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依据煤层反射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取出了波峰波谷振幅A1、平均频率Fa、主频带能量Qf1、低频带宽能量Qf和峰值频率Fmain等5个地地震特征参数。选取8组学习样本,利用4层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动量法和自适应调整的改进算法,训练BP网络,用训练好的BP网络预测煤层厚度。经实例验证,地震多参数BP网络预测煤层厚度精度高,是一种有效的煤厚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进  敬益武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4):10-11,63
文章运用板块理论总结出新疆准南煤田白杨河-四工河普查区的构造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及构造演化,并预测了普查区外围的煤层及煤层气资源。  相似文献   

3.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煤层底板突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对已知样本进行学习。旨在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煤质参数及含气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和平  刘国强 《地球科学》1997,22(2):210-214
煤层气储层物理结构以及煤层气的存储,运移等方面不同于常规天然气,评价煤质参数的测井等效体积模型难以较好地描述煤层这种复杂的物理结构,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煤质参数及煤层气含量的模型和算法,预测的煤质参数以及煤层含气量与煤样分析结果比较表明,预测与煤样分析参数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较小,精度满足定量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估虽然具有局限性,但根据煤层埋深、覆岩厚度、工程地质条件等选取经验数据进行先期预测,可以定量地研究煤层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合理进行灾害防治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华能新庄、肃北县牛圈子四号煤矿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法与地表移动范围角量参数法,分别对缓倾煤层、倾斜煤层进行采空区地面塌陷的预测,通过对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宜采用地表移动角量参数法预测缓倾煤层,采用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法预测倾斜煤层,为今后类似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田钻进中判断煤层的主要依据是钻进速度。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孔内情况的变化,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单纯地依据钻进速度来判断煤层是不够的,因为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在穿过煤层时,在钻进速度上没有较明显的变化,往往给操作者造成错  相似文献   

7.
李博 《地质论评》2015,61(5):1128-1134
矿井水害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之一,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根据煤层底板突水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灰色关系并且具有非线性特征的特点,建立了定量与定性指标为一体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标准。同时将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相结合。构建了能真实反映影响因素与底板突水之间灰色关系和非线性关系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应用模型对某典型工作面突水危险性等级进行了评价,可为今后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综放面巷道自燃环境及条件,提出自然发火预测思路,预测方法,以及煤层自然特性参数和现场参数的定量测算方法,建立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程度和最短发火期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东淮矿4308综放面沿空轨顺的实际模拟及预测,证明其预测精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3年来煤岩学、煤化作用研究进展及其在煤分类、煤层自燃倾向性预测、地层等时面确定、煤层渗透率预测、古地热史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外煤层瓦斯富集的岩石物理及地球物理响应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煤层反射波振幅、频率及衰减等动力学特征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震纵波预测技术方案;探讨了利用叠后Gamma拟合声波约束反演、频谱分解属性分析和叠前AVO反演、弹性阻抗反演等纵波技术预测煤层瓦斯富集性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上述技术在沁水盆地进行了预测尝试,其获得的含气性预测成果与探井实测的瓦斯富集情况基本吻合,初步证明了上述纵波预测技术方法在开展煤层瓦斯富集区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煤层隐伏小断层的精细探测和准确预测,对预防煤矿地质灾害性事故至关重要。基于煤矿现行施工的穿层瓦斯抽采钻孔资料,利用Matlab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通过编程计算煤层(顶)底板控制点三维坐标,绘制高精度煤层等高线图、等厚线图和三维立体图,进而实现定量预测煤层隐伏小断层位置、产状和性质。煤矿实例模型计算验证了利用瓦斯抽采钻孔资料预测煤层隐伏小断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煤层反射波的初至特征、相位特征、振幅特征、频率特征和波组特征的变化,可以解释煤层缺失,分析煤层沉积环境,对比煤层分叉,确定构造断裂和预测煤层厚度变化趋势等。   相似文献   

13.
受基底影响,永陇矿区2号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为0.65~26.79 m。为实现高精度煤层厚度预测,选取该区对地层岩性分辨率较高的自然伽马作为预测属性,并将计算的岩性概率模型作为三维数据约束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的岩性数据,区分了煤层和泥岩,成功的预测了煤层的厚度。根据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的煤层厚度,可知该区西南部煤层较薄,只有0~5 m;东北部煤层较厚,一般超过20 m。对比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的煤层厚度与实际钻探揭露的煤层厚度,可以看出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煤层厚度更接近于钻探揭露的煤层厚度,平均准确率达80%以上,其精度高于传统的确定性反演。  相似文献   

14.
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煤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煤层厚度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某三维勘探研究区A3煤层的煤层厚度预测为实例,选择15口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提取目的层地震属性特征,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煤层厚度预测,煤层厚度预测趋势的相关系数高达0.98.预测结果表明,多属性定量预测煤层厚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得到的煤...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解决支持向量机(SVM)核参数和惩罚因子的取值对煤层底板突水量等级预测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利用全局搜索能力较强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含水层水压、隔水层厚度、岩溶发育程度、断层规模等作为影响煤层底板突水量等级的因素,利用华北聚煤区煤层底板突水的实测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量等级预测的粒子群-支持向量机(PSO-SVM)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其他样本的预测。应用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量等级预测中存在的小样本、非线性等问题,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多煤层区采掘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煤层间小断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证了煤岩层岩性、厚度及组合在煤层小断层发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岩层力学性质”的概念,对多煤层开采矿井中小断层的研究和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煤层一顶板相关原理”研究预测煤层冲刷带的方法。利用大同四台煤矿提供的井田钻孔资料,对11^#、12^#煤层的冲刷问题进行了研究预测。研究预测的结果与实际采掘揭露的冲刷现象极为一致,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有关煤层顶板岩性的资料,运用煤层一顶板相关原理的方法研究预测煤层冲刷可以达到简单、准确、定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蒲白矿区南桥煤矿发现的煤层深部风化属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风化带沿古河流冲刷带及断裂的构造带状展布,风化程度与断裂、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及水、氧、酸碱介质的介入等因素有关,据此可进行煤层深部风化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地质研究程度欠佳是造成我国煤层气开发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大量的低产煤层气井是对不利的地质因素认识不清引起的。基于对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认为构造、煤层厚度、煤体结构、裂隙系统等在地震弹性参数上均有明确的响应特征,但煤层含气性响应微弱,地震预测难度大。依据当前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在三个层次上开展煤层气地震技术的研究与攻关:1)充分发挥采集、处理、解释等地震技术在构造勘探中的优势,大幅提高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的控制精度;2)加强井震联合反演、属性分析等技术研究,开展煤层厚度、围岩(岩性组合)、煤层宏观结构等岩性预测;3)开展煤层含气性、裂隙系统、煤体结构、地应力等煤层储层物性的岩石物理测试及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采煤面积的扩大和深度的增加,矿井瓦斯灾害愈来愈严重,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了对煤层甲烷资源进行评价与勘探开发,不少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就煤层瓦斯问题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在全面整理已有煤层甲烷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江西煤层甲烷的储层特征,计算和预测了煤层甲烷的资源量,提出了近期可供工程的选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