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观测是地面观测的重要业务之一,是我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础.开展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有利于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水平、提高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是适应现代气象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在土壤水分、农田小气候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等方面自动化观测的现状、存在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增加观测内容、完善观测技术和加强移动观测等发展建议,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开展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应用,对综合气象观测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业务的运行研究基础和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示范网的规范业务应用,建立了陕西省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应用研究示范体系。该体系通过建立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探测系统、示范站建设、观测体系规范的构建等方式,完善了综合气象观测的内涵,扩展了现代气象探测业务的范畴。在陕西成功进行了业务化试验运行,取得了相关飞行和观测数据,表明了初步具备全国推广的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民用航空气象观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民用航空气象观测这一全球大气监测网中的重要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航空气象资料的特点及其在气象业务与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优势、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指出民用航空飞机观测这一常规大气探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气象部门和航空业的共同重视,航空气象资料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基本气象业务是相对于气象部门开展的气象服务和科技产业而言的气象业务,它主要包括大气探测业务、气象预报服务、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科研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是气象部门进行的主要业务工作。基本气象业务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气象部门生存、社会地位提高和自身发展。因此,加强基本气象业务建设及其管理始终是气象部门的生命线工程。一吉林省基本气象业务的现状(一)大气探测业务我省的大气探测业务主要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雷达测雨、气象卫星遥感和特种观测。1地面气象观测。我省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53…  相似文献   

5.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梁海河  孟昭林  张春晖  李雁 《气象》2011,37(10):1292-1300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为主线的监控业务设计思想,并奠定了监控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两级布设、三级应用"的分布结构,基于互联网和WebGIS技术,建立了一套实时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和分析系统,具备实时设备运行状态监控、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基础信息管理、运行统计评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文中介绍了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概况,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开展监控产品分析服务,定期评估装备运行效能和数据质量状况,使重要气象装备如天气雷达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为提高气象装备运行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业务和气象研究的基础资源,各种数据序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气象业务和气象研究的应用效果、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内蒙古气象局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气象观测资料信息量不断增长,资料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加工处理、信息服务和数据存储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必须进一步加强。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内蒙古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和资料观测、数据传输、统计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描述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加强县级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县级气象部门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刻认识并切实提高县级综合气象观测改革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设计并稳妥推进县级观测能力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浙江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总体要求、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较系统的思考与探讨,为浙江省气象观测体系改革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气象学、气候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自动气象站原理、气象电码手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以及地面气象业务相关的技术解答和问题补充等地面测报相关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全面、难易结合的气象观测理论、气象报告编发、计算机综合处理、装备技术保障系列题库,对促进全省地面气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引导广大地面气象观测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技能以及为气象测报业务人员提供较为系统完整的学习资料和提高我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竞赛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效率,完善业务流程,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根据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的要求,湖北省2011年成为承担地面气象观测报文及传输方式调整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经过前期部分台站试点工作后,国家级气象观测台站已全部进行了地面观测资料报文及传输方式的调整。其调整后业务工作正顺利开展。从业务调整后工作意义、部署及新数据文件格式、质量控制方法、修改后的业务软件功能来介绍湖北省在此次调整工作上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气象观测设备运行保障角度出发,基于各观测设备自身运行状态检测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气象观测元数据信息以及各级气象观测技术保障业务人员人工填报业务数据,研制了我国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同时制订了各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分类标准和显示标准,将设备运行状态分为正常、报警、故障和非观测4类状态,分别用绿色、橙色、蓝色和灰色标识.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该技术贴合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实际需求,设备运行状态判定真实率达100%,结果经实践证明科学合理有效,基于该方法开展的设备运行监控保障工作提高了观测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建立和推进,陕西大气监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观测系统初具规模,自动气象站、新一代雷达、酸雨、大气成份等观测网相继建成,随着业务种类的不断拓展,基层台站业务量不断增加,管理信息也不断增加。为实现综合观测业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全省气象台站基本信息、业务质量、百班申报、上岗证管理、  相似文献   

12.
姚燕  姜立鹏  祝婷  张涛  姚爽  张志森 《气象科学》2022,42(5):703-710
针对全球实时气象数据,重点研制面向全球大气再分析的观测资料前处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现大量实时文件快速解析分类的数据分拣技术,实现多类气象观测要素并行解码的信息提取技术,满足同化数据格式需求和实现分级分类有效存储的自定义模板统一编码技术。关键技术已于2019年6月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应用,为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业务提供着稳定的实时观测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论江西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西现有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并就江西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论述,认为江西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应按照中国气象局调整“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3类台站布局,构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的总体要求,坚持全面性、开放性、可行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根据一站多用、一站多能和一体化、集约化的原则,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全省各台站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形成一站多点、一站多能、满足多轨道业务需求的综合气象观测网。  相似文献   

14.
气象计量业务是为综合气象观测服务的。随着气候观测系统的建设以及综合观测业务的发展,各种新观测仪器和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观测仪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加快气象计量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海上船舶气象观测是全球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之一。开展海上船舶气象观测信息收集、传输、处理与应用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应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一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要求,分析了崇左市气象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与现代气象业务相适应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地面气象自动化实时监测需求,适应气象观测向集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北京观象台建设了代表未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发展的业务原型站,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当今成熟稳定的电子测量、数据传输和控制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准确性、易维护、易扩展等特点,支持地面气象数据对象字典协议格式,地面自动观测数据实时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ZigBee协调器,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通过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完成观测数据采集,从而实现地面自动观测数据的质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Ag MODOS是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系统软件,该软件有农气观测参数设置、观测数据编辑、观测数据应用服务等多种功能。该软件与农气观测规范相关技术规定有许多不一致之处,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制定了相关技术规定的说明,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对农业气象测报业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近十年来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的综合气象观测项目,系统总结了观测资料评估和质量控制技术、点苍山-洱海区域局地环流特征、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地气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特征、强降雨(雪)和大风等典型天气个例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观测资料在气象预测预报、数值模拟同化试验、机场飞机颠簸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未来的观测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翀  宋连春  吴可军  李雁  李巍  邵楠 《气象》2011,37(2):213-218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我国气象探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ASOM)的结构、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系统功能和特点,并结合我国气象探测设备监控与保障业务实际,探讨了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