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自五○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金属矿床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深部隐伏和盲矿床.找矿深度越来越大,找矿难度日益增加.这样,近十年来,为了提高化探找矿深度,解决在厚层疏松物和岩石覆盖条件下的找矿方法问题,我们和广西、广东、甘肃等冶金物探队和地质队协作,在麻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钨、钼、锡、汞矿床,黄铁矿矿床,钽铌钨锡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层控铅锌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11个矿种22个矿床和矿点上,研究了卤素在找矿中的作用,在各种介质中的分布、存在形式,以及在矿体周围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切特未斯铜(银)矿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床成因基础上,通过与典型角砾岩型矿床和典型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根据此类型矿床找矿标志和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研究对比,初步分析了找矿方向,圈定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科学找矿是发现矿床和矿产勘查过程的总称, 在我国已探索了四十余年。它是应用当代有效的成矿学理论, 从各类资料和数据(地、物、化、遥)中提取信息, 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圈定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带(I—V级), 在成矿信息浓集区带或地段, 述明潜在矿床的地质条件, 判定矿床类型, 指明寻找未发现矿床的标志, 部署矿产勘查后进而发现了矿床, 公认它是矿产勘查学科各环节有机联系的系统流程。科学找矿引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促进矿产勘查工作的现代化。我国已通过矿产区划构建了科学找矿内容的基本格架, 在“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矿产勘查跨世纪工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又称“三五八”行动纲要)的实践中进行探索。获取的找矿成果证明, 科学找矿要以矿床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理论和成矿信息为指导; 矿产远景区划、地质资料的数据处理和提取成矿信息、编制矿产预测和矿床勘探系列图件是手段; 研究典型矿床, 建立区域的和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圈定矿产预测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是发现矿床的科学支撑; 矿产勘查有效机制将科学找矿各个环节的内容实现有机联接, 组成获取找矿和矿床勘探成果的基本段, 概括为“三项理论”、“二个系统”、“二项技术”, 直至今日, 探索工作已获得很好的找矿效果。在未来的“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2021—2035年)”实施过程中, 用科学找矿的思路构建矿产勘查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北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成矿带,该成矿带矿种丰富,矿床类型多样,矿床规模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北山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以及代表性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北山地区近年来找矿勘查的新成果。在矿种和矿床类型方面,提出铜、铁、金、铅锌等是有潜力的矿种及岩浆型、斑岩型、喷流- 沉积型、陆相火山- 次火山热液型等为优势矿床类型;在成矿时代上,提出除华力西期外,还应加强印支期、燕山期等成矿时代矿床的找矿工作;在找矿思路上,提出将找大型以上规模矿床、找高经济效益矿床作为北山地区找矿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矿找矿、攻深找盲是北山地区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扩大矿产资源储量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摆在各国地质学家面前的首要任务。在以寻找隐伏矿床、深部矿床为主的总趋势下,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去指导找矿是找矿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地质学家在找矿工作中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地质理论研究的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各国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视,近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众多的大型、特大型矿床,表明了在发现新矿床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文中从重视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正确运用矿床模式、就矿找矿,以及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介绍了在世界范围内找矿上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突破的实例,并对如何开辟和扩大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的利用范围,对矿产资源加强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冀东“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矿床成因基础上 ,建立了“长城式”金矿成矿区带和重点找矿地段找矿模型 ,并圈定 7个成矿区带和 15个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7.
在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识的基础上,详细解剖了吉祥金铜矿的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并初步展望了该区的找矿前景。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沿断裂构造充填的岩浆热液矿床。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和岩浆岩,主要找矿标志为发育于二长岩体内的硅化、黄铜矿化构造破碎带。通过对地质、物探等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床地质和产出特征,晋东北次火山岩型银金矿的找矿宜分为专门性区域找矿、矿床预测、矿床评价3个阶段,相应于各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优选矿点,预测矿产埋藏前景和初步认定经济矿床。找矿的要点是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排序和评价,矿床剥蚀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广西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处在广西三级构造单元来宾凹陷和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大瑶山背斜西翼。盘龙铅锌矿随着开采的深入,人们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的认识有了提高,展开就矿找矿,加强深部找矿,于2011年提交了-150m标高以下铅锌金属量120万吨,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盘龙铅锌矿床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对在武宣―象州铅锌成矿带内的老矿山及外围继续寻找铅锌矿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地质概况,结合盘龙矿区深部找矿实例,讨论了本区进行深部的找矿前景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新发现大量的以Fe,Cu,Pb,Zn,W,Sn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点),铅锌矿床便是其中之一。文章通过对维宝矿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域化探异常特征,以及铅锌矿赋矿地层、产出特点、矿化特征、围岩蚀变及成矿物质来源的初步分析,认为维宝地区具备寻找大型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Pb-Zn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归纳出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建立了铅锌矿床的经验找矿模型;指出了区内铅锌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床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述了新疆地区的地质理论研究成果、矿产地质特征,认为准噶尔、塔里木双亚幔柱是新疆金属矿产呈现"8"字型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双亚幔拉主体形成时期分别为石炭纪和二叠纪。准噶尔亚幔柱斜向天山造山带,塔里木亚幔柱近垂直,前者作用强烈、短暂,后者温和而漫长。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周缘薄弱带与内部构造体制为地幔深源岩浆及后碰撞造山岩浆的上侵提供了通道。天山造山带形成于晚石炭世,它受双亚幔柱挤压隆起作用有限,成矿局部叠加;二叠纪以来,以相对南北向挤压为主,是能源矿产主要形成时期;阿尔金、昆仑等山脉在新近纪快速隆升。基于幔枝构造启示,建议金属矿产地质找矿勘查与石油、煤炭及铀矿地质勘查展开合作,在准噶尔、塔里木两盆地内进行金属矿产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2.
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成矿前景,是东昆仑成矿带最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推动矿集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矿产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等构建了资源开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评价。评价分析结果为: 祁漫塔格矿集区11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平均值为7.0分,矿集区整体开发优势一般; 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在8.0分以上,属于重点优先部署开发区域,分别为夏日哈木多金属矿区和虎头崖—迎庆沟多金属矿区; 有7个开发区划单元属于可以部署开发区域,可作为备选区域; 另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低于6.0分,暂不宜考虑开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黑龙江省所有探明金属矿种的资源状况和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矿山当前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等,并从经济战略上对黑龙江省金属矿产资源的预测、找矿、勘查、开发进行了长远规划,为省政府决策机构对省内外金属矿产资源经济战略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横跨三大地质构造单元,曾历经前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和陆内造山等三大构造-成矿演化阶段、8个构造-成矿期和8次重大成矿地质事件,形成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等四大类135种矿产2000余处矿产地。本文在建立涵盖陕西固体及非固体矿产矿床类型划分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矿产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早到晚分出8个构造-成矿期;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丛聚性,由北到南划出12个矿集区。矿集区与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成矿地质事件密切相关,根据二者的时空关系,划分出单一型、耦合型、叠加型和复合型4种类型矿集区。矿集区的矿产种类、规模大小,一般与其所发生的成矿地质事件的性质和频次有关。叠加型矿集区比单一型矿集区更具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分散元素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性,多呈分散状态产于主金属矿物中,只有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独立的分散元素矿床.分散元素具有重要与广泛的用途,是高科技新材料的重要原料,有着极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内蒙古与分散元素有关的金属矿床种类较多,资源储量丰富,可划分为3个分散元素富集区.对内蒙古的分散元素资源应加强选冶回收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锡矿床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但是近年来遇到了找矿潜力区不足和找矿方向不明等问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锡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893处锡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锡矿时空分布特征,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锡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44个锡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锡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夕卡岩型、云英型、伟晶岩型、火山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锡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1 179个最小预测区,累计预测资源量1 861.13×104 t。根据锡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05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09个锡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湖南香花岭-千里山和塔山-大义山、云南个旧和薄竹山-都龙、内蒙古黄冈梁等5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锡矿勘查工作。预测结果还表明锡矿在500 m以浅的找矿空间里仍有很大资源潜力,因此,找矿工作应注重深浅结合,在重视老矿山深部外围找矿的同时,还应重视覆盖区和非传统锡矿类型等新领域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7.
中俄蒙毗邻地区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璐  朱群  周永恒 《地质与资源》2013,22(5):397-402
通过介绍中俄蒙毗邻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区划及区内金、银、铜、铅锌、铁等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归纳总结了该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金属矿床分带特征明显,成矿时期集中于燕山期,成矿作用主要与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拼合-碰撞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斑岩铜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三部式"资源评价方法原理,对中国大陆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背景、时空分布规律、矿床模型等方面研究,圈出46个远景区;以中国1999年金属储量数据库和区划矿产地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铜矿数据库共984个,分不同类型进行品位吨位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构造出数字找矿模型和开发出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模型程序,并计算了每个远景区的概率资源量,为评估中国斑岩铜矿资源潜力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勒泰地区煤炭资源的研究开发程度较低。以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遥感、物探等资料,通过对重点含煤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对阿勒泰地区侏罗纪煤系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侏罗纪煤系均赋存在准噶尔板块内;含煤盆地类型为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和小型山间断(坳)陷残留盆地,且内陆坳陷盆地成煤环境优于山间断(坳)陷残留盆地。最终圈定了卡姆斯特、奥塔乌开给什、青格里、哈拉通沟、迪伦山-喀拉玛盖、托斯特-乌伦古6个(预测)含煤区。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矿床为手段,进行资源三维定位、定量研究是危机矿山隐伏矿体找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的地质模型、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以Mincromine软件为平台建立了3号脉9个共生结构带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钻孔数据开展隐伏矿体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可可托海3号脉仍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矿体中大于工业品住的BeO保有资源量60t,预测资源量63t。可为矿山的复采提供4~5年的资源保证。在矿脉的外围及深部,大于边界品位的BeO远景资源量1118t,Li20大于边界品位的资源量241t,显示3号脉具有良好的深入勘探开发的前景。对实例的研究也表明,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研究方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