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K-Ar计时或称K-Ar法年龄测定,从五十年代初建立以来,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同位素计时手段,而且也有其本身所研究的学科内容,所以K-Ar计时也可称为K-Ar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为配合寻找富铁矿及其他科研任务,对冀东、辽东、豫西、川西等地的前寒武系,及庐枞、宁芜、繁昌和浙西等地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和研究。在所内外的大力支持协助下,进行了野外观察和采样,同时接受了所内外兄弟单位送来的样品及有关地层资料。我们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冀东、辽东、豫西和川西前寒武纪地层的样品,主要用Rb-Sr全岩等时线法,其中对川西的样品并用了少数K-Ar法。对庐枞、宁芜、繁昌和浙西的中生代地层样品,主要用K-Ar法。对浙西的个别样品并用了Rb-Sr全岩等时线法。对测定得到的部分年龄数据,以前曾以不同方式报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太古代变质岩K-Ar法真实年龄计算的新方法。指出传统的K-Ar法所测得的年龄,往往不是地质体的形成年龄,而是热事件发生的年龄。新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古老变质岩K-Ar法真实年龄的求解问题,而且与传统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可以用来研究地壳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辽东半岛是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单是采自该区辽河群和鞍山群样品的K-Ar法年龄数掘就有160多个,占全省现有各种年龄数据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和野外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这些古老地层的沉积和变质历史的认识愈来愈趋一致.然而,在辽东鞍山群和辽河群同化素年龄数据中,还存在许多难于解释的问题:1.旅大地区大片鞍山群的K-Ar法年龄数据(100~200百万年)与野外观察不相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第四纪火山岩激光40Ar/39Ar等时线定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州半岛是我国新生代火山岩最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中晚更新世。前人对雷州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以K-Ar法为主。研究表明,雷州火山岩测年结果大致分布在0.38~3.04Ma范围内。根据地层和火山岩层的叠置关系,雷州第四纪火山岩由于覆盖在被确定是1.87Ma和0.76Ma沉积的地层之上,故火山岩年龄应小于该地层年龄。K-Ar法定年结果与雷州地区地层叠置关系存在矛盾。本文通过对雷州半岛第四纪火山岩进行野外考察及采样,利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进行了精细定年。结果表明,雷州火山岩的喷发主要集中18万年前后。定年结果还表明,对于年轻样品,基于尼尔值计算的K-Ar年龄及40Ar/39Ar表观年龄偏老,等时线年龄相对较为可靠。对同一样品的斑晶、基质作斑晶-基质等时线计算,只有在斑晶基质满足同源条件时才有意义。本文首次提出,通过对比未照射样品的初始36Ar/38Ar值的均一性,以检验样品是否同源,确认斑晶-基质等时线年龄的可信度。据此,等时线的处理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特定区域内全部同源同时样品。  相似文献   

6.
对南岭及其邻区花岗岩类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表明,印支、燕山期岩体的K-Ar年龄可以作为成岩时代的依据;进K蚀变,岩体的K-Ar年龄偏新,但退K蚀变岩体的年龄却变化不大;南岭及日本等地一批与W、Sn矿产有关的高温矿脉的K-Ar年龄值大于岩体,这是“氩聚效应”的结果;造山期花岗岩黑云母K-Ar年龄的变化是岩体隆起,冷却史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于地质记录中,并能独特地成为高质量的地层标记,故近250 Ma以来地质年表中的绝对年龄数据中40%是由海绿石提供的.然而大计量的海绿石样品提供的K-Ar年龄数据,趋于年轻,一般认为没有实际价值.但是对沉积物来说,它是唯一能够提供K-Ar年龄和Rb-Sr年龄数据的矿物相,对于缺乏具有可靠的高温矿物定年计的地层,海绿石能够给出其寄主沉积物的年龄(即年表界限),对于校正地质年表又十分重要.如何解决这一难题,1998年3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P.E.Smith等[1]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最新报导,利用单颗粒海绿石激光440Ar-39Ar定年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难题,并通过详细的年龄分布图,得出了短时期内,全球海平面变迁的情况,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个旧锡矿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个旧锡矿经历了印支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的作用。用Ar-Ar、K-Ar和Pb-Pb法分析了3个成矿系列的成矿年龄,结果表明,成矿系列Ⅰ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95.93±5.41~123.91±15.41Ma,K-Ar法表观年龄为112.50±2.25Ma,普通铅法年龄为210~240Ma;成矿系列Ⅱ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191.81±2.26~205.11±4.38Ma,K-Ar法表观年龄为186.01±3.72Ma,普通铅法年龄为200~230Ma;成矿系列Ⅲ的Ar-Ar法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83.23±2.07~85.22±2.38Ma,K-Ar法表观年龄为43.49±0.87Ma,普通铅法年龄为83~116Ma。  相似文献   

9.
滹沱群究竟是震旦下部地层,还是独立于震旦之前的地层?争论焦点之一在于滹沱群上下时限认识不同。目前滹沱群上限有1700Ma与1900Ma之争,下限有2000Ma、2300Ma及2500Ma三种不同认识。七十年代以前,滹沱群只有K-Ar年龄,如今滹沱群已有Rb-Sr和U-Pb年龄。尽管数目较小,它却开辟了新的领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滹沱群的上下限进行讨论。一、滹沱群上限 (一)K-Ar年龄  相似文献   

10.
<正> “上新统玄武岩”是东北地区常见的地层,它们或为单一的玄武岩层,或由玄武岩夹砂、页岩、炭质泥、页岩组成,玄武岩也有时成夹层存在于沉积岩中。其厚度由数米到百余米,最大厚度常超过200m。由于这些玄武岩除用作建筑材料外并无其他用途,其时代也很少被认真探讨。早期研究者仅据其岩性特征、地貌位置、产出状况,将其层位粗略定为上新统,70年代编写的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也采用了这一意见。以后虽有很多人作过K-A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但限于种种原因,其结果并未推广。以致在最近的一些报告中,仍将其时代笼统的定为上新世。本文仅对此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1.
伊利石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主要为钾离子,可利用K-Ar法、Ar-Ar法和Rb-Sr法等相关的测年方法来分析和限定与自生伊利石有关的地质事件的时代,例如盆地演化历史、热液活动、构造活动和油气运移。本文讨论了利用钾盐矿床中自生伊利石进行蒸发岩地层年代学研究的可能性。虽然多数研究表明温度是控制自生伊利石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自生伊利石一般形成于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但一些研究表明在地表温度的盐湖环境中也可形成自生伊利石,此种环境下控制自生伊利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流体成分。这构成了利用自生伊利石定年来研究蒸发岩地层时代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世界上第一个Ar-Ar法实验室于1965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年代学实验室建成[1].我国最早的Ar-Ar法实验室于1982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成.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用于K-Ar和Ar-Ar法定年的标准物质约30个左右,绝大部分年龄为第三纪至寒武纪.大于6亿a的K-Ar法年龄标准物质只有英国标准Hb3gr角闪石(年龄1072 Ma)和中国标准BSP-1角闪石(年龄2060 Ma),这两个老年龄标准也是国际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3.
油气注入史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可以为油气注入时间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Ar同位素测年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碎屑含钾矿物杂质对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龄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文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技术并提出了"校正年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对《地层规范第二草案》(第二稿)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地层规范草案》已经试行了20年。20年来,《地层规范草案》对我国地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暴露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此期间,国际地层学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一些地层学基本概念的深入研究,使地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更有力地推动地层学的发展,必须修改原有的地层规范。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地洼学说创立40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及其对地质科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强调了地洼学说理论在90年代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学科优势和领先的重要作用。当国际地学界再次将研究对象指向大陆岩石圈的演化、运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时,活化构造(地洼)及其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自然成为大地构造,同时也是地洼学说研究的前沿和特别关键问题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根据地洼学说所创立的以壳体概念为标志的综合大地构造学同时兼顾演化与运动,把二者统一研究的优点,发挥我国地域特色的优越条件,选定我国自己的重点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学科优势领域和已有的国际影响,建立既有全球意义、又密切联系我国实际,更有成效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新理论、新学科,为推动世界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K-Ar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标准样的ZBH-黑云母取自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该黑云母在结晶以后,放射成因~(40)Ar在矿物晶格中保存良好,没有遭受热力扰动,它完全适合用作K-Ar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的标准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已经积累了200多个与夕卡岩铁矿有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并发表了许多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划分的文献,为解决若干地质问题提供了依据.但对该类铁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划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根据收集到的236个U-Th-Pb法、Rb-Sr法、K-Ar体积法和K-Ar稀释法同位素年龄数据(其中黑云母、角闪石单矿物数据114个,全岩数据116个,锆石单矿物数据5个,磁铁矿、正长石等单矿物数据28个),对一些与夕卡岩铁矿关系密切岩体的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以277个数据为基础,获得  相似文献   

18.
地槽学说是现代理论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的一些基本原理早已成为编制大区域构造地质图的原则。地槽学说是从(?)·霍尔(一八五九)和(?)·丹纳(一八七三)二人的著作中开始的,他们二人将地槽看作是地壳长期的、强烈的坳陷,后来又受到造山作用的一些地段。在其后的年代里,这一学说的基本原理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很多学者为这一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苏联科学院在地槽学说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陵变质地区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黄陵变质地区崆岭群是神农架群之下的古老结晶基底,其中、下部为典型的孔兹岩系。作者首次在崆岭群孔兹岩系地层中取得可信度较高的锆石UPb一致线年龄2332Ma。同时利用K-Ar稀释法和Rb-Sr全岩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值分别为1891和2010Ma.。这些数据证实,崆岭群属下元古界。由此认为,黄陵变质地区及扬子地台结晶基底的形成时代绝不是中晚元古,而是早元古初期。  相似文献   

20.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3,(4):315-323
同位素地质年龄标准样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在检查和比较各种实验流程,衡量各种定年方法的可信度,标定同位素稀释剂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从1977年初开始,我国同位素地质标准样小组着手建立K-Ar法标准样。为了外检,笔者曾将ZBH-25黑云母、ZBJ角闪石带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院进行测定。这两个样品的K-Ar稀释法年龄、40Ar/39Ar坪年龄及40Ar/39Ar等时年龄的一致性表明,这些矿物结晶以后,未受过热的挠动,也不存在过剩氩,是作标准样的理想样品。本文还介绍样品中放射成因40Ar的析出特征,并指出40Ar可能有两种存在状态,它们各具不同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