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金沙江某水电站上下坝址岩体卸荷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河流下切、斜坡成坡过程中,斜坡应力场不断调整和适应坡体的变化,表浅部岩体在应力变化过程中往坡外发生卸荷,在同一地区岩体卸荷深度应当相差不大。而在西南某水电站相隔仅1.4km上下坝址勘察过程中发现,两坝址岩体卸荷深度却存在较大差异,上坝址岩体卸荷深度在20m以上,最大深度达到90m;下坝址岩体卸荷深度仅为5~20m。,通过现场调查及数值模拟成果表明,上下坝址岩层方位是两坝址岩体卸荷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上坝址为顺向坡,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倾角较陡的岩层形成拉裂面,易于风化营力的侵入,岩体卸荷深度大;下坝址为横向坡,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近于垂直,岩体强度远大于岩层面的强度,且平行坡向的结构面数量少,岩体卸荷深度在20m以内。  相似文献   

2.
林仁惠 《中国岩溶》1984,3(2):97-101
<正> 一、问题的提出拟建的阿岗水库,位于滇东黄泥河支流篆长河中段。坝址区处于草北海子背斜的南东翼,岩层主要为阳新灰岩和峨眉山玄武岩,走向北60~80度东,倾向南东(倾向下游),倾角20~30度。坝址区为一峡谷,河流切层发育,构成横向谷。坝址区峡谷上游为草北海子背斜构造溶蚀盆地,地形开阔,是蓄水的良好地形(图1)。   相似文献   

3.
嫦娥三号着陆区月海玄武岩的年龄、成因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海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月海中,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与地球玄武岩相比,富铁而贫钠和钾。月海玄武岩的成因,年代和成分研究是理解月岩形成与演化的基础。月球返回的岩石样品数量和覆盖面积有限,并且CE-3号着陆区没有月球样品返回,所以地球上的实验室样品分析方法不能应用到CE-3号着陆区玄武岩研究。本文对CE-3号着陆区月表和下伏玄武岩的组分、来源、分布、年代和层序进行反演和分析。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玄武岩单元的撞击坑频率-分布函数定年,基于撞击坑的月壤下伏玄武岩单元识别、划分及厚度反演,基于遥感数据的元素含量和矿物成分分析等。结果表明:(1)CE-3号着陆区至少出现了6次较大规模的岩浆充填事件,由新到老分别为EIm、EIm_1、EIm_2、Im、Im_1和Im_2,其中EIm单元年龄约为3.17Ga,Im单元年龄为3.48Ga;(2)研究区玄武岩单元铁元素成分变化不大,而钛元素含量有较大变化。并且玄武岩越年轻,铁和钛元素更加富集。对指示月表硅酸盐矿物的克里斯蒂安参数(CF)和弯曲指数(CI)进行计算,发现研究区没有高硅物质的分布;(3)研究区月海玄武岩充填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每期月海玄武岩的充填流动大体上保持由南向北方向,并且活动规模逐步减小;(4)下伏玄武岩单元EIm_1、EIm_2、Im、Im_1和Im_2的平均厚度分别为68.3m,68.6m,81.8m,59.1m和52.1m,其中EIm_1单元的厚度最大为150m,从西到东逐渐减小;Im_1最大深度为224m,位于研究区的北部,向东西两侧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4.
广泛分布于海南省北部的第四纪火山岩,至少有8次喷发活动。第一次发生在早更新世,沉积了凝灰岩、橄榄玄武岩,厚度为4.6~15.8m,它赋存于秀英组中,已测得热释光年龄为1999609±5988年。晚更新世道堂组有6次交替出现陆相与海相的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的喷发活动,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段。其中一、三段为陆相喷发的橄榄拉斑、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局部夹火山碎屑岩,厚度分别为49m和15~55m。第二、四段为海相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为主,含海绿石及有孔虫化石,厚度分别为129~150m、85m;第四段炭质粘上夹层测得~(14)C年龄为16790±410年。全新世早期的石山组,主要为橄榄拉斑玄武岩,熔渣—浮岩状橄榄玄武岩,底部偶见有含集块、火山角砾橄榄玄武岩,厚度>95m。  相似文献   

5.
雷朝磊  张硕 《地下水》2013,(3):162-164,171
某拟建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为了优选拟建坝址,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库区水文等务件,考虑施工条件与筑坝工作量。对拟选上、下两个坝址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下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大坝的稳定问题不突出,边坡稳定性较好,渗漏不严重,相对不透水层埋深较下坝址略小,开挖工程量亦较少。故推荐下坝址为该水库坝址。  相似文献   

6.
广东田洋古玛珥湖TY2孔基底岩芯的年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洋玛珥湖是雷州半岛东南部的一个洼地状旱玛珥湖,其连续、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物记录对于热带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在湖盆中心钻取了长为224.82m(TY1孔)和22980m(TY2孔)的两个平行长钻,两孔相距约2m。除了最上部38m以内的冲-洪积沉积物及中部湖相沉积物外,222.4m(TY1)和224.4m(TY2)往下完全是湖盆基底玄武岩。因此,基底玄武岩的年龄就代表着火山喷发并随后开始形成田洋湖泊的极限年龄。  相似文献   

7.
根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45口钻井的305.79 m玄武岩岩芯、176个岩芯薄片和其对应井段的测井资料,将东部凹陷玄武岩分为致密玄武岩、气孔玄武岩和角砾化玄武岩等3类。致密玄武岩呈致密块状,蚀变程度低,测井响应以高密度(平均值为2.71 g·cm~(-3))、低自然伽马(平均值为36 API)为特征;气孔玄武岩气孔发育,多被沸石、方解石等充填,蚀变程度最高,测井响应以低密度(平均值为2.47 g·cm~(-3))、高声波时差(平均值为72μs·ft~(-1))为特征;角砾化玄武岩呈自碎角砾状,发育角砾间孔,测井响应以低电阻率(平均值为8Ω·m)为特征。这3种玄武岩的测井响应机理与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蚀变类型及程度、孔缝发育程度及后期充填改造、流体类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沈蓉  张辉  李琦  关学伟  李仕胜  廖建军 《岩土力学》2006,27(Z2):701-704
小湾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岩性主要有黑云花岗片麻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两种。由于小湾水电站坝高为292 m,为世界级高拱坝,因此我们在小湾进行了高正应力条件下的岩体抗剪强度试验(最大正应力13 MPa)。通过对不同岩性及不同岩体质量条件下的岩体抗剪强度(含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抗剪)的试验研究,为设计提供了小湾坝址区符合工程特性的岩体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9.
荣冠  王思敬  王恩志  刘顺桂 《岩土力学》2009,30(10):3013-3019
详细分析了白鹤滩坝址河谷边坡柱状节理玄武岩岩体地质条件和特征,建立了合适河谷边坡演化离散元的计算模型,考虑坝址关键地层P2?3可能的岩体质量范围进行了多种工况河谷演化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工况河谷现今阶段边坡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屈服区及稳定系数等基本规律,并与目前河谷实际的地质条件及现状进行了全面对比。最后采用拟似度信息量评分法对P2?3岩层工程级别进行了初步评定,认为白鹤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P2?3岩层按III1类质量岩体来评估其工程性状和确定相应岩体力学参数较适合。同时,坝址河谷边坡岩体的工程特性可参考相应工况的模拟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中游上江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建高坝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上江坝址为金沙江中游龙头水库的比选坝址之一,坝址河床覆盖层最厚达206.2 m,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最低249 m级的高土石坝,大坝规模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前沿水平,筑坝技术难度大。通过测绘、钻探、物探、物理力学测试等工作揭示:(1)河床覆盖层由漂卵石、低液限粘土、砾卵石、碎块石、砂砾石等组成;(2)河床覆盖层中各粗粒土强度相对较高,低液限粘土强度较低,为坝基一条连续完整的相对软弱带;(3)坝址位于龙蟠断陷盆地内,主要受新构造垂直差异运动的影响,河床接受金沙江上游及坡体上物质堆积,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深厚覆盖层。初步研究本坝址在河床覆盖层上建高土石坝是可行的,但需要对坝基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探讨了不同建坝方案所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为筑坝技术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玄武岩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特征和储层孔隙微观结构,研究储层特征及其与岩性岩相之间的关系,确定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利用反演手段预测储层发育特征,基于反演结果将储层分为3类,以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研究表明玄武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构造-溶蚀缝,储层孔隙度为6%~12%,渗透率为0. 01~1 m D;玄武岩地层在测井曲线上自然伽马值较低,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具有振幅强、连续性较好的特征。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和玄武质角砾凝灰岩储层物性最好,玄武岩次之;火口相储层物性最好,近火口相次之。在断陷北部整个凹陷,Ⅱ类区玄武岩分布广泛、物性较好、资源潜力大,为玄武岩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2.
贵州赫章二叠系玄武岩顶部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杨瑞东  王伟  鲍淼  王强  魏怀瑞 《矿床地质》2006,25(Z2):205-208
贵州西部毕节地区赫章二叠系玄武岩顶部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中发现稀土总量为0.023%~0.22%、矿体分布广、层位稳定、矿层厚度3~4 m、远景储量很大的稀土矿床。稀土矿为玄武岩风化淋漓作用形成的风化壳型。这类玄武岩风化形成的稀土矿床的发现为中国寻找玄武岩风化壳型稀土矿提供了重要线索,它对云南、贵州和四川寻找玄武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绰尔河流域沿河谷分布有大量的沿北西向展布的上更新统大黑沟组玄武岩,控制厚度大于20 m,本次工作针对该地区玄武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玄武岩主要为气孔橄榄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w(SiO2)为47.14%~49.84%,铝质量分数为10.64%~12.75%,钙、镁质量分数分别为8.91%~10...  相似文献   

14.
以剖面测量及野外系统观察、显微镜下及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认为雷波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岩石类型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发育柱状节理,为典型陆相喷发玄武岩;②岩石化学分类为碱性玄武岩,具高钛特征,为板内拉张玄武岩;③玄武岩经历了相似的岩浆演化和结晶分异,形成深度大,起源于富集地幔源,是地幔柱作用的产物;④玄武岩是攀西裂谷拉张作用的产物,无爆发角砾岩相,主要为喷溢-溢流相,可能属攀西裂谷的边缘相带。  相似文献   

15.
夏河县孜孜合一带中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河县孜孜合一带侏罗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 ,为碱性玄武岩系列、钠质类型。岩石类型主要为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玄武岩、球颗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杏仁状安山玄武岩、杏仁状安山岩等。其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均表明其具有板内碱性玄武岩的特征。火山岩是在燕山期由早期的挤压挠曲转换为晚期的伸展裂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冈达概组分布于其邻区的中咱微陆块。峨眉山玄武岩与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均具有富碱、高钛特征,大部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峨眉山玄武岩Mg#变化范围为0.31~0.70,属于适度演化过的岩浆,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Mg#=0.34~0.43。总体上,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比峨眉山玄武岩更富Ti,高FeO*,低MgO,低SiO2。两组玄武岩均有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但部分具有Sr、Zr负异常,均属板内玄武岩,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在地幔柱作用下产生。峨眉山玄武岩Rb、Ba有明显的波动,可能是受到源区混染作用影响,其微量元素比值表现出EM1-OIB与EM2-OIB的混合特征,起源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熔融程度为4%~7%。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元素比值较稳定,与EM1-OIB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起源于石榴石稳定区,其形成深度比峨眉山玄武岩深,熔融程度较低,为2%~5%,可能是产生于地幔柱边缘。中咱微陆块、扬子地台西缘的二叠系玄武岩源区物质均受峨眉山地幔柱影响,具有很大的亲源性,峨眉山地幔柱的活动为板块的裂解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地区的织金、威宁、毕节、大方、纳雍、赫章等县均出现REE矿床或矿化,可分为2类:一类是寒武系底部的海相沉积磷块岩磷-REE矿床,如织金新华;另一类是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古风化壳粘土岩REE矿化。本文主要介绍后一类。黔西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大陆溢流玄武岩,呈岩被产出,假整合于上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之上,其上覆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宣威组含煤岩系。玄武岩最厚处在西部威宁附近,厚达1249m。区内,在宣威组与玄武岩之间及玄武岩内部,产有多层呈似层状、透镜状的粘土岩,以高岭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云南马树盆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测试等手段,查明了马树盆地自上而下的三层水文地质结构:上层(0~9.0m)主要为湖积砂砾及粘土层,富水性差,不具供水意义;中层(9.0~28.5m)为节理裂隙发育的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P3em),富水性好,单井推算最大涌水量可达504.4m3/d,受上覆含砾粘土层的阻隔,水质优良(Ⅰ类),可作为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下层(28.5~60.0m)峨眉山组玄武岩节理裂隙不发育,为相对隔水底板。本研究对于玄武岩区找水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工程概况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电站坝址位于雅砻江干流与支流鲜水河的汇合口下游约2km河段,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6.57万km2,坝址处河流多年平均流量666m3/s。两河口水电站为雅砻江中、下游的龙头水库,对其下游的雅砻江梯级电站以及金沙江、长江干流电站的梯级电站补偿作用显著。电站的开发任务为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电站采用坝式开发,水库正常蓄  相似文献   

20.
山东蓬莱等地第四纪玄武岩的热发光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蓬莱、栖霞、沂水、临朐等地分布大片新生代玄武岩。过去主要根据其下伏松散沉积层的时代,与临朐中新统山旺组对比,划分为中新世下玄武岩和上新世上玄武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