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设计了应用于静力触探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电路原理图并主要介绍了MAX132芯片及它的软件算法。该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采用可编程的±18位串行A/D转换器MAX132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通过RS232串行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2.
TYSC—3Q测井仪数据采集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YSC-3Q型数字测井仪目前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大量地使用着,但其承仪器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因开发时间过早,已不能适合现在地计算机软件系统。本文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并给出了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工程勘查钻进数据采集设备的研制背景和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工程勘查钻进数据采集设备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参数,工程勘查钻进数据采集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及重要电器元件选型。详细阐述了钻头输出恒定转速的自动闭环控制方案。最后经过施工现场试验,验证了工程勘查钻进数据采集设备能够输出恒定钻速,精确采集并存储钻头转速、扭矩、钻进速度、钻进压力等4个主要钻进参数。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为开发平台,结合PID控制工具包,介绍了炉温控制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阐述了炉温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其中包括PCI-1200数据采集卡、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炉温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PID控制输出模块的设计以及炉温控制系统PID参数的整定方法。实践证明,本温度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温度时间短,稳定精度高等特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瞬变电磁法应用于浅海底进行资源勘探或工程地质勘查时,需要将仪器系统和观测装置置于海底,以克服海水屏蔽效应。因此,要求能够远程控制仪器进行自动化数据采集;同时,受工作环境影响,需要将观测装置小型化;另外,通过拖曳式测量提高工作效率。总结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成果,就仪器系统研制、观测装置小型化、拖曳式测量及海水影响等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ARM技术的矿井自记式地震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ARM技术的自记式矿井地震波记录仪。仪器在设计上采用了A/D采集、ARM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完成了地震波的数据采集功能。该仪器采用分布式采集、独立存储、集中回收的思想,实现了地震波信号的采集、存储及数据的集中回收,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203仪器从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解释及评估高度智能化等方面,是隧道施工安全和保证质量的理想仪器.这里介绍了TSP203系统应用原理及现场的施工布置,并结合实例分析证明,TSP203系统可以对隧道工程前方围岩地质的性质位置和规模进行比较准确的探测各预报,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对现场施工和监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新研制的铀含量测试仪及其在铀矿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仪器包括β射线探头、γ射线探头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硬件部分以及数据采集分析软件。该仪器系统依据β-γ法测铀原理,通过同时测量样品产生的β射线和γ射线获得铀含量。仪器操作简单,分析样品速度快。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的测量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的误差符合铀矿山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文利  罗德建 《地质与勘探》2004,40(Z1):227-231
JW-5地下电磁波系统是一种新型设备,它由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井中发射机、接收机和地面收录控制器;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正反演和图形图像模块.文章介绍了其设计方案和性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由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队和上海新安电工厂联合研制成功的,SDY—1型数字电法仪系统,已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在地质矿产部水文司和上海市仪表局负责组织下通过了技术鉴定。该仪器由三个可以独立工作的部份组成:即野外数据采集的接收机和发射机,用于室內计算电测深理论曲线的处理机。其特点是从野外采集到室内解释在国  相似文献   

11.
用一片A/D进行多通道数据采集不仅在速度上受到限制,而且难以克服通道间转换过程中引入的嗓声和道间串扰。在需要进行不同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位分析时,各采样通过之间的相位误差也难以克服。介绍了多通道并行数据采集技术,给出了利用并行技术进行多通道采集以及利用并行技术进行单路信号超高速采集的软/硬件实现技术,讨论了实现并行数据采集的误差校正方法以及利用并行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系统的容错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实现大地电磁测深仪高速数据采集的一种方法。采用DMA技术和硬件自动增益控制,用16位微机控制数据来集,使采集速度达到20kHz。  相似文献   

13.
24位高分辨率本安型瑞利波探测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Σ-Δ24位ADC、嵌入式PC/104工控机和CPLD技术,开发了一种具有实时数字化采集系统的24位高分辨率本安型瑞利波探测仪,本文介绍了MRD-Ⅲ型瑞利波探测仪的用途、特点、系统组成、软硬件设计方法和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多频电法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发了新一代高精度多频电法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采用24位A/D转换器、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和低功耗PENTIUM-166 PC-104工控机;在软件上采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与分析、WINDOWS编程及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在数据处理中采用数字滤波、相关检测等信噪比增强技术,有效地压制了各种干扰;可开展电阻率法、激电法(时间域或频率域)、复电阻率法、CSAMT等多种电法勘探.  相似文献   

15.
三维地震模型实验系统主要包括三维坐标自动控制、高速数据采集、超声脉冲或可变频正弦信号发射等装置。着重研究了三维坐标自动控制和高速数据采集。使用变频与等效采样技术,解决了坐标系统的运行精度及超高速数据采集的问题,其中等效采样技术也适合于雷达、声纳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在航空伽马能谱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峰值采样保持的模拟能谱仪无法满足大尺寸多晶体高计数率的航空能谱测量。本系统采用了Y/U双通道数控增益放大器实现了谱漂的双16位分辨率调节范围,通过高速ADC与CPLD实现数字化能谱仪,在CPLD内部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基线恢复与峰高数据采集,保证了能量分辨率。结果表明:计数最大通过率大于100k/s,1 024道分辨率137Cs峰谱漂±1道,能量起始阈20 keV。实验证明本系统功耗低,性能可靠,体积小,可应用于航空能谱测量的场合。  相似文献   

17.
海底环境参数采集电路的硬件实现及其驱动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升  邓明  陈凯  王猛 《地球科学》2007,32(4):499-503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与陆上同类探测的技术差别之一是其测量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为真实地获取海底岩石介质的电性模型, 在对海底大地电磁实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的同时, 需参考海底仪器的方位朝向、倾斜姿态等信息, 以便认识海底电磁场真实的矢量变化方向, 进而实现对整个测网多站位的统一资料解释.为达到这一目的, 海底大地电磁仪内部设有环境参数采集通道, 该通道对诸如方位、倾斜、温度等信息实施分时循环采集.电路包括PC104嵌入式计算机、多路选择开关、逻辑控制门阵列等硬件单元.在硬件架构搭建完成后, 开发出相配套的电路驱动软件, 实现对海底环境参数的实时记录与存储.近期的海洋试验效果显示, 所研制的电路硬件及其驱动软件已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A/D转换与地震仪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数据采集具有采集点分布范围广、滚动搬移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就需要一套体积小、重量轻、连线简单、供电方便、耗电量小的采集器。目前24位A/D型数字地震仪器已具备瞬时动态范围大、失真小、无零点漂移、系统规模大(带道能力)和软件功能强劲等特点。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A/D转换器等电子器件已发展成为高度模块化、智能化及高精度的绿色节能型芯片。其器件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功能强,为地震数据采集仪器更新换代,实现低功耗、单道、小体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化采集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电路的接口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实现智能化的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使采集过程自动控制、被测数据自动存储、且电路具有某些纠错功能.根据海洋工程的作业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海底大地电磁仪中的数据采集接口技术.整套仪器系统经海洋试验,证实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测量电路无法解决诸如海底大地电磁场这样微弱地学信号的检测问题。近几年诞生了一种称之为ΔΣ的电路理论以及相应的硬件芯片 ,给微伏级的弱信号检测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文章介绍与地学探测有关的一种ΔΣ电路类型 ,该类型以低频段微弱信号为检测对象。采用系统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对ΔΣ原理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阐明这种电路技术对提高微弱信号观测的分辨率是有效的。结合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中的信号采集问题 ,介绍了在仪器中把多路的被测模拟量变为数字量的技术过程。经对实际采集的海底信息的频谱曲线进行分析 ,证实所采用的ΔΣ技术以及多路信号采集的电路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