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锁  高明山  时志兴 《西部资源》2013,(2):84-85,134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功率激电法工作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蒙古国沃克西铜矿13线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证实分析和研究。中梯剖面图和测深拟断面图都能很好地显示低阻带的位置及产状,与已知的F5断裂吻合非常好。垂直于F5断裂方向出现高极化异常带,与已知的铜矿化很吻合,证实了大功率激电法工作的有效性,用该方法寻找同类矿床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直流激电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本文对某地区铅锌矿的激电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研究,分析了该地区铅锌矿的激电异常特征,简要介绍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概念、测量装置、激发激化法原理、工作仪器,并在激电中梯扫面异常体上,进行了激电测深工作,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并进行工程验证。为直流激电方法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张家口崇礼矿区,以往金银预查工作基础上,在原预查区深边部继续开展普查工作,对异常中心分布在石英脉露头北部的钼异常进行初步了解。通过激电中梯和测深工作,圈定出电阻率异常,解释推断出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钻探验证在已知矿边部发现了隐伏的石英脉型金银钼矿体。  相似文献   

4.
李东鹏 《西部资源》2022,(1):104-105,108
通过本次及前期激电联合剖面测量所得ρs正交点,能够较好反映低阻体的存在,依据联合剖面测量所获低阻正交点位置,推测出F3构造北东向次级构造破碎带2条.根据第四系浮土、岩体与砂岩接触带的电性差异,判定出了1条砂岩与岩体的边界线,该边界与地质上圈定的岩体接触带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省西北部矿集区,优选预测区,以金、银、铅锌为主矿种,开展深边部地物化综合找矿,运用"三位一体"的研究思路,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本次电法工作使用新一代KGR-1B型伪随机抗干扰电法仪,通过激电中梯扫面和三极测深工作,在勘查区圈定了10处激电异常,利用res2dinv软件进行反演,在其中3处成矿有利地段解释推断出极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钻探验证在已知矿边部发现了隐伏的银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6.
本次在系统收集物化探、地质等资料基础上,确定了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要调查类型,以三条北东向断裂带及其夹持区次级断裂和已知铀矿化为研究重点,进一步运用放射性物探手段总结了铀矿化特征,圈定了能谱铀异常点1处、异常带5处,土壤氡异常点6处、异常带9处,分量铀异常带3处。这些综合异常峰值吻合度较好,查证了前人1∶5万物化探异常叠加区位置的真实准确性,且经槽探工程验证揭露较好铀矿化,具有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激发极化法的研究和推广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最初是主要是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剖面装置大部分为中间梯度装置,而测深装置则大多数是对称四极。中间梯度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并且异常形态相对其他方法较为简单,并易于解释。本论文分析了岩矿石的激发极化的物理化学机制,与直流电场下的面极化特征和体极化特征,讨论了各种直流激电装置的激电异常。在这次勘查工作中,在勘查区展开了激电扫面工作,并在有异常的区域加设纵轴五极激电测深剖面。  相似文献   

8.
核桃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我国近年来在北方发现的少数铀矿床之一。为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找矿范围,寻找隐伏构造和隐伏铀矿体已经成为该区今后的主要任务。论文利用已知地质特征和铀矿化条件,通过土壤氡气测量方法,寻找核桃坝地区的隐伏构造和隐伏铀矿体。经过钻孔验证,在钻孔深部中发现了铀工业矿体和构造破碎带,进一步验证使用土壤氡气测量方法在寻找隐伏构造和隐伏铀矿体方面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激电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对某地区铜铅锌矿的激电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研究,分析了该地区铜铅锌矿的激电异常特征,并在激电中梯扫面异常上,进行激电测深工作,对测深数据进行反演处理,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并得到工程验证。为激电法研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铀矿床与其地面伽马能谱特征的关系,利用地面伽马能谱资料对区内铀、钍、钾元素含量的总体特征及各地质单元铀、钍、钾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对比研究,将测区各地层划分为富铀源体、富铀体、贫铀源体、贫铀体;运用铀钍比值构建了古铀、活性铀、铀迁移富集指数等参数,探索了区内铀的迁移规律,认为各岩体内大地构造破碎带、以及盆地边缘是活性铀的主要富集区,区内活性铀叠加复合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在乌兰德勒钼(铜)矿勘查过程中,激发极化法起到了很重要的的作用,激电中梯测量在面上圈定极化体范围,激电测深确定极化体产状及埋深,取得了该区深部不同空间的地质成矿信息,激电测量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钻探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低阻、高极化是该区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2.
二道河铜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优越,其矿区及外围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为深入研究外围的找矿潜力,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整装勘查,在矿区开展了物探工作。首先在已知矿区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剖面和音频大地电磁测量等物探方法对比,总结物探异常的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然后按照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在工作区矿体外围开展了相同方法的物探工作,新发现异常(与矿致异常对比)重现性良好,显示在主矿带的外围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丰镇市豆角山银铅锌矿地质特征主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矿体特征六个方面进行归纳叙述。矿(化)体赋存在中生代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品位变化不大,但构造裂隙发育的地段矿体品位较高,矿化普遍,围岩与矿体界线不清,矿化体与激电异常吻合较好,呈相对低阻高极化特征。矿石类型主要表现为浸染状铅、锌硫化矿石和微细脉状铅、锌硫化矿石。围岩蚀变种类有硅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矿区主要控矿因素为出露的中生代陆相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  相似文献   

14.
唐公梁——大营西段直罗组下段上亚段铀成矿与砂体的非均质性密切相关。砂体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平面和垂向上,其中砂体平面非均质性可以通过砂分散体系来表征,而垂向非均质性则可以通过隔挡层表征,在平面上铀成矿主要分布于三角洲沉积体系河道边缘一侧,最佳成矿区则位于分流河道分流间湾背水面砂体的边缘部位以及水流方向改变,且受侧向氧化较弱的砂体一侧和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发区的河道砂体边缘,随着隔挡层数量和厚度的增加,铀成矿几率逐渐降低。在垂向上隔挡层的存在可以导致多个垂向序列单元、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卷头的发育,泥岩隔挡层对流体方向的改变,使矿化的形成受多方向流体控制。铀的成矿机理,一方面可能是砂体非均质性通过对成矿流体运移状态的影响进而实现对铀成矿的控制;另一方面与沉积环境相变导致还原性物质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诸广山岩体已知的32个铀矿床的航空伽马能谱铀、钍、钾场分布特征,总结铀成矿特征及远景片划分原则,并以此原则对诸广山岩体划分铀成矿远景片421片,其中一级远景片236片,二级远景片105,三级远景片80片,且多达29个已知铀矿床位于一级远景片内,说明远景片的划分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杨胜富 《西部资源》2022,(1):132-134
宿亥图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中侏罗统延安组为新的铀找矿目的层,通过施工钻孔,发现了较好的铀矿化信息,且矿化(异常)位置位于灰色砂体与绿色砂体接触附近,表明该层铀成矿与层间氧化带具有密切联系.该区延安组第一岩段层间氧化带发育,铀矿化位置位于氧化砂体上翼,结合直罗组找矿模式,分析该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层间氧化带展布...  相似文献   

17.
丁一强  高尚 《西部资源》2023,(5):50-52+66
凤凰山岩体具有较好的铀矿化显示,尤其在万隆昌-银宫山地区前人一直运用各种找矿方法进行铀矿化探索且提出了众多认知理论。本文通过构造、铀源、岩石地球化学、热液蚀变、已有铀矿化显示及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化对比分析,认为凤凰山岩体中万隆昌-银宫山地区具有较好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王宁  白静  陈东  杨岩峰 《西部资源》2013,(4):109-113
在朝不楞——梨子山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华力西晚期第三次花岗岩侵入到下泥盆统砂岩、板岩中.外接触带上出现1∶20万化探异常,经1∶5万化探查证后得到重现.常规激电中梯扫面没有激电异常显示,无法解释化探异常.换用复电阻率(CR)法做测深,发现低阻高极化体多出现在构造的复合部位.通过遥感资料信息分析本区的构造序次关系,了解了本区的构造时空特征.通过钻探验证,证明低阻高极化体是矿化(体)的反映.进而更加明确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除固体铀矿和海水之外,油田水和盐湖卤水是十分重要的液体铀资源。分析了从柴达木盆地油田水和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铀的可行性,预测了铀在油田水和盐湖卤水中的化学形态,提出了适宜的铀分离提取方法(吸附法),探讨了分离提取机理、分离提取过程中可能的干扰因素及相应的排除方法,进而对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蔡光龙 《西部资源》2023,(3):155-157
高家金多金属矿地处江西东乡地区,属江南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处,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良好。为了解该区第四系及其他覆盖层下是否存在与金多金属矿体相关的隐伏岩体(磁性矿体),在此处开展高精度磁测与激电测量勘查工作。勘查结果显示,东乡金多金属矿勘查区中酸性岩体可能是虎圩石英闪长玢岩体的西延部分,主体赋存部位对应于勘查区磁异常产出地。区内地质体电异常(视极化率)规模虽小但强度较大,分布较广,周边已有矿山所见矿体及黄铁矿化与该岩体关系密切,综合分析勘查区周边已知矿(矿化)体成因及赋存部位,定性认为该区磁异常附近磁场梯度带、北东部近南北向视电阻率梯度带及局部视极化率异常分布区应为勘查区找矿远景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