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新疆地震台网测震资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及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将其加以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地震局地震事件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天津市测震台网历史数据的使用现状,并利用PHP语言和百度地图API程序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天津市地震局地震事件共享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天津市地震局历史地震事件的共享,用户可通过共享系统查询地震目录和下载地震事件,通过My Sql数据库语言设计系统各功能模块相关数据库表单,保存地震目录信息、用户反馈信息相关图片。该系统通过SESSION变量实现用户权限管理,避免了事件文件误传的可能性。通过该系统平台的投入使用,提升了系统原有地震事件保存方式,方便了用户查询使用事件文件的效率,使数据共享工作在天津市地震局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探地雷达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开发基于E5071B型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的高分辨率探地雷达系统(LANRCS—GPR),该系统立足于频率域探地雷达系统的宽频带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之上,充分发挥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具有的超宽带、高精度测量等特性。该系统采用LAN方式进行系统联机控制方式,使系统组建成本低廉、易于扩展:本系统采用了计算效率高的F-K偏移方法作为实时成像方法。系统测试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很高的探测分辨率,探测精度高,信号信噪比高,系统动态范围大,而且系统的操作灵活可靠,适应范围广,系统功能可扩展性强。该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将来成品频域探地雷达系统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电磁波传播研究及电磁探测研究搭建了一个采集数据精度高、信息量大、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高性能的运算放大电路完成光电信号调理,以高精度差动模数转换器AD9246完成模数转换工作,并选用高性能FPGA作为核心逻辑控制器,并以低功耗的OMAP-L137作为CPU负责振动数据计算、网络通讯等工作,从而使该-OTDR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测量范围扩展到25 km范围。本文通过计算相邻测点振动增量方法检测是否发生了振动入侵,提高了分布式光纤振动入侵检测的灵敏度。该设计方法提高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信噪比,使得该系统振动检测灵敏度提高、抗干扰能力增强,因此该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可以用于实际工程的振动监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授时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时间同步授时系统。该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同步授时秒脉冲,并通过授时秒脉冲传输实现实时传输延时测量及时间校正,从而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授时。基于此设计原理,采用高速硬件可编程器件研制了同步授时系统,并通过测试证实该系统在2 km通信距离时同步授时精度优于200 ns,表明该同步授时系统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地质灾害数据特点和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提出了建立基于GIS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系统设计思路、系统框架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该系统建立的主要环节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双磙子FPS(Friction Pendu lum System)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该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可将它归结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应用非惯性系中质点系相对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可推导出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它是一个非线性方程。在小角位移的情形下,可近似得到相应的无阻尼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它与观测结果吻合。这一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系统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对方程的直接求解可提高仿真设计中正问题计算的效率,为设计包含该系统的半主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天津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津市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就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解决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将其加以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上海测震、地球物理台站运行中,因电源系统和雷电而导致的故障占了较大比例。为提升台站运行质量而研发的隔离电源系统,可有效地将市电与台站设备间进行物理隔离,杜绝了雷击通过交流电供电途径的串入。该系统研制成功后,在上海测震台站试运行,其间发现了系统的一些缺陷,技术人员进行多次改进,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该系统已在多个测震、地球物理台站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雷、防浪涌效果。  相似文献   

10.
震情会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震情会商决策支持系统(SSCDSS),该系统是基于组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而构建的,它实现了监测数据、历史震例、灾情数据等的集成与管理。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震情会商流程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完成了震后趋势判定、应急启动判别等专业决策支持模型的集成与管理等功能。该系统采用了 B/S 和 C/S 混合结构,所有功能模块实现了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GIS的防震减灾系统研究及其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了常规的防震减灾系统的局限性,介绍了基于webGIS的防震减灾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并以大庆油田为例,给出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各模块的设计方法及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地震自动速报信息系统与桥梁监测警报系统的构成,通过将地震自动速报技术与强震动观测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既有强震动观测功能又能接收处理即时地震信息的桥梁监测报警系统,应用结果显示,能丰富强震动观测系统的功能,为桥梁管理提供更多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完备、准确的建筑物信息,直接决定着震后灾情快速评估结果的精度,同时也可为震前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实现建筑物信息的快速采集,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筑物信息采集系统。实践证明,与基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采集方式相比,该系统克服了应用程序与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人机交互简单方便,为建筑物信息采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地震灾情监测系统主要由无人机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遥感系统、软件系统和无线电遥控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特点,是快速获取震后灾情信息的重要手段。结合四川高原山区的自然地理和气象条件,对无人机地震灾情监测系统在四川高原山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在高原山区的应用将在提升地震灾情现场勘查能力,迅速获取灾情信息,增加救灾工作的时效性,及为后期科学考察提供辅助信息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对地震信息、多监测台网分布、城镇空间分布和人口热力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基于可视化技术Echarts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地震信息活动大屏可视化、地震震情信息和历史地震统计等功能,并通过Kafka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优化整合现有地震信息数据资源,提升信息服务实效性和可靠性;系统部署在公有云计算平台,用户无需部署系统就可获取相关数据,提供了更便捷的地震信息服务,为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提供高效、标准的地震信息服务,提升面向地震灾害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高性能计算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及其应用情况,并指出作业计费的必要性。其次,详细介绍了1种高性能计算平台计费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TORQUE和LSF集群作业管理系统日志信息的分析处理,具备作业查询、作业统计、作业计费、作业预约、信息管理、留言管理等功能,有益于解决高性能计算平台计算收费和运维支出平衡的问题,提高了平台的透明度和利用率,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应用前景。最后,对高性能计算过渡到高性能云计算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the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and moremature in recent last 10 years. It is being eXtensively used tO build applied information system ormanagement system by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S, which brings remarkable benefit for societyand econom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GIS may collect analyZe, manage and outputspace data expediently. And it has functions of regional analysis,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anddynamic predic…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Seismic monitor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ground-based nuclear explo-sion monitoring (CTBTO, 1998). The trend in this research field i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ca-pability for low magnitude seismic events in regional scales. Seismic monitoring mainly includes detection,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ismic events. The correctness and accuracy of all of them depend on the quality of seismic re-cords and the degrees of uncertainties of ge…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地震应急信息发布效率,解决传统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当前需要的问题,基于地震网站内容管理信息系统,以地震信息数据为基础,根据信息类别和属性对Java easysite平台进行技术开发,设计了地震信息直播、地震参数、震区背景等核心功能模块。通过自动获取地震数据库信息系统,实现了平台各个功能模块信息的快速发布。该应用已被布置在中国地震局网站平台上,实现了地震应急信息平台的智能管理,进一步保证了地震应急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融媒体技术的地震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是服务社会工程科技、地震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信息平台,具有信息集成、科学技术创新、集管理与决策于一体的特点。本文论述了该服务系统的设计模式特点、服务内容及对象、系统技术架构和功能,并对其未来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