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大陆磁异常的西向漂移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向漂移是地磁场长期变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而西漂最显著的部分是非偶极子场部分.本文以1900-2000年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为依据,运用无线电科学中的"移动变形图案相关分析"方法对近百年来东亚大陆磁异常的漂移运动进行了分析,得到磁异常各分量漂移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最能代表地磁场西漂特征的Z分量异常近百年来平均西漂速度为0.07°/a,明显小于全球磁场西漂的平均速度0.2°/a.Z分量还显示出0.02°/a的缓慢北向漂移.详细分析还表明,东亚大陆磁异常的漂移分为3个阶段:1900-1930年为较快的西漂,平均速度为0.10°/a;1930-1980年为西北向漂移,平均西漂速度分量0.07°/a,北漂速度分量为0.04°/a;1980年后漂移几乎停止,并有转为东漂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讨论华南黑水─泉州地学断面的重磁解释。在解释中除应用常规的2.5维重磁异常反演外,还采用等密度线算法构制梯度层密度模型,用于分辨地壳密度细结构,以及计算自由地幔而深度用于分析上地幔密度的横向不均匀性。重磁模拟结果揭示了10km深度内的上地壳构造以及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的分布。提出华南造山带以低密度上地幔为特征,它可能与上地幔的改造有关;四川盆地具有较高的上地幔密度,为未经改造的原始地幔。扬子克拉通与华南造山带的分界线与上地幔密度的分界线一致。根据布格异常、地表岩石密度和地形资料的综合分析,圈定出反映内生成矿作用深部标志的密度倒转区,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黑水─泉州地学断面的重磁解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华南黑水─泉州地学断面的重磁解释。在解释中除应用常规的2.5维重磁异常反演外,还采用等密度线算法构制梯度层密度模型,用于分辨地壳密度细结构,以及计算自由地幔而深度用于分析上地幔密度的横向不均匀性。重磁模拟结果揭示了10km深度内的上地壳构造以及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的分布。提出华南造山带以低密度上地幔为特征,它可能与上地幔的改造有关;四川盆地具有较高的上地幔密度,为未经改造的原始地幔。扬子克拉通与华南造山带的分界线与上地幔密度的分界线一致。根据布格异常、地表岩石密度和地形资料的综合分析,圈定出反映内生成矿作用深部标志的密度倒转区,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地磁场的总变化分为三部分:偶极场自身变化,非偶极场自身变化及非偶极场磁斑区通过对核幔边界(CMB)层环形电流的调制来影响偶极场的变化. 本文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900~2000计算分析了地球不同深度地磁场分布及长期变化特征,且讨论了变化的可能机制. 可以推论,地磁场西漂和倒转不仅是非偶极场引起,同时与偶极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过去地磁场的观测结果[1]以及下地幔地震速度[2]的研究表明,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固体地幔中的温度异常驱动的[3]。尤其是,一块和对偶极子磁场所预计的磁通量具有相反符号的磁通量斑区出现在南非的下方。本世纪以来,由于被确认为是与底层地幔一特别热的部分相关联的磁通量排出过程,使这块斑区增强了,而且这块斑区正在向西漂移。在南美的下方也有一块同样的斑区。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目前地磁偶极矩的减小与上述斑区的增强和向南移动是直接相关的,并且认为地磁偶极矩的减小会偶然地导致地磁极性的反转。自白垩纪地磁平静期以来所发生的地磁极性反转的频率随时间几乎线性地增大,这可能是现在位于南非下方的那块热地幔斑区增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根据卫星磁异常(△X,△Y,△Z)的球冠谐和模型和地磁场的不谐模型,得到了卫星总强度磁异常(△F)的三维模型,计算出中国及邻近地区不同高度(h=0,100,200,300,400,500km)的卫星磁异常,绘制出相应高度的总强度磁异常分布图。讨论和分析了卫星总强度磁异常的分布特征,以及卫星磁异常随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用二维可压缩的MHD模型模拟研究了北半球背阳面磁层顶区的瞬时重联过程.结果表明,当行星际磁场(IMF)具有南向Bz分量和背太阳向Bx分量时,IMF与地磁场联接,磁层顶向外扩张,在等离子体幔区可形成流体旋涡,磁力线被扭曲,但不易形成磁涡旋;当IMF具有北向Bz分量时,不论Bx分量是背向太阳或指向太阳,都可发生瞬时重联,而且当IMFBx分量与地磁场Bx分量反向时,在等离子体幔区更易形成磁涡旋.这两种情况,在磁层顶边界层区都能产生多层的电流片.  相似文献   

8.
亚洲MAGSAT卫星磁异常图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20多万个MAGSAT卫星磁测数据,编绘亚洲卫星标量(△F)和矢量(△X,△y,△Z)磁异常图(20°s-60°N,50°E-160°E).为了提取岩石层卫星磁异常,首先对MAGSAT卫星数据进行了筛选,然后进行主磁场、磁层场、电离层场和感应场改正,并消除虚假测点.将卫星数据分成黎明组、黄昏组和联合组,分别绘制相应的卫星磁异常图.根据1°×1°的网点值,用计算机编绘亚洲卫星磁异常图.初步分析了卫星磁异常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单台Z/H法研究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兴信  鲁秀玲 《内陆地震》1994,8(4):333-338
利用陕西地磁台站的磁静日资料和单台Z/H磁测深法研究了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状况。多年和多台的平均结果为:陕西地区电磁感应比例尺度Cr1约900km,高于磁场梯度法测定的华北地区结果,但接近单台Z/H法测定的兰州地区值;Cr2为500km,和华北地区的结果接近;Ci-T曲线高于华北地区值;内外场之比|Q1|、|Q2|、|Q3|约为0.4,和全球平均结果一致;σ*-h1曲线显示在250km附近有一高电导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黄土与红色粘土记录的地磁极性界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由蓝田、陕县、洛川、西峰、平凉、兰州及靖远等剖面获得的古地磁研究结果.主要结论为:1.中国黄土剖面记录了Brunhes正极性带与Matuyama负极性带,Brunhes/Matuyama极性转换过程位于第8层黄土(L8).在段家坡黄土剖面该转换过程对应的地层厚度为0.375m,持续时间约6000a.转换过程由3次极性变化构成,每次经历的时间约为400a.2.Jaramillo正极性亚带(J)位于标志层L9至L15之间,大约S10-S13位置.3.Olduvai正极性亚带(O)对应的地层为S27-S334.Reunion正极性亚带(R)由两部分组成,在蓝田段家坡黄土剖面分别位于L36和S385.Matuyama负极性带与Gauss正极性带界限(M/Ga)位于黄土和红色粘土交界处,中国黄土的底界年龄为2.48Ma左右.黄土与红色粘土为整合接触关系.6.黄土下伏的红色粘土记录了Gauss正极性带,Gilbert负极性带和古地磁年表编号5(Epoch5).  相似文献   

11.
邢台震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前辉  张木生 《地震地质》1997,19(2):60-163
用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在邢台地震区作了4条观测剖面,资料解释结果表明探测区地壳上地幔的电性结构主要特征为:震源区复杂,周边区简单;发震深度复杂,非发震深度简单;震源区电性突变,显示隐伏高角度断裂;高导层代表10km和20km深度的滑脱面;地幔上隆可能意味着地幔物质向上运移。这些观测结果对于了解测区构造背景、发震构造和深浅构造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入流马赫数MA为0.1-0.4范围内,选取不同的入流,逐一考察在可压缩导电介质中磁场重联的类型随磁雷诺数Rm的变化.大量的数值结果表明:在不同入流驱动下,磁雷诺数(Rm)均有临界值存在,如果等离子体系统逐渐趋于稳定的单X线重联;若间歇性的次级撕裂产生了重复出现的磁结构,而且Ma越大产生间歇性次级撕裂的临界值越高,与MA之间基本上符合线性关系.此外还发现,当多重X线重联间歇性地出现时,有关物理量发生准周期性地振荡.  相似文献   

13.
张赤军  方剑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114-120
根据西藏与南亚地区重力大地水准面的分布,对其相应的场源作了分析.其中除分别来自地球表层的地质构造和深部的核幔起伏外,剩下的主要部分可能是由密度较小的地幔热柱所形成,地幔热柱中心位置处于东经82°和纬度0°附近,这和该处的热流密度异常位置十分吻合.所反演的热柱有关参数:上顶深100km,下底深2850km,半径100km,与周围地幔的密度差为30kg/m;另外,还讨论了在对流状态下该地幔热柱引起的动力效应,计算出对流速度和剪切力分别为4.8-48cm/a和11-110MPa,该力对我国岩石层应力场的构成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分析了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2005年,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6.818×1018J减少到6.594×1018J,减小了3.3%,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8.658×101J减小到.63×101J,减小了11.4%.分析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磁场能量的变化表明,地壳(A层)、上地幔(B层)、转换带(C层)、下地幔D′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在减小,但是下地幔"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却在快速增加.磁能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更清楚地显示出磁能增加和减小的分界面在r=3840km处.上述结果表明,地核和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在趋势性减小的同时,也在进行重新分配.进一步分析表明,下地幔D"层磁能快速增长,主要是由高阶磁多极子的增强引起的.在地磁场倒转前,偶极矩减小而多极性相对增强在能量分布上的表现就是磁能向下地幔底部(特别是D"层)集中.  相似文献   

15.
两种地幔对流模式下俯冲带的热结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准动力学计算方案,通过采用等效热源和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方法,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俯冲角度,而俯冲速度为8cm/a、年龄为100Ma的俯冲带在稳定俯冲状态的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俯冲带在接近670km间断面的最低温度可达到1100℃.全地幔对流模式热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670km间断面以下可存在最低温度达1000℃的低温区,相应于有0.7%-3.0%的P波低速异常存在.双层地幔对流模式表明,在670km间断面以上可有与周围地幔相差约400℃的水平舌状低温区存在,相应于0.5%-1.4%的P波低速异常.  相似文献   

16.
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形成时间及其动力学特征(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瑜  窦立荣 《地震地质》1997,19(2):90-192
郯庐断裂带在中国东北地区延伸,切过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后分为依兰-伊通、密山-敦化和四平-长春三条断裂。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内利用40Ar/39Ar法测得断层岩(云母石英片岩)中黑云母单矿物的年龄为(100±2.3)Ma。同时测得断裂带内辉绿岩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00±5.9)Ma,辉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05Ma。从依兰-伊通断裂错开中生代花岗岩体、古生界地层、白垩系泉头组的露头对比,以及断裂带内应变测量等获得区内断层的走滑距离为4km左右。断层切过下白垩统泉头组(122Ma,K-Ar法)并被上白垩统嫩江组所覆盖。这段走滑断层的活动对邻近盆地产生了影响,造成盆地中的反转构造。该走滑断层是在中国东部地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并与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及其引起的上地幔物质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许家窑泥河湾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许家窑泥河湾组两个平行剖面的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结果发现,在剖面的中下 部存在厚度约 10m(未见底)的巨厚负向极性带.根据正负极性带的相对位置及组合关系并 结合剖面附近相关层位火山豆的K-Ar绝对年龄值进行分析认为,该负向极性带应为松山反 向极性时带.此结果否认了作者关于在遗址剖面底部存在Blake反向极性偏移的结论.由此 推断,分布在许家窑一带的泥河湾组年代应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1982年3月印度、中国、菲律宾低纬地区9个地磁台的静日月均值资料。经分析对比后绘出了Sq(H),Sq(Z)变幅与离磁赤道距离的关系图。结果显示赤道电射流对Sq(Z)的影响可达500km,对Sq(H)的影响范围小于400km。这个结果与PARKINSON(1983)书中的论述基本一致。离磁赤道远达1000km的琼中台资料没受赤道电射流的影响,广州台资料则更不可能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岛8.1级大地震和地磁转换函数时间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伯舫 《地震学报》1998,20(2):217-219
关岛8.1级大地震和地磁转换函数时间变化的关系陈伯舫(中国香港香港大学物理系)主题词地磁转换函数地震感应磁效应关岛大地震1993年8月8日关岛地磁台(13.58°N,144.87°E)以南76km发生了MSZ=8.1大地震(图1),上述图1关岛地磁台...  相似文献   

20.
赵孟为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237-248
对鄂尔多斯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深入分析表明.最迟23Ma以来盆地发生了一期由于快速抬升剥蚀引起的冷却事件.盆地东部以95m/Ma的速率抬升,造成约2000m的剥蚀量;而盆地西部则以56m/Ma的速率抬升,导致了约1000m的剥蚀量.盆地东、西部的差异抬升剥蚀导致了盆地现今微微西倾的构造面貌.这一抬升剥蚀事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亚洲构造运动形式以挤压为主,转换为中新世以来以地壳增厚为主的结果.K-Ar年龄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分析表明,盆地在170-160Ma(中侏罗末)曾发生一期热事件,使古地温梯度达57℃/km,古热流值达96-109mw/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