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邑 《海洋信息》1994,(12):24-25
日本的海洋栽培渔业是从1963年开始的,以日本水产厅为主导进行海洋种苗的放流、增养殖渔业。在近20年中,由于水产养殖业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各种鱼类的种苗,使海洋栽培渔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期间,不仅海洋生物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有很大进步,而且在养殖种苗的稳定供给方面也已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栽培渔业是将人工生产的种苗放入自然界中,在自然环境下培养鱼类,从而达到再造资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厦门市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路线,文章通过对多年的渔业经济统计数据和本区域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和需求的综合分析,提出在厦门市建立多层次和多类型现代化海洋休闲渔业基地的发展设想。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呈现占比上升和增速加快的发展优势,但也表现出发展不稳定和体量小等不足;福建省休闲渔业发展增速缓慢且体量较小,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市海洋休闲渔业已具雏形,但开发层次较低和规模较小,亟须充分挖掘资源、地理和文化优势,以重点项目设计为抓手,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产品,培育多样化、复合化和本土化的新型海洋休闲渔业产业。  相似文献   

3.
烟台 发展休闲渔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由于世界海洋捕捞业的捕捞强度过大,海洋资源严重衰退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海洋渔业协定生效,限制了渔捞范围,我国的海洋渔业举步艰难,经济效益已呈下降趋势。在这种危机情况下,我国的海洋渔业除了搞好海洋水产增养殖及水产品深加工外,就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遏制渔业经济滑坡。休闲渔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是集渔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兴产业。休闲渔业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于欧州,近几年休闲渔业风靡世界各国,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美国,有关旅游组织统计休闲渔业是常规渔业效益的3倍,每年世界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威海市海岸线长近千千米,海洋与渔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海洋与渔业基地。近几年来,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给海洋渔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威海市成为受负面影响最大的地级市。以海洋捕捞为主导行业的海洋渔业经济承受着结构调整和转产转业的巨大压力,面临着较严峻的形势。据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海洋与渔业“二次创业”,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按照“改造传统产业,膨胀主导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的思路,围绕海洋渔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82年4月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6 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 次会议正式批准公约,这是我国海洋事业中的一件大事, 标志着我国的海洋渔业开始全面与国际接轨, 按照公约的规定享受合法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四、开发目标和战略 “九五”和2010年是我国实现“三步走”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实施“海上温州”战略的关键时期。温州市“九五”和2010年渔业发展目标是:“九五”末,水产品总产量达60万吨,总产值6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40万吨,海水养殖17万吨,淡水养殖3万吨,至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00万吨(其中海洋捕捞60万吨,海水养殖30万吨,淡水养殖10万吨)渔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因海洋与渔业灾害导致每年损失过百亿元人民币,海洋渔业灾害破坏力强,给整个海洋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我国急需建立海洋与渔业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政府在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与救助体系中作用巨大,文章主要从政府机构的视角探讨了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问题。分别从法律制度建设、保险体系构建、组织机构保障、约束激励机制和基础建设投入等方面阐述了政府机构应当采取的行动,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我国政府机构在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刍议南海渔业及渔业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复杂而多样的生境是孕育南海土类生物高度多样性的有利条件。南海海区与我国濒临的其它海区相比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占绝对优势,350万平方公里的复杂海城为繁杂的物种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栖身之地,温度、盐度及海流等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渔区。随着科技的发展,捕捞工具和功能也日新月异,传统的南海渔业区划已难以适应渔业现代化的需要。鉴于此,本文从海洋学、渔业捕捞以及海域管理方面综合分析,提出了新的渔业区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海洋与渔业发展面临着五年的过渡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步伐,增强其总体竞争实力,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强,对海洋与渔业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务之急,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以争取市场准入为重点,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在WTO的总体框架下,任何一个产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市场准入是一个基础和前提。当前,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关税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不断下降,而非关税措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于晓 《海洋信息》2011,(1):20-22
从部门职能角度出发,对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重点从搞好综合协调服务、提高海洋管理水平、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渔业、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渔业与埃尔—尼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尔-尼诺事件,不仅仅是海洋与气象的理论问题,而且已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经济问题。在渔业部门已将它作为渔业管理的参数之一。本文简略地介绍埃尔-尼诺与渔业关系;而且用中国南海西沙气象台32年的资料,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建立预报埃尔-尼诺方程。这种预报方法,便于渔业部门使用,也是一种补充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在1993年提前实现了“海上烟台”的奋斗目标之后,又提出了全面创建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他们以抓开发、高效、科技、管理为主攻主向,使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工程等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渔业经济,1995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8万吨,虽然比1994年同期只增长6%,但总产值却增长了34.5%,达到了10.9亿元。  相似文献   

13.
1 世界渔业、养殖生产现状 世界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养殖产量,自跨入50年代后,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增长。1950年为2100万吨,相隔40年后的1990年增至1.0亿吨,约增长5倍。 回顾最初的海洋捕捞渔业,日本、原苏联、中国、美国、智利及挪威等国增产幅度较大。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进入90年代近5年来,渔业和养殖产量得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生态渔业的几点思考宋修武(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厅长)生态渔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它是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建立起来的渔业生产结构,当今世界渔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及趋势是:第一,国际社会已把渔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江苏省重要沿海地区,连云港市一直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把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经济紧紧围绕省、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加大项目开发,渔业产值稳步增长;严格海洋执法,强化  相似文献   

16.
大洋渔业面临着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海洋渔业正处于危机之中。渔民面临的根本问题是自身的捕鱼能力和政府反作用力的政策,即使在渡过报酬递减点之后,这些政策也使越来越多的渔民和渔船进入商贸领域。在经过10多年购置大船,加大先进捕捞技术投资之后,渔民海洋捕捞几乎达到了极限。世界15个主要海洋渔场,除2个渔场外,所有渔  相似文献   

17.
《渔业法》颁布实施20年来,我国海洋和渔业法治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一法规体系尚存在多方面问题。文章从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立法、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立法、渔业保险立法、渔船管理立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配套法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和渔业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十一五"广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研究建立和完善数据中心、系统互联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无线网络、公众网站、政务内网等重点工程,提出广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洋捕捞业长足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海洋渔业强国。然而,囿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认识偏误的影响,从60年代就开始酝酿的远洋渔业,直到80年代中期才闯出了第一步。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世界上这项开发性事业不可低估的生力军。中国水产总公司和国内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50多家国有渔业公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近海渔业面临新的发展和挑战,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变革及邻国家海洋权益意识加强,赋与海洋捕捞业以更高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加强和完善相应发展。我国应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为渔业发展寻求更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