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区域,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分值,进一步结合人均居民点面积现状和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类整理区。该研究可以为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遴选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农村废弃建设用地的整理,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可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缓解因工业化发展造成的建设用地高度紧张的现象,同时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该文结合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禹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源条件分析和效益分析又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项目决策的依据。该文在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实施后的效益进行了预见性的分析,是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相关理论的一次尝试性运用,也为下一步开展和推广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概念、范围、原则、意义、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与探讨, 目的是想引起广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者的共鸣,共同推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这一工作能够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居民点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其布局、用地结构依然没有根本转变,且规模快速增加,一户多宅、宅基闲置、空心村等现象普遍存在。菏泽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归并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耕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红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0):58-61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程度低以及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以及济南市地形特点,计算出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巨大,占目前用地现状的33%,平原地区是用地挖潜的重点。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应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节约用地等方面,尽快有效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主要开展土地整理活动,土地整理根据内容一般分为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土地开发与复垦三种类型。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点。也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笔者现以龙江县为例,就农村居民点整理含义、特点、问题、模式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该文对宁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宁阳县实际提出了今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集约利用土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桃源县为例,在分析其农村居民点分布及用地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程度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几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是指在一定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模式、组织模式和资金筹集模式的综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1迁村并点型(建立中心村或撤乡并镇)该模式是针对各农村居民点用地经营方式分散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村镇建设模式。即为集约使用村镇建设用地、资金,综合布局与集中使用基础服务设施,以一定地域范围内区位条件优越、实力强的村庄为中心,合并迁建其邻近的村庄,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新的聚落形式或以某种产业为主导的组团式布局,如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设立乡镇,…  相似文献   

13.
世界银行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实施的“中国经济改革实施”子项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政策研究”调研工作在文登市展开。为配合专家组调研,根据国土资源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的政策研究项目报告书》,文登市国土资源局于2007年1月至3月中旬,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子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基本摸清了文登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的现状及潜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挖掘土地潜力的重要方面,被认为是增加耕地的重要来源之一。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成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在城乡统筹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土地规划和管理的角度着手,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5个村的农村居民点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定性、定量方法,采取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具有较大的整理潜力,采取合适的整理模式可以增加较多的有效耕地。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居民点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其布局、用地结构依然没有根本转变,且规模快速增加,一户多宅、宅基闲置、空心村等现象普遍存在.菏泽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归并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耕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与模式研究,对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选择自然条件、用地特征和整理能力等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人均居民点用地和综合评价值,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同时,结合日照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农村居民点的基本情况日照市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4区县,2005年全市共有54处乡(镇、街道办事处),90个居委,290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86.31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6077.07hm2,人均193.64hm2,超出国家规定的人均150m2的上限标准。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构成中有宅基地、工业和商业用地、宅旁绿地、街巷道路、公用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其中面积最大是宅基地,面积最小的是绿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工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这也是造成农村居民点用地过大的原因之一。2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1)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和宁阳县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到宁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来源。运用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对宁阳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出宁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6 738.33 hm2,各乡镇整理潜力系数在59.69%~71.64%之间,并将整理潜力划分为三级。对潜力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现实潜力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到底有多大能够转化成为现实潜力,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采取农村居民点的内部结构分成住宅建设用地、生产生活服务用地、空闲地三类的方法,根据各自的特点分析各自的潜力来源,认为住宅用地的潜力与住宅的面积、结构、状态有关,生产生活服务用地随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变迁能够被整理出来,而空闲地能够全部整理出来。影响村庄土地整理的因素为村庄的复杂、资金缺乏、组织困难;整理的方向应该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整理的目标可以确定为低目标、中目标和高目标个层次,不同层次整理出的耕地数量不相同。整理的效果与整体搬迁和旧村改造模式的差异有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对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益评价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系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