然重砂中出现,因此利用重砂法来寻找金刚石原生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镁铝榴石不仅在金伯利岩中,而且往往在某些基性、超基性、以及某些高级变质岩中出现,使找矿工作复杂化。为此,探寻与金刚石有成因联系的镁铝榴石和其他镁铝榴石之区别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1982、1983年,笔者在广西来宾、合山地区进行考察时,在该区地层中先后发现了比较丰富的遗迹化石。这些发现,无疑会丰富我国遗迹化石方面的实际资料,并对判明该区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概貌,起着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东部和南部变质岩中的白云母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旗  张振禹  李炤华 《地质科学》1980,15(4):340-347
变质岩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确定它的P-T条件,而关键的问题是搞清楚不同变质带的压力类型(或相系)。许多研究工作指出,变质岩中自云母-绿鳞石固溶体成分以及白云母晶胞参数中的b_0和c_0均随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可以用来作为变质作用温度或压力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17.
金成伟  周云生 《地质科学》1978,13(4):297-312
国内外广泛地认为,处于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弧形山系之间的雅鲁藏布江-噶尔河谷地是一条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缝合线带。由于印度板块自中生代以来的向北漂移,及其与欧亚板块的接近和相互之间的碰撞,先后造成了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弧形山系。  相似文献   

18.
苏北地区上前寒武系发育一套厚约五千米以上以海相为主的未变质地层。由于其岩性和生物组合的特殊性及其所处地理和构造位置的重要性,被视为解决我国南北方上前寒武系衔接和对比的关键地区之一。近年来,本区上前寒武系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同位素地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对它们在我国上前寒武系所处的位置仍持有不同意见。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的古地磁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沸石是岩石圈上部分布最广的硅酸盐矿物之一,它普遍地见于各种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中。沸石不仅在岩浆期后热液阶段生成,而且在沉积-成岩作用阶段、表生作用(风化)阶段、低级变质阶段都可以生成。由于沸石对周围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热、动力变质作用反应灵敏,因此,它是了解地质体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的良好的指示矿物。本文概述了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分布、时代、产出的地层岩性剖面、原岩类型、矿物组合及其生成顺序,并探讨了它的形成条件和成因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具有工业意义的斜发沸石岩和丝光沸石岩。  相似文献   

20.
苏、浙、皖地区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部近东西延伸的扬子板块形成于距今800Ma 前。自震旦纪开始,在其东缘苏、浙、皖地区形成了两个呈北东东向展布的并在其东端相联的裂陷槽。其沉积厚度达万米。沉积演化晚期形成了复理石与磨拉石。复理石堆积于晚奥陶世,此时裂陷槽为两个向东开口的海湾,碎屑物来自盆地南北两侧的扬子古陆。磨拉石堆积的时代从晚奥陶世末到中泥盆世,碎屑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