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生长、琼胶产量和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中用盐度为21和33的两种水体培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4个星期,测定了江蓠的生长率,并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琼胶的产量和组成情况。结果显示,江蓠在盐度为21的水体中生长较好,其日平均生长率比高盐度(33)组的高约58%;在盐度为33下的琼胶产量较高,平均可达藻体干重的31%,琼胶组成中以冷水提取物和40%的乙醇提取物产量最高,分别占琼胶总产量的20%以上,盐度对琼胶的组成有影响,在21的盐度下,高温高压提取物和60%的乙醇提取物产量高于同等条件下盐度为33的江蓠,而其冷水提取物产量则较低。  相似文献   

2.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和细基江蓠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随着我国南方九孔鲍养殖业的发展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的人工栽培在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蓬勃兴起 ;为此作者于1999年元月在广东、海南、广西采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和细基江蓠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 ,应用HPLC、原子吸收等分析手段 ,测定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粗纤维、灰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 ,并与其他几种大型藻类比较 ,综合评价细基江蓠和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营养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3.
中国江蓠属红藻所含琼胶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分级法和(13)~C-NMR研究了从中国产江蓠属红藻(真江蓠、细基江蓠、芋根江蓠和凤尾菜)提取的6份琼胶多糖的结构特征。这些琼胶主要由用0.5mol/L和1.0mol/LNaCl从DEAE-Sephadex A 50层析柱洗脱下的带电荷的琼胶糖分子组成。6.0mol/L尿素级分是带低电荷密度的琼胶糖分子。各级分总得率达80%或以上。(13)~C-NMR谱图表明各种江蓠琼胶的主要级分基本上由琼胶糖结构构成,但有的级分中琼胶糖含微量6-SO_4-L-半乳糖,真江蓠和细基江蓠的琼胶糖含有6-OCH_3-D-半乳糖,而凤尾菜琼胶中则主要含有2-OCH_3-3,6-内醚-L-半乳糖。真江蓠和凤尾菜的个别级分的琼胶酶降解产物与(13)~C-NMR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2011~2013年间对粤东地区进行了20余次野外大型海藻资源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利用形态特征,对部分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标本中包含江蓠属5个种及变种,即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 Harvey、异枝江蓠G.bailinae Chang et Xia、细基江蓠G.tenuistipitata Chang et Xia、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长喙江蓠G.longirostris Zhang et Wang。它们的主要鉴定特征分别为:芋根江蓠的分枝基部明显缢缩;异枝江蓠的藻体暗绿色,初级分枝围绕主轴互生、偏生或叉分;细基江蓠的藻体主轴基部纤细,分枝简单;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藻体纤细,分枝繁多;长喙江蓠的囊果具有明显的长喙状突起。其中,芋根江蓠和异枝江蓠在粤东地区属首次报道,文章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粤东江蓠属的物种多样性,为粤东地区江蓠属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龙须菜配子体进行诱变处理,并筛选出色素突变体。又以真江蓠、细基江篱繁枝变型、龙须菜及其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藻胞蛋白的提取、纯化及藻胆蛋白光谱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蓠属三个物种藻胆蛋白的含量有明显差异,龙须菜的野生型藻体与突变体之间藻胆蛋白含量的差异比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江蓠属三个物种中藻胆蛋白的吸收光谱中以藻红蛋白(PE)变化最大:细基江蓠繁枝变型PE的吸收光谱有二峰一肩,属Ⅰ型R-PE,而真江蓠和龙须菜的PE的吸收光谱有三个峰,属Ⅱ型R-PE:龙须菜的不同突变型藻体的吸收光谱也有Ⅰ型和Ⅱ型R-PE之分。不同物种藻蓝蛋白也有R-PC和C-PC的差异,异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及三种藻胆蛋白的荧光发射光谱也略有变化。并以光合进化的观点分析了本文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的RAPD和ITS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各12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DNA分析,对比多态位点比例、平均杂合度以及遗传距离,并构建UPGMA聚类图;通过PCR扩增出核糖体RNA基因(rDNA)转录间隔区(ITS),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和核苷酸变异研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杂合度和多态位点比例均高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实验中8条随机引物扩增出特异的RAPD带,可用做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的分子鉴定标记;ITS序列在这两种海藻中变异极小;RAPD和ITS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基江蓠及其繁枝变种均聚集为一枝,与同属不同种的龙须菜和真江蓠分开,提示细基江蓠和及其繁枝变种为同一个种,从而在DNA水平上支持了传统形态分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是海南岛当地居民的主要栽培种。本文报道了用切枝培养的方法、研究这种江蓠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生长适温为15—30℃,最适为22.5℃。文章对这种江蓠的耐高温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营养盐浓度变化对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te-nuistipitata var. liui)的生长、生化组成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盐浓度变动对2种江蓠的生长、藻体藻红素、叶绿素a、总碳、总氮含量、硝酸还原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有所不同。菊花江蓠生长在中等浓度(45μmol/L)的营养盐条件下最佳,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生长反应则依前期环境中营养盐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上看,当营养盐浓度由3μmol/L变动为45和150μmol/L时,2种江蓠藻体藻红素、叶绿素a、总碳和总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而当营养盐浓度由45和150μmol/L变动为3μmol/L时,2种江蓠藻体的上述指标则有所下降。营养盐浓度45和150μmol/L的相互变动对2种江蓠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影响不大。随着无机氮浓度的逐渐增加,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当营养盐浓度由3μmol/L向150μmol/L变动时,2种江蓠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下降;而营养盐浓度由150μmol/L向3μmol/L变动时,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有所增强。综合比较表明,细基江蓠繁枝变型更容易受环境中营养盐浓度变动的影响,对环境中营养盐浓度变动的适应能力可能要低于菊花江蓠。  相似文献   

9.
江蓠属海藻分布广,数量多,藻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采集和人工养殖。由于碱处理法研究成功,提高了江蓠琼胶的凝固性,江蓠已成为制造琼胶的良好原料,我国相继建立了产品质量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的江蓠琼胶工业,使我国琼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Whyte等估计,1980年世界用作琼胶的海藻大约有39000吨干品,其中60%是江蓠,35%是石花菜:5%是鸡毛菜。这表明目前江蓠已超过石花菜。成为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属海藻的种类相当多,世界上约有一百多种,根据张峻甫和夏邦美1976年的报道,我国共有21种。种类不同的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即使种类相同也可能由于生长地区、环境和采集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研究这些变化情况的学者较多。但对我国不同种类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除很少数种类外,尚未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测定了我国10种江蓠属海藻的琼胶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和融点等主要物理性质,同时分析了它们的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和半乳糖的含量,并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中详述细基江篱繁枝变型与刀额新对虾、中型新对虾、锯缘青蟹在鱼塘中混养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藻虾混养构成海洋动植物互为有利的生态系,充分利用养殖水域,达到坛产坛收的目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是鱼塘养殖的优良品种,从试验结果可推断出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7~30℃、17~29‰,它的最适生长水层是:1~4月为20~50厘米,5~6月50~80厘米、7~8月70~80厘米、9月35~70厘米、10~12月20~70厘米。文内还讨论藻虾混养的生态环境和共生关系、江篱的生长规律与藻种移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蓠一名早在我国古代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其后,各个时代的本草和某些沿海地方的县志或府志上也都有江蓠的形态、习性、产地、异名和利用等记述。虽然,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实践对江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长时期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工厂先后进行了利用江蓠制造琼胶的实验并已投入生产。 江蓠是一种海产的红藻,以前国外一直是用做以石花菜制造琼胶的配料,不能单独制造琼胶。近三十年来,美国(东部)、淚大利亚、南非1)等地都已单独用当地盛产的江蓠制造琼胶,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琼胶工业;其他如印度、马来西亚、非律宾和智利等国也相继研究并进行了小型生产。 我国的琼胶工业一向是用石花菜作原料,但由于石花菜藻体生长缓慢,且生长在潮下带深水处。养殖和采集都较困难,产量有限;而江蓠的藻体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人工养殖,退潮时也便于采集。我国广东省的琼胶工厂即用江蓠作为制造琼胶的原料,但因国产原料不足,外贸部门不得不从国外(葡萄牙)进口。因此,当前大规模地开展江蓠养殖是解决原料问题的关键,但我国沿岸自然生长的江蓠属种类繁多,种与种间琼胶质量都有所不同,而且还有一些与江蓠属外形相似而不含琼胶的其他属海藻也不易鉴別,这就给江蓠养殖业的大规模开展和琼胶工厂的收购原料带来了困难。过去就曾发生过把广东沿岸产的某种亚热带江蓠类移往北方养殖导致失败的事例;广东省有一琼胶工厂曾在收购的江蓠中包括了大量其他属的种类,致使制成的琼胶产品质量低劣;山东省也有一琼胶工厂曾误将褐藻门的硬球毛藻[Sphaerotrichia firma(Gep)A.D. Zinova]当作江蓠收购,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本文试图明确我国产的江蓠属种类、产地和种类间的区别,以便对进行江蓠琼胶实验的科学研究部门和生产单位在选择实验材料、选种养殖或收购原料时有所参考;同时,我们还试图对这一变异幅度大、种类间存在问题多的被认为是高度的多形复合类群的江蓠属通过研究探索一些江蓠属分关学上的问题。 本文研究用的江蓠属标本2)共1090号,包括少量国外江蓠标本(详见本文有关种类的讨论)腊叶标本达七千余张及相应的液浸标本;全部切面图除另有注明者外,都是以液浸标本用冰冻切片机制成切片,再以描绘器画成。尽管标本数量较大,采集地区遍及南北,但由于我国海岸线很长,采集地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的标本中还有少量缺少生殖器官或疑难待决的标本,再加以我们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认识还有待于深化,今后还需要继续深入调査研究,以便随时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12.
江蓠单养混养比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从华南引入到浙江并经自然越冬后正常生长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作为试验材料,进行江蓠与水产动物单养混养效果对比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混养江篱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具有极明显的增氧效果,保持水体pH值相对稳定。同时,可以提高混养动物的成活率与生长率,最终使养动物增产增由,又提高了江篱的产量,而对江篱的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与益生菌净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和室外排水沟实验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la tenuistipitatavar.liui与益生菌(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和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irmis24h内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的协同净化作用。室内实验显示益生菌和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灭菌后的养殖废水有净化作用,净化效果表现为:混合组(江蓠 益生菌)>江蓠组>益生菌组>对照组;室外排水沟实验中江蓠组与混合组都显示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有明显作用,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除TN外)差异不显著(p>0.05),而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并不能否定江蓠与益生菌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可能与排水沟水体的异养细菌数高(检出数为104—105CFU.ml-1)有关。  相似文献   

14.
琼胶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璐  李智恩 《海洋科学》1999,23(4):34-37
近年来有关琼胶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本国琼胶原料藻的养殖条件和新开发海藻品系提高琼胶产量、质量的研究,其中重点研究琼胶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另一个就是琼胶及其分级产品琼胶糖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琼胶原料藻的开发和琼胶产量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1.1红藻资源的开发生产琼胶的原料过去一直是以石花菜为主,现墨西哥等国的主要琼胶生产原料依旧是石花菜。后来,发现碱处理可大大改善江蓠琼胶的性能,尤其是石花菜资源被过度开采以及江蓠大面积养殖获得成功之后,江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琼胶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5.
江蓠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之一。1945年澳大利亚首次用江蓠提取了琼胶,年产量达20吨。1959年我国广东省人工养殖的江蓠亩产干品达250至350斤。自七十年代以后,国外对江蓠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的台湾省人工养殖的江蓠每公倾产量已达10吨。由于台湾的自然条件较好,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适于进行营养繁殖的种类,所以以营养繁殖的方法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6.
江蓠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蓠Gracilariaverrucosa(Huds.)Papenfuss为材料,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的琼胶酶成功地分离到江蓠的原生质体,经初步培养,原生质体发育为愈伤组织,为江芳江生物工程研究和育苗利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盐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生长率和NH4-N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刘静雯  董双林  马甡 《海洋学报》2001,23(2):109-116
温度和盐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孔石莼(Ulva pertusa)和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生长率及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上述3种海藻生长率及NH4-N吸收均有显著影响.3种海藻的生长适宜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细基江蓠繁枝变型20~30℃,15~30,孔石莼15~25℃,15~40,蜈蚣藻20~25℃,25~35;最大日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8.66%,12.28%,2.24%;N饥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对NH4-N的吸收存在短期的快吸收.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最适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15~25℃,10~25.生长率及NH4-N吸收速率与温度和盐度之间分别存在以下关系:SGRG.t.=0.873(S-5.487)(T-9.007)e(-0.0708S-0.0745T);SGRU.p.=0.222(S-2.665)e-0.047S(T-9.98)e-0.00057(T-9.98)2.7;SGRG.f.=2.6×10-4(S-10.856)(T-11.704)e0.156T-3.36×10-6STe0.219T;Vupt=11.812(S-4.081)(T-9.221)e-0.1S-0.148T.  相似文献   

18.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北移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hang et Xia)是江蓠属的一个重要物种,其繁枝变种体(G.tenuistiptata vat.liui Zhang et Xia)具有重要的养殖经济价值。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沿岸的潮间带海区。鉴于该变种体具有生长较快、可营养枝体进行繁殖、能适应在人工裁培条件下的塘池养殖、管理操作技术难度不大、经济效益较好、适合群众性各种规模放养等特点,因  相似文献   

19.
将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在铁限制条件下连续培养60天,分析海藻体内铁、色素、各种元素(N、P、C等)及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特征、铁限制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光反应系统的影响以及铁限制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对N、P和Fe^3 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铁限制培养60天过程中(海水中铁的总浓度为451mol/L),细基江蓠组织中铁的含量和色素水平均随着铁限制时间的延长极显著地呈现指数下降。组织铁含量仅为对照组的5.26%,叶绿素和藻红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7.9%和33.8%。在铁限制培养过程中,组织中的N:P比由起始的29.53降低到23.68,而C:N比值几乎保持恒定。比生长率与组织中铁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铁限制使完整组织低温下的荧光发射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荧光发射峰位蓝移,光系统Ⅰ与光系统Ⅱ的荧光发射强度之比PSⅠ:PSⅡ降低。在适度铁限制条件下(铁限制培养30天),细基江蓠对Fe^3 的还原和吸收能力都明显增强,铁限制海藻铁吸收速率的大小与铁限制的培养过程中以及铁吸收实验过程中介质的氮源种类有关,即在以NO3^-—N为惟一氮源进行铁限制培养后,在以NH4^ —N为氮源的介质中铁的吸收速率远大于在以NO3^-—N为氮源的介质中铁的吸收速率。铁限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细基江蓠对氯、磷的吸收能力,尤其对NO3^-—N的吸收影响较大,其最大吸收速率(Vmax)降低为对照组的33.4%。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6个硝态氮(NO3--N)摩尔浓度水平(0,10,20,40,60,80μmol/L)下培养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逐渐增加,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R、SOD和POD的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显著变化(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变化则呈相反的趋势(P<0.05);游离脯氨酸含量则与水体NO3--N摩尔浓度呈正相关(r=0.9161)。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单独以硝态氮为氮源时,20μmol/L的供氮水平能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处于相对最佳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