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桂林  吴道鹏  唐忠 《云南地质》2014,(1):45+47-50
宝丰寺铜多金属矿矿区位于丽江台缘褶皱带的南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点特征及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极好的成矿远景,具备在该区寻找斑岩型及相关的矽卡岩型、热液改造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测量,对查哈西里地区Au、Cu等1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元素富集程度、分异程度、叠加强度,发现Au、Cu、Ni、Cr、Co在研究区内有富集成矿的可能,是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区内为构造蚀变岩型Au-Cu多金属矿床及热液蚀变型Cu-Ni多金属矿床.优选出4处成矿远景区,即科德日特-巴嘎哈尔散金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查干热格沟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乌兰可镍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和马尼特沟南铁镍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哈德营子铜-银多金属矿矿区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该区火山活动十分强烈,而且具有脉动性、复合性,特别是在黄岗梁-乌兰浩特大断裂与脑德木-水泉大断裂交汇部位附近,放射状火山构造与EW向断裂系统的多次叠加复合,形成良好的导矿构造及容矿构造;该区1:20万金属量异常、1:10万原生晕异常、1:5万分散流异常与现有地质矿化信息吻合性好,其地质特征与该成矿带其它大中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极为相似,具有寻找次火山岩型大中型铜-银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西昆仑基础地质、矿产评价工作程度的逐步提高,对该区地质背景及矿化信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对该区成矿区带地划分具备了条件。为了充分了解西昆仑找矿潜力,为下步矿产调查做准备,需要对该区成矿区带进行系统研究。和田华勘矿业公司从2012年开始,在西昆仑东段于田、民丰等县4万多km2的范围内持续做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且选择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化信息较多区段做矿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认真研读前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资料、西昆仑东部1∶5万航磁测量成果资料、区域地质专著及早期的矿产调查资料等,对西昆仑成矿区带进行了划分,在西昆仑划分出了8条成矿区带,每个成矿带与构造带有一定关系,且各具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5.
魏本赞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地质论评》2019,65(Z1):247-248
正红海地区位处新疆东天山成矿带卡拉塔格中西部,前人在该区已开展区域地质、物化探测量、多金属矿产勘查,以及针对多金属矿床的专题研究(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发现了较多的铜、金、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矿点。但针对成矿有利地质体的蚀变研究较少。红海地区地表基岩裸露,植被分布极少,地形起伏小,围岩蚀变强烈发育,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开展成矿有利地质体的地面波谱特征研究,揭示成矿地质  相似文献   

6.
李小永  赵英福 《吉林地质》2013,(4):59-63,68
黄河吐西铜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笔者参与了该矿区的矿产普查工作,初步掌握了该矿区的地质及物化探特征,并发现有数条规模较大的矿化蚀变带及铜矿体,认为该区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滇东南南部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锡、钨、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寒武统、下二叠统和中三叠统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中,空间上多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较大的花岗岩体分布。在近年矿产勘查中区内已发现锡钨等金属矿床53处。在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锡钨等金属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个旧卡房铜锡矿床、麻花坪南秧田钨矿床、蒙自白牛厂铅锌银矿床和小锡板锑矿床4个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利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信息,将具有一定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的地区划为5个成矿远景区:个旧锡、钨、铜成矿远景区,薄竹山—白牛厂钨、铅、锌、银成矿远景区,老君山—麻栗坡钨、锡成矿远景区,砚山铜、铅、锌成矿远景区和西畴锑成矿远景区;预测了锡金属远景储量达133万t,钨(WO3)远景储量达112万t,铅锌矿金属远景储量达942万t,铜金属远景金属储量达326万t,锑金属远景金属储量达30万t。结果表明,该成矿带锡钨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区行政区划隶属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安多县。其位于班公湖一怒江成矿带南侧,已有的勘查与科研工作均显示,其两侧分布着众多的金属矿床。本文借助收集的有关矿产调查的部分资料,研究班戈县找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为该区矿产地质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2000年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新疆白干湖地区发现了大型钨矿床,2006-2008年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在该区开展了1/5万矿产远景调查,笔者参考已取得的各类地质资料对本区的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成矿预测区划分,并对预测区的地、物、化、遥等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该区钨、金等矿产的找矿方向和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恰县吾合沙鲁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该区及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20余处,具有良好的铜、铅、锌矿找矿前景。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测量,对吾合沙鲁地区Cu、Pb、Zn、Ag等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元素分异程度、富集程度、叠加强度,发现Cu、Pb、Zn、Ag、Sb、Sn、Sr、W在研究区内有富集成矿的可能,是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15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优选出3处找矿远景区,即吾合沙鲁铜、银、铅、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硝尔布拉克套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和阿克套铜、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陕西商洛马角寺钼矿位于小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矿区出露元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区内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本区圈出Mo、Pb、Zn等元素异常,指示有多金属找矿前景。在区内开展1∶10 000土壤测量工作,并对取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Mo、(Au)为成矿元素,Ag、Pb、Zn等为指示元素;同时,在区内再次圈出Mo、Ag、Pb、Zn等元素异常,异常再现性较好。运用1∶2 000地球化学剖面对土壤异常进行查证,发现一条含钼矿化构造带(Q1),从中圈出Mo矿体多条。综合研究1∶10 000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仍有Mo、(Au)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1:2.5万沟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圈定出以Ag、Cu、Pb、Zn、Mo为主的综合异常4处.经异常查证,圈出9条矿化带,21条矿(化)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通过进一步异常查证,在AS1、AS2异常中Ⅶ、Ⅷ和Ⅸ号矿带内圈出银、银铅锌以及银金砷异常高值段,展示出了异常区具较好的银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AS3异常内的Ⅳ号含矿花岗斑岩体深部发现多条铜多金属矿(化)体,且发育较强的围岩蚀变,显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AS4异常内Ⅰ-Ⅲ号金矿化带具较好的金多金属矿找矿潜力.本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发育,且已发现了较好的银多金属矿找矿信息,充分展示出本区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乌苏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认为寻找铁、钒、钛、金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的成矿类型是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和与玛尼吐组火山岩有关的铁、钒、钛多金属矿,进而划分出4个成矿远景区,即乌鲁喀马河、希里尼河金成矿远景区和碧洲镇、库依希罕河铁、钒、钛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禾尚田矿区1∶1万土壤测量成果,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对禾尚田钨锡多金属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成矿元素具高背景、高浓集的特征,含量与地层具相关性,空间上具温度梯度分带;(2)成矿元素异常具分异与叠加特征,矿区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制,为多期次成矿;(3)成矿元素异常具找矿指示意义,据此可在区域与深部获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5.
大黄花铜多金属矿区位于赤峰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南部.通过化探扫面及化探剖面测制工作,对Cu、Au、Ag、W、Sb、Bi、Zn、Mo、Pb、As等元素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了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特征.根据地球化学异常分类的一般原则,圈定出了7个综合异常,其中乙1类异常2个,乙2类异常2个,乙3类异常3个.通过对大黄花地区铜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与异常查证,为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的矿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牙克石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坡得尔布干断裂的南东侧,隶属于兴-蒙成矿带,已发现钼多金属矿床(点)20余处,显示了较好的成矿条件及巨大的找矿潜力. 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的对比分析,划分了钼多金属矿床的类型,分析了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方向. 研究认为区域钼多金属矿床主要有斑岩型、岩浆热液型、云英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夕卡岩型、细脉浸染裂隙充填型,成矿多与花岗(斑)岩体及断裂构造有关,成矿过程与华北板块与蒙古地块的陆-陆碰撞和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有关,是多个板块运动联合作用的产物. 研究区内铅锌银钼矿的发现,体现了化探工作找矿的有效性. 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矿产勘查工作,应充分考虑成矿地质背景和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吻合程度,利用地质、物探、化探、GIS技术精准预测远景区及靶区,以期寻找中生代斑岩型和热液脉型钼多金属矿床,兼顾晚古生代斑岩型钼矿.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新疆东昆仑地区早古生代铜镍矿和早中生代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背景,采用“找矿发现-规律总结-新区发现”工作技术方法,在新疆若羌县阿确墩地区开展了1:5万红土岭等四幅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及主要成果为: ①查明研究区内吐特卡—红土岭一带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具有镁铁—超镁铁质岩的特征,是早泥盆世早期裂解环境下亏损地幔与岩石圈地幔共同作用的产物,而非原定的“蛇绿岩残片”; ②首次在研究区内的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中新发现退变质榴闪岩,呈透镜状产出于片麻岩中,获得的两组变质年龄与东昆仑已报道的榴辉岩、榴闪岩等高压变质岩石的高压变质年龄(450~430 Ma)和退变质作用时代(420~405 Ma)相接近,暗示了东昆仑早古生代存在规模巨大(大于1 000 km)的高压变质岩带,对探讨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③通过1:5万化探综合异常查证,新发现金、铜镍等6处矿(化)点,其中以玉古萨依铜镍矿化点和豹子沟金矿点最具找矿潜力; ④在系统总结研究区含矿层位、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划分了2个成矿远景区,圈定2个找矿靶区,并对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北麓发现的特大型隐伏斑岩钼矿床。通过梳理该矿床从发现到突破近30年的找矿历程,研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与矿床相关的元素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原生异常特征,总结了该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该矿床的找矿实践又一次证明了斑岩型钼矿化探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无论是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还是1∶1万土壤测量或钻孔岩石测量等方法,均能揭示斑岩型钼矿的指示元素,并具有良好的找矿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郝玉军 《地质与勘探》2017,53(6):1105-1114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湘西茶庵铺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元素含量特征、变异系数等分析探讨了元素的成矿可能性,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了多种元素组合,进而圈定了19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AS10异常区经初步查证发现了3条较大规模的金多金属矿体。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分析,确定了沃溪式金多金属矿和沉积型钼钒多金属矿为主要矿产预测类型,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在湘西地区有较好的金多金属矿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西南“三江”格咱岛弧斑岩成矿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李文昌  余海军  尹光候 《岩石学报》2013,29(4):1129-1144
西南“三江”格咱岛弧是“三江”古特提斯演化形成的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该单元从晚三叠世洋壳俯冲、洋盆关闭转入碰撞及走滑剪切阶段都产生酸性岩体,形成斑岩Cu-Mo-Au矿床,并构成独立的成矿系统.笔者将格咱岛弧成矿作用以三大岩浆活动期次为基础划分为三套成矿系统,即印支期斑岩Cu多金属成矿系统、燕山期斑岩Mo-Cu多金属成矿系统和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Au-Mo-Cu多金属成矿系统.本文从成矿时间、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系统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详细总结论述了格咱岛弧的三套斑岩成矿系统.同一地区三大成矿系统反映三次地质构造事件,这种构造演化的连续性和成矿对应性使得该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