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矿测试》2009,(6):528
2009中国(北京)国际地质技术装备展览会暨论坛已于2009年9月16—1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顺利召开,在2009年9月17日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展会中,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首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宝才先生、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山先生、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总经理关键先生、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于海峰先生、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宝亮先生、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曾绍金先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先生、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志方先生、意大利驻华使馆科技参赞Mr.Rao Giuseppe、法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Mr  相似文献   

2.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1994,5(4):333-334
纪念泥沙专家方宗岱先生刘国纬(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南京210098)着名泥沙专家方宗岱先生逝世3周年了,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他。方宗岱先生于1911年6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  相似文献   

3.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刘东生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周年了.刘东生先生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中国地学界,为中国科学做了巨大贡献; 先生实践了中国科学院的院训: 科学民主、爱国奉献、唯实求真、协力创新.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6日,北京传来噩耗:刘东生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 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先生身体不是好好的吗?虽然耄耋之年也听说稍有微恙,但经过治疗和调养很快出了院。不是吗?先生73岁那年去南极,79岁赴北极,86岁下南海,88岁走罗布泊,今年该91岁高寿了,还准备再给研究生上课,春节前出院,准备节后就上班呢! 但是,走了还是走了;先生近七十年的学术生涯画上了句号,但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和永不停歇的脚步永远驻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为悼念先生,回忆先生的为人,他的学生韩家懋研究员写下一篇短文,聊表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4日,是许德佑、陈康、马以思先生贵州遇难42周年。我们今天悼念先生,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先生之志,更好的完成先生未尽之事业。 42年前,先生们在食无荤腥,行无车马,土匪如毛的环境下,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置生死于度外,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踏遍了千山万水,多次来到贵州,对贵州的三叠纪地层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开劈了捷径。  相似文献   

6.
刘金清 《水文》2008,28(1):96-96
我国著名的水文学家、水文教育家、华东水利学院(现名河海大学)一级教授、九三学社成员刘光文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但先生为人刚正不阿,遇事仗义执言、秉笔直书;先生诲人不倦,凡求教于先生者,总是谆谆教导,条理分明,促人深思;先生对我送审的论文,不仅审核其理论,而且还校核其计算数据,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至今,一直让我深深地怀念着.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9月 2 2~ 2 6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在宁波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 180余位地质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当地政府对这届大会非常重视 ,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都对大会进行了报道。会上 ,中科院院士涂光炽先生就比较矿床学、翟玉生先生就深部找矿问题、张本仁先生就地壳各结构层岩石组成的地球化学约束、於崇文先生就多重水力断裂的分形扩张、欧阳自远先生就我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谢先德先生做了关于矿物的高压相变和地幔矿物学模型的…  相似文献   

8.
杨新孝 《第四纪研究》1989,9(3):237-242
本文以李四光先生在1925年写给当时在德国留学的杨钟健的三封信为根据,记述了这两位学者长达五十多年的师友情谊。杨钟健是李四光先生1920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时的学生,在李四光先生的鼓励、帮助下,杨钟健专攻古脊椎动物学,从而开始了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代建筑创作及设计(上海)国际论坛于7月7日~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建设部外事司李先逵司长作了关于建立我国自己的建筑论坛的开幕发言,上海市建委宣传处韩强处长致欢迎词。宣读了原部长萧桐先生及原部总工许溶烈先生对论坛的贺词,以及论坛主题致辞。会上由:①本纳道·霍先生作了题为《走向明天的新建筑》、②时匡先生作了题为《建筑壳体的转化》、③蔡镇钰先生作了题为《中国化与生态化》、④邢同和先生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上海  相似文献   

10.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8,28(5):959-961
今年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马溶之先生诞生100周年,对这些为中国第四纪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刘东生先生十分重视宣扬这些老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和对中国第四纪事业的奉献,总是在《第四纪研究》上亲自撰文纪念文章,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他生前曾一再关照,《第四纪研究》应该在一定的时机,缅怀这些中国第四纪的奠基人。对马溶之先生的学术成就刘先生一直十分景仰,非常可惜的是刘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不能再为我们撰稿怀念马先生。为表达刘东生先生的遗愿和对马溶之先生的敬意,本刊征得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同意,转载刘先生为纪念马溶之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马溶之与中国土壤科学》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黄汲清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质和地质教育学家,本文简述了先生的生平及在中国地质学方面的成就与地位;概述了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方面的指导思想;概述了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建立上的作用;论述了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上的成就贡献,着重介绍他在1948年发表的《30年来的中国地质学》,以弥补这一段中国地质学发展史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刘增乾先生1919年6月23日生,今年74岁。他自1943年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地质工作,现已整整五十年了。五十年来,刘增乾先生为祖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地质学界颇有声望的专家之一。我们谨向刘增乾先生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3.
华南大地构造及其与日本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几年来,我和科学院的孙枢先生、李继亮先生、王清晨先生、陈海泓先生以及一些年轻的研究生做了华南大地构造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结论。我们也画出了一些有关华南板块构造的初步图件,还没有最后完成,今天还不能摆出来请大家指正。 我应该加以声明的是,今天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研究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科学哲学和方法问题,而不是详细地讨论区域地质情况。大家都知道,自1976年以来,我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高庆华 《第四纪研究》2007,27(5):665-667
李四光先生逝世后,为了继承和发展李四光先生的学说,孙殿卿先生不遗余力,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15.
<正>涂光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和矿床学家,他毕生为我国的地学发展、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仅就先生的治学精神谈一点体会,以表示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工程地质年会期间,正逢张咸恭先生90大寿。工程地质专委会为先生组织了祝寿庆贺会,会议安排我们原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到会的学生致祝贺词。讲话后,肖树芳,杨华琨,周柔嘉和我起立,向张先生和师母深深行了三鞠躬!表示要在先生一百岁大寿之日,去北京为他祝寿。不曾想到先生竟然提前离我们而去!我想通过祝贺会上我们的一些讲话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与怀  相似文献   

17.
《岩土钻凿工程》2011,(1):50-50
2011年2月2513,全球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专业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以下简称:帝斯曼集团)在其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国研发中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总裁Michael Effing先生、帝斯曼树脂亚洲业务总监StephanDusauh先生、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亚洲业务总监唐航初先生以及超过50家的主流媒体与专业媒体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也应邀派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8.
朱庭祜 《地质论评》1949,14(Z2):101-104
叶良辅先生字左之浙江杭州人。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生。在杭州盐务小学毕业后,就考进了上海南洋中学。他最喜欢数、理、化等学科,这就奠定了终身从事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丁文江先生当时任南洋  相似文献   

19.
王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3):F0002-F0002,I0001
金秋时节,喜逢刘宝珺先生八十华诞。虽耄耋之年,先生依然精神饱满,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心态平和;虽耄耋之年,先生依然枥骥千里,身体力行,躬身项目研究,关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森先生传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2,7(6):239-246
朱森先生字子元,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二)一月十五日,即光绪辛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於湖南郴县之瑶林,弟兄四人,先生行二。幼年聪慧,惟亦无大异於常人,而坚毅笃行,则为常人所不及。先生学业之成,实基於是,而先生天年不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