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矿产资源现状、地质勘查进展及矿业勘查开发等方面研究了甘肃省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基本情况。认为本省成矿背景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勘查稳步推进,矿业开发持续向好。同时也分析了当下本省地质找矿工作程度低、找矿空间不断压缩以及找矿主力军的作用发挥不够等制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理论指导与科技创新、强化基础地质调查、推动矿产资源勘查、推进勘查成果转化、加强矿政管理、坚持绿色勘查开发及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等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所必须依赖的矿产资源的支撑度却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多数限定在500m以浅,矿山资源储量有限。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促进矿产勘查向深部拓展,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开展深部地质找矿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进展(2013—2014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油气资源调查、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等工作。2013—2014年共实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项目900余项,取得一批重要发现和进展,促进和拉动了商业性地质勘查,形成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4.
《河北地质》2006,(4):3-3
2006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意见》(冀政C2006158号),《意见》明确了建立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和切实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意见》指出:加强铁、煤等重点矿种勘查已成为我省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近期需求和长远储备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传统手段和先进技术相结合;集中攻关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省内项目与国家项目相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主要任务是:从2006年起,利用5年时间,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集中资金、集中优势找矿队伍,综合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技术,在全省开展新一轮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加大邯邢、冀东和张承地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铁、煤等重点矿种矿产地深部和外围尚有较大找矿潜力和远景区域的地质勘查力度。通过地质调查和普查,力争到“十一五”末,选定一批有远景和价值的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基础地质依据;通过重点矿区的地质勘查,提交一批可供矿山建设利用的矿产地,其中煤矿5~10处产地,资源储量15~20亿吨;铁矿15~20处产地,资源储量10~15亿吨。  相似文献   

5.
资源危机矿山解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产资源勘查的角度,探讨了老矿山的找矿前景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寻找的地质依据与可行性。侧重从老矿山资源拓展、提高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科技水平、矿产资源与矿山企业保护等方面,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危机矿山解困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建辉 《矿产与地质》2012,26(6):445-450
佛子冲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属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通过2006~2008年的矿产预测、2008~2009年的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在前人工作的成果基础上新增矿产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潜在经济价值达11亿元,按矿山现有开采规模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年,稳定安置从业人数1270人.有效地缓解了矿山的矿产资源危机程度.在对原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后,加上本次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及取得的成果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对矿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地质》2008,(4):43-43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拟安排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资金25亿元,优先用于在重点成矿区带快速评价和勘查国家、自治区急需矿种和紧缺矿种,优先安排成矿条件好、需求紧迫的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根据地质找矿的实际需要,加快安排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地质找矿综合研究项目以及关系到人民生活,重点工业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潘茜 《安徽地质》2012,(4):318-320
安徽矿产资源自然秉赋良好,已发现矿种138种,资源潜在总值居全国第十位。建国以来,安徽地质科技不断创新,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奠定了我省矿产资源大省地位。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缓解矿产资源瓶颈制约,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强重点区带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研究、加强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研究、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地质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真正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找矿任务部署中,陕西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科技创新、强化管理"的原则,政府主导,积极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在具有一定工作程度、成矿条件较好、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要求,统筹中央、地方和企业各类勘查基金,整合资金、技术、矿权、资料、人才等生产要素,集中力量开展整装勘查和重点勘查工作,快速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F0004-F0004
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原名四川省化工地质队)成立于1964年,主要从事化学矿产的找矿勘查,为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公益性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工作,为四川省化学工业、化肥工业及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所需的矿产资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GIS与地质图制作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从分析传统纸质地质图的主手,分别阐述计算机数字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对传统地质图制图所起的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矿床学的百年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文章简要回顾了百年来矿床学取得的重要进取,包括:①矿床成因分类的建立;②层控矿床研究;③板块构造与区域成矿;④矿床模型研究;⑤区域成矿学研究;⑥超大型矿床研究;⑦海洋现代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现;⑧恩矿年代研究等。针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矿床学研究出现了两个新趋势:①全球化;②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面临着三个主要研究领域;①成矿理论的推陈出新;②研究开发新型矿产资源,建立广义的矿产资源地质学;③为加强矿山环保所做的矿床学基础研究。最后作者还提出发展成矿学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文光 《江西地质》2000,14(3):190-194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泡石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国内外典型海泡石矿床,并探讨了海泡石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概述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研究进展,分析中国周边国家和相关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力与成矿地质条件。在中国周边跨境成矿带境内外成矿作用、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跨境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系列图件,深化了对跨境成矿带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及重点区域的资源潜力分析,并圈定了找矿的战略远景区,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地质和区域成矿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成矿带某地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铜多金属矿床是近期在大兴安岭成矿带实施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矿产地.系统地分析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发现,区内基底为博克图-多宝山早古生代岛弧带,其上叠加了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及火山喷发作用,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1:20万化探成果资料指示具有铜金钼等成矿远景.在此基础上,选择该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经区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和1:1万土壤测量,发现了该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其具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16.
五道沟地区处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结合部位,多宝山矿集区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区为森林覆盖区,在该区开展矿产调查过程中,化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次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重点区土壤测量,研究该区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主攻矿种,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通过异常查证新发现铜矿点2处,金矿化点2处,金(铜)矿化信息地10处,找矿线索3处.圈定Ⅰ级找矿靶区3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通过研究元素分布规律等,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区Au、Ag、Cu、Pb等元素局部富集,Au、Cu成矿的可能性较大,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现代地球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有着良好的条件和优良的传统,前寒武纪岩石在中国大陆上有广泛的分布,保存了从3800Ma到543Ma较完整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记录,并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我国前寒武纪研究的历史,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巨大进展。概述了中国前寒武纪时期的大陆,特别是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克拉通进行了对比。指出前寒武纪地质学在研究地球科学中仍然处于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研究前寒武纪超大陆汇聚与裂解及前寒武纪成矿区带的划分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1世纪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工作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简要报道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重点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的工作方法及成果,在重点成矿带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及邻区若干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序列和对比重大事件是开展境外地质矿产研究最重要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腾继奎 《吉林地质》1997,16(2):62-64
本文针对吉林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其危害进行了论述。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合本省实际的五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地壳应力状态的地质学方法作了回顾与展望;指出该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地壳应力状态的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影响该方法发展的三个问题;还指出现代构造遥感地质研究已为地质学方法研究地壳应力状态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