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果清 《地图》2004,(4):74-75
中国国家图书馆现今珍藏着惟一的一份《鲁国之图》早期拓本地图。该图系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刻石。图碑曾佚失多年,1985年在湖北省阳新县一中学发现,但已毁坏严重,不仅圈碑裂断,图上所绘画内容也无法看清了。可见现存这幅拓本地图已成为《鲁国之图》的孤本。图碑高217厘米,宽112厘米。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8,(6):15-15
2008年9月,绘制于清康熙年间的绢底巨幅台湾长卷轴地图——《康熙台湾舆图》在台湾博物馆展出。《康熙台湾舆图》是山水画式彩绘地图,画心长522.9厘米,宽64.2厘米。全图笔法细腻,设色精美,绘制年代约在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间(1699~1704年)。  相似文献   

3.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根据中国的《声教广被图》和《混一疆理图》,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在这幅图中,不仅阿拉伯半岛画得相对准确,也画出了大体的非洲。《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长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六十三厘米,原藏日本京都西本愿寺,后归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1910年,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摹写  相似文献   

4.
孙果清 《地图》2004,(3):68-71
在著名的西安碑林中保存有一块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刻的石板.石板的两面分别刻着《华夷图》和《禹跻图》。这两幅图长宽均各为114厘米。 《华夷图》未画方格,方向为上北下南.图上中央竖刻“华夷图“三字。四周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绘图范围,可以说是当时的中外地图.但以中国为主要部分。地图较详细地表示了山脉、河流、湖泊、长城及全国各州、府名称。其中长城的画法.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5.
世纪期盼台湾回归--古地图诉说的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川 《地图》2000,(1):42-45
作为台联成员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更多一份对祖国宝岛的眷恋.利用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在全国各地收藏到不少与台湾有关的古地图.地图,顾名思义是地理图本,但中国、台湾数百年的古地图串连在一起又成为述说几个世纪来我国不断受到列强鲸吞、不断抗争的民族斗争史.  相似文献   

6.
杨浪  理池 《地图》2012,(5):140
武汉的陈先生手中有一幅包括东南沿海地形、军事部署情况的手绘老地图。地图是"一"字式的,展开有几米长,图的内容与清康熙朝平定台湾郑氏叛乱有些关系,据估计绘制于清末。清顺治十九年(1662年),郑成功进军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以后,他的子孙郑经、郑克壤反对统一,实行分裂,同中央政府对峙了22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中央政府剿抚并用,"因剿寓抚",九次用兵,最后任用主战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一举统一台湾。这幅图的范围由  相似文献   

7.
孙果清 《地图》2005,(4):89-90
元朝测绘名人辈出,绘有多种内容详尽的全国舆图,遗憾的是没有被保存下来。元代至顺年间刻本《事林广记》中有一幅“大元混一图”,但该图作为书籍中的插图,绘画又十分简略,不能代表元朝绘画舆地图的真正水平。而我们从现存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可以看出元代绘画全国性舆地图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纨扇地图──《富顺县与地全图》万邦(四川省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富顺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柄绘有地图的纨扇,纨扇为圆形,绢质,双面。正面绘有极为工细的彩色《富顺县舆地全图》,背面为楷书图记。团扇直径26厘米,地图为团扇内接四边形。图廓尺寸为1...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对新疆非常重视,内地与新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相当密切,沿着驿路,官吏、军队、商旅络绎不绝.为了方便行程,就要绘制和使用相关地图,后来,诸多跟新疆有关的古地图得以保存下来.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幅清代道光前期(1821-1830年)绘制的新疆地图.该图为纸本彩绘,画在长卷上,纵48.7厘米,横179.4厘米.图上没有标注比例尺,没有标明方向,但从图上内容来看,其方位应是上北下南.该图右上角题为“新疆全图”,卷外贴签题为“新疆驿程形势图”,综合来看,该图图名应为《新疆全图》.  相似文献   

10.
潘晟 《地图》2021,(1):136-139
这张《上海交通路线地图》,宽31厘米,高20.9厘米,红黑双色印刷,它有两个特别之处:首先它是由个人独立编绘销售的地图,其次它是一种形式罕见的交通专题地图. 晚清以来,私营地图出版机构不少,也有个人独立编制的,但一般都会成立一个出版机构来经营销售.但是这张《上海交通路线地图》上只有个人落款,地图左上角边框处有"王光道编...  相似文献   

11.
孙果清 《地图》2009,(3):134-135
《福建舆图》又称《福建全省道里总图》,最早属于清内阁大库旧藏,后拨存京师图书馆(北平图书馆前身),现存国家图书馆。全图纵横750厘米×750厘米,总面积达56平方米。地图部分纵横均为695厘米,绢底彩绘,呈正方形。  相似文献   

12.
《兴庆宫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离宫——兴庆宫的宫院地图,刻于石碑上。图碑高70厘米,宽62厘米。据考证此图系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吕大防命刘景阳、吕大临、张佑绘制。现存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在一些文献中,屡屡提及吕大防之《长安图》,而吕大防《兴庆宫图》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两幅图有着密切关  相似文献   

13.
平江图     
孙果清 《地图》2005,(2):66-67
《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碑刻地图.现珍藏于江苏省苏州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孙果清 《地图》2012,(1):130-131
清代中期,为巩固疆域,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水平较高的地图被编绘出来。台湾地图在其中尤为引人注目。雍正年间《台湾地理全图》传世以后,乾隆朝台湾地图的绘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多种台湾地图长卷。如现存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台湾地图》,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6,(2)
平江图是我国最大的碑刻地图,现存苏州博物馆。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该图于公元1229年由郡守李寿朋主持刻绘,比例尺约三千分之一。地图突出表示了城垣、街坊、衙院、寺观、殿堂等建筑。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形象易读,是我国地图学和建筑艺术的珍品,世界地图学历史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相似文献   

16.
孙果清 《地图》2004,(1):48-51
《兴庆宫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离宫——兴庆宫的宫院地图,刻于石碑上。图碑高70厘米,宽62厘米。据考证此图系北宁波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吕大防命刘景阳、吕大临、张佑绘制,现存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围绕《湖北省历代地图成果概览》图集文字编撰工作,从文字编撰方案、解读地图特色、典型图例分析3个方面,说明了古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文字编撰的差异及特点,阐述了图与文有机结合、"以图解史、以文释图"之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奇 《中国测绘》2006,(6):13-13
中外老地图精品展9月16日至10周1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观音堂画廊一条街3号都美画廊举行。此次展出的老地图数量有数十幅之多.均为珍贵的藏品,包括:《大清国全图》(1889年).《最新北京内外城产善全图》(清代).《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1913年).《袖珍上海地图》(1919年)、《宜昌商埠详细全图》(1921年)、《黄浦江总图》(1923年)、《满洲地质及矿产分布图》(1938年)、《世界新形势大地图》(1947年)、《新中国经济建设及物产象形挂图》(1953年)、《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鸟瞰图》(1954年)和《台湾形势图》(1962年)等.  相似文献   

19.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20.
孙果清 《地图》2006,(6):106-107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喻时绘制,原图纵横115厘米×100厘米,木刻墨印着色。根据中国古代地图着色的传统习惯,黄河涂成黄色,长江涂蓝色。图的左下角刻有“嘉靖乙卯孟冬金沙书院重刻”十三字,说明此图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福建省龙溪县金沙书院重刻本。此图以《明一统志》为依据,为学者研究历史、了解“天下形势古今要害之地”而编制,属历史地理图和形势地图的性质。绘图范围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包括爪哇、三佛齐(今苏门答腊)等地,用不同的符号和文字标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