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90年2月21日至2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雪天气过程,其中23日雪量最大,为4.7毫米,打破了近30年的同期历史记录(1987年2月22日3.2毫米)。过程总降水量武威5.1毫米,永昌4.0毫米,天祝3.6毫米,并伴有强降温天气,天祝出现寒潮,日平均气温下降10.2℃。这次大雪给我区农牧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加强对冬季大降水天气的认识,我们对这次过程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1982年5月5日,我县出现了一场大雪天气,测得降水量为10.7毫米,而蒸发用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为9.3毫米(两人复测),两者相差1.4毫米。5月11日又降大雪,12日8时测得雨量器雪量为14.8毫米,蒸发用雨量器中为13.1毫米,两者相差1.7毫米,蒸发用雨量器测得的雪量仍偏小。对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试验分析。试验是采用同样的测量器具,即分别用雨量筒和称雪器,在安装雨量器和蒸发用雨量器附近的雪面上量  相似文献   

3.
暴雪是我市冬季和初春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市近500年暴雪的发生规律,并着重对1977~1989年出现的17次区域性暴雪的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单点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了本市区域性暴雪的预报方法。经两年试用,具有较好的效果。一、天气标准和资料来源日纯雪量≥5毫米或雪深增量≥5厘米为大雪日,日纯雪量≥10毫米或雪深增量≥10厘米为暴雪日;全市有≥3站大雪,其中≥1站暴雪,称区域性暴雪日。  相似文献   

4.
李修芳  庞秋实 《气象》1982,8(2):10-11
1979年2月下旬,华北出现大范围大雪,积雪达一尺多深,降水量一般在10—20毫米,华北东部和南部均超过20毫米。这场雪对减轻春旱有利,但对交通却造成了一定影响。 造成这场大雪的系统共有5个,其中西北涡、锢囚锋、南支槽是属于天气尺度系统,西南涡和暖切变属于中间尺度系统。从卫星云图上能较早地分析出这些系统的独特云型及其移动发展,这对做好降雪预报有较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陈新军  赵同进 《气象》1983,9(12):9-10
一、概况 1981年12月10日下午至11日夜间,由于受孟加拉湾风暴影响。西藏的山南地区、昌都地区、拉萨市及日喀则地区的东部、南部和那曲地区的东部下了一场有气象资料以来少见的大雪。这次降雪的最大降水量为42毫米。其中错那、昌都、尼木、江孜、浪卡子都是有资料以来从没出现过的大雪。这次过  相似文献   

6.
一、大风雪标准和天气气候概况 1.大风雪标准本系统把降雪分为暴雪、大雪、中雪、小—中雪、小雪及无雪等六级进行预报。各级标准如下。 (1)暴雪:①凡日雪量≥10.0毫米;②两日雪量之和(一次过程)≥14.0毫米,同时积雪深度≥10厘米;③雨夹雪日量≥10.0毫米,同时雪深≥10厘米。上述三个条件合乎其一者定为暴雪日。  相似文献   

7.
84.1.17.是一场24小时内本站出现纯雪10.8毫米的大雪。这场大雪在15日就开始以零星小雪出现,以后共持续了七天,到21日才结束,过程雨雪量达66.8毫米,为本站同期也是冬季历史上最多的一次降雨雪量过程。全县塌房、倒杆断线等损失严重。过程起源于15日北方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豫鲁皖晋等地700百帕上空普遍降温达5~12℃。14日晚地面冷锋过境,锋后冷高中心从蒙古西部经河套进入山东和苏北部移入东海,并以扩散及分裂的形式不断补充,冷空气过境后,700百帕横槽南压缓慢。15日中低空的江淮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1992年8月31日到9月2日,烟台市发生了一场强降水过程。其间,8月31日20时到9月1日20时,烟台市各台站24小时雨量中,除招远为87.2毫米外,其它各地均大于100毫米,为大暴雨。长岛雨量达149.9毫米,为全市之最。  相似文献   

9.
2009年深秋北京大雪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段丽  张琳娜  王国荣  段炼 《气象》2011,37(11):1343-1351
北京地区的初雪平均在11月28日前后。2009年10月31日夜间至11月1日白天北京出现雨转雨夹雪,再转大雪的天气过程。作为初雪,这是北京22年来罕见的。分析表明,这次过程降水前12和6 h华北中东部的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对流层中低层受一致的西北气流控制,前期水汽输送和积累不明显。北京地区在10月这样一个相对干燥的季节和前期水汽不充沛的环流形势下产生大雪局地暴雪,实不多见。文章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北京地区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仪、地面自动站等多种本地加密探测资料,对这次大雪过程进行了动力计算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由对流层上层贝加尔湖强冷空气向南爆发所引发的动力作用是北京这次初冬大雪形成的主要原因。大雪发生前500 hPa正涡度平流区、对流层中上层水平辐散中心、对流层中下层水平辐合中心呈垂直结构控制北京,为北京地区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动力环境。山前和平原地区近地面东南风,边界层偏东风及边界层以上的对流层底层偏西风的风廓线分布在北京西部地形作用下产生动力抬升和局地对流,增强了北京西南部的降雪。这次北京大雪的水汽条件源于近地面偏南风和东南风的短时间局地增湿,以及这种增湿在高空强冷气团作用下产生的对流层中低层的局地水汽辐合。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1月24日至26日,吐鲁番地区遭受了一扬历史上罕见的寒潮、大风雪天气袭击。吐鲁番市出现了寒潮,48小时之内平均气温下降了-11.0℃,日最低气温达-17.8℃;善地区出现了强寒潮,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了-12.4℃,最低气温达-22.0℃。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吐鲁番地区普降大雪。其中吐鲁番市25日降雪量为11.0毫米,是  相似文献   

11.
一、前期农业气象条件我县小麦从播种~越冬期(10月1日~2月20日)降水量为43.5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105.7毫米,偏少62.2毫米。冬前(10月1日~12月10日)光热条件较好,此期大于等于0℃的积温616.0℃,较历年平均值偏高约45℃;日照时数306.8小时,较历年平均值偏少55.2小时。油菜从播种~越冬期(9月1日~2月20日)降水量152.8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218.9毫米偏少66.1毫米。  相似文献   

12.
扈忠慈 《气象》1981,7(4):12-13
1979年2月21—23日,华北北部出现了一次特大降雪天气过程,北京南苑降水量达31.4毫米,除1959年2月下旬那场大雪外,从1847年到现在一百三十多年还没有出现过这样大的降雪。有人指出,这是一次有高空低涡配合的地面锢囚降雪天气过程(范永祥等,1979年《气象》第9期,9—10页)。对于这次天气过程中锢囚锋的分析,本人有以下几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9月22—23日由于受16号台风倒槽和东风波的影响,温、台地区普降暴雨一大暴雨,尤其北雁荡山麓的乐清县,猛降特大暴雨。这次暴雨的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雨量集中。从21日20时到23日20时,48小时内本站雨量达555.1毫米(个别地方达595毫米),其中22日08时至23日08时24小时降水量达474.9毫米;22日18时至(?)日06时12小时内最大雨量为399.3毫米;22日22时至23日04时六小时最大雨量为247.3毫米,23日1时零9分至4时零09分三小时最大雨量为146.0毫米。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3日08—20时苏尼特右旗、朱日和、正镶白旗、正蓝旗出现了大雪天气过程。这次大雪过程属槽涡型结构:发展的冷性低涡槽东移南压,其下游为较强的高压脊,锡林郭勒盟处在冷涡底部的偏西急流带中。地面河套气旋东移进入锡林郭勒盟地区,之后减弱成河套倒槽,大雪就出现在倒槽的顶部偏南的中心位置处。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1—201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基本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出了大雪天气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40a大雪、暴雪日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2)10a大雪、暴雪平均日数呈波动变化的特点,纯雪的大雪、暴雪日数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整体偏少于20世纪70和90年代,且近20a出现降雪集中出现和不出现大雪的年份;含雨夹雪的大雪日数则是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整体多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暴雪日数则随年代逐渐减少。(3)大雪、暴雪(纯雪)出现在9月至次年5月,3月最多,全年在3月和10月存在两个峰值。而含雨夹雪的大雪、暴雪10月份出现最多,其次是4月。(4)综合分析2000年以来的24次大雪、暴雪(纯雪)过程,可把锡盟的降雪天气系统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6.
刘桂琴  孟庆楠 《气象》1984,10(12):16-18
大雪常造成恶劣能见度和积雪,是冬季预报服务不容忽视的灾害性天气。大连冬季降水的气候分布,具有年际变化大且主要集中在几次重大天气过程的特点。以1月份为例,1951—1980年中出现的12次大雪或特大降雪的降水量之和(170毫米),占30年该月总降水量的65%以上。因此,认清大雪的天气形势,不仅有助于短期天气预报分析和服务,而且对中长期预报和气候分析工作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为了探究通辽地区大雪天气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原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等数据,对2015年2月20—22日大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有利的层结条件、充沛的水汽条件、冷暖低空急流的汇合、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强烈的上升运动及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作用是激发此类灾害性天气的关键因素。这些指标能够为今后的大雪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对大雪预报准确率的提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这次暴雨,安康从6月8日18时43分开始到次日0时40分结束,共降水48.5毫米,其中20点以前降水量为42.6毫米,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40.5毫米。但降水范围小,强度大,分布不均,除汉阴35.7毫米外,其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降雪天气,特别是中雪以上降雪天气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为了服务的需要,我们将阵雪分为二档来预报。规定本站24小时降雪量≥25毫米为中雪,≥50毫米为大雪。普查1985~1988年12月、1月、2月共有中雪以上天气过程个例16个,其中中雪天气10个,大雪天气6个。分析中发现,大的阵雪过程大多是南北两支锋区和急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充足的水汽和湿有效位能是由南支急流槽前的西南风输送带提供的,而位于暖湿气流之下与其迎面相遇的冷空气垫是由  相似文献   

20.
去年9月10日20时,8712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11日02时强度减弱为低气压。10日20时至11日20时我市总雨量为256.1毫米,破解放以来同时段的最高记录。11日11—13时平均雨强达56毫米/小时。这是一次发生在台风倒槽里的特大暴雨。查1951—1987年7—10月在福建崇武至广东湛江之间登陆的台风,在登陆后24小时内我市出现特大暴雨的有4个台风,即5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