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出发 ,选取了人类历史时期的两个时间段 (194 9年以前和以后 ) :在第一阶段 ,从农牧业界线的变迁、黄河下游的河湖变迁、黄河曲率的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和黄河在历史时期的决淤泛滥频率的对比与关系方面分析 ,得出黄河下游的决淤泛滥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 ,即人类活动叠加于气候的变迁之上 ;在第二阶段 ,黄河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延伸缓慢 ,主要原因应是气候的变化 ,所以黄河中游的生态建设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
张健  严思琪  张莉 《地理研究》2023,42(1):280-296
历史时期黄河河患及其治理属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多源史料建立清代嘉道时期(1796—1850年)黄河下游决溢基础数据库,运用交叉谱、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测算了黄河下游决溢与河工治理的相关性及其滞后性特征,进一步辨识二者在不同阶段的时空特征、响应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清嘉道时期黄河下游决溢时空变化特征显著,以1825年为节点分为先增后减的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空间分布具有较强聚集性特征,两个阶段累计高发区集中在河南怀庆府、开封府及江苏淮安府附近,黄河下游决溢重心始终位于东河。决溢与河工治理序列年际变化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其显著振动周期为11a,且二者的响应间隔为1a左右。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后,黄河下游决溢与河工治理的时空响应存在明显“错位”的独特现象,即决溢重心向“东河”推移,而河工治理重心则向“南河”扩展。二者之间时空响应关系从“一致”到“错位”的转变,不仅显示清廷治黄理念由“积极革新”转向“消极防御”,也说明黄河下游已丧失清初以来“治河保漕”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展现了其作为黄运之交重要地理区位的解构与重塑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孕育了咸丰五...  相似文献   

3.
朱士光 《地理研究》1984,3(2):82-91
本文将建国以来我国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划分成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期、七十年代后期迄今两个阶段,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农牧业发展及分布区域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与黄河下游安危的关系、植被变迁、黄土侵蚀地貌成因、河湖水系变化、沙漠变迁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2300年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炯心  孙季 《地理学报》2003,58(2):247-254
采用沉积学方法提取沉积速率的记录,利用历史文献研究的方法提取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的信息,对黄河下游2300年以来的沉积速率的变化及其与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黄河流域地貌系统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地貌系统中的下游沉积带对于中游侵蚀带的响应是灵敏的,流域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导致下游河道沉积加速的主导因素;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人类活动,同时与气候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在沉积加速的过程中,公元7世纪至10世纪以及18世纪中叶以来,表现为两个突变时期。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钮仲勋 《地理研究》1986,5(1):58-64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发生过多次变迁,人类活动是影响变迁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此对战争中的人为决堤,治河中的人工挽堵、筑堤以及中游地区的农垦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下游政区与交通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春鲜  谢雪梅 《中国沙漠》2010,30(3):477-482
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从细石器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气候湿润,下游绿洲归属于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比较方便;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趋向干旱,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区、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淮河下游是指洪泽湖以下的入江、入海水道。广义上还包括沂沭泗水系、里下河地区水系和中运河、里运河。历史时期黄河、运河、淮河交汇于此,水流状况复杂,水利工程众多,地形和水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迁。在过去的近千年中,淮河下游变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典型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以前对淮河水系变迁、黄河南徙入淮和运河的变迁都有一定的研究,但相对于黄河的研究和运河的研究,对淮河的历史地理研究还是很薄弱的。笔者将淮河下游的变迁作为主题,将黄河南徙和大运河的变迁作为影响淮河变迁的因素来进行分析,探讨淮河下游水系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下游古河道三角洲演化的过程响应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根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周期特点,结合华北平原古河道,古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应用泥沙输移的过程响应,分析了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下游古河道,三角洲演化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之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上遵循自在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强裂侵蚀期发生在干冷向湿湿气候转化的过渡期,在强裂侵蚀的初期是古道形成期,强烈侵蚀期发生在干冷向温湿气候转化的过渡期,在强裂侵蚀的期是古河道形成期,强烈侵蚀的外营力迭加了人为作用,黄河下游河游泳以改道,三角洲横向扩展发生在强烈侵蚀的衰退期,人类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的外营力迭加了人为作用,破坏了地质历史时期的规律性,土壤侵蚀强度越来越强,基本上按照旱涝变化频率而演化,干冷期降雨不均匀系数增加,土训侵蚀加重,径流量较少,河床以淤积为主,是古河道形成期,正常年黄河泥少输移比接近于一,是三角洲进积期,温湿期降雨量增加,径流量加大,下游河流改道,三角洲横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宋以来江苏海岸带历史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历史海岸线变迁研究是海岸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海岸带的利用、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海岸带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海岸线分析系统分区段建立有效的海岸线分析断面,并计算各个区段的海岸线历史变化,对南宋至今约1 000 a来的历史海岸线变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海岸线时空变迁背后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废黄河口地区变化剧烈,最大淤涨速率和侵蚀速率分别达250、600 m/a,塑造其剧烈变化的动因是公元1128年的黄河夺淮与公元1855年的黄河北归;此外,近代废灶兴垦等人类活动也导致了辐射沙洲北部及南部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地区堌堆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黄河洪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文献的查询、总结,阐释了黄河下游地区堌堆遗址的形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地理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堌堆遗址分布与黄河洪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堌堆遗址时间分布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与汉时期,且主要分布在龙山文化时期,可能反映了古人类向黄河下游迁移及洪水相对频发的情势;汉代以后由于国家和黄河两岸居民抵御黄河洪水的策略转为筑堤,且此后一段时期黄河长期安流,致使堌堆被逐渐废弃。堌堆遗址空间分布为鲁西南,豫东北地区,位于历史时期黄河频繁改道与泛滥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地势较低,容易发生洪水泛滥事件。研究认为黄河洪水是影响堌堆遗址分布的主要因素,洪水的出现迫使人类避往高处,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居民主要采取加高居住地的策略避洪,从而形成了堌堆——今日的堌堆遗址。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断面形态与水沙输移关系及数学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前人对黄河下游的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本文讨论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关系、断面形态对输水输沙的影响,并根据实测资料,提出黄河下游弯段与直段断面冲淤变化的两种模式,建立了主流摆动及坍岸影响断面形态变化以及纵向冲淤量在断面的分布两种数学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黄河上游控制性水利枢纽相继投入运用,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冲淤演变格局得到重塑。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海勃湾水利枢纽建设运行前后坝后河道水沙变化特征。基于河道断面高程数据,从滩槽冲淤(横向)及沿程冲淤(纵向)两方面定性分析坝后河道形态变迁,采用断面地形法定量计算坝后河道冲淤变化量。结果表明:海勃湾水利枢纽蓄水运用后,坝后河道的水沙搭配条件显著改善,来沙系数、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降幅较大,对坝后河道减淤冲刷作用明显。坝后河道横纵断面变迁以冲刷为主,冲淤演变过程经历了淤积(2004—2012年)、冲淤过渡(2012—2014年)、冲刷(2014—2020年)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分类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为民 《地理科学》1997,17(1):41-46
利用中、大流域水沙耦合模拟物理概念模型,对黄河中游两个河段流域产水,产沙变化原因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气候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分开定量评估,且用实测资料检验定量评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世界闻名的多沙性河流,历史时期就不断淤积、决口改道,且淤积速度不断加快,决口改道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发展和演变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时期流域内人口的增加、耕作方式的改变及其对植被造成的破坏都对中游地区侵蚀的加剧、来沙的增加,以及下游地区河道的淤积及决口改道的发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河沿岸(北长滩-河曲段)风沙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北长滩-河曲段,长1200公里,沿风沙区绕行,经腾格里、河东、乌兰布和、库布齐等四大沙漠.虽毛乌素沙地距黄河有一定距离,但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等支流又流经毛乌素沙地、汇入黄河。显而易见,黄河两岸的风成沙,源源不断地流入黄河。严重进沙段151.4公里,次严重段112公里,轻微进沙段208.6公里。黄河沿岸沙地的形成是在干旱、多风、地面富含沙物质这一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产物。沙地的演变过程,拟分为两个阶段,即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地质时期阶段,晚更新世晚期为一风沙活动强盛期。人类历史时期,至少有三个期风沙活动加强期和三个期风沙衰弱期。风沙对黄河的危害内涵危害特点及形式,前者体现在时间性、方向性和区域性等方面,后者指风沙流、沙丘移动及河岸坍塌而进入黄河,淤积河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某些历史地貌学问题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璇 《地理研究》1983,2(2):12-19
本文提出历史地貌学是地貌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貌的变迁.它在理论上能对地貌学上一些基本理论给予证实或提供重要依据;在生产上能按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有关建设部门参考.并举珠江三角洲水道及黄河下游的整治意见为例.说明历史地貌学能对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文焕然教授,继《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①出版之后,他的另一部遗著《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26万字,与文榕生合著),又于1996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一书,从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多种典型热带。亚热带植物与其有代表性的珍稀动物的分布变迁,结合海洋生物、土壤、海岸等方面的资料,对历史时期中国冬半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近8000多年来气候由暖转冷,不仅具有阶段性,而且冷暖相间呈波状起伏变化,并且具有世界性趋势。我国著…  相似文献   

18.
颖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淮河支流颖河上游嵩山东麓丘陵台地与河流阶地一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粒度成分和 >0.1 mm粒级百分比含量分析结果显示, 该地黄土磁化率明显偏低, 粒度比黄土高原地区粗, 表明该地黄土具有不同的粉尘源区, 由不同风力系统形成。深入论证分析揭示出颖河上游黄土是近源风尘沉积物, 粉尘主要来源于孟津以东黄河冲积、洪积扇的松散河流沉积物。黄河下游的频繁决口、改道、泛滥沉积为风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源, 形成风沙活动的动力是东北风。3 100 a B.P.以后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下游泛滥频率增加, 风沙活动范围扩大, 沙尘暴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19.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随继  李玲  颜明 《地理研究》2013,32(3):395-402
黄河中游产流量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鉴于迄今有关气候及人类活动对该区产流量减小的影响比重仍存争议,本研究利用累积距平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60年来的产流量变化趋势,识别出1971年和1985年两个拐点年份,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方法(SCRCQ)估算了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在产流量变化中的贡献率。与基准时期1950-1970年(TA)相比,在不考虑蒸散量影响的情况下,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在1971-1985年(TB)分别为25.94%和74.06%,在1986-2009年(TC)分别为25.13%和74.87%;如果考虑蒸散量的影响,则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在TB和TC时期分别增大到91.74%和93.41%。显然,人类活动是该区间地表产流量减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方式是拦蓄滞留,这些拦蓄滞留的水量大多数最终通过蒸散作用而从地表径流循环进入大气循环,即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不同洪水情景决溢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的影响因素应当包含水沙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河势演变和堤防稳定性4个方面,并据此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基于GIS技术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洪水情景下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决溢风险随着洪水量的增大而增高;(2)决溢风险随河型的沿程变化而降低;(3)决溢风险较大的河段集中在游荡型河段,游荡型河段南岸风险高于北岸;(4)弯曲型河段北岸决溢风险高于南岸;这些结论能够应用于黄河下游河道的治理与防汛抗洪的实践。研究表明: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能够用于解决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问题; GIS空间分析技术能够量化不同空间位置的决溢风险,客观地反映不同空间位置决溢风险的差别,对于指导防洪和河道治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