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水系是具有高度结构化特征的复杂空间数据,在不同水文条件和地形环境下发育的水系形态可以表现为多种模式,如格状河系、羽毛状河系、平行状河系等,使得水系选取具有较大难度。探讨了河流分级(汇流区域特征)、河网结构层次化(河流分布的地理特征)与水系选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流域的河流自动选取,从河流的局部重要性出发,考虑河流的分级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确定选取单元为流域;二是对流域内河流通过等级关系选取高等级河流,同等级间河流根据长度、密度、河流间距离等综合指标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河系树的基础上,结合河流层次、等级、数量密度和长度等河流描述因子,提出将河流选取数量按河流数量密度逐级分摊到河系与河系内部各级子流域的方法.选取的河流按其层次逐层输出可视化的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大比例尺地形图河流长度的归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长度的归算是紧接着河流长度量测之后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在文献[1,2,4,5]中作过较多的探讨,但这些文献中提出的被量测物体(河流)多在较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对地形图和不同类型曲线的制图综合考虑得比较  相似文献   

4.
章铭芳  杨敏  周启 《测绘通报》2015,(11):47-51
针对地形图上的高程点,提出了一种保持群分布特征与个体重要性意义的选取方法。一方面结合等高线表达上的地形特征、河流道路等重要地理目标区分个体高程点的重要性意义;另一方面基于Delaunay三角网及Voronoi图模型提取高程点群分布结构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单个高程点的选取概率,并以一种渐进式删除的方式实施选取。试验表明,该方法在保留具有重要性意义个体高程点的同时,也可以较好地保持原有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彭东亮  邓敏  赵彬彬 《遥感学报》2012,16(5):953-968
本文基于Morphing连续变形技术的一种技术探讨河网的多尺度变换方法,主要涉及对应河流间的Morphing变换和无对应河流的河流删除这两类问题。本文首先对两个不同比例尺的对应河网进行河流匹配,确定河流的对应情况,然后以较大比例尺河网向较小比例尺河网变化的方式进行河网的多尺度变换。对于在两个不同比例尺河网中对应存在的河流,采用顾及交汇点信息及河流结构信息的形状内插方法进行Morphing变换;对于仅在较大比例尺河网中存在而在较小比例尺河网中不存在的河流,则以河流的干支总长作为其重要性标准,进而依据给定的变换程度参数删除重要性较小的河流。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河流间的Morphing变换效果,提高河流选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河网汇水区域的层次化剖分与地图综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廷华  刘耀林  黄亚锋 《测绘学报》2007,36(2):231-236,243
对于具有网络状结构的河系数据的综合化简,判断河流分支在河网中的重要性需要考虑三个层次的结构信息:全局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模式;局域环境下的分布密度;单条河流的几何特征。为提取这些结构化信息,本文基于网络分析运用Delaunay三角网模型建立了各级河流分支汇水区域的层次化剖分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汇水区域划定当作“空间竞争”问题来求解,运用类似于Voronoi图的空间等剖分几何构造表达“袭水”过程,在各支流子系统内部及其环境之间通过Delaunay三角网骨架线确定汇水区域的分水岭。基于该层次剖分模型可计算河流分布密度、相邻河流间距、汇水范围及层次关系,进而推算出河系网中每一条河流的重要性系数,实现不同尺度下河流的综合选取。  相似文献   

7.
水系是地图上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其编绘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图的质量。而水系表示的正确与否主要体现在河流符号的运用、河流宽度和形态的掌握,河流选取指标的确定和湖泊岸线的编绘等诸方面。近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华北地区地表水原在不断减少。地下水的过采、气温的升高、用水量的增加和植被的毁坏又加剧了河川径流量的减少,引起了该地区水系要素尤其是河流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有河宽的减小、河流  相似文献   

8.
指数方程及其在河流选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制图作业中的数理统计和图解计算尚缺乏必要的、合理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理统计方法在制图作业中的实际应用。本文作者在研究了F.Topfer,M.K.Бочаров,Ю.В.Филиппов等人的有关著作后,认为用指数方程把他们分别提出来的原理——数理统计和图解计算连接起来以确定地图上各要素的选取标准是较为合理的方法。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以河流的选取标准为例,分别讨论:(1)指数方程及其解算方法(主要根据 F.Topfer的思想);(2)根据指数方程确定各级河流的频数;(3)河流选取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讨论方法为出发点,相信所讨论的方法对其它要素的选取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天津是北方的工业中心,对外开放的海港大城市。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的城市群形成了拥有4000多万人口、近70000平方公里的首都圈,首都圈也即"大北京地区"。这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是反映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群众糈神面貌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首都圈的生态环境建设,改革开放以来,1986年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京津周围  相似文献   

10.
交通流量是反映城市道路重要性以及城市道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现实作用的重要指标。结合人类出行轨迹数据和路网数据,在充分考虑道路的几何特征(即长度、拓扑连接、分布密度、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属性特征(即道路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道路长周期的周平均交通量这一衡量道路重要性的语义特征指标,提出了一种顾及道路交通流量语义信息的路网选取方法。首先,根据格式塔准则的连续性和方向一致性构建道路选取的基元——stroke单元;在此基础上,统计这些stroke单元的几何特征、属性特征指标,并结合移动轨迹数据计算各stroke单元的周平均日交通量作为道路选取的语义特征指标。然后,探测不同特征指标的熵值变化以确定不同道路选取指标的权重,并定义道路重要性评价的综合指标,对城市路网进行综合选取。最后,采用武汉市路网数据和出租车轨迹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原始路网的连通性和整体路网骨架,同时选取结果能够刻画出发挥重要职能的路段,反映人们的出行规律特征。此外,该方法可以发现道路网中设计等级较高但是实际中使用率却很低的路段,可为道路网的评价与规划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尚意  理池 《地图》2021,(1):142-142
要认识在非洲刚果河(扎伊尔河)中游地区生活的博班吉人(Bobangi),—定离不开三幅基本地图。第一幅是河流分布图。博班吉人生活在刚果河的两岸,分布北界大约在姆班达卡,在那里刚果河分为多个分支,因此姆班达卡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部边界在刚果河上的斯坦利湖,现在的地图上标为马列博湖,在该湖之下的河段(即金萨沙之下的河段)是急流险滩,以及一个接一个的瀑布,因此无法航行。刚果河北岸有一条主要支流为乌班吉河,其流域也是博班吉人的主要分布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直线外设站进行直线的三维定线的方法。如果已知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则不需要在该直线上置镜。直线外定线是通过构成两个平面来完成的。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正好是给定的直线,每个平面均包含两个已知点和一个所选定的不在该直线上的置镜点。用此法所得的定线精度与用经纬仪进行平面定线的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
《河北国土资源》2004,(10):29-30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的现状与未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已成为吸引人才、资本,增强区域间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充满生机和活力,谁拥有良好的环境,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环境不好,外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对制图综合的研究,仅能获得物体选取的数量指标。本文在鲍罗金等比数列法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制图物体进行定性研究得出确定地图上制图物体选取的一种较完备的数学模型。文中以确定河流选取为例,介绍使用本模型来确定河流选取的方法和步骤,重点讨论因素集合U中各因素隶属度μ_A(x)的确定,并且进行样图试验以及介绍确定地图上各要素选取的模型的基本方法。本文把模糊数学的概念用于制图综合中,使制图综合可能利用更多的地图信息,为制图综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为地图数据库和机助自动编图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5.
顾及密度差异的河系简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青年 《测绘学报》2006,35(2):191-196
河系简化是地图综合中经常需要处理的任务,其难点主要在于依据上下文环境对河流进行结构化选取,以保持河网密度差异等宏观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河流等级规则,依据河流的各级支流的数量确定河流的等级,以反映河流的密度差异;设计一种结合河流等级、长度与所在层次的综合指标进行河流选取;探讨在自动构建河系树的基础上计算河流等级、所在层次等指标的方法;最后使用综合指标进行河流结构化选取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等级规则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切实可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河网密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个体轨迹数据已经广泛用于人群活动的研究中。在静止的局部空间开展的活动是个体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在轨迹数据中对应停留部分。因此学者常从轨迹数据中识别停留来研究个体活动信息。然而,轨迹数据的时间采样间隔会对停留识别带来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框架,量化不同持续时间长度的活动在不同时间采样间隔的轨迹数据中被识别为停留的概率。其次,考虑到个体出行网络依赖于停留识别结果,基于该框架,研究分析了时间采样间隔对出行网络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该框架分别对深圳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和手机轨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面向人群活动的研究和应用中,该框架能支持时间采样间隔的选择决策和面向活动类型的研究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最佳DEM分辨率的确定及其验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玛尔挡地区格网DEM的数据上选择实验样区,以不同分辨率情况下DEM数据对地表模拟表达的逼近程度为研究对象,最优逼近时的栅格单元大小的临界值就是所求的最佳分辨率。在分析坡度中误差法和公式法等常见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坡度中误差的思想,选取区域地形粗糙度K、剖面线长度SL两个定量指标来综合分析确定该地区格网DEM的最佳分辨率。在ArcGIS平台上对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分别以2m和8m作为玛尔挡地区1∶10 000和1∶50 000 DEM生产时是最佳分辨率的结论。研究表明这种解决办法不仅可以克服GIS空间分析中DEM分辨率确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能确保基于DEM的各种空间分析的精度,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雯静  杨晨曦  林志勇 《测绘科学》2019,44(4):87-94,115
针对利用道路自身属性来计算重要度,并进行道路选取时产生的路网不连通、道路悬挂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道路属性定权模型。结合轨迹大数据与道路自身属性,以路段为基本单位,选取道路长度、连通度、网络密度、车流量、平均车速、偏好系数6项属性作为道路重要性的衡量指标,采用基于牵引程度的离散化方法,实现指标数据的离散化,利用粗糙集确定属性权重。基于武汉市车辆的轨迹数据和道路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模型计算得到的重要性值更符合实际情况,以该重要性进行道路选取时,有效地解决了路网中一些道路由于自身属性较小,使得重要度计算较小,导致道路选取时被舍弃,产生的路网不连通、道路悬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图制图软件中境界跳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李霖  王红  朱海虹 《测绘科学》2007,32(2):49-50,56
境界跳绘处理是地图制图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制图步骤。本文在分析境界线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跳绘境界线分为跳绘符号段和跳绘间隔段两部分,通过计算各个跳绘符号段中点来确定跳绘符号段坐标串的方法。在计算符号段中点时,首先分别计算境界线的明显拐弯点和距离两端半个符号段长度的点作为跳绘符号段中点,将这些中点进行一定的合并与删除后,再计算两两中点间可能存在的其余符号段中点。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0.
水系是地图上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其编绘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图的质量。水系表示的正确与否主要体现在河流符号的运用、河流宽度和形态的掌握、河流选取指标的确定和湖泊岸线的编绘等诸方面。近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华北地区地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