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华  白钰  王铁群 《黑龙江气象》2020,37(1):33-33,36
1公众气象服务的意义近年来公众气象服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满足公众需求,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从原来日常的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常规类预报逐渐增加了各类天气预警、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重污染天气预报以及重大天气专报、天气热点评论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敦煌地区沙尘天气过程进行预报,构造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尝试组合多种预报因子,选取最优预报因子。通过叠套方法进行预报消空,减小冗余的晴好天气样本。使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提供的函数建立沙尘天气预报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获得模式层最佳平滑参数,来优化概率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使概率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和网络性能得到提升。以此进行的沙尘天气预报效果较好,准确率达57%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我省新一代天气预报流程系统的开发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提出了一种以MICAPS二次开发为主线,以数值预报的分析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平台,以提高重大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为重点,综合多种预报的技术和手段来制作并发布天气预报的新流程系统。  相似文献   

4.
冯晋勤  黄爱玉  张治洋  王新强 《气象》2012,38(2):197-203
利用2003—2008年福建龙岩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对闽西南历史冰雹及闽西雷雨大风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历史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对应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判别指标。利用判别方程、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和探空资料联合开展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方法研究:首先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冰雹天气的判别方程,主要用于冰雹天气的判断,再利用雷雨大风的判别指标对雷雨大风和强雷暴天气进行第二次判别。通过历史过程的回报和2009年的试报表明:该系统对闽西南冰雹天气预报准确率较高,雷雨大风准确率次之。同时,利用风暴单体识别与跟踪的预测方法对冰雹预报结果和实况进行统计,表明风暴单体识别和跟踪算法(SCIT)预报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风暴未来移速移向的预报。  相似文献   

5.
范远荣 《气象》1979,5(9):17-20
10—15天以上的天气预报,通常称为长期天气预报。国内外发布长期天气预报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但到目前为止,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一些预报经验和统计方法,预报准确率很低。为什么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至今仍然很低呢?问题的关键是对长期天气过程的规律认识不够。短期预报自1950年以来由经验方  相似文献   

6.
用卡尔曼滤波制作河南省冬春季沙尘天气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梁钰  布亚林  贺哲  朱业玉 《气象》2006,32(1):62-67
在分析河南省冬春季沙尘天气气候特征的基础上,筛选出T213数值预报产品中与风速和能见度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分站建立了河南省冬、春季的风速和能见度短期预报方程,并利用相应的沙尘天气分级量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河南省冬、春季沙尘天气的短期分站、分级预报。业务运行时,又增加了两条判别指标进行后处理,有效地消除了液滴对能见度预报的影响,提高了沙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ECMWF细网格模式2 m温度预报产品,使用三次多项式差值方法内插到站点,并用中短期天气预报检验方法,对南疆西部12个国家站与15个区域自动站共27个站的最高、最低气温未来24 h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CMWF细网格模式2 m温度预报产品对南疆西部非山区站未来24 h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能力较好,对山区站未来24 h预报效果差;对南疆西部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效果随季节变化,夏季预报准确率高于冬季,秋季预报准确率最低;模式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在降雪、高温天气时较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降雨时较高,在高温过程中较低;模式对于降雨、降雪、大风/沙尘等天气最高气温预报偏低,高温事件中最高气温预报偏高。最低气温预报在降雨、高温天气中偏高,降雪时偏低,大风/沙尘天气最低气温预报偏东地区偏高、偏北地区偏低。降雪、高温天气预报相对降雨、大风/沙尘天气预报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认真学习和领会2004年全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精神的基础上。应用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方法,阐述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必须把天气预报工作放在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基础能力和预报员能力建设。并围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这个按心,对各级气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预报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社会活动常常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目前公认,设在英国雷顶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所发布的5-6天的天气预报,已达到同1970年前后的2天预报一样的准确水平.现在美国的5天预报的准确率同1970年前后的2天预报一样.冬季雨雪和气温的6-10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0%和66%,比过去高多了. 为了向关心天气的4亿欧洲人提供最佳的“中期”(3-10天)天气预报,19个欧洲国家于1975年共同建立了ECMWF.ECMWF在1979年开始工作,不久就提供  相似文献   

10.
数值预报是提高日常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最有效手段和技术,本系统能帮助预报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关心的天气系统确立正确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以往都是把灾害性天气和日常天气捆在一起,以固定发布时间和固定预报时段对公众发布预报的.这种定时预报,对日常天气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是预报某日的天气;而对灾害性天气来说却不尽然,因为某种灾害性天气的致害程度在于它的强度和持久程度.由于灾害性天  相似文献   

12.
数值预报是提高日常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最有效手段和技术,本系统能帮助预报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关心的天气系统确立正确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我部研制开发的"中期天气跟踪预报系统"的主要做法和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经过近几年来在日常制作中、短期天气预报和执行重大任务气象保障中的应用,该系统在制作3~7天内的天气跟踪预报方法可行,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矫梅燕 《气象》2007,33(11):3-8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业务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作者从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着眼,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精细化的预报技术体系,将数值预报模式、天气学预报方法、动力诊断和统计释用及基于卫星和雷达等现代探测技术的短时临近预警技术相结合的预报技术路线;提出了有利于精细化预报的业务体系,即发展以定量降水预报、台风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为重点的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指出专家型预报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预报业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5,(7):6-8
我局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指针,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放手发动群众,人人动手,广开思路,建立了基本资料和基本预报图表,并对原有预报工具进行总结和改进,学习并研究新的预报方法,从而使我局1974年总预报准确率、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均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为革命不断取得“管天”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天气预报实践表明,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500hpa天气形势预告具有较强的预告能力,自1982年8月引进ECMWF数值预告产品以来,区气象台中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目前,区气象台短期天气形势预报很大程度依赖着ECMWF500hpa天气形势预告.而天气要素预报又基于天气形势预报,因此ECMWF500hpa预告的偏差直接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1983年初,区气象台短期室  相似文献   

17.
基于T213集合预报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及温度预报应用试验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夏凡  陈静 《气象》2012,38(12):1492-1501
本文基于中国T213集合预报系统资料,借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数学处理方案,在分析T213模式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T213集合预报系统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数学处理方法,建立了适合T213集合预报模式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2008年1月极端低温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和评估检验,分析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生成方法对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确定了利用T213集合预报系统所有预报成员生成的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计算极端天气预报指数;(2)利用TS评分确定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发布极端低温预警信号的阈值为-0.3并进行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极端低温天气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可提前3-5天发出极端低温预警信号。利用相对作用特征曲线对极端天气预报指数识别极端天气的技巧进行评估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T213集合预报生成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极端低温的预报存在正的识别技巧,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识别技巧逐渐降低。(3)评估不同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对极端天气预报指数识别极端低温天气技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的模式数据误差一致性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灾害性天气的总结是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有效途径,而决策气象服务是围绕天气变化进行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服务,是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天气预报预测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和增强,决策气象服务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对2018年全国灾害性天气特征和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业务实际和未来发展,探讨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旨在建立灾害性天气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内在联系,增强业务人员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知和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深度理解,以预报发展推动服务水平提升,以服务需求促进预报技术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的决策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9.
BP神经网络在长期天气过程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误差反传前向网络(简称BP网络)方法,以日、月相概率作为输入因子,建立长期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业务预报试验效果比较理想,对较大降水和升(降)温过程均有一定预报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单纯运用日、月相概率预报长期天气过程的方法,BP神经网络方法具有预报较客观、准确率较高等特点,在目前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数值预报模式尚不能用于实际业务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WEATHEAROFFICE(CA-NADAINAWEATHER)加拿大天气。这是由加拿大环境部主办的天气网站。网站分为加拿大天气、美国天气和世界天气三大版块,每个版块都包括该地区中大多数城市的天气预报、天气图形图表等多种信息。此外,该网站还设立了公众天气警报、天气产品商店(Weatherstore)等栏目。公众天气警报提供详实的灾害性天气的追踪实况观测和预报信息,同时提供付费的电话预报服务。“天气商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栏目,它包括广告服务、常规天气产品、专业转项预报、气候服务、水文服务、冰况分析服务、电话咨询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