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剪切带构造成矿动力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邓军  孙忠实 《现代地质》1999,13(2):125-129
动力学是确定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系统动力学是了解复杂系统的一种构模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关于系统行为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主要指剪切带构造动力对成矿系统过程的启动、运行机制,以及成矿物质的运动学、几何学特征的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成矿过程、聚矿能力和成矿产物之差异。文章着重从剪切带构造成矿动力机制和模式等方面进行阐释,强调构造和流体对成矿的重要性,阐述了“断裂阀地震泵吸周期性破裂愈合”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机制,提出了动力系统分析模式并综合了数值分析模式,明确指出成矿系统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是动力系统分析和数值分析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定性综合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是成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脉状金矿成矿控矿构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脉状金矿床成矿控矿构造的新近研究成果, 认为脉状金矿床的产出大多与遭受挤压作用所造成的地壳缩短机制有关, 与地壳大规模造山作用过程关系密切,主要产于造山带及其边缘;金元素沉淀的构造部位主要是韧性剪切带中的强变形部位、叠加的韧-脆性和脆性裂隙, 低角度断层既是成矿地球化学界面也是重要赋矿构造;含金成矿流体虽然有多种来源,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构造动力分异作用是成矿流体的一种重要成因;成矿流体的运移机制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高角度逆断层作为阀门引起成矿流体压力的周期性变化, 并导致成矿物质结晶与变形呈同步交替发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金成矿与深部构造的关系、低角度断层的成生演化与金成矿物理化学场耦合关系、构造动力变形作用引发含金热液形成的高温高压成矿实验以及韧性剪切带的四维控矿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宽沟口-红旗沟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和含矿性的同时,用“断裂阀-构造泵吸-周期性破裂愈合”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机制,论述了该剪切带的形成、发育的全过程,并论述了该剪切带构造动力对成矿系统的启动、运行机制和对成矿物质的运动学、几何学特征的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成矿过程,聚矿能力和成矿产物之差异。  相似文献   

4.
特大型矿床与异常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特大型矿床具有成矿偏在性并受控于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它们是常规成矿作用 (过程 )中发生“引潮共振”而爆发的异常成矿作用的产物 ,具有与中小型及大型矿床显著不同的成矿机制。异常成矿作用的发生与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出现的全球性重大异常地质事件有关 ,如太古宙氧大气变态(过氧事件 )、元古宙还原大气变态 (缺氧事件 )和显生宙构造圈热侵蚀 (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 ) ,其结果导致在短时限内发生成矿物质的超巨量工业堆积。研究和探索异常成矿作用的“基因”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一项重大前沿性课题  相似文献   

5.
构造动力成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构造动力成矿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关于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根据构造与成矿全球变化的系统对比,提出了超大陆旋回对成矿演化的宏观控制,并探讨了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四维(元)的、动态的成矿分析成为现代成矿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引张、挤压和剪切动力成矿作用是构造动力成矿的基本形式,它们各具特点。此外,在动力成矿机理和动力成矿模式的探索上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新认识。这些正促使传统成矿学发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简述了地洼成矿理论的基本要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对构造-成矿类型及模式,多因复成成矿的标志,“原地洼区”成矿等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地壳演化与成岩成矿元素演化的一体性、顺序性、周期性和方向性等是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综述了近年地洼成矿理论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构造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础,以及在区域构造成矿学、构造成矿流体、构造成矿定位机制、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从构造成矿学的角度,深刻理解构造成矿学研究在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中的重要性.以江西洋鸡山金矿的找矿实践为例,阐述构造成矿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金矿床的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地壳物质受构造作用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相互关联的学科。构造物理化学关注构造作用产生或引起的压力、温度和其他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及其对各种化学平衡的影响。金的成矿作用与构造物理化学环境密切相关,金的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研究涉及到构造体制下矿源岩系演化序列,构造动力热液淬取成矿机制,构造附加动力驱动热液成矿机制,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机制,成矿流体水—岩反应的浓缩成矿机制以及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9.
构造动力成矿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动力成矿作用是指在成矿过程中以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为主导的一种成矿作用。本文阐述了与动力成矿作用有关的基本概论及其差异。按成矿构造背景,构造成矿阶段,构造成矿方式提出了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三级划分方案;即一级划分为挤压型,拉张型和剪切型,二级划分为建造型和改造型;三级划分,在建造型中有动力分异作用,在改造型中分为动力粘流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动力分异作用和动力热液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构造动力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机理,研究意义和注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研究涉及以下新的认识:构造体制下矿源岩系演化序列,构造动力热液淬取成矿机制,构造附加动力驱动热液成矿机制,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机制,成矿流体水-岩反应的浓缩成矿机制以及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控矿成矿构造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剥离断层和剪切带理论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控矿规律和成矿作用,构造旋回、变形序列、成矿阶段、矿化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构造成矿序列的方法和意义,动力成矿机理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手段及其在建立动力成矿模式、进行隐伏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成矿构造系统的开放性、成矿构造的有序结构以及成矿构造的功能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的构造动力学问题。研究表明,该区金矿床成矿构造系统的开放性沟通了不同的圈层和岩石,表现为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的多源性以及构造矿化的分带性;成矿构造的有序结构表现为剪切变形及热动力变质与构造岩的分带性,以及含金剪切带的热液蚀变分带性;由导矿构造、储矿构造和成矿构造流体等子系统组成了成矿构造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reaction system.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four typical hydrothermal deposits,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oncerning geochemical dynamic controlling during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have been sions concerning geochemical dynaamic controlling during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have been drawn:(1)The regional tectonic activities control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of elements in the ore-forming process in terms of their effects on the thermodynamic nature and conditions of the ore-forming reaction system.(2)During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the activites of ore-bearing faults can be divideb into two stages:the brittle splitting stage and the brittle-tough tensing stage,which would create characteristically different geodynamic conditions for the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 ore-forming system.(3)The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reaaction system is an open dynamic system.At the brittle splitting stage the system was so strongly supersaturated and unequilibrated as to speed up and enhance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ore-forming fluids.And at the brittle-tough tensing stage,the ore-forming system was in a weak supersaturated state;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 would show down,and it can be regarded as an equilibrated state.(4)In the lates stages of hydrothermal evolution,gold would be concentrated in the residual ore-forming solution.The pulsating fracture activite in this stage led to the crush of pyrite ore and it was then filled with gold-enriched solution,forming high-grage“fissure”gold ore.This ore-forming process could be called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or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7,14(1):172-181
面对21世纪,矿床学和矿业发展有两大趋势(1)全球化;(2)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床研究要扩展到全球背景。在简述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突发事件具有灾害和资源的两重性的观点。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的大背景来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过程,也即将矿床成因和成矿系统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层次,这是新世纪中矿床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成矿系统是一个有特色的地质系统,文中提出成矿系统论的5个要点(1)根据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2)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基本成矿机制;(3)矿床系列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系列共同构成的矿化网络;(4)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全过程;(5)成矿系统的资源-环境双重效应。成矿系统论对于指导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成矿系统研究向勘查系统转化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成矿系统的整体分析、空间分析、时间分析和历史分析,有助于明确找矿方向和目标。西藏朱诺斑岩铜矿的实践表明,勘查选区的核心问题是对找矿信息的分析、理解和把握。要将筛选关键找矿信息与分析成矿地质环境、控矿因素二者有机结合,赋予各种信息以客观、准确的地质内涵,是勘查选区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后,用“三环图”表示了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和勘查系统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湘南地区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系统、同位素地球化学体系的研究,分析湘南地区特殊大地构造背景下的特殊成矿物质来源和特殊的成矿作用;探索湘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胶东西北部金热液成矿系统内部结构解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成矿系统研究可划分为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2个方面, 外部环境分析立足于代表性成矿带———矿集区宏观地质背景的深入解剖, 着重揭示地球圈层的内部结构和构造体制转换-岩浆活动-流体汇集多种事件的耦合作用对成矿单元内部成矿流体活动与大规模成矿事件启动机制.内部结构研究主要通过矿田-矿床-矿体等多个尺度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解析, 解剖矿体-矿化网络的时空结构, 查明成矿流体物理输运机理及元素的富集-输运-沉淀过程.以胶西北矿集区为例, 从分析系统内部结构的视角出发, 力图查明系统外部地质背景对矿集区内部成矿作用的影响, 并建立成矿系统内部各成矿要素(成矿产物、成矿过程等) 的内在联系; 作为成矿学研究思路的一种新的尝试, 深化区域成矿作用认识有一定推动作用.研究发现, 区域构造体制转换所引发的胶西北矿集区应力-应变场性质转变不但启动了区域成矿活动, 成矿活动在由压剪向张剪过渡的时空界面发生; 而且还造就了复杂多变的控矿构造形迹, 由于空间构造形迹及力学性质的差异, 导致了区域成矿的多样性.应力-应变场性质的变化引起流体各项物理化学参数发生了突变, 并引发成矿物质的富集沉淀, 成矿过程中流体一则由氧化状态向还原状态稳定过渡; 而不同构造形迹控制下的流体运移方式差异则是导致成矿多样性的内因; 成矿过程具复杂性, 其主要表现为矿体金品位和厚度的空间分布多重分形特征、蚀变分带的自相似性、成矿作用的突发性及成矿产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成矿作用的构造制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呈东西向展布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发育在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南缘,阿奇山-雅满苏火山岩带的北缘,形成的金矿床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端元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热泉型)、剪切带交代蚀变岩型、与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二叠纪后碰撞阶段秋格明塔什-黄山大型韧性剪切带形成的右行走滑剪切系统,在剪切系统的不同构造部位由于应力应变状态的不同、岩石渗透率的不同、构造层次(深度)的不同等,导致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在组成比例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所有类型的金矿资源是在同一构造环境下相同区域成矿事件的产物,在不同构造部位产出的金矿床类型可以组成一个连续的金矿化系列。区域一级剪切构造带控制金矿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二级剪切构造控制金矿床的发育,三级剪切裂隙系统控制金矿体(脉)的产出,从而构成三级构造控矿系统。  相似文献   

18.
宁甡 《吉林地质》2012,31(1):21-26
集安群地层主要分布在通化南部—集安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辽吉台隆东部。通过对比和分析前人资料,从地层的沉积建造、岩石组合、构造及岩浆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入手,根据集安群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和矿床(点)的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集安群地层中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复成因、多期次成矿的特点,其成矿过程经历了初始矿源层的形成—改造矿源层—构造岩浆岩热事件富集—矿体就位。本文按成矿预测标志,圈定了集安群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叶允钧 《福建地质》2008,27(2):125-129
分析了福建省铁、铜、铅锌、钼、金、银、锡、非金属、能源等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资源背景、找矿潜力、重点成矿区带、部分含矿层、岩浆-构造-成矿作用等,对我省地质找矿突破的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岭造山带金属成矿系统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多旋回复合大陆碰撞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自太古代以来秦岭经历了四大构造演化阶段及多种构造体制的转化,导致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和成矿作用的发生,形成了多个构造成矿旋回,为秦岭金属元素的大规模富集成矿创造了条件,根据构造,建造,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特征,从早到晚可将秦岭区域成矿划分为六大成矿系统。其中,中晚元古代与海相火山岩及岛弧菌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早古生代与海相火山热液有关的成矿系统,海西期与海底热液及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系统及中生代与陆内造山体制构造一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对成矿的贡献最大,成矿系统的叠加是区内大多数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