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空间数据引擎是实现空间数据高效访问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需求,针对海洋底质数据特点,构建了海洋底质空间数据库引擎,介绍了其数据模型和数据访问结构,并通过工程实践实现了系统功能,为海洋底质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海图表达航行环境不完备、多种有效信息不能有效集成等不足,提出利用实体数据模型构建航行指南信息数据库的方法。文中介绍了实体数据模型,提出了航行指南信息数据集成的组织方法,构建了航行信息数据模型,并开发了航海图文信息系统,实现了航行指南信息的管理查询和应用。实验表明,基于实体数据模型的航行指南信息组织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3.
刘美健 《海洋通报》2014,33(2):193-198
设计了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海洋环境数据平台,论述了其数据模型设计和功能设计,开发了基于Web Services平台原型系统。该平台以数据对象模型为核心,实现了海洋环境数据与用户业务逻辑的松散耦合,解决了传统数据库设计模式在面对具有时空动态变化特性的海洋环境数据存储与管理时出现的效率低、扩展性和通用性不足等问题,提高了海洋数据管理效率和共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和多维数据库技术,依据海洋环境数据的特征,建立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的时空多维数据模型,研究了海洋环境数据的时空分析方法。依据2003、2004和2006年多航次的现场调查和分析数据,完善了海洋环境时空多维数据模型,对长江口海域环境时空多维海量数据进行了加工处理与可视化分析,并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与发布,为岸滩蚀退的遏制和河口三角洲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长江河口时空数据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据模型或数据存储方式已经影响了长江河口的研究进展,对时空数据的组织建模研究,将有利于长江河口研究更好地面向动态过程.论文从时空数据模型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了长江河口研究数据的特点、内容,使用简单的方法构建了长江河口时空数据模型,并探讨了时空数据模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锐  白玲  马德涛  梁金  王晖 《海洋测绘》2008,28(6):56-59
空间数据引擎是实现空间数据库的核心。简要介绍了ESRI公司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 database engine),它能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集成在数据库中。进一步分析了空间数据的存储模式,并以人防工程为例构建了人防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最后对实现人防工程数据的入库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应用需求,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分布式技术,借鉴Epicentre数据模型提出了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作为统一数据模型的海洋地质调查数据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其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平台进行设计开发,初步实现了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集成共享,为海洋地质调查数据服务系统建设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海洋地质调查乃至整个地学领域,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勘查、研究成果数据内容的不断丰富、数据量不断积累,如何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如何应用大数据思维挖掘海量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和知识,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融合与共享、多源异构数据信息分析成为地学数据应用的新课题,也给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数据采集标准、数据模型、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库架构与功能设计到专题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问题关键,并结合实例做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洋环境数据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多数以文档数据集形式存在,这使得海洋环境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变得困难。针对当前海洋环境大数据存储方法不足和编程访问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编程的数据存储访问模型。该模型将文件数据模型结构信息映射到虚拟数据库中,提供基于SQL语法的访问接口,降低数据访问复杂度,提高软件编程效率。  相似文献   

10.
Argo海洋观测数据在预测海洋气象、预防全球气候灾害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为了方便用户获取和使用Argo浮标信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数据查询、管理、提取等功能的Argo光盘数据库共享系统,采用了轻量级嵌入式数据库SQLite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用户无需安装任何控件即可运行.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可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库访问接口工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空间数据库接口现状和空间数据库相关的理论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的存储机制、索引方法、查询和接口设计标准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以Access、SQL Server等商用关系数据库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了一种空间数据库接口程序。采用VC++6.0高级语言设计和实现了数据库接口试验系统,并以几种流行的空间数据文件格式数据为例,实现了其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取、索引建立、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联合查询等接口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对于海洋游植物生态系统动力学中的监测与调查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对浮游植物的采样站位的时空选择、采样方式、样品分析、数据同化和数据库形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建议在最小化、完整化和标准化的原则下进行近海浮游植物生态系统动力学的策略分析及采样设计,为更好地进行中国海域浮游植物的调查和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近几年海底资料信息化的发展概况,在全面分析海底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以及空间数据引擎SDE,对海底数据的存储组织结构、分布集中式数据库体系、归一化空问库技术以及海底元数据管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海底综合数据的整合方法,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和表达,统一组织管理这些海底数据资源。同时,应用该海底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建设以渤海工程地质数据为主的渤海范围内的海底综合数据库,实现了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领域的海量海底数据的整合,满足渤海油田工程地质环境探测和海洋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海洋地球物理数据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海洋地球物理元数据、基础数据库和空间数据仓库等几个方面对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库进行设计,并基于C/S和B/S架构开发了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经应用实践,该系统能够实现海洋地球物理数据的高效化管理和便捷化共享,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满足海洋调查、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海洋数据的应用和共享,有力支撑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文章通过构建海洋综合数据库和数据分类,采用Solr技术实现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多源、异构和海量数据搜索。研究结果表明:Solr是专业、高效和开源的搜索引擎,基于海洋综合数据库平台,可实现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基础搜索、业务数据搜索、搜索定制和搜索展现,具有搜索字段更加丰富、搜索速度更快、搜索结果更加准确和搜索结果展现形式更加多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MAPX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挂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库是 GIS的基础 ,而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挂接则是 GIS的要点。本文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例 ,阐述了基于 GIS的海洋地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组织方法 ,包括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数据分类、分层方案 ,命名及编码规则。在此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在 VisualBasic环境下运用 MAPX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挂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海域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海域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将成为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对海域使用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的模式,在原有海域使用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信息和水深信息的管理,将海域使用数据的空间分类体系和相互影响关系与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空间层次上对海域使用进行重新的归类和补充,建立海域使用空间相互影响关系表,分析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组成,设计了宗海时空数据库结构。按照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采用ESRI MapObjects的GIS图形软件包进行了开发试验,实现了海域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层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分析航海图书编辑设计和海图生产流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航海图书编辑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数据库建设,设计了基于ArcEngine的资料可视化分析和示意图制作,实现了海图生产流程的电子审批与管理,归纳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为例,概述了利用地理信息工具平台MAPINFO建设渤海信息管理系统区域地质空间数据库的方法,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以及利用MAPINFO和VERTICAL MAPPER绘制水深等值线图、剖面图、3D图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