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区域的河流基本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水河段,出现部位多为交界带的中部和下部及其下游邻近地区,其驱动因子主要是地表组成物质的垂向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是典型的荒漠-绿洲-戈壁区.具有干湿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边缘带以及沙漠边缘带等多种环境脆弱带,管道施工造成地表土壤,植被的破坏,加剧荒漠化过程,还会诱发沙尘暴,使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运行,从区域生态安全和管道安全双重角度提出区域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对管道沿线两侧各10km内进行了生态系统制图分析,识别出该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并对其中主要的3种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几种典型生态系统区如裸地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戈壁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生态系统地区提出来了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管道安全运行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库消落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消落带是因水库蓄水或泄洪而使土地周期性被水淹没或出露水面的特殊区域,消落带具有特殊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生态格局动态特征,从而成为对水库工程安全(如岸线稳定、地质灾害)和水生态环境演化(水质安全、水生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当前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可持续性管理实践的关注热点。对2008~2018年期间发表的有关水库消落带研究的论文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文献综述结果表明,2008~2018年有关水库消落带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快速增加,早期研究以水库岸线稳定、水库工程安全问题为侧重点,新的研究则注重于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水库消落带的变化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水库消落带植被抗逆演替及格局动态、消落带物质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消落带土壤(沉积物)的环境微生物作用、消落带生态格局与水库水质动态的互馈影响关系等问题成为研究前沿。未来,在水库消落带植被抗逆演替、干湿交替环境物质循环的微生物作用、消落带生态系统自组织完善、消落带与流域生态格局演化的协同发展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物质迁移与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横断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部的土壤断面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壤地球化学观点,讨论了交界带土壤物质迁移和积累规律。自西向东,随着海拔下降,土壤表层硅铝率逐渐增大,大部分土壤表层物质遵循迁移-积累-迁移-积累规律;“暖坡”地带是交界土壤地球化学活跃地段。并讨论了土壤物质迁移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原湿地生态结构特征与湿地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云南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结构独 特性及其环境胁迫的分析,从湿地生态系统与陆生 生态系统的生态联系,以及湖滨带的物种组成、结 构特征和功能效益入手,探讨湿地保护区建设与保 护中生态结构特征与功能区分区的不相适性,提出 了湿地保护区功能区分区应遵循生态结构与功能特 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退化的动力学解释及其定量表达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生态力学角度对生态系统退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它和一般物体一样,也具有运动的特性。生态退化实际上是生态系统从高水平的稳定状态向低水平的失衡状态转化的一种运动形式。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生态质量和生态惯性,当生态系统遭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合力大于生态系统的内在生态阻抗力时,生态系统势必发生运动或"位移"。文中定义了生态质量指数、自然干扰指数、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和生态退化潜势指数,以定量描述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潜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源地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河流水沙迁移变化规律。得出结论:河流水沙异源,水源地主要分布于上游多雨中心地区,沙源地主要分布于上游地面坡度和降水量较大地区、地表组成物质较为疏松的地区和水库坝下河段。交界带内河流径流量沿程变化趋势与流域面积增长曲线基本一致;河流含沙量沿程变化不甚规则.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协议和初中来实现的土地资源多功能结构的生态管护,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分析方法,注重空间格局与多生态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干旱区为例进行了3S指标体系的初建。该动态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较为方便和经济的遥感历史时序信息为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依据, 以黄土高原正宁县为案例区, 开展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类型与生态系统间有良好耦合关系, 是进行土地生态评价, 构建区域合理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依据。文章最后以构建正宁县土地合理生态系统结构与发挥生态综合功能为目标, 提出了该县生态建设战略和对策措施, 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而创建的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城市生态系统无论是从营养结构.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特点,还是从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看,都有显著的区别,本文就此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累积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湿地在流域中处于水陆交错的特殊过渡区域,是地表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在维护区域/流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景观格局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对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物种迁移产生作用,对地理环境也产生巨大环境效应。湿地景观变化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紧密相关,与人类活动影响息息相联。至今,人类已把天然的湿地景观格局改变为受人类支配的土地利用格局。自然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产生显著影响,对局地、区域及全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湿地景观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景观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于3S技术,在现代绿洲荒漠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的分析了1990—2000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阿克苏-阿瓦提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同时对其生态效应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0 a间研究区景观变化显著,农田增加了约10万hm2,居民点、盐碱地景观也均有大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湿地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整个地区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40714减小到了1.40361,均匀度指数由0.64041减小到0.63601,均呈逐渐变小的趋势,体现了当地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优势度指数由0.7901上升到0.7936、破碎度指数由0.0660上升到0.0778,人类对生态景观的干扰程度不断增强。同时,人类活动在改造和利用景观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3.
Land consolidation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at various scales through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China invests more than 100 billion RMB yuan on land consolidation each year. To understand how land consolidation affects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systems, we investigated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the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 a consolidated area of Da’an city from 2008 to 2014 using a revised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dex.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and consolidation has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is area. The tot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ill decrease by nearly 30% in the late stage of consolidation. This decrease is caused by the loss of ecosystem service of the wetland and grassland, despite a sensible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addition, land consolidation could change the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as well as the land use structure. Up to 85% of the entire area will be in low connectivity in the late stage of consolidation, representing a 6.23% increase in the total coverage compared to pre-consolidation. Finally, the different connectivity landscape and their key areas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revised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dex effectively. This study is helpful to trace 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 and provides insights for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is area. We suggest that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per unit area of the landscape, to establish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wetland losses, and to creat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s along the least accumulated impendence surface in the key areas during land consolidation.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道路类型对澜沧江流域景观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生境破碎化引发一系列潜在的生态效应,定量表达道路建设造成破碎化特征对于道路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澜沧江流域,利用GIS和FragStat软件,通过情景分析,分析了不同级别道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一级路所影响面积最大,三级路最小,而影响的斑块数目则为一级路>二级路>三级路>高速路;生态系统影响面积为林地>草地>旱地>灌丛>水田>建设用地,斑块数目以旱地最高,其次为林地。情景分析表明,随着道路的建设和规划方案的实施,影响域内斑块平均面积减少,斑块数目、平均分维数增加,但总体上,高速路建设对生境破碎化的贡献率较小。土壤侵蚀分布结果表明,侵蚀面积为一级路>二级路>高速路>三级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成为研究的热点,也逐步为社会各界所共识。构建生态枢纽、恢复和提升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和服务功能,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枢纽的概念,阐述了其内涵和分类,总结了它所拥有的自然景观轴心、气候调节、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和集约发展等五大功能效应。最后以南京为例,对城市生态枢纽规划的条件、方案选择以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谦  戴靓  朱青  杨桂山  吴绍华 《地理科学》2014,34(6):733-739
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土地整治项目为实验区,基于格局-过程-效应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及生态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① 从景观格局看,土地整治后生态景观破碎度降低,集聚度上升,较整治前更规整,但景观优势、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下降,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与可持续发展;② 从景观过程看,土地整治后原有的生态廊道被侵占和阻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和强度均弱化。③ 从景观效应看,土地整治后生态功能连通性降低,生态流阻隔,形成明显的3个“生态孤岛”。因此,研究区在整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东-西方向生态流迁移关键通道和南-北方向、西南-东北方向辅助通道的畅通,努力优化整治区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17.
Zhangjiakou is a northern Chinese city that hosted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As an important ice and snow tourist destin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Zhangjiakou's rate of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particularly the tourism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during its construction. With land use data from 2000 to 2020,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dynamic changes in Zhangjiakou, including land use dynamics, the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landscape vulnerability, landscape disturbanc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tourism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and other asp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 Zhangjiakou was greatly disturbed from 2015 to 2018, and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was threaten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scape pattern adjustment. By 2020, after the landscape pattern was adjusted and stabilized,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was restored, and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specially the tourism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Zhangjiakou's ice and snow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ourism ecological value. In addition, it provides important les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ce and snow tourist destinations.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元谋县为例,研究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评价。在对植被指数、斑块分维数、沟谷密度、坡度、水热分带、载畜量、人口密度等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较严重,就地形垂直分带而言,坝周低丘陵区生态环境退化最严重;就不同土地景观类型而言,旱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较严重。文章还对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原因、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恢复重建途径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荷生 《中国沙漠》1990,10(3):1-12
水是极端干旱区重要的环境资源。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克里雅河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过程表现为水文网系缩短,天然绿洲沦为沙漠;现代环境变化主要由人类经济活动引起,一方面于田绿洲面积扩大,生产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不得当的干涉,造成了环境的不利变化,特别是对下游天然绿洲。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确保生态环境稳定的基础。大河沿天然绿洲在探索干旱区环境变化和植物演替中,有特殊意义的自然景观地域,拟建为自然保护区,每年确保1.0-1.5亿m3水量是必需的和可行的。于田绿洲发展与保护区建立是相辅相成的,共寓于统一的流域生态系统之中,搞好土地生态规划,建立合理的农林牧生态结构和布局,搞好流域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管理,以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高强度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造成极大扰动,进而产生一定生态风险。近年来,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兴起为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互馈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有效支持生态系统管理。本文在探讨生态风险、区域生态风险与景观生态风险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了景观指数法和风险“源—汇”法等主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归纳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研究进展。进一步地,以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为损失表征,从地形、人为胁迫、生态恢复力、景观脆弱性等维度构建概率表征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ESRISK)框架,以期为景观生态风险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综合的评价方法参考,并辅助支持风险减缓策略制定和有限资源的高效分配。最后,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评价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景观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多尺度关联关系、脆弱性研究深化等方面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