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部某些地区碱性玄武岩中包体的温度、压力的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概述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系列的火山岩中广泛分布着超镁铁岩包体。这些包体是我们直接能观察到的该地区上地幔的标本。它对于了解该地区上地幔物质组成和地温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仅就收集到的包体资料,侧重对其温度压力条件进行估计,尝试着对这些地区上地幔的组成和地温分布进行一些讨论。超镁铁岩包体主要是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浙江和福建等地还分布有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此外,还有少量的纯橄榄岩、斜方辉石岩、单斜辉石岩、二辉石岩,含角闪石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深源岩石包体内的尖晶石类矿物属铬尖晶石和铁尖晶石,金伯利岩及其地幔岩包体和金刚石中的尖晶石类矿物主要为铝铬铁矿。玄武岩中橄榄岩类包体内的尖晶石比其辉石岩类包体中的尖晶石含Cr高,含Al低,这与Cr为相容元素、Al为不相容元素、玄武岩中橄榄岩类包体是上地幔部分熔融出玄武岩浆后的残留物及其上地幔岩石的捕虏体、而辉石岩类是玄武岩浆结晶的产物有关。玄武岩中深源岩石包体中的尖晶石明显地比金伯利岩中的粗晶、地幔岩石包体及金刚石中的尖晶石含Cr低,含Al高,其主要原因是前者比后者形成的压力低  相似文献   

3.
福建明溪上地幔热结构及流变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传勇  韩秀玲 《地质论评》1999,45(4):352-360
通过对采自福建明溪的幔源包体样品的详细研究,建立了该区上地幔的地温线,探讨其流变学特征。所获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但稍低于中国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地温线。由该地温线推导的壳幔边界为38km左右,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32km左右即已开始出现,表明存在上地幔物质的底侵作用。同样,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平衡温度有所重叠,表明两者不是截然分开,其间存在有5 ̄10km的过渡带。包体的变形特  相似文献   

4.
辽宁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我们所进行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其中上地幔包体形成条件研究》这一科研课题中有关宽甸地区最终成果的一个部分,主要涉及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问题.其他问题另文叙述.本区玄武岩为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橄榄拉班玄武岩系列,自底至顶广泛而普遍地分布有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等上地幔包体,经研究,它们代表了玄武岩源区的上地幔岩石.碱性玄武岩浆的形成主要受上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程度和熔融深度的制约,下面分四方面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包体的研究认为,上地幔岩石变形结构和组构类型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分布是不同的,据此,可划分为华北—东北上地幔弱变形域和东南沿海上地幔强变形域。与变形特征对应的东南沿海地区包体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型,华北—东北地区包体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则为平坦型和轻微LREE富集型,这表明上地幔流变剪切作用强度与稀土元素富集作用呈正相关,同时反映出上地幔流变状态的差异。根据包体变形特征,我们提出华北—东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中新生代具有截然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的KAr同位素年龄为84.76±1.67Ma,其 中 含有丰富的超镁 铁质岩和深部壳源捕虏体,主要有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 含斜长石的角闪二辉石岩、二辉麻粒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等。包体的组构及矿物化学研究表 明超镁质岩捕虏体来源于上地幔,麻粒岩和片麻岩则为深部壳源捕虏体。该类包体的发现对 中国东部中生代上地幔和下地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玄武岩所携带的二辉橄榄岩包体被看作是来自上地幔的物质,橄榄石又是包体中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通过橄榄石Fe~(2 )有序度的研究,期望对包体复杂的热历史提供某些信息。 本文所采用的镁橄榄石——贵橄榄石(Fa 9.6—14.3)样品取自河北万全、云南马关、江苏六合及福建陇海牛头山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除马关样品产于火山角砾岩以外,其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发现山东胜利1号、辽宁50号、51号及42号岩体中,见有纯橄岩、石榴二辉橄榄岩、尖晶二辉橄榄岩及云母橄榄岩包体;河北涉县及山东红旗2号金伯利岩中见有榴辉岩包体。包体形态为浑圆状、椭圆状,其大小为1-15cm。纯橄岩和石榴二辉橄榄岩比其寄主金伯利岩富含Cr_2O_3、NiO_3、贫CaO、CO_2、K_2O、Na_2O、TiO_2和Al_2O_3,其稀土配分模式为LREE富集型。根据深源岩石包体的温度、压力条件的估算,认为纯橄岩和石榴二辉橄榄岩来自上地幔深处,为上地幔局部熔融的残余物,而河北涉县金伯利岩中榴辉岩包体来自下地壳,云母橄榄岩类为软流圈顶部的地幔交代作用带上的岩石,尖晶二辉橄榄岩是来自上地幔较浅部位,它们为金伯利岩浆的偶然捕虏体。  相似文献   

9.
岩石圈上地幔岩石包体保存着上地幔物质组成和岩石学的特征以及岩石圈上地幔构造变形特性、岩石变形机制和流变性质的丰富信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巴楚地区的幔源包体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次为单辉橄榄岩,与中国东部以及西部其他地区发育的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幔源包体有所区别。从莫霍面至岩石圈上地幔下部,随着深度、温度和压力的增高,幔源包体橄榄石中出现直线状位错、位错缠结、网络—曲线状、环状位错—直线状位错、位错缠结、网络—曲线状位错,环状位错的变化规律;其微观变形机制有从碎裂—位错滑移—位错蠕变—扩散蠕变的变化规律;差异应力值有从低—高—低—高的正弦波状变化趋势,在莫霍面附近以及上地幔韧性软层与脆性层附近差异应力值一般较高;应变速率值则是逐渐减慢的总体变化趋势,整体反映出岩石和矿物从脆—韧性的流变性质。  相似文献   

10.
碱性玄武岩,特别是时代较新的第三纪、第四纪碱性玄武岩中,常常含有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的超镁铁岩包体。这类超镁铁岩包体一般被认为是来自上地幔的岩石碎块。因此,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探讨下地壳-上地幔中的地质作用过程、上地幔的局部  相似文献   

11.
甘肃好梯超镁铁煌斑岩中深源包体及巨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甘肃好梯超镁铁煌斑岩中上地幔包体和巨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来自大约62km深处,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来自约92km深处。后者在岩相学、矿物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地幔交代作用特征,表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为与寄主煌斑岩有关的成因包体。另外本区两种单斜辉石巨晶和橄榄石巨晶为高压结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辽西中生代玄武岩中幔源气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是由古老富集型的岩石圈地幔和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所组成。前者以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为代表,它经历了富钠质的地幔交代作用。橄榄岩类捕虏体富含轻稀土元素,并具有较高的ω(^87Sr)/ω(^86Sr)比值;后者以二辉石岩为代表,具典型堆积结构,与本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比,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在矿物成分和稀土元素丰度上,本区辉石岩捕虏体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辉石岩捕虏体,这意味着辉石岩捕虏体可能是上地幔中更早期的岩浆堆积体。  相似文献   

13.
鲁西中生代侵入岩依次生成辉长岩系列、二辉石闪长岩系列、角闪闪长岩系列、二长岩系列和正长岩系列(林景仟等,1989)。近年来,我们在属于二辉石闪长岩系列的莱芜铁铜沟岩体、矿山岩体和邹平茶叶山岩体中发现了大量不同成因类型的橄榄岩类包体。这些包体为认识鲁西地区中生代岩浆起源、岩石圈结构及上地幔中的超镁铁质岩浆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包体成因类型及岩石学特征所发现的橄榄岩类包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橄辉岩;以前两类为主,与二辉岩、单辉辉石岩、辉闪岩和角闪岩包体相伴生。根据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特征,这些包体可划分为亏损型上地幔纯橄榄岩、方辉  相似文献   

14.
李曙光 《地球化学》1993,(2):105-114
本文提供了一种直接从二辉橄榄岩包体数据了解上地幔 Sm/Nd 演化的新方法。已证明非交代二辉橄榄岩包体的 Nd 同位素模式年龄(T_(CHUR)代表其源区上地幔的平均亏损年龄,从而建立了上地幔 f~(Sm/Nd)值与平均亏损年龄的相关趋势。该趋势同样可以由河水悬浮物及花岗岩数据导出。利用这一相关趋势及各地质时代上地幔的平均亏损年龄,本文计算了上地幔平均 Sm/Nd 值随时间演化的曲线。它表明,在太古代下地幔物质上涌进入上地幔和陆壳物质再循环是较活跃的,从而抑制了这一时期上地幔 f~(Sm/Nd)和ε_(Nd)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福建明溪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REE 及Pb Sr Nd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婉康  Basu  AR 《地球化学》1992,(2):101-113
本文研究了明溪地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REE及Pb,Sr,Nd同位素。它们的Pb,Nd同位素成分表明该区上地幔在67—82km深度上是,MORB型亏损地幔。标本中放射性Sr同位素成分高于“地幔系列”可能解释为岛弧区俯冲大洋板块物质的加入。包体的sm-Nd、Rb-Sr年龄可能与十亿年前地幔亏损事件、早古生代H_2O,K_2O等地幔交代作用以及新生代的火山作用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叶松  张保民等 《地质学报》2002,76(3):431-431
江西安远县路迳产出的超基性岩筒,是幔源岩浆岩的一个特殊类型,命名为金伯利质煌斑岩。岩筒的Rb- Sr等时线年龄37Ma。该岩筒中含有幔源单斜辉石巨晶和辉石岩、尖晶石橄榄岩、石榴石辉石岩包体,这些巨晶和包体来自上地幔不同深度。本文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该岩筒中巨晶单斜辉石和3种包体中辉石的含水性,探讨辉石含水量与其成分及来源深度的关系。单斜辉石以3607~3630cm_(-1)和3522~3542cm_(-1)两组吸收谱带为主,斜方辉石存在3410  相似文献   

17.
夏萍  徐义刚 《地球化学》2006,35(1):27-40
滇东南马关地区新生代钾质玄武岩携带的幔源包体为研究该地区上地幔性质提供了物质基础。分析表明,全岩及单矿物中的玄武质组分与M gO含量之间均有很好的负相关性,与世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橄榄岩包体代表了成分均一的上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后的残余;绝大多数包体亏损LREE及除U、Th以外的其他不相容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单一(87Sr8/6Sr=0.7022~0.7029,Nεd=9.5~12.3),显示了M ORB型地幔的成分特点。相对亏损橄榄岩(Fo>90)的平衡温度(928~959℃)低于饱满型橄榄岩F(o<90,956~1110℃)。这些特征表明,马关橄榄岩包体很可能代表了MORB型软流圈地幔底辟上涌、减压熔融后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18.
广东普宁麒麟幔源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稀土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表明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具有平坦的分布型式,二辉橄榄岩分布在世界二辉橄榄分布区域内,方辉橄榄岩HREE含量较低;辉石岩的分布型式与印度洋中脊玄武岩公布型式相近,玄武岩的分布型式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它与夏威夷碱性橄榄玄武岩分布型式相近以.稀土元素分配系数的计算表明,二辉椰榄岩和玄武岩岩浆之间、方辉橄榄岩阳辉石岩岩浆之间处于平衡.辉石岩岩浆和玄武岩岩浆是起源于上地慢的原始岩浆.这与辉石岩和玄武岩主要元素的化学成分一致.稀土元素的研究暗示了该区土地馒曾发生过稀土元素的分异.在辉石岩浆形成之前,在上地幔的较高部位即玄武岩岩浆的源区轻稀土元素微具富集,而在上地幔的梢下部位即辉石岩岩浆形成的源区轻度亏损了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9.
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西侧的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含有大量橄榄岩和辉石岩包体。辉石岩包体含有绿色的Cr辉石岩和黑色的Al辉石岩包体两种类型,均为二辉岩,且多数样品中单斜辉石含量高于斜方辉石。岩石结构和主微量元素组成说明阳原辉石岩是高压堆晶体。其EMI型Sr-Nd同位素特征,明显不同于寄主玄武岩,暗示两者没有成因联系,而可能代表古老岩浆事件的产物。综合文献资料发现重力梯度带西侧的辉石岩包体大多具有富集同位素特征,而东侧的样品以亏损同位素组成为主。这种空间上的成分差异暗示重力梯度带分隔两个不同的地幔域,也可能与重力梯度带两侧岩石圈地幔形成时代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0.
估算上地幔温压条件与氧化状态的最新热力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地幔的温压条件与氧化状态,对于了解上地幔的热结构、物态与相关系、深部地质作用、特别是岩浆起源及超镁铁岩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新提出的估算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相矿物平衡的温度、压力和氧逸度的热力学方法,对于从事金伯利岩、蛇绿岩和上地幔橄榄岩包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