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断陷盆地浅循环岩溶水赋存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陷盆地是云南省主要的盆地类型.研究断陷盆地岩溶水赋存规律,对于科学地寻找和合理地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通过总结云南岩溶断陷盆地中岩溶水形成规律,并对典型断陷盆地进行研究,归纳了裸露型、裸露-覆盖型、裸露-埋藏型和滞水型4类浅循环岩溶水的赋存特征.裸露型岩溶区具不均匀的洞隙系统,为快速管道流,覆盖型岩溶区含水层等效于多孔介质特征,其垂向上的分层结构差异较大,多为幔速扩散流,地下水多在盆谷地边缘呈暗河、大泉方式排泄,深覆盖区、埋藏区往往补给不畅,水量有限,应着重于暗河和大泉的调查及其补给迳流区的研究;滞水型属有阻条件的裸露型岩溶水,赋水分散且水量有限,适宜解决山区缺水困难.针对云南不同大地构造区断陷盆地,提出相应的岩溶水合理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2.
贵阳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位于黔中山原中南部的贵阳地区,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复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展布,古岩溶地貌面起伏平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甚为复杂。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该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水文地质普查及勘探工作,获得了大量资料。本文试图在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图象判译,对该区岩溶地下水的贼存及富集规律提出初步看法,以期在城市供水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地热勘察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正> 遥感图象在地质应用中善长于判译线性影象,而碳酸盐岩类恰恰富于线性节理、裂隙、断裂和断层。抓住遥感学科与自然现象的共同特征和优势是南方岩溶图象解译迅速发展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4.
景志熙 《中国岩溶》1986,(Z1):29-32
<正> 马关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配合了航卫片的解译,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实践充分说明,遥感水文地质解译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速度。遥感图象解译主要在岩溶地区开展,除进行了一般性解译外,如线性构造、新构造、活动性构造、岩溶点以及泉点等,还着重于富水块段、暗河及滑坡等有关水文工程地质解译。本文仅将几个解译效果较好的实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质构造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平  李稳哲 《西北地质》2010,43(3):106-112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干旱缺水,多年来一直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调查测绘、钻探验证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均受断裂构造控制。北东向断裂具有较强的富水性,属控水断裂。北西向压扭或张扭性断裂相对北东向断裂岩溶发育较差,属导水断裂。近东西向压性断裂,富水性较差,属阻水断裂。三大构造带相互作用形成网格状和似层状地下水管道系统,对岩溶地下水的交替、运移和富集及岩溶水的径流、排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岩溶水是北京地下水重要组成部分,对岩溶水系统进行划分有利于针对各岩溶水系统的特征,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开发方式和保护措施。以2011年SPOT5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经过前期图像预处理,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表沟系等对岩溶含水层起约束作用的因子进行遥感图像解译和信息提取:结合野外调查修正,和已有工作基础,得到各解译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各因子与岩溶发育的关系,对北京西山地区岩溶水系统进行二级划分,共划分一级系统4个,二级系统5个。同时,与以往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西山地区的岩溶水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江西永丰县1∶50000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表明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应用的效果。文中简述了遥感解译的工作方法,通过MAPGIS平台进行图像处理,建立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解译标志。在Google earth高清影像覆盖区,可对小型地质灾害进行精确的解译;通过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断裂构造,岩溶盆地也可进行相关解译;最后提出了地面野外调查的相关建议。实践证明,遥感解译可对地质灾害地面调查起互补验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蒙准格尔旗一带岩溶水文地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准格尔旗东部地区,广布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岩溶较为发育,是我国北方岩溶水文地质特征的代表性地区之一。区内属中、低山及丘陵地貌景观。地下水埋藏深,富水性差,人、畜吃水困难,仅在局部地带岩溶水量丰富,水质较好,可作为开发矿区供水水源。因此,研究该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水的地质特征,将具有一定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陇东盆地西部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新元古-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裸露或浅埋,构成-南北向展布的岩溶水富集带。通过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指出本区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逆冲推覆构造控制,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构造条件是岩溶发育和岩溶水富集的主要制约因素。岩溶水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在补给条件优越的中南部平凉-华亭地区,水化学主要由含水层岩性及其赋存条件决定。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对于埋藏型岩溶水表现为多源水混合而成。根据岩溶水的空间分布与水动力场特征及其补径排条件,全区可划分为平凉、华亭和环西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系统.并以此可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础。这些认识对于深入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水赋存及富集规律、形成与演化机理和在该区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现代构造与湖盆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洞庭湖区是东南地洼区北段和华中地洼区交接处的一个地洼盆地。自白垩纪形成以来,经历次构造运动,沧桑更替。第四纪全新世早期曾为河网化平原。至19世纪后期,主要因为断裂构造活动,使长江向南分流注入洞庭,低盈水成湖,洞庭湖进入新的励衰演变阶段。根据不同年代的卫星遥感图象解译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现代洞庭湖区的构造运动是块断差异升降运动 。该区在先期多次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断理解,在现阶段活动多转化为具张性特  相似文献   

11.
皖北岩溶地下水的动力特征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掌珠 《中国岩溶》1988,7(2):101-110
安徽北部岩溶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可用泉的流量动态及地下水位动态来表征。(1)大泉的衰减特征值β=0.03~0.04。(2)岩溶裸露区的水位动态特征方程为:ht=hoe(3)隐伏岩溶区为向斜储水盆地,上覆第四系含水岩组,有“天窗”与岩溶水发生水力联系。从某大型供水源地的孔群抽水试验表明:凡有“天窗”补给量加入岩溶水的观测孔,其S—lgt曲线在出现第一直线斜率段m1之后又出现第二较缀的直线斜率段m2,同时每个孔在该段的斜率相近,因此可以 则可同时求出岩溶水的导水系数T、及“天窗”补给量Q天。   相似文献   

12.
胡伟  吕玉香  郭传道  邓飞  王克峰 《水文》2019,39(3):58-62
岩溶水系统的划分研究是水均衡分析、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南洞地下河是中国南方4个超大型地下河系统之一,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潜力巨大。由于南洞地下河系统蒙自盆地内有第三系阻水深槽存在,使得该区地下水位高于南北两侧,部分研究认为该阻水带是南洞地下河系统的南边界。本次通过进一步收集盆地内部和外围水文地质钻孔及地热钻孔资料、野外调查、洞穴探测及示踪试验,认为盆地内阻水深槽并不阻挡深部地下水,南洞地下河系统南边界应南移至南部地表分水岭一带。蒙自盆地及南部地下水流向应整体由南向北。  相似文献   

13.
从航卫片解译对贵阳地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位居黔中山原中南部的贵阳地区,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庞杂如织,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频繁相间,古岩溶地貌面起伏和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该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水文地质普查及勘探工作,积累了大量可贵的水文地质资料。本文试图在遥感图象判译及已有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下水网络及新构造裂隙水的基本原理对贵阳地区岩溶地下水的运移和富集规律以及有关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论证,以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及地热资源勘察等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新疆红柳泉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构造解译,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祥云金矿、盘龙沟金矿与构造、蚀变之间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矿产地质特征、航空高光谱遥感地质特征,在该区圈定5处找矿预测区,预测矿种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为相同地区的成矿预测与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林  韩宝平 《地下水》1993,15(3):121-124
七里沟盆地位于徐州市东南近郊,该区硫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地下水蕴藏量丰富,是徐州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日开采量可达17万 t 左右。随着开采量的逐渐加大,一系列污染、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为了查清本区岩溶水的赋存规律,为本区岩溶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上述问题进一步恶化,在校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借助于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和支持,我们对  相似文献   

16.
张果  许模 《地下水》2011,(1):25-26,51
在西南岩溶山区,分布着许多断陷盆地,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和经济发展区.由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每当旱季或遇上干旱年,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紧缺,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南盘江上游草海断陷盆地为例,揭示断陷盆地岩溶水赋存规律,为断陷盆地岩溶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岩溶水特征及勘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桌子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该区岩溶发育,属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在研究桌子山地区岩溶水赋存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构造条件的分析,总结出该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采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为当地成功地寻找到岩溶地下水,缓解了当地人畜饮用水的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8.
滇池流域石漠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华  王宇  柴金龙 《中国岩溶》2011,30(2):181-186
位于云南省会昆明盆地内的滇池流域是滇中岩溶和石漠化较为发育的地区,石漠化总面积225.5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71%,占岩溶总面积32.69%。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望海山、大板桥—呈贡、黑林铺、海口、梁王山、上蒜片区,其中又以北东部的大板桥片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石漠化已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危害。通过地面调查和ETM遥感解译,查清了流域内石漠化的发育分布与碳酸盐岩的岩性及其组合、岩溶作用、地形地貌、气象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工业污染关系密切。针对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生态修复、农田基本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建设、小集镇建设、土地合理利用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库车冲断带新构造遥感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范湘涛  郭华东 《地质论评》2000,46(5):499-506
库车坳陷区在新生代产生一系列向盆地逆冲的冲断构造,这些构造在遥感图象上表现明显。通过对区内4景TM数据数字镶嵌,编制了研究区岩性地层解译樗表并以此对全区进行了解译。根据遥感影象特征分析了该区的褶皱断裂构造分布,确定了库车县北部、喀拉玉尔滚区、库独公路段的各个新生代晚期背斜构客相关断层的空间分布,以及相应的次级剪切面构造。从第四纪沉积物、冲积物以及沟系的影象中撮相关构造信息,分析浅覆盖物下地质体界面  相似文献   

20.
娘子关泉域西部边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牛宝茹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2):38-39,43
娘子关泉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泉,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分析,重新划定了泉域的边界,从构造条件、水力条件,水化学条件、岩溶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证了娘子关泉域西部边界为透水边界;并计算出东山岩溶水系统对娘子关泉的补给量为1.28m^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