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基于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变换、综合评判和模糊推理的方法,建立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系统。并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生烃条件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2.
一个圈闭评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仝兆岐  胡长军 《地质论评》1993,39(4):292-296
本文详细论述一个圈闭评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该系统能够接收用户提供的圈闭信息,根据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给出圈闭的含油气资源评价;系统采用了基于黑扳的控制结构和基于规则的知识表达以及演绎推理、模糊推理、模糊综合评判等一系列技术在IBM-PC机上用C语言及少量汇编语言实现。系统已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黑旺铁矿矿坑涌水的条件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综合评的方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在评判过程中,首先利用模糊统计方法建立起综合评判的变换矩阵,再用Fuzzy矩阵的复合运算,得到了综合评判结果,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模糊理论在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坡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其防护工作的程度。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对整个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极为重要。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众多,判断其稳定与否应考虑各因素的综合效果。论文运用模糊理论中的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对某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评判因素集及单因素评判矩阵,运用专家评判法和判断矩阵法确定出各因素的权重。最后通过多层次模糊评判得到该边坡的稳定性评判结果。研究证明,该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评判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岩溶区隧道穿越空间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特殊性,加之地区差异性和水文循环系统的不确定性,各类预测方法均存在其自身的缺点,致使涌水量预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从水文机理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出发,结合岩溶区快速补给与慢速补给的差异与特征,采用水均衡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隧道涌水专家评判系统3种方法,对金奎地特长隧道岩溶涌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水均衡法计算结果值最大,径流模数法计算结果值最小,专家评判系统计算结果值在二者之间。经验证,专家评判系统更为精确,该方法强调次降雨对隧道岩溶涌水的作用,提高了隧道岩溶涌水量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价宝应县地下水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尝试性运用模糊数学评判法 ,对扬州市宝应县地下水主采层第 承压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判。从确定数学模型、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计算权数分配 ,到进行综合评判等几个方面 ,系统介绍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 ,并对评判结果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工程地质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影响评价的因素众多,关系十分复杂,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又不相同,因此,用常规方法难以精确划分质量综合等级分界线,本文选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临川市文昌桥区工程地质质量作出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株洲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株洲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将株洲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并在此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基础上划分防治重点区。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对株洲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划分结果比较符合株洲市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株洲市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损毁山体严重影响城市和交通沿线景观,景观影响度可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损毁山体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应用专家评分综合评判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景观影响度分级标准,对损毁山体进行景观影响程度的评价与分析,得出景观影响度分类结果,为损毁山体的治理规划和有序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岩溶区地裂缝灾害程度的综合评判模型及评判指标,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并具体结合广西来宾、小平阳,峰林平原区三个重要区段内岩溶区地裂缝的灾害程度,进行了两级模糊综合评判,其综合评判与分区结果较好地真实反映出这三个区段内地裂缝灾害程度的实际强弱及未来可能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一个城市规划勘查的实际案例,讨论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地貌、地质等多种因子,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系数,结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勘察区进行场地适宜性评价,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规划区的场地适宜性分区图。分区结果可更好地反映实际的场地使用分类要求,并可有效提高场地适宜性分区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对影响复合土钉支护方案的各项因素进行模糊评估。建立支护方案的指标体系,运用多级综合评判确定了相应的权重,从而将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定量的评估系统。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复合土钉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罗强  陈景山 《沉积学报》1994,12(3):82-90
通常沉积相分析以定性为主,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岩石组合所确定的沉积相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研究了川东地区区域沉积相的基础上.确定出本区嘉一、嘉二段的主要沉积相类型。结合野外相分析,归纳出相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四种相标志,即确定四种主因素,以此来判断沉积相。逻辑评判法是以专家系统的思想为基础,基本原理是依据多个沉积相专家提供的川东地区嘉一、嘉二段沉积相研究知识及相分析过程,在诸多相标志中选定四个主因素即岩性、结构、构造、化石,模拟专家判定沉积相的思路和过程.在给出四个主因素后,计算机通过推理程序而判断出沉积相.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在获得沉积相专家的经验和判别知识后.建立因素集.对选取的四个主因素赋于不同的权重.建立模湖子集,然后通过评价矩阵判定四个给定因素最该符合于哪个相.程序的使用是十分方便的,通过主菜单选择不同的评判方法,回答计算机的提问,输入不同的相标志,然后由计算机推理计算得出可能的沉积相名称及环境解释,通过对几口钻井取芯剖面的研究,计算机评判结果与人工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沉积相工作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在沉积相研究领域中计算机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斜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对评判实例的稳定性因素的定性分析基础上,选取主要因素四类14项作为稳定性评价指标并将其定量化,按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四个级别进行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斜坡的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对关中地区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主要9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将其定量化,然后按不稳定、次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个等级进行了关中地区斜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本区斜坡带的实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法在盆地勘探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某盆地勘查方案进行定量评价,得出最优方案,充分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避免了只重视地质因素的技术专家的评判方案的缺点,体现了层次分析法在盆地勘查方案优选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和聚类分析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孙亚军 《江苏地质》2006,30(4):299-302
基于GIS强大数据库功能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同时利用GIS可视化技术将评判结果直观地显示给用户。尝试将该系统应用于河南某矿区,结果表明该系统简便易行,评判结果切合实际,也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采用该系统软件可高效准确地完成未知突水水样的水源判别,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蔡忠 《地质论评》1993,39(7):35-40
油藏综合评价是油藏描述的目的之所在。本文提出的灰色油藏综合 评价方法是一种将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油 藏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根据企业标准及油田实际情况,提出油藏综合评价 的指标及评价标准,依据专家经验给出各种指标参数对评价结果的权值, 通过计算机处理,可以得到一三维空间中各洋点或网块的评价类别,从而完 成三维空间中的油藏综合评价。本方法在实际应用呻指导了油田的生产 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三峡水库区奉节县城迁建新址为例,将地质灾害作为一个敏感性因素,纳入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提出地质灾害贡献度的概念,并将系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引入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领域,采用系统“串—并联”相结合综合指标评判法,对该县新址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与分区。评价结果经抽样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滑坡堵江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于滑坡堵江区域危险度评判,选取了滑坡堵江事件影响较大的地质地貌,地震烈度,河床水动力条件等方面的10个参评因素,先在同类型素间进行初级评判,利用初级评判的结果进行了类之间的二级评判,以此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典型河段和支流的堵江危险度,介绍了滑坡堵江危险度评判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