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潮间带盐沼植物黏附悬浮颗粒物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华  杨世伦 《海洋学报》2010,32(1):114-119
为了研究潮间带盐沼植物黏附悬浮颗粒物的差异性,在长江口选择了三种盐沼植物群落对它们黏附的颗粒物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距潮沟或光滩越近,生长位置的滩面高程越低,则黏附颗粒物越多,而在盐沼前缘单位滩地面积上植物黏附颗粒物的质量以1%~3%/m(单位水平距离)的速率从水体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较高的盐沼外缘光滩或潮沟向盐沼内部减小;(2)植物黏附的颗粒物量在垂向上从上到下急剧增大,通常在靠近滩面5~10 cm的部分植物的黏附量占植物黏附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3)相邻群落单位滩地面积的互花米草[(220.6±172.7)g/m2]的总黏附量明显多于芦苇[(64.9±38.1)g/m2]和海三棱藨草[(45.2±31.7)g/m2],而按单位生物量来说单位滩地面积上三种盐沼植物黏附的颗粒物以海三棱藨草最多[(150.5±134.8)g/kg],芦苇最少[(28.8±22.8)g/kg],互花米草介于两者之间[(57.5±32.9)g/kg];(4)海三棱藨草的黏附量在季节上差异性明显,秋初(9月)是春末(5月)的6倍,在冬季该植物消失,其黏附颗粒物的功能也消失。造成盐沼植物黏附悬浮颗粒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生物量、悬浮颗粒物含量和淹没条件(淹没的深度、时间、频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互花米草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外来物利,目前在我国沿海已形成大面积的互花米草盐沼,对潮滩土壤等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分析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江苏东台沿海不同地点(生长年数)的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样品的-仃机质含量分析,发现互花米草盐沼在由海堤向外的水平方向上变化的平均梯度为每100m土壤有机质含最减少0.87g/kg,垂直方向上的平均梯度为每向下1cm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0.05g/kg。互花米草盐沼土壤订机质的含量与互花米草生长年数相关程度较高,而与植株的生长状况相关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双台子河口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对2009年10月野外调查所获取的土壤、植物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研究盐分离子和植被群落退化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芦苇生物量、覆盖度、株高3项生长指标变化,研究区芦苇群落退化演替的顺序为芦苇—芦苇/补血草—芦苇/碱蒿—芦苇/碱蓬—獐茅/翅碱蓬—翅碱蓬。随着退化演替的进行,翅碱蓬群落的各盐分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五种植物群落的含量。电导率与芦苇生物量、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易溶盐离子(除CO2-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各盐分离子通过影响电导率而间接抑制植物生长,电导率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试验区土壤盐化的同时伴随着碱化。  相似文献   

4.
滨海湿地是具有特殊水文、土壤及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蟹类作为其重要生物组成部分,在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6月野外调查数据,结合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结果,同时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蟹类数量分布与关键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蟹类共有5种,属沙蟹科(Ocypodidae)和方蟹科(Grapsidae),广泛分布于海堤向海一面的潮滩上,数量由陆向海总体减少,双齿近相手蟹(Sesarma bidens)是研究区蟹类的优势种。不同种蟹类生境偏好有所不同,双齿近相手蟹和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偏好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偏好互花米草和碱蓬(Suaeda salsa)混合生境,伍氏拟厚蟹(Helice wuana)偏好碱蓬盐沼,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偏好光滩生境。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蟹类数量与植物地上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相对高程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淹水时长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偏最小二...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流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拟对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的流速分布、变化和研究状况进行一定的归纳,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本文内容包括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模拟定量分析研究盐沼和不同植被状况下(不同植株高度、密度、不同种类植株等)流速变化规律,及其流速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6.
钦佩  经美德  谢民 《海洋科学》1988,12(4):62-67
互花米草引种到福建罗源湾两年后,使海滩盐沼土有机质提高35—44%,含N量提高80%左右,总P和总K没有多大变化,速效P含量降低3.5—7%。在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中,不同相中的N、P、K元素分布量的关系是:植物〉土壤〉海水。10月中旬采样测试表明,互花米草的含N量,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含P及含K量则相反。在对N、P、K的吸收、分布方面,三个生态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型底栖动物是盐沼湿地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本文以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10月在江亚南沙、上沙和下沙的不同区域沿高程梯度设置固定采样站点,对大型底栖动物、沉积物和植物进行取样调研,分析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大型底栖动物沿高程梯度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低潮带环节动物的多度和生物量均最高,中潮带软体动物的物种数最多,高潮带甲壳动物的多度和生物量均最高;(2)不同区域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大型底栖动物沿高程梯度的分布特征也有明显差异;(3)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的生境因子主要包括沉积物中值粒径、氧化还原电位和植株密度等,不同区域、不同生境中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的生境因子也有一定差异;(4)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入侵改变了生境条件,进而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产生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高程之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进一步探讨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流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20多年来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流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拟对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的流速分布、变化和研究状况进行一定的归纳,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途径。内容包括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模拟定量分析研究盐沼和不同植被状况下(不同植株高度、密度、不同种类植株等)流速变化规律及其流速变化原因。本领域研究有待收集大量数据后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以及盐沼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不同状态(成熟、衰老和腐烂)叶片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其中9种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为棕榈酸C16:0 (21.76%~39.55%),其次是硬脂酸C18:0 (4.98%~29.88%);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C18:1n9 (2.04%~12.90%)、亚油酸C18:2n6 (8.25%~24.69%)和C20:1n9 (1.64%~40.45%)。红树植物和盐沼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C30:0为红树植物的特征脂肪酸。在植物衰老和腐烂的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与新鲜成熟样品存在差异,C20:1n9在衰老的样品中出现明显的下降,而相比红树植物两种盐沼植物的C20:1n9含量则下降更快。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湿地植物在衰老和腐烂后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必需脂肪酸C18:2n6的水平则未出现升高。  相似文献   

10.
选择长江口盐沼典型高程部位(高潮滩上部、中潮滩下部、光滩)柱状样,采用小间隔(1 cm)取样,通过粒度、颗粒有机碳(POC)含量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分析,研究盐沼滩面发育的沉积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盐沼沉积物的粒度参数、POC含量与δ13C值随深度变化明显;在盐沼典型高程部位沉积物的颗粒组成与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显著,有明显的滩面趋势,这与滩面的规律性演化密切相关.柱样有限深度内有明显的相对淤积期与冲刷作用相对较强时期的交替,表明长江口盐沼滩面发育过程并不是线性的.盐沼沉积物黏粒含量对POC含量和δ13C值的垂向变化及滩面趋势影响显著,表明流域来水来沙明显制约河口盐沼的发育.对于沉积动力环境复杂、冲淤过程频繁、厚度为毫米级的砂质纹层和泥质纹层发育的河口盐沼,在沉积和地球化学研究中采用小间隔取样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揭示盐沼发育过程的更多信息,为年际滩面冲淤演变研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还原性硫气体和甲烷自然释放是全球碳、硫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全球估算的时空变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环境地球化学循环的特殊性以及还原性硫气体和甲烷通量关系的不明确性等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加林  张忍顺 《海洋科学》2003,27(10):68-72
以江苏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海滩生态系统为例,探讨了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采用能值分析、市场价值和替代价格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江苏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江苏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每年为1.08×109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6.11× 107元,间接经济价值为1.02×109元,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6.7倍.  相似文献   

13.
福建罗源湾海滩互花米草盐沼中18种金属元素的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钦佩  谢民  仲崇信 《海洋科学》1989,13(6):23-27
本文对福建罗源湾可湖海滩互花米草盐沼中的18种金属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罗源湾可湖海滩的环境质量基本是好的,并探讨了开发利用互花米草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选取江苏沿海的3个典型岸段,在2000-2001年进行了野外地貌沉积及植被调查,并进行了地形高程测量;选用了1985-2001年间7个时相的TM卫星影像资料,追踪了江苏互花米草盐沼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移栽后的5-6年内,互花米草植被扩散缓慢,主要为立地扎根,走茎蔓延。在TM影像可以计量的规模上,互花米草植被在裸滩上的扩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1996年,随着面积逐渐增大,草仔数量明显增加,年扩展率逐渐扩大,到1996年,平均年扩展率已达30%。第二阶段为1996-1999年的3年间,互花米草人工盐沼的面积迅速扩大,年扩展率平均为43%。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平均年扩展率迅速减小,为10%,预计还要减缓,最后,待原有潮滩生态位长满后,与滩涂自然淤长速率相应。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5月,选取位于长江口崇明东滩的3个典型站点,对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进行了观测;同时,通过模拟现场环境培养的方法测定了营养盐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间隙水中NH4+和SiO32-浓度比PO43-和NO2-+NO3-一般要高2-3个数量级.沉积物-水界面交换过程在春季表现为对NO3-和SiO32-的吸收,吸收的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覆水中这两种营养盐的浓度;由上覆水和表层间隙水浓度梯度所决定的分子扩散通量对实际交换通量的控制有限.对NO3-,分子扩散通量占交换通量的比例为到21%;对SiO32-,前者和后者的方向相反;对NH3+,较大的浓度梯度支持显著的释放通量,而在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上覆水中NH4+浓度持续的增长.以上结果都说明其它因素,如浮游植物吸收、颗粒物吸附以及底栖动物扰动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崇明东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6.
龙木错与结则茶卡盐湖卤水兑卤及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龙木错与结则茶卡为对象,研究了两盐湖卤水在不同兑卤比情况下,混合卤各组分的变化,并对兑卤后的混合卤水进行了15°C蒸发过程的研究。实验分别对两种原料卤水和兑卤后卤水蒸发所得的9个卤水样品进行了常量化学组分分析,研究了兑卤后卤水蒸发过程中盐类的富集行为和析出规律。混合卤蒸发析盐规律结果基本符合Na+、K+、Mg2+//Cl–、24SO?-H2O(15°C)五元水盐体系相图。  相似文献   

17.
内陆碱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付老文泡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陆碱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月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空间分布格局的异质性高于亚表层,而9月亚表层土壤则呈现出较高的异质性。2采样期内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呈现由表层向下呈减少趋势,除9月土壤有机质外,上下土壤层内的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湿地全磷随土壤有机质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变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均呈对数衰减变化,但土壤有机质和全磷随pH值增加则分别呈现指数和幂函数衰减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可能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论证了盐、碱、镁的联产问题。强调了利用莱州湾沿岸地下浓缩海水和饱和盐水的预处理方法以及白泥(盐泥)的综合利用问题,并着重指出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盐、碱、镁联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论述了江苏省射阳湖荡区的自然资源,并对其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