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知电网接通远离省城西宁的祁连县托勒和野牛沟气象站时,每个关心它的人们,都感到无比喜悦,46年啊,两代气象人在无照明保证的条件下,长年工作在高山草原上,默默地将自已青春年华无私的奉献给了气象事业。今天,终于结束了靠油机发电来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历史。同时,PES5000卫星通讯小站成功建成,彻底解决了气象资料的传输。  相似文献   

2.
采用祁连县托勒、野牛沟、祁连三站1959-2008年历年逐月、逐日降水量和蒸发量及0.1~25mm各等级降水日数,用气候诊断方法,对统计量的平均值和年代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水分资源时空的变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祁连县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分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的趋势。②祁连县各季除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其余季节都呈上升趋势,夏季降水最多,冬季最少,秋雨多于春雨。③祁连县三站≥0.1~≥25.0mm不同等级夜雨率总体呈逐步增大的趋势,托勒和祁连≥0.1~≥25.0mm夜雨率较野牛沟大,≥0.1mm夜雨率各季呈现冬季大于春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的情况。④蒸发量,祁连大于托勒大于野牛沟。年内蒸发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月份和1月份。  相似文献   

3.
野牛沟近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琪  马凤梅 《青海气象》2009,(2):22-24,21
利用野牛沟气象站1959--2007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近50年来野牛沟地区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野牛沟地区年日照时数达2962h;一年中10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长达276h,8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214h。4个季节中,秋季日照最丰富,长达774h,其次是春季、冬季,分别为769h、757h,夏季最少为721h。1959--2007年以来野牛沟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近57h,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减少;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最大,减幅为32h/10a。相关分析得出降水是影响野牛沟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们的显著增加对该时期日照时数的减少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小站的岁月让我永难忘记,随着时间的流失,记忆更清晰了,仿佛就在昨天。而且,还越来越喜欢回味那些日子,就象播放老电影。小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小站见证了我的成长。她让我学会了坚韧,学会了执着,更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豪情与平凡。山路拾景那是2000年的7月,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该站工作。怀揣着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喜悦从祁连县牛心山脚下出发。那天雨下的很大,我跟分配到野牛沟气象站的连东乘同一辆班车。因为是沙土路,班车在泥泞中顺着黑河河道缓慢前行。行至高达阪峡谷,深邃的河谷变得十分狭窄且弯延曲折,班车在峡谷  相似文献   

5.
最早的气象站是北京气象站,创建于1841年。站址前后变动8次。最高的气象站是温泉气象站,位于青海省的温泉,海拔4888.7米。最北的气象站是漠河气象站,位于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一个能够表征干湿状况的物理量——湿润度(K=R/0.1×ΣT),据此把海北州以地理环境条件为背景划分为祁连山区南部(祁连、托勒、野牛沟)、门源盆地(门源)和青海湖北部(海晏、刚察)三个区,再按分区对海北6个气象站(门源、海晏、祁连、刚察、托勒、野牛沟)1961—2008年期间湿润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湿润度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湿润度0.02/10年趋势降低。但年际变化有明显的波动;在空间分布上积温间的湿润度东部高于西部。而主要生长季(6—9月份)的湿润度南部明显高于北部;湿润度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蒸发、日照时数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关一兵 《气象》1981,7(3):34-34
野牛沟地处青海高原北部的祁连山脉中,是高山草原地区,有适于发展畜牧业的天然草场。但是这里大风多,风力大,对畜牧业为害很大。 野牛沟属于高山气候,四季不分明,但可以大略地分为两个季节。一个是温暖的雨季(5—10月),另一个是干寒的风季(11月至次年4月)。后者多有连续性大风,最大风速曾达39米/秒。野牛沟的大风,其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都比较显著。1966年全年大风日数为134天,而1972年则只有25天。风季大风日数占全年的63%,而雨季大风日数则只占37%。大风多是白天刮,夜间停,有时连续6—7个白天刮大风;但也有昼夜不停连刮2—3天的。有时11点以前还风和日丽,11点钟以后则狂风怒吼,一般要刮到17点以后才逐渐减小而渐停。 野牛沟的大风,从风向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象站受城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选择一个有气象观测代表性的拟迁站址已经是现在位于城市或现有观测环境保护不好的气象站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呼和浩特国家基本站为例,探讨现址与拟选站址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为拟迁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气象》1977,3(6):7-7
长白山是吉林省主要木材产区,每年给国家提供上百万立方米的木材。这里是松花江上游,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如何,不仅关系到森林的开发利用,而且关系到下游洪涝问题。为此我们对长白山西北坡林区抚松县境内漫江、东岗、抚松3个气象站的降水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漫江林业气象站座落在抚松县漫江公社,位于41°51′N,127°36′E,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及降雨区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统计分析了湖北省历史上327次山洪灾害个例,指出湖北省山洪灾害主要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及鄂东南幕阜山一带,主要集中在梅雨和盛夏期间,与湖北省主要暴雨区及暴雨集中期相一致。选取1980年以来较典型的80次山洪灾害个例,对气象站和水文站雨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气象站雨量在70 mm以上时,二者比较接近;在30 mm以下时,二者差异非常大。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综合计算方法能较有效地提高山洪灾害气象站临界雨量精度。对山洪灾害临界雨量与不同频率的设计雨量及其它一些暴雨参数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湖北省山洪灾害降雨区划。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27日位于山东东部的国家基准气候站遭受雷击,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运用现代防雷理论,参考闪电实时监测资料,结合气象站的构成要素及气象台站防雷设施安装、运行的现状,对雷击事故进行现场勘查、分析,提出该自动气象站综合防雷的整改措施,为保证该气象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青海湖流域近57a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极端天气指数,分析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显著增加,在1994—1995年间发生了突变;冷夜日数野牛沟、天峻显著增加,其余地区显著减少;霜冻日数显著下降,霜冻季节缩短。2)青海湖流域强降水量增加明显,在2004年前后发生突变;持续干燥指数趋于减小,但祁连地区趋于增加;持续湿润指数变化不明显,野牛沟、天峻、门源趋于减少,其余各站趋于上升。3)青海湖流域暖昼日数存在4a的准周期,冷夜日数有8a的明显周期,霜冻日数周期不明显,强降水量4a的周期较明显,持续干燥指数有15a周期,持续湿润指数6a的周期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科尔沁草原深处尹立武红巴山已2、一曲嘹亮的《赞歌》,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会把你带入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吉林省最北缘的镇资县气象站,就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这里襟江带河,站在气象站独具特色的二层小楼上眺望,白云、绿草、牛羊成群,草原博大的胸怀使人心...  相似文献   

14.
北安垦区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预报方法谭薇刘成智孙玉敏(北安市建设农场气象站164035)(九三管局气象台)北安垦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平均气温在0℃上下,≥10℃活动积温为19...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素有柴达木"绿洲"之称,都兰县气象局隶属于格尔木市气象局,始建于1954年,为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开展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服务、生态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监测、陆态网监测系统、电离层监测系统、气象行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7,(7):33-33
今年五月下旬,粤东沿海地区出现一次广东省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这次过程的主要特点是雨势凶猛,雨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并伴有极其强烈的雷暴。陆丰县气象站5月27日08时起五天里过程雨量达1,169毫米,比年平均雨量的一半还多;暴雨中心位于县城  相似文献   

17.
王欢  单九生  邓虹霞 《湖北气象》2007,26(4):352-354
采用2003~2006年5~9月水位及同期日雨量资料,以信江流域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洪峰期内梅港的水位与前期各气象站日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洪峰水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一定的预测准确率;各站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在24 h之内就能影响到下游的梅港水文站水位;距离梅港水文站最近的气象站前2 d的24 h降水产生的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对梅港洪峰期水位也有显著影响;此外,当梅港水位位于21 m之上时拟合绝对误差明显增大,当水位峰值小于23 m时,其拟合值偏大,当水位峰值大于23 m时,其拟合值偏小。  相似文献   

18.
校园气象站是我国当前中小学校进行气象科普教育的最佳载体。从建设规模、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校园气象站的科普功效,认为我国大部分校园气象站观测数据基本没有使用、辅导员队伍建设层次不齐、校园气象站活动形式及内容单调枯燥。探索性提出了校园气象站未来发展思考,指出只有学校、家庭、气象及相关部门等社会力量共同介入才能将校园气象站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科普平台;只有借助于专业的力量,分析气象观测数据的意义,开发专业的教材,在重视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科普活动,才能让真正发挥校园气象站的科普功效。  相似文献   

19.
九三垦区气候资源变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杨霞项华敏(国营九三农场管理局气象台161441)(嫩江县气象站)九三垦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位于48°37′~50°04′N、124°25′~126°23′E,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较...  相似文献   

20.
<正>1观测场的气象地理环境鹤山市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南部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区,鹤山市气象局新气象观测站属于国家一般气象站,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旱坑山顶(22°44'14"N,112°58'52"E),海拔高度为47.2m,观测场周围的观测环境比较好,北面是水库,南面是农田,四周没有阻挡观测的建(构)筑物。2观测场的综合防雷工程设计2.1观测场的防雷地网和独立接闪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