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上海地质工作经过30年来的努力,有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性资料,成绩显著。尤其是近几年来注意和加强了基础方面的工作(例如:构造、地层、岩浆岩等),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上海地区地层层序,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掌握本区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地面沉降,寻找新水源,找矿及地震地质等方面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地区除去金山、松江等县见有零星分布的由火山岩组成的小山(如:天马山、查山、秦望山、佘山等)外,第四系地层广复全区,因而本区基岩地层的研究,主要靠钻孔资料,据不完全统计钻到基岩的钻孔约600多个;由于绝大部份钻孔终孔深度较浅,并且包括了一  相似文献   

2.
一种检测地层压力新方法研究——岩石力学参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义金  樊洪海  张传进  鲍洪志 《岩土力学》2005,26(12):1977-1980
在分析岩芯力学试验和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地层压力检测的新方法。主要包括地区动静态岩石力学转换关系、地层孔隙压力与岩石力学参数关系、压力剖面中岩石力学基础参数求取等。结合测井资料数据,利用该新方法对某高压地区地层压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岩浆岩的化学成份是对岩石精确鉴定,阐明其成因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的基本资料和重要数据。本文汇集了上海地区自1958年以来(特别是1972年—1979年期间)的岩石化学全分析资料共173个。这些岩石样品主要采自上海市南部地区的金山、南汇、上海、奉贤、松江等五个县及部份东北部和市区的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喷出岩和基性—中性浅成侵入岩,喷出岩。我们选择了其中77个资料作了初步计算,求得了上海地区部份岩浆岩(简称上海岩浆岩,以下同)化学成份的平均值,并略述其岩石化学特征,供有关同志在研究上海地区区域地质,岩浆活动及普查找矿等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百善煤矿64采区超薄基岩区域地质储量210万t,基岩厚度均小于20m,对安全回采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分析煤矿主采煤层赋存、顶板岩石力学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超薄风化基岩及松散层内含(隔)水层的岩石特征及强风化岩石泥化对工作面开采的影响。以理论计算、现场实测数据和开采实践为依据,重点研究分析了风化基岩和含(隔)水层的物理特征及强风化岩石泥化对"两带"发育高度的影响,并设计了合理的安全保护煤柱。实践表明:超薄基岩区域强风化岩石软弱、泥化、风化对工作面回采"两带"发育高度有降低作用,有利于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辖总面积约为6100平方公里,除西部及西南部有十多处另星小丘露头外。其余广大地区均为第四系种植土及建筑物复盖。这些孤零稀疏“小山”总面积也不过两平方公里左右。这些本来已经少得可怜的露头,在供应建筑石材的采掘下,有的已经变成二三十公尺的深坑了。自从1958年上海石油普查大队建立正式开展地质工作以来,积累了大量的钻探地质资料。据统计在上海地区火山岩分布面积几乎占全部基岩面积的60%以上。然而限于某些工程方面的需要及限制,这些少得可贵的火山岩露头却偏偏缺乏研究。  相似文献   

6.
凌源—建昌一带是辽宁西部主要干旱少雨地区,研究这一地区基岩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具有重大经济意义。本文从综合分析辽宁西部水文地质调查资科入手,对该地区基岩地下水类型及岩石富水性和褶皱束、盆地、断裂及不整合接触带富水性以及该地区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特别是深入分析了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类岩石裂隙岩溶水、带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的赋存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地区建设地源热泵系统之前,需要开展浅层地热地质条件评估,以作为政府部门为地源热泵系统立酉备案的必要的技术文件,是一项专业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其评估工作方法和内容,在基岩地区和第四系松散沉积区应有很大的不同。在基岩地区应倜重于野外实地调查,包括填制工作区地质图、工作区岩石特征,岩石完整性调查和水井普测等;并通过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必要的勘查手段,查明工作区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条件,特别是划分构造带、构造影响带范围,进而判断换热孔钻遇地层的可钻性和换热能力,进行相关技术和经济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8.
利用声波测井计算岩石的力学参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岩石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岩石动、静弹性参数相关关系,最后用实际声波测井资料来分析计划岩石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基岩油藏,但有关基岩风化壳的研究尚未有报道.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为研究对象,结合东坪地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对花岗质基岩风化壳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储集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 建立了以Al2O3、CaO、Na2O、K2O为主要判别依据的花岗质基岩风化指数,准确的识别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未风化层;(2) 根据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及常规测井曲线可以很好地识别古风化壳特征;(3) 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的主要储集空间有基岩溶蚀孔洞、基质矿物溶孔和基岩裂缝,共3种,为致密储层,风化壳由风化基面向上,孔隙逐渐发育,至半风化岩石中部的孔隙度较大,且以大孔隙为主,由半风化岩石到风化粘土层,孔隙的规模变小,逐渐以微孔隙为主,纵向上,孔隙度与风化程度、构造缝发育情况、埋藏深度及其和应力释放中心的距离具有相关性.风化壳的存在大大的改善了储层物性,扩展了含气面积,增加了含气层系,对花岗质基岩地层油气藏和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覆盖区基岩露头少,地质填图精度低。根据岩石风化成土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继承性,笔者提出了基于土壤化学成分识别基岩岩石类型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以大兴安岭北部阿龙山地区为例,根据火山岩基岩上覆土壤样品常量元素和亲石微量元素分析数据,有效地识别出了玄武岩类、安山岩类、英安岩类和流纹岩类4类基岩类型,识别的正确率达到了90%。基于土壤化学成分识别基岩岩石类型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优点,是提高浅覆盖区地质填图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吕爱钟 《岩土力学》2004,25(Z1):1-9
从岩石(岩体)基本性质的试验研究;岩石塑性力学研究及岩石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岩石损伤、断裂力学研究;岩石块体力学研究;分形-岩石力学研究;岩石渗流(耦合)力学及环境岩土工程;岩石力学计算方法及位移反分析;智能科学方法在岩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非线性科学方法(混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10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并回顾了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岩土力学》2008,29(6):1653
4月28日,2008年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J.A.Hudson教授(英国)应邀参会并致辞。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前主席C.Fairhurst教授(美国),原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亚洲岩石力学学会主席S.Sakurai教授(日本)等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及43所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2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其中包括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加拿大、韩国、苏丹、伊朗及柬埔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外籍专家。  相似文献   

13.
邯郸、涉县地区的库区地质情况有以下几种:1.大坝两侧及库区两岸皆为基岩这种情况下,一般说地质条件很好,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基岩、岩性因岩石性质决定了岩石抗风化的能力,如本区的页岩,砂岩,闪长岩等表面风化就很强。而灰岩,石英岩次之。在石灰岩地区则有溶蚀现象发生,因此有溶洞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基岩裂隙水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岩裂隙水,是指那些储存于坚硬岩石构造或成岩裂隙中的地下水。我国北方碳酸岩地区溶蚀裂隙中的地下水亦属此种类型。它主要受着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和空间形态特征所控制。迄今为止,主要是建立在松散沉积物孔隙地下水基础上的水文地质学,远不能解决基岩裂隙水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因此,现在有必要加强基岩裂隙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苏南宁镇地区,震旦系至第四系出露完整,研究程度颇深,诸地层的不同特征,以作为华南各地区地层对比之标准而著称。近几年来,随着大规模勘探工作的进行,宁镇地区地层的物性参数、电性参数和力学参数等各种资料,均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试以该区震旦系至白垩系地层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的系统测试数据,对其有关的岩石力学特性进行粗浅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1)
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分布埋藏极不均一,含水层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异差性大,涌水量大小相差悬殊。富存形式往往呈点状、线状、面状赋存于岩石的裂隙中。勘察找水时,采用力学性质分析,构造形迹分析,物探方法测量,确定基岩裂隙水的富存部位。是低山丘陵区开发基岩裂隙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建立覆盖区的基岩地质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地质与岩石物性资料,同时受地质先验信息、人为因素等干扰严重.运用重力异常钻孔约束反演的方法尝试构建浅覆盖区基岩地质模型,探讨在人为介入较少的情况下快速高效构建包含基岩面起伏特征、断裂展布、密度分布等要素的地质模型的可行性.在郯庐断裂泗洪地区的地质调查实际应用中,对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原地浸矿母液对离子型稀土矿收液底板的侵蚀影响,以离子型稀土矿基岩(半/弱风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浸矿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浸矿时间岩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获取了不同浸矿历时岩样的孔隙度和细观形貌特征,并运用盒维法对岩样的非线性裂纹特征进行了定量化描述。结果表明:浸矿侵蚀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底板基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150 d,破坏形式由贯穿破坏转变为贯穿破坏与片状剥落并存;浸矿母液侵蚀作用下,基岩力学特性呈现先大幅减小后大幅回升,其后在小范围波动现象,浸矿约60 d对基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最大;浸矿母液侵蚀造成基岩内小孔隙增长,导致表面出现腐蚀及孔洞现象;浸矿时间不同将造成岩石不同的微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砒砂岩化学成分特征对重力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内蒙南部砒砂岩的重力侵蚀为例,研究岩石化学成分与重力侵蚀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抗剪强度的之间关系。通过对砒砂岩样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力学性质等参数的测试和试验结果,利用化学蚀变指数(CIA)阐明了岩石的风化程度,分析了岩石中不稳定的化学成分在水的作用下,对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和岩石强度的影响。并对砒砂岩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其内聚力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这些对砒砂岩区基岩的重力侵蚀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岩石力学协会(ARMA,网址www.armarocks.org)现征集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论文,包括研究、应用和案例分析等。在过去的54年间,美国岩石力学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岩石力学、岩石工程、岩石物理等地质力学各行业的专业知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