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分 ,并在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生长和衰老以及维持生命有机体的正常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 ,关于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表明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例如,庞启深等1989年报道 ,从螺旋藻中分离纯化的螺旋藻多糖 (polysaccharideofSpirulina ,PS)其分子量为12590 ,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及葡萄糖醛酸等4种不同单糖构成的多糖 ,相对含量分别为31.2 % ,29.7 % ,22.6 %和16.5 %。从钝顶螺旋藻的热水分馏物中提取的一… 相似文献
2.
Polysiphoniaurceolata和P.japonica在青岛是常见海藻 ,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松节藻科(Rho-domelaceae)多管藻属(Polysiphonia),大量生长在潮间带迎浪礁石上和养殖海带、扇贝等经济海产品的架子上 ,一般作为害藻除去,没有什么利用 ,若能对其综合开发,将会有很大的社会效益。Koichi曾于1976年对日本海域的P.urceolata中的氨基酸进行研究,并测定了其中碘代氨基酸的活性。Glombitza从P.urceolata中得到了一系列的溴代酚… 相似文献
3.
4.
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广东沿海盛产的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为原料提取多糖,与Fe^3+,Zn^2+等微量元素进行反应,形成能溶于水的海藻多糖配合物,分别以剂量为300mg.kg^-1的海藻多糖配合物饲喂NIH系小鼠7-15d。结果发现,该多糖配合物能提高小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其中,以Fe^3+海藻多糖配合物效果最显著,观察各种免疫指标,发现海藻多糖和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都能提高小 相似文献
5.
衍生化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 ,多糖的分子修饰和结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有关多糖的分子修饰研究已大有进展。利用糖残基上的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运用化学方法进行衍生化 ,有可能提高多糖的活性。衍生化的方法很多 ,本文就与活性相关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作一综述。1硫酸化多糖的活性近年来发现硫酸多糖具有独特的作用 ,低分子量的右旋硫酸酯具有抗凝血作用 ,并作为抗血栓药已临床应用[11]。它的抗病毒作用在艾滋病治疗上得到证实[12] ,从而多糖的硫酸化成为多糖研究的热点。多糖的硫酸化为多糖带来了新的活性和功能。香菇多糖具有… 相似文献
6.
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在体内具有重要的和复杂的生理作用和生理活性。研究发现 ,许多糖类化合物本身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 ,但由于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毒副作用 ,因而限制了其作为药物的应用。对糖及其衍生物进行化学修饰可以提高生物活性 ,降低毒副作用 ,因此引起了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如各种藻类和甲壳动物等是糖类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 ,我国对海洋糖类化合物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提取分离技术和简单的分子修饰上 ,一些具有活性的混合提取物和非单一多糖及… 相似文献
7.
8.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如多年生的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类,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达20%;生长在较深处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类中含量较低,约为1%~2%。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独特的结合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聚糖,其化学组成和结构非常复杂,以岩藻糖和硫酸基为主,随着褐藻的种类不同还含有半乳糖、木糖、糖醛酸等其他成分。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针对墨角藻、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等褐藻中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研究较多,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就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纯化、结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现场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岛海水浴场采集砂和海水样品进行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探讨吸附机理的影响因素,通过吸附试验建立砂样对可溶性油吸附的动力学方程和吸附等温线,经过批量试验确定温度、盐度和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砂土对可溶性油吸附的平衡吸附量为90~110 mg/kg,吸附平衡时间为14~16 h,符合Henry型直线等温物理吸附。对等温式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水相中可溶性油浓度低于一定数值时,不但不产生吸附,反而会使污染沙滩上的残留油分释放出来,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生物活性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磺酸 (Taurine ,Tau)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它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 ,并以小分子二肽或三肽的形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但不参与蛋白质合成。最早是1827年从牛的胆汁中发现了这种含硫氨基酸 ,又称为牛胆碱 ,牛胆素。其分子式为C2H 7NO 2S ,是一柱状结晶体 ,熔点为310℃。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十分丰富 ,软体动物中尤甚。可以说海洋生物是牛磺酸的天然宝库。1生物活性研究近况1886年 ,Schmeideberg等人就认为牛磺酸具有药物作用 ,但直到1975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利用中国"大洋一号"第20航次采集的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真菌分离鉴定,获得110株深海真菌,这些菌分属于15个属.其中曲霉和青霉最多,共为55株,占50%,且重复较多,只分布于10个种.利用CCK8法及琼脂扩散法对其中的100株深海真菌进行了抗肿瘤及抗菌活性检测,发现深海真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细胞毒阳性率占49%,26%的菌株具有明显抗大肠杆菌效果、23%明显抗枯草、5%抗白假丝酵母、21%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活性与培养基成分及筛选用肿瘤细胞株类型相关.对具有生物活性的20株深海真菌发酵粗提物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初步分析,发现其HPLC指纹图谱与培养基成分相关.该研究为后期分离鉴定深海真菌产生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蓝藻钙信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永忠 《海洋通报(英文版)》2010,12(2):26-31
近年来对钙离子在蓝藻信号传导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研究。大量证据表明,蓝藻能够“感知”与“区分”不同的环境刺激,并以钙瞬变的形式产生反应。这是不同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钙离子的内流或外流的结果。由氮缺乏所引起的钙信号对丝状蓝藻鱼腥藻异型胞的分化非常关键。鱼腥藻PCC7120中钙结合蛋白(CcbP)的发现为钙信号在蓝藻中的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CcbP的降解或表达下调是氮缺乏时钙信号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与真核生物相比,蓝藻钙信号的编码与解码机制还不清楚。因此,为了解钙信号如何在蓝藻中发挥作用,还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从细胞水平了解钙信号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厦门西港赤潮发生区可溶性硅酸盐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7年厦门西港赤潮综合调查的部分资料,阐述了该海区的SiO^2-3Si浓度水平,探讨了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和周日变化规律与浮游植物消长的关系以及SiO^2-3-Si的来源。结果表明,厦门西港水体中可溶性硅酸盐的年平均浓度为42.5μmol/dm^3,表层高于底层;明显高于福建海岸带和台湾海峡西部海区,含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19.
对东风盐场9个站位卤水中由藻类植物产生的可溶性糖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海盐产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站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7-124.3mg/L,以6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卤水中可溶性糖在111mg/L-215mg/L范围内,结晶盐的产量随卤水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降低了NaCl的含量,并增加了可溶性杂质及水分的含量,从而降低了盐质。初始可溶性糖浓度为111mg/L、137mg/L、160mg/L、193mg/L和215mg/L的25.4°Be’的卤水,在日照下实验12天,其对应结晶盐的NaCl含量分别为91.66%、90.63%、90.48%、90.23%和88.46%,可溶性杂质的含量分别为3.05%、3.32%、3.33%和4.54%。 相似文献
20.
对东风盐9个站卤水中由藻类植物产生可溶性糖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海盐产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站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7-124.3ml/L,以6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卤水中溶性糖在111mg/L-215mg/L范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