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乐清湾水环境特征及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2-2003年乐清湾海域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乐清湾海域水化学要素在不同季节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陆源污水、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乐清湾水域DIN和DIP浓度全年平均分别为0.630mg/dm^3和0.039mg/dm^3秋、冬季几乎100%测站属劣四类水质,春、夏季近90%超过四类水质标准.水体营养状态指数(E)值各季平均在4~9,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研究指出沿岸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水产养殖业的无序、无度发展是造成该水域严重富营养化的三个主要原因.认为目前乐清湾水质已不能满足该海域功能区划提出的要求,必须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2018年8月长岛海域表层海洋沉积物调查数据,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通过单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各种元素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岛表层沉积物各污染物的单因子指数P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s、Cr、Cu、Cd、Zn、Pb、有机碳、石油类、硫化物、Hg,重金属指标污染情况较理化指标严重;全部站位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05,属低生态风险;Cd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率为47.0%,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长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元素的主要来源包括:①大气沉降、海上交通排污带来的重金属污染;②周边区域的养殖面源、生活污水污染等带来的重金属污染;③煤矿和金矿等矿产资源开发等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岛北部海口市和南部三亚市近岸海域使用调查分析,探讨海域使用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口市主要是渔业用海(养殖用海)污水排放污染近岸海域环境,三亚市主要是旅游娱乐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和围海造地用海污染近岸海域环境。海域使用对近岸海域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近岸海域资源。因此,根据近岸海域使用特征,提出海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南岛北部海口市和南部三亚市近岸海域使用调查分析,探讨海域使用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口市主要是渔业用海(养殖用海)污水排放污染近岸海域环境,三亚市主要是旅游娱乐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和围海造地用海污染近岸海域环境。海域使用对近岸海域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近岸海域资源。因此,根据近岸海域使用特征,提出海域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化学生态调控对鳌山湾氮磷营养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鳌山湾,是一个营养类型特殊的海湾,湾中基本无径流输入,呈“C”字形,封闭性较强,水较浅,湾内主要有筏式扇贝养殖和底播贝类养殖,沿岸有滩涂池塘养殖.根据1996年11月至1998年5月的调查结果得知,鳌山湾海域为贫营养海域[1,2].为探讨贫营养海域进行化学生态调控的可能性,利用鳌山湾的封闭性,根据其水交换规律[3],于1999年6月首次对鳌山湾进行了全湾规模较大的化学生态调控试验,旨在有效提高鳌山湾的营养水平,为今后在贫营养海域合理发展海水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金山污水排海对纳污海域水质影响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上海市金山区水域无污水排放、放流管深海正常排放、岸边紧急排放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4种不同排放方式对纳污海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山邻近海域的水动力条件下,上述4种排放方式中,岸边紧急排放对近岸海域的污染最严重。在事故排放这一最不利工况时,金山排海工程所选定的排放口,紧急排放对纳污海域环境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不会影响到小金山岛等敏感水域的水质。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2年6月~1993年4月的4个季节的观测资料,对厦门西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安湾、厦门西港、九龙江口均属于中营养海区,马銮湾、员当湖均属于过营养海区。同安湾、厦门西港、九龙江口浮游植物数量少、种类多,马銮湾、员当湖则相反。马銮湾、员当湖扭曲小环藻已形成了慢性赤潮。马銮湾生态养殖,员当湖污水治理后,水质明显地得到改善,同时也减轻了厦门西港环境容量的负荷,近年来厦门西港再没有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8.
北仑港三期工程废水排放对比仑海域水质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炎明  耿兆铨 《海洋通报》1995,14(3):99-105
采用二维非恒定流的显式迎流有限元法模拟北仑海域的潮流,在潮位潮流验证的基础上计算了北仑三期工程与马后北仑港生活污水,船舶含油废水的排放引起该海域水质的变化,预测分析了北仑三期工程废水排放对北仑海域水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3-2010年5-10月份海洋环境监测航次调查的资料,分析了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年来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DIN、SiO3-Si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O4-P含量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季节变化上,调查海区的夏季和秋季正处于丰水期,受降雨、陆源输入的影响,营养盐含量整体较高。调查海域Si∶N∶P的原子比8年来逐渐偏离了Redfield系数,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可以看出四十里湾海域正向P相对缺乏方向演变,且趋势逐年加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6年,四十里湾调查海域处于贫营养(Ⅰ)水平,2007-2010年,处于磷限制中度营养(ⅣP)水平;调查海域从贫营养逐渐过渡到中度营养状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及污水处理厂等陆源输入给四十里湾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湾内养殖的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排泄及其残留物对海域营养物质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21年威海西北部污水排海口附近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对海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合2007年调查水质监测结果和2017—2021年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污水排放前后和近年附近海域海水水质的变化趋势;采用Mike 3三维潮流和污染物扩散耦合模型,预测了污水排放量增加(提量)、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提标)后排放污水中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海水水质较2007年略有下降,但排水口处及外侧海域大部分站位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海水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威海污水处理厂多年污水离岸深水达标排放对区域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污水处理厂提量、提标改造后,特征因子中仅无机氮扩散范围略超原污水排放混合区用海范围,不会对研究区水质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陆源排污对邻近海域底栖海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魁双  巩宁  曲翊  李珂 《海洋学报》2019,41(8):106-114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海域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为了明确富营养化对底栖海藻群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选择了与大连凌水河口(污水河)毗邻的海藻床作为野外观测点,研究底栖海藻群落对营养盐自然衰减梯度的响应规律;在实验室内,选择了在排污口附近优势分布、营r-生态策略的绿藻缘管浒苔和仅在寡营养区域分布、营k-生态策略的红藻柔质仙菜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营养吸收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研究。通过二者在营养盐吸收、利用和繁殖策略方面的比较研究,剖析了底栖海藻群落对不同营养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海水中营养盐浓度的降低,底栖海藻群落呈现种类数增加、优势种覆盖度降低的趋势。根据底栖海藻在群落水平对氮源营养的响应,认为现行海水水质标准中无机氮一类水质标准的限值应该由目前的14.29 μmol/L降低为6.69 μmol/L。在富营养环境中,营养盐浓度的上升促进了r-策略海藻幼体的竞争力和种群繁殖力,使其占据了大量的生态位,形成优势种群,导致底栖海藻多样性较低;在寡营养环境中,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盐供应,r-策略海藻幼体的竞争力和种群繁殖力都受到制约,占据的空间生态位有限,为其他种类的生存提供了条件,而那些对营养盐需求较低但利用效率高的k-策略海藻则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能快速突破早期环境筛的限制,形成成体,因此,在寡营养海域,底栖海藻的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的评估方法,评价了大亚湾海域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轻微,而养殖海区和近岸海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则相对较重,大亚湾海域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较珠江口外浅海轻。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是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之一,其中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产生的污染负荷量最大。本文利用污染系数和养殖产量对2003—2018年16 a以来广东省海水养殖中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03—2018年广东省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网箱养殖排放N、P和COD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366.0 t、61.2 t和585.1 t,增长率均为6.6%,池塘养殖排放N、P和COD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90.5 t、9.1 t和636.1 t,增长率分别为14.2%,12.2%和13.1%。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种类和养殖区域的海水养殖排放的N、P和COD总量不同,网箱养殖高于池塘养殖;鱼类高于虾蟹类;粤西高于粤东和珠三角。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排放的N、P和COD分别占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的1.3%、3.7%和0.7%,是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分析海水养殖排污变化趋势及地域特点,可为近海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水生态环境现状和海岸带开发对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陆源污水排入渤海湾,渤海湾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建立了渤海湾生态环境的多级指标体系,并根据2003年至2005年多次渤海湾监测资料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由于围海造地、海水淡化等开发工程引起的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输移的变化。结果表明,陆源污染物大量排放、沿海开发活动加剧是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沿海围垦不仅导致潮通量减少,潮流作用减弱,而且影响近岸海域污染物的输移和分布。海水淡化高浓度盐水的排放也对近岸海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舟山海域是我国近海重要的渔场。随着扩大对外开放,国内外船舶往来增加,有不少船舶无视法规,将生活污水和机舱废水肆意排放;尤其近年来大小油库、加油站、船舶修理厂业务的增加及拆船、洗舱行业的开办,更加剧了舟山海域海洋环境的污染,海水水质每况愈下,生态和资源濒临垂危边缘。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水动力学、水质数学模型,以渤海湾海岸带的几种典型开发活动--围海造地、海水淡化和河口建闸为例,模拟分析海岸带开发活动对渤海湾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沿海围垦造成的潮通量、近岸流场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输移的变化;分析海水淡化工程浓缩海水的排放,高盐度高浓缩污染物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河口建闸后蓄积的污水排放方式对河口及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大量污水一次性排放会增大河口及近岸海域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顺利实施、促进海域资源市场化的有效运作以及提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文章以养殖用海海域为例,概述地租理论的发展历程、我国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现状和海水质量状况以及基于地租视角的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制定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的制定存在年代久远、现势性较差以及不同地区差别较大等问题;为在经济层面上实现海域所有权,国家应向海域使用者征收绝对海租;由于海水质量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直接影响养殖用海等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的整体效果和经济利益,也应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收取级差海租。因此,从地租角度考察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的制定,应是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岛北部海域10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研究了表层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分布,探讨了As、Pb、Hg、Cr、Cd、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和地累积指数法对该海域重金属情况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主要在大钦岛南部、北隍城岛北部和小钦岛北部海域富集;大部分重金属元素与平均粒径呈显著正相关;沉积物类型受潮流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很低的风险环境,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仅部分站位中Cd和Hg处在中等生态风险;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显示As仅在小钦岛西北部海域为尚清洁环境,Cr仅在各岛屿周边海域为尚清洁环境;地累积指数法显示Cd仅在大钦岛西南部和北隍城岛西部海域处于轻微污染环境。来源分析表明:Cd、Hg、Cu、Zn、Hg、Ni和Cr受养殖、排污等人类活动影响,As仅受到岛屿及近岸土母质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收益还原法作为海域评估行业的主要方法,其中纯收益是重要的参数之一,纯收益测算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准确性。文章以连云港市养殖用海类型的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为例,探讨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来测算海域纯收益。研究发现:生产函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养殖总收益与海域生产各项要素投入的关系,反映出海域这一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养殖用海海域利用效率偏低,海水养殖仍属于粗放型养殖;海域使用权价格受用海方式、养殖海产品种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收益还原法作为海域评估行业的主要方法,其中纯收益是重要的参数之一,纯收益测算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海域使用权价格的准确性。文章以连云港市养殖用海类型的海域使用权价格评估为例,探讨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来测算海域纯收益。研究发现:生产函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养殖总收益与海域生产各项要素投入的关系,反映出海域这一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养殖用海海域利用效率偏低,海水养殖仍属于粗放型养殖;海域使用权价格受用海方式、养殖海产品种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